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8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个农村教师的成长编年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5-16 00:57: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一个农村教师的成长编年史作者:朱永新
一个农村教师的成长编年史

(朱永新按):这是一位农村教师的成长编年史,也是他的心路历程、行走历程。他叫“云中”,却坚实地站在大地上。他犹豫徘徊过,但没有颓废厌倦。教师,如果不能够与孩子一起成长,不能够让自己的生命神采飞扬,多少是遗憾的。

云中逸客(原“镇西之家”版主)

  1991年7月,我毕业于荆州师范学院中文系,曾经在语文教学与班主任工作上有过一些探索与成绩,但是一直都没有形成文字,也从来不曾发表过什么文章,只知道努力做事,为提高学生能力,真心爱学生而已。虽带实验班十年,师生所给的评价也很高。但现在回过头来自我评价,我只能算一个利用小聪明在做事的人、一个好人、一个没有失掉爱心与良心的老师而已。
  我曾经为教书劳与酬的严重不公而出去打过半年工,也曾经因为不想教书而自愿去村小支教两年(实际上是去混,拿安稳工资),并为爱人经营生意。但我说实话,几经折腾后,我觉得我还是做教师好。因为只有学校简约的生活适应我,我喜欢与学生在一起。
    2003年:悲悲戚戚,茫然不解成长的烦恼
  当坐在出租屋里,以板凳为桌,开始一边阅读教育杂志过刊,一边做着摘抄的时候,当全镇仅有的全日制中文专业的我不能教语文的时候,当居无定所,一个人既当爹又当妈,饱受白眼的时候,说“悲悲戚戚”,一点不为过。不知怎的,这样的感觉只在我的脑海出现过一瞬间,而迅速地被一种激情占据:我不能让人看不起,我不能被这个时代抛弃。这段时间,前十年与孩子们在一起的快乐时光,成了我最美好最温馨的港湾,我躲在那里回味、享受……
  那些在记忆中永远鲜活的面孔和那些永不磨灭的情节,历历在目。每到夜深人静,我一个人趴在床上书写,回忆那些曾经走过的路,心中感概万千,激动异常。在白天,我就一遍遍修改,然后誊正在文稿纸上。没有想着去投稿,只想练笔,以此开始我的教科研之旅。那时,在我的思想里写教育类文章就是科研。写得不多,一个月两篇吧,但这都是我的心血,也是我当时的希望。
  生活条件的清苦,我不在乎。前路漫漫,我该走向何方?朦胧的意识里,身边优秀教师的出路,就是我当时最好的榜样。好好写文章,认真钻研课堂,多获些奖发几篇文章,把自己的资本弄足,然后去南方教书。于是,我按照南方招聘教师的条件一条条去充实自己。怀揣着这样的梦想,我义无反顾地上路了。因为我历经南下打工和商海沉浮,是第二次回到教育战线了。我别无选择。
  那一年我三十三岁。
    2004年:寻寻觅觅,憬然有悟成长的方向
  《教师博览》让我知道了朱永新教授,也让我知道了“新教育文库”,并走进了“教育在线”。说实话,最令我来劲的是在线人的成长与在线营造的良好环境,特别是很多家杂志的网上采稿。因为我当时的“教科研”观念就是写作与发表论文,一个错误的念头竟然改变了我的生活!短短的一周,我学会了打字、上网、发帖……
  真真走进网络,我有时间坐下来看帖、回贴了。我发现了自己是多么的渺小,教育的天空何其广阔。教育在线,虽然也是一个虚无的世界,但是这里充满了真诚与友爱,善良与和平,美好与憧憬,只要你象做人一样在教育在线行走,相信你会发现在线的确是我们普通教师的家!
  每次读朋友们的帖子,总能感觉到他们深厚的文化底蕴,因而常为自己的不足感到不安。再说因为读贴、回帖占据了过多的业余时间,所以合理安排时间与充电学习就成了在线人的首要任务。
  朱永新教授送给张向阳老师的“读书、上网、写作”六个字,我常常记在心间。还有朱教授说过“要想写的精彩,就必须活的精彩!”在生活中,我开始留心身边的人和事;在工作中,我尝试教育教学的点点滴滴。闲暇片刻,我对生活与工作进行反思;工作之余,我规定了自己上网的时间,同时也规定了读书的时间与写作的时间。这样严格按照朱教授的六字方针办事,我相信没错!
  从那一年开始,我摒弃了一些恶习,潜心教育教学,坚持业余自学,提高业务素质,致力于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与生活质量,就象变了一个人似的。亲手撰写的一百多篇随笔让我的世界为之充实,一大批书籍让我的精神为之振奋,时时刻刻地反思让我的人格为之升华。我已经完全不是以前的那个我了!
  2005年:真真切切,怡然处之成长的历练
  深入网络后,我了解了新教育试验的起源、教育在线的创办等内幕,对他们顿生敬佩之情。紧跟着朱永新教授、李镇西老师以及他们带领的新教育团队,我开始走上了新教育之路。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我独坐电脑前,对一天的工作进行回顾与反思,天天坚持!说实话,有文字可写真的很幸福!因为只有活的精彩,才能写的精彩!我觉得自己很充实,不能为发表而写!一旦我沉下心来,我觉得教育原来如此的有趣!
  那届的学生与我一起玩耍、唱歌、摔扑克、打篮球;有事没事,他们总喜欢跑到我家来;很多学生以与我在一起为乐,他们认为我是他们最好的朋友。那次我去市区参加考试三天,学生欢迎我回来的那份激动依然在我心中澎湃;还有,从成都回来后,他们向我倾诉我不在家时他们的孤独与思念,“老师,我们好想你!”至今,这份感动依然在我心底默默流淌。
  说实话,我得感谢我的学生!是他们让我与青春同行永远年青,是他们让我时刻反思不断提升,是他们让我感受真诚体验感动,是他们让我充实自己不断前行……
  这一年,我虽然没有做班主任,但是我没有一刻停止对学生思想工作的关注。只要看到他们有不良的言行,我总是想尽办法,让他们感受到细节与成败的关系,给他们一些应有的建议,帮他们改正。我利用给学生朗诵美文的时候,我选择了《鲁滨逊漂流记》、《教你一生好习惯》、《爱的教育》、《世界上最感人的美文》等书籍,给他们全文朗诵,教他们独立自主、养成好习惯、学会感动等。我开始“师生共写随笔”的试验。我的教育随笔主要围绕与学生的交往以及对学生的教育来写。其中,学生成长个案主要是为全班乃至全校最差的一个女生写成长记录日记,最终成文七万多字,但她还是退学了!记得我将自己给她写的四个月的成长记录(两万多字,后来坚持写了7万多字)装订好,亲自签名写上题目“朋友,一路走好!”做为元旦的礼物送给她的时候,她的面部肌肉瞬间的凝固,语无伦次……虽然这个学生当时没有转变,但是两年后,她洗心革面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后又进入通信公司,成为销售代理,再后来自己开美容店成为老板。一个老师、家长头疼,都要放手的孩子能在今天自食其力,我感到欣慰,不亚于我的学生考上了清华。
  一个人远离了尘世的喧嚣,静静地将教育融进自己的生活,默默地享受教育带来的愉悦。同时也愉快地让自己走进学生,倾听花开的声音,感受青春的脉动。可以自豪地说,我是青春的,我是阳光的,我是幸福的!
  2006年:是是非非,坦然面对成长的阵痛
  文章发表越来越多,在网上名气也越来越大,我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与自我的膨胀之中。当与王晓春老师就我的几篇文章进行了几个回合大量的交流后,我才豁然开朗!王老师能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对故事进行理性的思考与质疑,给我很大的启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的案例《一次特殊的家访》,经由万玮、魏勇、王晓春三位名家点评后,网上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网下我对这个案例的研讨持续了整整一年。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交流,让我学到了科学的态度与专业的精神。
  说实话,我从来没有想到一个故事的背后会有如此多的问题。同时,一个案例也不是我们写好了,甚至发表了就成功了,完事了。我们更重要的是让这些案例成为我们日后工作的借鉴与指南。
  在现实生活中,我也遭遇到了或褒或贬的声音。教师工作是艰辛的,生活压力是巨大的,而老师们能够在工作之余,在茶余饭后,或公开、或三五成群地谈到我,“肖盛怀班级这次考试成绩如何?”、“肖盛怀文章真写的不错!”、“肖盛怀只会进行教学研究,不会教书!”等等,我由衷地感谢他们!因为他们的关注,让我感到庆幸。为什么呢?当他们心悦诚服地褒奖我时,当他们轻轻地安慰我的时候,当他们狠狠揣我一脚的时候,我庆幸我是活的!因为谁会对一头死狗感兴趣呢?是他们让我学会了冷静地反思,不屈地忍耐,真诚地待人,正直地生活,谢谢他们!真心地谢谢他们!
  2007年:兢兢业业,昂然直入成长的蜕变
  你写了这么多文字,是在制造垃圾吗?你有你的教育思想与理念吗?究竟有没有一两篇代表作?…… “不汲汲于一时一事的所得,而致力于一生的成长;不汲汲于早日名扬天下,而致力于自身切实发展;不汲汲于眼前的名利,而致力于自身生命的厚重;不汲汲于发表一两篇文章,而致力于撰写万古长青的教育诗;不汲汲于眼前的火爆,而致力于自身教育生命的深沉;不汲汲于他人的重视青睐,而致力于自身灵魂深处的修炼;不畏惧寂寞,不畏惧挫折,不迷信导师,不依赖导师,主动发展,自觉发展,持之以恒发展,让我们充实、充实,更充实;沉静,沉静,更沉静;提高,提高,更快提高!”是张万祥老师让我找到了方向。
  写作、阅读、上网等让我有了实质性的转变,也取得了方方面面的成绩,时常会冷静地拷问自己,我究竟有多大的能耐?我做了多少实质性的研究?我有哪些文字是有价值的?我的专业道路该如何走下去?……
  沉下心来,我总是觉得自己根基不太牢固,文化底蕴不够深厚,于是我开始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了全面的反思。
  首先,我整理了自己100多万字的文稿,除教育日记外。其次,我利用参加市省班主任培训的机会,系统地学习了班主任工作思路与理论,同时也对自己的班主任工作进行了梳理,集中做了几个主题。后来有两个主题在中小学班主任培训中全市巡回讲座。最后,我也回顾了自己的阅读史,按照教育在线“网师”的要求进行了分析,找出了自己专业阅读的症结。
  在整理自己的文稿、回顾自己教育教学的同时,我反思了自己的专业发展的过程,感觉到自己像暴发户一样突然膨胀,很需要冷静,更需要伏地前行,于是我去了些浮躁,不再追求文章的发表,而是平和地做些实质性的研究,多读书充实自己。
  2008年:平平淡淡,悠然自得成长的真谛
  享受学生,与青春同行;享受课堂,与科研同行;享受网络,与大师同行;享受生活,与幸福同行!默默无闻,教育教学成了我的兴趣,不需要谁来要求我,不需要谁来表彰我,更不需要谁来奖励我。既然选择了教育,就应该选择清贫,就应该享受奉献。我常对身边的人说,我既不想做什么领导,也不想要什么先进,我只想安心教我的书。或许是受李镇西老师的影响吧,我觉得领导、先进是暂时的,而教师却是永远的。
  感谢干国祥,是他的《寻找并担当你的天命》让我醍醐灌顶。记得从看第一句起,我就不由自主地轻声朗诵,我被深深感动了。
   把一个班带好,这是使命,但还不是天命。促使你把班级带好,带到卓越的那个“因素”,才是你的天命。它会贯穿于你生命的所有地方,所有时间,它是生命终极的回答,也是人生第一问题。
   ——摘自干国祥《寻找并担当你的天命》
  我现在正努力地把自己的班级带好,我也在朝着“卓越”的方向奋进,我也早就把教育作为我的天命了,但我总觉得自己还不如干国祥、魏志渊等人痴迷。为什么孔子的自性,能达到那样的境界而俗人不行?干国祥说,因为一愿不灭,一念不熄。 “愿”即是种子,而岁月中的“信”,即是念念不息。
  每天从早到晚都在围着班级与学生忙碌,有时想想,真的为了什么啊。应该说在农村我是“功德圆满”了。中高到手了,工资也起来了,省先进也拿到了,还有什么追求?也许有人说我傻,但我总觉得自己做的不够。为什么呢?我觉得自己就像一个陀螺在不知疲倦地旋转,老有累的感觉!
  干国祥让我找到答案了,因为我还没有全身心的投入!他让我知道了我目前的处境。我虽然早就知道了自己的天命,但还没有真正地去担当我的天命,更没有敬奉这个天命,所以我难以达到生命的至高的境界。所以我才时常感觉疲倦并时而有些抱怨!
   我们的使命,若只体现于班级。那么放学了,使命便暂时消失;放假了,使命就暂时中断;毕业了,使命就告一段落。我要说,这还不够。
   只有将最终的天命认识清楚,并在自己的全部生命中体现这个天命,敬奉这个天命,才能让生命达到至高的境界。
   ——摘自干国祥《寻找并担当你的天命》
  既然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天命,那么就勇敢地担当起来吧,用饱满的激情去敬奉“教育”这个天命,因为它可以让我达到生命的至高的境界,因为它可以让我尽情地享受来自学生来自教育的幸福!
  2009—2010年:迷迷糊糊,悄然堕入成长的迷茫
  应该说2009年3月到2010年,相对前几年来说,我写得很少。我主要在整理自己的书稿,在这个过程中,我真感觉自己根本不会写文章。
  2009年5月,经过《仙桃日报》、仙桃教育信息网公示,我被仙桃市教育局推荐参与了“湖北名师”的评选。因为我本来就属于破格申报,评选的名额也特别少(全省初中名师只评五名),最终没有评上。同年8月,我也参与了湖北省第八批特级教师的评选。由于也是破格申报,本来可以上报的,市局领导考虑我还年轻,建议我好好准备下届。8月底,我还被市局直接确定为“湖北省优秀农村教师”,在教师节前夕作为仙桃市教师代表受到湖北省委书记罗清泉同志的接见。11 月,我参加了教育部组织的“国培计划——中学班主任培训者”高级研修班的学习。在年底,我作为仙桃市农村教师代表参加了仙桃市教育系统一年一度的新年团拜会。
  2009年,是我在市局频频露脸的一年,也扩大了我在市内的影响。鲜花和掌声虽然算不了什么,但是,我一个普通教师的身份让我在很多场合比较尴尬。我是一个不太会应酬的人,我想安静。在2010年9月,学校有支教的指标,我于是申请到村小支教。考虑到我在市局的影响,镇中心学校安排我到村小做校长。初做管理,我想实现我自己的教育理想。只知道努力去做事,没有想到很多关系的微妙与复杂,也与上级沟通甚少。两个月后,因为要去北师大参加“楚天卓越工程” 的学习,我没有做了,回来后安心带几节课。
  自认为我管理再大的学校与机构也不会差到哪里去,但是在校长成为“行政长官”的环境下,使手腕,磨心眼,我真的难以适应。往后的几个月,我冷静反思,觉得自己还是不够成熟,我还需要修炼。于是我整天与学生泡在一起,坚持锻炼,修身养性,真正的隐了下来。我给孩子们从家里带去篮球、羽毛球以及大量的图书,组织了很多活动,孩子们与我都自得其乐。轻微的肩周炎好了,慢性咽炎也逐渐好了,心情也平和了。我就那样的静静的混迹在人群中,消磨时光。不再阅读,不再写作,就那样得意的认为,我就凭现有的荣誉与成绩混退休也不会怎么差。养好身体,无忧无虑,多好啊。
  2011年:轻轻松松,自然迈入成长的轮回
  在2010年除夕,看到我最初与我“师生共写随笔”的一批孩子还在坚持写日记,我羞愧得无地自容。我又重新开始了写作。不过我不再逼迫自己写了,就那么随意,想写点就写点。
  2011年3月,我如愿地参加“楚天卓越工程”省外高端培训,我在北京师范大学学习了一个月。本来学院只要求学员写每周学习心得,但是我每日坚持写。我又找到了写作的感觉,并且利用这个机会,我系统地梳理了自己的教育思考与实践,特别是班主任工作,收获不小。一整年,原创作品69篇,计十五万多字。很舒心,很享受,我就这样自由地写着自己熟悉的生活,一直坚持。
  支教、育儿、语文教学研究、班主任工作以及与网络上广大一线班主任们交流等,这就是我的生活,也是我写作的源泉。很少投稿,也很少为征稿写稿,但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以及自己有言说欲望的内容,我会尽力表达。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写自己想写的文字,很自由。有时也完成一些约稿,也帮编辑朋友们征稿,也给别人辅导些写作什么的,但没有功利,只是爱好,只讲感情。
  把写作当一种爱好,就像唱歌一样,能给我生活增添乐趣。想专业点,可以学;不想,就玩。写自己熟悉的内容,写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写属于我自己的经历、情感与思想,这样你会无比的舒畅。偶尔发表几篇,为平静的生活增添点情趣;来点稿费,喝点小酒,吹吹牛皮,我会觉得生活如此美好。
  2011年11月,一个朋友推荐我进了一个QQ群。这是一个班主任民间团体,群主梅洪建是我以前的熟人,而且以前教育在线、班主任之友等论坛的很多熟人都在这里,我又重新回到了网络中间。我与一线班主任老师一起前行,相互探讨,我如鱼得水。由于我基础比较扎实,以前在网络上还小有名气,很快就有一些网友、媒体等开始关注我。特别是《班主任之友》小学版在12月,请我给一线班主任做了一个“答疑”。以前一直想在《班主任之友》杂志上发表文章,现在就在不经意间居然做了个专家答疑。这让我更加坚定,同时也十分懊悔前两年在网络上的淡出,失去了很多好的机会。
  2012年:快快乐乐,欣然享受成长的幸福
  3月,我被《中国教师报》作为“新生代班主任”隆重推出,一张照片,一个简介,还有一篇四千字的文章,占了整整的一个版面。这让我更加坚定自己的选择,积极主动的发展自己。
  暑假期间,我参与了在河北、山东的两次公益讲座,看到了很多如我前几年一样渴望进步的老师们,我不禁油然而生一种责任感。让有梦想的一线班主任愉快的工作幸福的生活,应该成为我——一个新生代班主任——生活的一部分。
  9月,我结束了两年的支教生活,回到了学校任六年级班主任。我教孩子们自主管理、自主学习,每天与孩子们在一起快乐的生活。我每天坚持写班主任日记,也在网上上倡导班主任记录自己每一天的教育教学。我希望一线班主任能改变自己的行走方式,愉快的生活,开心的工作。
  12月,《福建教育》把我作为“全国知名班主任”进行介绍,照片放在了封二,并推出了我五千字的“治班之道”。
  以前我的写作都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因为只有在那样的环境我才能写出文章来。长时间的坚持,白天很多时候有些恍惚,让我感觉这样在伤害身体的前提下发展自己实在不值得。一直以为就是自己写作基础差,不能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很羡慕李镇西老师,随时随地都可以静心写作,文思泉涌。现在我逐渐调整了自己的作息时间,晚上十一点左右必须上床休息,保证身体的健康。现在任何时候我都保持着旺盛的精力。想想前几年,自己真是太鲁莽,只知道往前冲,不知道停下来想想为什么。当我在办公室嘈杂的环境中撰写班主任日记的时候,我才知道写作就是自己的一种生活状态,那样的自然,那样的洒脱。开开心心的记录与孩子们在一起的点点滴滴,自己开心,孩子们也开心,真的很好。
  闲下来就整理自己的工作思路,进行有效的反思与提升。在周末的时候,经常受邀到全国各地去讲讲课,与一线教师零距离交流,让我更明白自己努力的方向。
  
  冰心老人在92岁的时候接受孙云晓一个半小时的采访,老人有句话说得很好:“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我们教师的专业发展难道不也与孩子的成长类似吗?我认为教师也应该像野花一样自由生长。
  回顾自己的发展历程,我感到只有像野花一样的自然生长,才能有十足的长进!因为野花没有园丁的精心呵护,也就没有了那份不该有的傲气;因为没有人为因素的介入,也就没有了那与人追逐名利的俗气。在大自然中,有的只是拼命地吸取日月之精华,储蓄天地之灵气,为我所用。虽然也会遇到日晒雨淋、飞沙走石等恶劣的自然天气,但是,也只有在与之搏斗的过程中,才学会了坚强,才学会了面对一切的困难与折磨,才能真正独挡一面。是啊,在我的成长的过程中不也是这样的吗?
  看准一个目标:我要发展!于是,我以百倍的信心去奋斗,从来不考虑学校以及上级领导是否要求,更不考虑我这样做是否值得;从来不考虑身边的人如何看我,更不考虑我特例独行是否合群;从来不考虑哪些该不该做,从不考虑做后有没有回报;从不考虑自己要做一个如何如何伟大的人,更不考虑我会不会成功;…… 反正,在现实的教育教学生活中,我永远记住,我的导师张万祥先生在我们班主任专业培训班开班时的发言:不汲汲于一时的名利,不汲汲于一时的得失!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让自己每天都开心快乐,也让身边的人都开心快乐!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想法,所以我才是自由的,洒脱的。值得庆幸的是,有这样一个理想的平台,给了我自由的空间——那就是网络。在这里,有全国人大常委朱永新教授,有钱梦龙、李镇西、卢志文等大家,有韩军、窦桂梅、徐斌等名师,有王晓春、张万祥、干国祥等专家,有李炳婷、毛卫东、薛农基等编辑,还有很多的一线名师、名班主任以及一大批有梦想的教师……在网络上,大家都是平等的,大家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言论,可以誓死捍卫自己的观点。这里有的只是真理、科学。只要你付出,你就会有收获。
  在现实中,我努力实践,把这些日常的教育教学记录下来,发到论坛上,与大家一起分享、研讨,也对我的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审视,不断纠正完善自我。在这个民主自由和谐的“大家庭”里我逐渐成长起来。
  最近这几年,我申请带普通班、两次自愿到村小去支教、自费读教育硕士、坚持新浪写博、网上义务为一线班主任指导与答疑等,一切皆发自内心。不求名,不求利,我只想真实的活着,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像野花一样自由生长。
  前几天,收到编辑发来的消息,本月底,某知名刊物将在头版“名师有约”栏目讲刊发我十年网络发展的心得与体会《一线教师如何走进网络》,并附一张照片介绍我。这对于我一个农村教师来说,真的是无上的荣光。而我如今一切的一切,都应该归功于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试验,归于与“朱永新成功保险”。“参加新教育之前,我处于人生的最低谷,失败透顶,还差点惹上官司。现在我愉快从教,幸福的很啊,谢谢朱老师的新教育以及教育在线网站。”这是我在朱永新教授微博上的简评,朱教授也给我回复:携手圆梦。
  其实,我刚走进教育在线的时候,只想发文章、获奖什么的,然后按照南方招聘教师的要求来充实自己,到南方教书去。其实做梦都没有想到,我会有今天,我会成为这样一个教育的追梦人!应该说,我一直都是一个有梦想的人,但是随着时光的流逝与世事的沧桑,在经历了众多的波折与磨难后,我能重新站立起来,对我和我身边的人来说,都可以算一个奇迹!
  仅以亲身的经历献给“朱永新成功保险”走过十年!
  
  注:参加新教育试验以来,我坚持教育写作,原创文字约200万,阅读教育类书籍200多本,上网学习约10000小时,在全国各地进行教师专业发展和班主任培训讲座近100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0 19:48 , Processed in 0.18271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