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写作
中国作家网 http://www.chinawriter.com.cn/wxpl/2014/2014-09-18/218787.html
南京女子陆漫漫因工作调动来到了一个叫作泰州西的地方。那里偏僻到连自来水都不通,甚至可能谈不上是一个多大的村子。从最初的不安、惶恐与孤独,到后来的坦然与自乐,陆漫漫收获了在常规的城市生活轨道里无法企及的东西。她用笔和纸记录了这一年的生活,取名叫《一人一年泰州西》。读陆漫漫的文字,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大部分人看来谈不上有什么风景的泰州西,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的泰州西,为何在作者的笔下充满美感与诗意?读完全书我得出答案有二:一曰纯净,一曰敏感。
纯净就是“我们不要太多”。作者在书中提到乡村里蜗居的冯奶奶说“我们不要太多”,这句话一直印在她的脑海里,也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我们不要太多”就是纯净。人生只是生命的一次旅行,本不该附加太多欲求,只要活得从容与洒脱。就像作者记录空中偶尔飞过的一只漂亮的鸟,不必问它的名字,因为“我和它,只不过是彼此的过客,在大地的某个空间交错,它向我展示了它的美,我为它留下了一个惊叹”。来不及告辞的食堂大叔,热情淳朴的刘爷爷,忘我工作的大队长……作者在泰州西做着最基层的工作,接触最底层的人们,他们都是令人难忘的温厚长者,他们过的都是“不要太多”的生活。他们的生活简单但却真实,没有虚妄,没有浮躁,没有迷失,也没有任何附加,是脚踏实地的生活。敏感就是能够用一颗诗意之心观察世界体验生活。正是因为有了“不要太多”的纯净,才使得作家对周遭事物愈加敏感。作者说:“其实,人不一定要去很远的地方,看很炫的风景,让生活变得慢一点,简单一点,留意身边微小的事物,体味那份小小的知足,快乐就蕴含在其中。” 其实,无论是纯净还是敏感,最初都来自那份独特的孤独。工作之余,陆漫漫在泰州西看云,盼雪,探访村中的老人,抑或用照镜子的时间欣赏窗前光景变幻,在有月的夜晚描画落叶、摹写兰亭。这样散淡的人生意境透着优雅的古风,令人艳羡。作者在泰州西这个远离都市的偏遥之地沉淀出了诗情。 陆漫漫的《一人一年泰州西》还让我重新思考作家这个称谓。按照传统看法,陆漫漫至多算是业余作家,或者更严谨地说应当是业余写作者。因为,首先她并非专业写作,创作这部作品时她只是在交通管理部门最基层单位工作的小职员; 其次,她也不是什么“家”,称“家”者当有在该领域取得被大家所公认的一些成绩,而陆漫漫此前也并未真正从事过文学写作,这是她的第一部作品。可问题是,这样一位业余写作者,却拿出了这样一部具有鲜明审美特征的文学作品,而她实践审美理想的方式就是如实记录自己的生活与心路。这样的写作没有功利心,不需要在词藻修饰上费尽心机,不需要过多计较写作技巧,因此是真诚的写作,也是真正的写作。作者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发现了美,又将其提炼蕴化为个体的审美体验,带有明显的精神关照性质。这种精神关照正是无数作家孜孜以求的,推动我们在实践中不断走向美与澄明的必经路途。(发表于《文学报》,中国作家网转载。)
《一人一年泰州西》,陆漫漫/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14年4月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