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凌宗伟:甄别、传承与创新——漫谈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5-14 09:44: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凌宗伟:甄别、传承与创新——漫谈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

提到传统文化,大家马上联想到中华五千年之灿烂文明,联想到“礼仪之邦”,联想到“半部论语治天下”,联想到“道法自然”,直至油然而生出某种莫名的自豪感。尤其是在当今“国学”渐渐盛行的背景下,文言文、古代诗词等在校园中“重装上阵”的氛围中,传统文化华丽地转过身,成了教育的一大热点。诸如《弟子规》《千字文》之类迅速流行于课堂,一夜之间,教育便被迅速绑定,也不管她愿意还是不愿意。不少人以为“教育就是要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这种“锁定效应”和“定式思维”,让越来越多的教育人士深感疑惑和无奈。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著名的《世界通史》中,对中国人有这样的一段评价:“有史以来,从未有过一个民族对未来如此自信,却又如此缺乏根据。”是的,作为局指可数的世界文明古国的后人,我们的确曾有高度发达的文明,但这并不能成为今天盲目自信和自豪的根据,特别是在并不理想的教育现状中,对传统文化究竟是全盘吸收,顶礼膜拜,还是重新解构,焕发新姿,已经作为一个现实问题摆在了每个人的面前。
一、甄别:传统文化的再定义
众所周知,“传统文化”作为一个通俗的概念,几乎不需要精确的定义。在我们说到“传统思维”“传统经济”“传统模式”中,都带有一定的“落后的、过时的”意味,可独独面对“传统文化”时,这一词性就转成了褒义,情感的天平也不由自主地发生倾斜。《汉语大辞典》对“传统文化”的定义为:“一个民族中绵延流传下来的文化。任何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在历史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既体现在有形的物质文化中,也体现在无形的精神文化中。如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心理特性、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等。”我们看到,既然关乎“方式”、“习惯”、“心理”、“情趣”、“观念”,自然就有是非、高低、正误、雅俗之分,所以“传统文化”在属性上只是中性的,它是一面双刃剑,“运用之道,存乎一心”而已。
另一个与之相关,却常被人混淆的概念是“文化传统”。传统文化反映的是一个民族的特质和风貌,是其在历史上各种物质形态、思想文化的总体“大集合”。“文化传统”却是指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也就是说,前者更多是“形而下”和“形而上”的共同体,而后者专指“形而上”。
“万物负阴而抱阳,充气以为和”,既然辩证法告诉我们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文化传统有正向有负向,那走向校园的“传统文化”就不再是普通意义上的了。它必然有个“窄化”和“精确”的过程,即经过科学、严谨、细致的筛选,符合现代教育教学论和伦理观,同时又有助于开启智慧的思想结晶或操作途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是容易,但一般人对文化传统的正向激励或有感受(并以之为骄傲,奉为圭臬,一代代传递下去),但对文化糟粕,文化陷阱,乃至文化毒瘤并不能充分认识,因为长期的浸染和共存,我们的知觉已经完全“钝化”了,用台湾学者柏杨的话说,就是中国负面文化的“大染缸”几乎可以染黑一切原本优秀的东西。在鲁迅那里,这又被称之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民族劣根性”。
甄别文化的优与劣,是一件特别不容易,但同时又是意义特别重大的事。很多人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一口一个“仁义”“忠孝”,却不知还有“愚忠”,“愚孝”,“假仁”,“假义”;张口闭口《弟子规》,却不知有“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等不宜词句。所以,要是这一关没过去,后面努力的文化传承也好,文化创新也好,都有可能是建立在错误基石上的无效劳动和负效劳动。甚至可以说越是努力,危害教育的程度越深。教育这一特殊事业,她本身对教育对象的发生效用就有一个滞后性(所以,真正客观的教育评价是明显带有滞后性的,教育不能太过浅视和急功近利的原因也在其中),如果在其中掺杂了“伪劣产品”,甚至“三氯氰胺”“苏丹红”,那对后代的影响真就无法计量了。
那么甄别传统文化的标准是什么?我以为,就是人的发展和生命的健全。美国教育家杜威在阐述教育的本质属性时,就下过著名的论断:“除了生长,教育别无目的”。如果一种文化是真正引导人走向认识的真善美的,有一种反躬自问的慎思精神,有一种培养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底蕴在,那她就是学校所需要的。
今天,我们对“人的发展和生命的健全”在教育层面上的理解,已经超越了杜威生活的十九、二十世纪的水平,而是其越来越建立在脑科学和心理学“实证”基础上,越来越离不开“大数据”和“云计算”。对于优质的传统文化的甄别,对于利用传统文化适应全新教育背景下的校园建设,在这个意义上说是具有创新意义的。
二、选择:传统文化的再利用
有了甄别,自然就有了选择。传统文化的选择,实际上就是在新时期对教育资源的一次全新整合。我们需要清醒的是,不是所有传统文化都可以进校园的,也不是在靠“行政命令”的施压、“专家建议”或“名师推荐”的蛊惑,传统文化就能想来即来、想走即走。一地一校对传统文化的选择,必须是经过严格筛选
和控制的。
如果学校对传统文化来者不拒,传统文化过多过滥,就会变成“大杂烩”或“大卖场”,那么教师和学生就易形成经济学上说的“边际效应”,即他们对所谓的“传统文化”已经不再抱有期待和新鲜感了。时间一长,原本用于辅助教育的传统文化会蜕变成“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累赘。更为严重的是,学校的价值主张也会在如此众多的冲击中被稀释,被淡化,被消解,令所有人陷入审美疲劳的尴尬境地。同时,宣兵夺主的传统文化,尽管它本可以发挥教育功能,也会因与学校的既定轨迹发生碰撞而被大大削弱。印度国父甘地说:“我希望世界各地的文化之风能尽情吹到我的家园,但是我不能让它把我连根带走。”即是此理。
进校园的传统文化,不仅取决于它自身足够正能量,足够吸引人,足够打动人,还得须与学校、课堂、学生本身的气质要保持一致。简而言之,这种文化,既要是最具民族特色的,又必须是基于具体的社区和学校传统的。当学校和老师施行传统文化教育时,应不着痕迹地切合于学生的需要,即要足够的“接地气”和“草根”化。比如,试以我我年轻的同事邱磊师的一段回忆文章为例:
有一回,我在课堂上注意到一位姓姜的男生不是特别有精神,学习有点懈怠,恰巧当时说到黄土高原,我就临时插了一段:
同学们,我们在文化上都自称是“炎黄子孙”,但往细处说,其实是不一样的。从上古时代开始,炎帝与黄帝即在黄土高原一带逐鹿,当时气候温暖,水草丰盛,畜牧业发达,氏族以“羊”为图腾——证据就是汉字中的“美”、“祥”、“善”、“鲜”等,凡有美好寓意的,多始于此。部落生育儿子的,即姓“羌”(“羊”+“儿”);生女儿的,即姓“姜”(“羊”+“女”),这两个古老的姓传到今天已经将近5000年了,但更重要的是,他们是炎帝的直系后代!我们理应对他们更加尊重。
听到“直系后代”四个字,学生的眼睛都直了,教室特别安静,众人都不由自主地将目光投向那位姓姜的男同学,而他似乎有点激动,没料到在地理课上竟然得到如此“尊荣”,不好意思地朝大家笑了笑,还跟我吐了吐舌头,气氛活泼而融洽。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这种教育-教学合一的“提醒方式”,既无须教师苦口婆心,也无伤孩子自尊,双方各取所需,文化之妙,张弛之道,可见一斑。
——《“字字珠玑”话地理》
邱老师在地理课上用的是“汉字文化”,或者具体说是“姓名文化”,他抓住学生猎奇的心理,一步一步“勾引”学生进入精美的文化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学生不但得到了知识的体验,还享受到了“与我生命有关的地理”,是一种个性打造的“我地理”。于是,文化的效用就体现出来了,并开始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个人。
不难发现,不管利用传统文化进行学科教学,还是德育建设,学校管理,其实都一定要倾听到对方的需求声。只有供需双方都在同一个频道上,彼此之间形成默契和信任,传统文化的“再利用”才能有效实施。并且,这种“再利用”的过程由于一方面深深扎根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需要,一方面又紧紧跟随于时代进步的步伐,于是,它是具有明显的创新意义的。
比如,上述案例中通过“姓氏文化”促成的“课堂生成”,我相信,任何一个孩子能在现场与老师分享到如此有趣、有料、有感的文化演绎,都是终生不会忘记的——因为对传统文化成功的“再利用”会在那时润物无声地滋养他的全部生命。
三、创新:传统文化的再发展
当我们对传统文化的选择有了明晰的定位后,下面重点考虑的,就是传统文化的“创新”问题。很多人认为,传统文化主要是用于“传承”的,而“创新”则一般少有人提,甚至听起来颇有点悖论的味道。因为“传统文化”总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缓慢积淀的,是一种稳定的客观对象,但“创新”本身就带有“先破后立”的味道,具有鲜明的颠覆性和改革性。
其实,“传承”并不是照搬照抄的低级复制,它的最终目的就是发展,就是创新。从历史的发展进程来看,如果一种文化只是机械地在一代代人中间“依样画葫芦”,那它一定会消亡,因为随着生产技术水平、社会认知水平的提高,文化若不伴随传播方式和内涵的同步更新,则必然无法为社会进步产生价值而被无情淘汰。任何一种传承千百年而被人们津津乐道的文化,必然能不断地创新和“与时俱进”。学校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就要想办法将之与时代脉搏紧密相连,比如,在中西方文化的批判比较中,用西方的价值体系、思维方式阐述东方文化的奥妙和精髓;在“大数据”的深度挖掘中,揭露传统文化的细节和优势;在学科建设中,对传统文化中的潜藏学科因素充分分类聚焦,形成角度新颖、内容独到的文化饕餮。
当然,传统文化的“传统”二字也很重要。它与“创新”之间微妙平衡的对立统一是学校所需要的。一方面“传统文化”的稳定性对垫厚学校的根基是有重要意义,如果一所学校没有稳定的文化资源,整天只知道了应付考核、考察和考试,那必浅如浮萍,轻似鸿毛,是没有灵魂的,只有坚持特定的文化信仰,甚至在办学的风雨兼程中自己也可以形成独立的“传统文化”,学生的根才算扎下了。
另一方面,创新恰是学校生命活力的源泉所在。除了器物层面,制度层面和管理层面的创新,最高级、最彻底的创新方式就是不断更新文化内涵,让文化可以自己生长,并达到教化的教育的目的。所以,学校的管理者应持有正确的“文化观”,明白文化并绝不是僵死不变的,否则它只会切断学校和学生的生机,将之拖向暮气沉沉、固步自封的倒退状态。只有在找准学校发展定位的过程中,坚持秉承“生而不有,为而不恃”的文化观,源源不断的创新力和生命力才得以令校园生机勃发。
从操作层面上看,传统文化的“再发展”既要有一定的形式,更要同时代合拍。所谓“形式”,就是要有具体的载体,这个载体可以是时空层面的,也可以是精神层面的。比如,民国时期的国学大师刘文典有一次讲授诗词《月赋》,讲至半截,忽然卖起关子,宣称关键处要留到“下星期三晚饭后七时半”再揭秘。原来,那晚恰是阴历十五,皓月当空,他选择在如此的情境交融下侃侃而谈,让在场听众都大呼过瘾。这就是利用具体的时空情境来实施传统文化的教育,以期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的很好的范例。
再如,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让承载学校治学理念的传统文化通过微信、微博、微课的方式传播,鼓励建立QQ群以及与此相关的视频和语音互动,广泛参与文化讨论和学习。除形式创新外,在内容上可进行“纵横”两条线的探索,纵线上,即是从时间轴上的文化演变看学校发展,横线上即是在与周边地区的文化落差中找到创新的薄弱环节和缺口。不管是纵线还是横线,其实都只是为学校的传统文化提供了一个参照系统,从管理学的教育说,就是引入了竞争机制或激励机制。这种机制,赋予了传统文化不断创新、发展的新动力。
小 结
学校的健康发展,肯定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支撑。但如何精确的甄别传统文化的优劣,如何选定符合本地域、本学校发展实际的文化方向,又该如何创造性地发挥文化的价值,是决定传统文化对学校实施重要影响的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环环相扣,一步一步地将学校建设中传统文化的再定义、再利用、再发展做了梳理。其中,最为核心且贯穿始终的是传统文化的“创新”,它是所有问题的根源,也是所有问题的归宿。
如果任何一所学校能沉下心来,切实按照这个“三部曲”实施自己文化战略和目标,那么,学校也将逐渐迈过三级台阶,在创新和发展中勇立潮头,实施一次“轻悄悄的校园革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8 06:38 , Processed in 0.15710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