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母语教育的源头 ——李振村答《人民教育》记者问 (《人民教育》杂志发表时有删节) 人民教育记者 张华杰 文言的缺失意味着什么 记者:文言的衰落可以追溯到五四之前的“白话文运动”,自那时起,文言文逐渐淡出我们的语文教材。现今,文言文在中学教材中只占20%的比例,而小学语文教材中已经鲜见文言文。现行的主要几个版本小学语文教材中,“人教版”6年12册教材只有4篇文言文,“苏教版”12册教材一篇也没有。为什么你们还要大力提倡文言文教学,并尝试在小学补充文言阅读课程? 李振村:从文化传承的意义上讲,文言阅读的缺失,意味着民族文化的传承出现了问题。我们民族基因、民族精神蕴含在哪里?不是蕴含在当下那些空洞的政治口号里,也不是蕴含在各级政府的文件里,更不是蕴含在党报党刊的宣传里,而是蕴含在流传千古的文言佳作、诗词歌赋中,孩子们在接触、诵读、默记这些诗文的时候,就是在不知不觉地、潜移默化地接受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熏陶。现在小学阶段文言文的缺失,意味着在人生读书的黄金时期、人生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民族文化和精神出现了空白或者说断裂。我们公认台湾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得比大陆好,我以为,这跟台湾的中小学阶段大量阅读文言文有很大关系。 从语文教育来说,文言教学的缺失,尤其是小学阶段文言教学的缺失,让学生母语素养的发展失去了根基。 现代的白话文不是凭空产生的一种新语言,它是在文言的基础上演变发展而来。今天我们白话文中精妙的表达、很多的典故、成语,都源自文言文,如果把文言文的因素全部剔除,我们几乎没有办法讲话,更讲不出精彩的话。 我们常常有这样的体会,当用白话表达冗长罗嗦的时候,一句文言,可能就一言以蔽之。《培根论读书》被翻译到中国,王佐良先生一句:“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凝练精准,充满诗意,远胜过这一句话的各种白话文译法。一个人如果能够在日常的口头表达和书面写作中,恰当地引用一些文言典故,他的语言就会变得文采斐然,典雅而富魅力。 台湾著名作家张晓风把文言譬喻为“好的白话”的母亲。认为它能使白话文“富赡奥美,而袪其俗病”,确实如此。台湾的连战和宋楚瑜回大陆访问时,在各种场合发表演讲总能引经据典,语言优雅,倾倒了无数听众,其魅力就来自于古典文学的功底。而现在大陆人的表达之所以普遍存在空洞、空泛、没有文采、没有韵味的毛病,我以为,跟自小缺少文言底子大有关系。 为什么要从小学开始读文言 记者:但文言教学必须从小学开始吗?毕竟,对于儿童而言,阅读文言文还是有一定难度的。现行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者之所以回避文言文,或许就是考虑到这个原因。 李振村:第一,12岁前是儿童语言学习的最佳时期。这个时候学的东西往往影响一生。文言是汉语言的典范与精华,让儿童在最佳的时期获得最好的语言营养,理所应当。 第二,儿童读文言太难,是成人的一种主观臆测。我可以负责任地这样说:只要有合适的教材,恰当的教法,小学生读文言一点也不难!原因有三: 首先,在儿童那里并没有白话与文言的概念之分。对儿童来说,只要认识字,就能推测出词句大致的意思。他们不管你这是文言还是白话,也不管你这句子是顺着说还是倒着说。“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郑人买履》)你完全不用把“试之以足”还原成“以足试之”,把“无自信”还原成“无信自”,因为它丝毫不影响儿童对意思的理解。 其次,儿童对于文言意义的认知是整体性的,不像成人,一面对新事物,立即进入事物的各个部件,了解零件再加以组合。儿童则是把新知作为整体,迅速地纳入他的认知体系而掌握其整体特征。因此,儿童阅读文言文,即使个别字词不认识,也不妨碍他们“读过去”,获得对文章整体的感知。 再者,文言文相比现代文,更讲究声律的抑扬顿挫,起伏有致,因此文言文大多读起来琅琅上口。儿童对音韵的感受优于成人,所以当他们读文言时,首先感受到的不是意义,而是音韵,他们会像喜欢唱歌、读诗一样喜欢读文言。这就是为什么小学生拿到文言文,更愿意读一读,而不是解一解的原因。 第三,教材编写者的担忧可以理解,因为他们当年在中学里受到的文言学习是枯燥而乏味的。多年来,中学生中一直流传着这样的话“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但是,他们恰恰没有意识到,这正是因为六年的小学不读文言导致的后果。 我们都知道,母语学习讲究语感,所谓语感,其实是对语言习惯的熟稔。某词某句在某处表达什么意义,是由表达习惯决定的。所以,语文大家张中行先生曾经说:“习惯决定意义,因而想确切理解词句的意义,就不能不通晓习惯。想通晓习惯,显然,除熟之外没有别的办法。” 然而,现实的情况是,我们的孩子在小学里几乎没接触过文言,到了初中,文言文骤然出现,到了高中文言文已经占了很大的比例,孩子从对文言一无所知,到一下子接触大量的文言,接触大量文言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很快面临考试。不得已,教和学只得力求速成,“以知为本”代替了“以熟为本”——先记住虚实词和句式的用法,再阅读。本末倒置,违背了母语教学的规律,学生学起来吃力,甚至感到恐惧,当然不会对文言文产生好的印象。 小学文言,读什么,怎么读 记者:您刚才提到,只要有合适的教材,恰当的教法,小学生就可以读文言。我想知道,什么样的文言适合小学生读?教小学生读文言和中学有什么不同? 李振村:“小古文”一说,就是我们针对小学生提出的。这个“小”字,首先表现为篇幅的“小”,比如一些小故事,一些名篇中的小片段。其次表现为内容的“小”,浅近、易懂,有小孩子的趣味,比如古代寓言、典故、传说,甚至笑话。这其中,有不少故事的内容孩子们耳熟能详,也为进入古代原文阅读降低了理解的难度。再次是语言的“小”,上古时期的诸子言论,近代的一些半文言作品,民国时期的国文教材等,大多语言质朴、句式简洁,生僻字少,适合小学生阅读。 在小古文教学方面,我们更力求体现“小”字。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重诵读,轻讲解。重积累,轻应用。教学中重视阅读兴趣的激发;重视诵读情趣的培养;重视和现代生活相联结的学习活动设计。 2006年起,“小古文课程”作为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新经典”课题的一项子课题,开始启动和研究。六年多来,我们主要做了这样几件事情:第一,寻找那些适合小学生诵读的浅易有趣、琅琅上口、短小精萃的“小古文”,编写教材,开发课程;第二,反复探索实验,摸索出了一套高效实用的“小古文”教学方法。我们课题组的朱文君老师,是一位有二十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小学语文教师,她受课题组委托,从2006年起,定期到小学里去教小古文课。六年下来,执教了数百篇小古文,教学年级从最初的高年段,逐步延伸到低中年段。她的课轻松活泼,风趣幽默,极富童趣,受到越来越多的学生、教师和家长的欢迎。她的课,最大的意义在于,破除了近半个世纪的“文言文难读”的“障眼法”,用情趣召唤小学古文课的归来,也用鲜活的事实证明了儿童在文言学习中表现出来的惊人的学习能力。 第一是兴趣,第二还是兴趣 记者:这样看来,小学文言教学和中学有很大的不同,是一种全新的课程体系。那么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是否有一些需要注意和避免的问题? 李振村:当今的中学文言文教学,把母语教学变成了外国语教学;把文言文的教学变成了古汉语知识的教学。小学文言文教学一定要避免重蹈覆辙。 在实施过程中,降低目标要求,字词、理解、背诵等可以不作硬性要求,只要能让学生感兴趣,愿意读就好。读多了,语感自然就有了。 目标简单了,课堂上就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地读。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文本,创设各种不同的读法,引导学生反复诵读,直至读熟。至于意义的理解尽量少讲,甚至完全不讲。粗知大意,读下来再说。这也要求教师多在读上下功夫,切忌串讲字词和讲解语法。 另外,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小学生接触文言之后,常常会有仿写文言的愿望。在这里,写,仅仅是读的“变式”,是读的“游戏”。通过写,让他们充分体验阅读的成功,感受文言的特点。因此,要避免为了写而写,更不能拔苗助长,要求学生写文言作文。 一句话,小古文教学第一是兴趣,第二还是兴趣! 我相信,小古文课的开启,将成为我们的小学语文教育寻找源头、回归精神家园的开始,沿着这样一条润泽的母语教育之路,我们肯定能把孩子带到生机盎然的语言之林,那里水草丰茂,那里鸟语花香,那里空气清新!在那里,孩子们将真正过上一种神清气爽、诗意盎然、幸福快乐的语言生活! 【课例】 小古文可以这样教 ——朱文君执教《一人性缓》教学实录 评析: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 一人性缓 一人性缓,冬日共人围炉,见人裳尾为火所烧。乃曰:“有一事见之已久,欲言恐君性急,不然又恐伤君,然则言是耶?不言是耶?” 人问何事,曰:“火烧君裳。” 其人遽收衣而怒曰:“何不早言!” 曰:“我道君性急,果然。” ——选自《明清笑话集》 引子:我是一个什么人 师:人跟人不一样,就比方说有好人和坏人。看看我像好人还是坏人? 生:好人。 师:凭什么说我是好人? 生:凭直觉。 师:你的直觉不错!人还有内向和外向之分。有的人很开朗,整天乐呵呵的。有的人很内向,总是少言寡语的。你看我像哪一种? 生:你属于外向的。 师:为什么? 生:因为你非常爱笑。 师:对。这就叫察言观色,看他的表情,听他说话。这就能初步判断他是个怎样的人。我不仅是个好人,是个开朗的人,我还是个急性子的人呢!相信不相信? 生:相信。我也是。(笑) 师:跟我一样啊,那我们握握手。(握手)你说急性子好不好啊? 生:不好。 师:我也深有同感,急性子经常会把好好的事弄糟。前段时间,我就出了这么个事儿。那天,我看见我的一个朋友穿了一双新鞋子,非常漂亮,就问她:“给我看看你的鞋,多少钱呀?”她拿起一只鞋子给我看,说:“五十……”“哎呀,这么便宜这么好看的鞋子,我也去买。”我放下鞋,拔腿就去了商场。到了商场,找到那双鞋,一看价格,一百!我急了,对售货员说:“你们有没有搞错?我朋友昨天刚在你这里买的,才五十块钱。这么今天就涨到一百块?”可那个售货员坚持说,这鞋一直就是这个价格。气死我了。我掉头就回来了。朋友见到我说:“你怎么那么性急啊,我话还没说完呢。”她拿起另一只鞋:“我这一只也是五十!”(众大笑) 点评:急性子的笑话,为整堂课奠定了轻松愉悦的基调。这个“导入”绝不是节外生枝,更不是为了“套近乎”,而是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说它“有机”是因为从内容上看,它与课文密切相关,一急一缓,为学习《一人性缓》作了很好的铺垫。 先发明个组词法 师:那慢性子好不好? 生:也不好。 师:不要轻易下定论。我们来看一个慢性子的故事。 (出示)一人性缓。 师:(师先读此句)什么意思? 生:一个人性子很慢。 师:句子里没有“慢”字,你怎么弄出个“慢”字来? 生:句子里有个“缓“字。缓就是慢。 师:聪明,由“缓”想到“缓慢”,就明白了意思。那么,句子里只有一个“性”,你弄出个“性子”,也是这样的方法? 生:对。 师:很好。“一人性缓”是一句古文。“一个人性子很缓慢”是我们现在的话,而古时候的人则说:“一人性缓。”不过,我们也能读懂。因为我们刚才用了什么方法来理解词语? 生:组词。 师:对,你叫什么名字呀? 生:杨天赐。 师:好,这种组词法,咱就命名为“杨天赐组词法”。(请该生上黑板写“杨天赐组词法)真是天赐妙法啊。 点评:妙手天成,这是一种智慧。到此方才发觉,前面“急性子”的故事实在铺垫得好!一来,是让“一人性缓”这句文言出现得十分自然,一点也不突兀;二来,是提供了理解这句文言的“背景”。让学生“首战告捷”,对于一项新的,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尤为重要。 总结方法,并享有“冠名权”,这一招很绝!有人说,老师课前要准备一百顶高帽子,随时戴在学生头上。文君这顶高帽子分量不轻!这对学生具有多大的激励作用啊!而在激励的同时,文君也很好地渗透了自能读书的意识,她让孩子们知道:读小古文,要会自己想办法! 你猜你猜你再猜 师:这个人性子慢,他看到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呀?请看—— (出示)冬日共人围炉,见人裳尾为火所烧。 师:(师先读)什么意思呢? 生:冬天的时候,有许多人围着炉子。 师:这里没有“很多”这个词。你怎么知道的? 生:这里有个“共”字。 师:“共”组个词,可以是—— 生:共同。 师:说明是很多人在一起。“杨天赐组词法”又用上了。继续看。发生了什么事? 生:看见有人的衣服尾巴被火烧着了。 师:衣服还有尾巴?(笑) 生:衣服下面被火烧了。 师:裳,我们可以组词—— 生:衣裳。 师:那“尾”呢?组个词叫—— 生:尾巴。 师:这里就要变通一下了,衣服尾巴其实就是—— 生:衣角。 师:是衣服前面的角还是后面的角? 生:后面。 师:哦,所以叫“尾”。古人穿长长的袍子,所以“尾巴”很长(生笑),被火烧着了也没发觉。 点评:至此,不得不佩服文君对“裳尾”一词的处理。由“组词”到“变通”,到之前的烧着了而浑然不知,如流水般顺畅,如行云般舒畅! 小学生读古文,一定要避免生硬的文言知识讲解。能不讲的坚决不讲。不讲不行的,就在读中,在情境中,顺势而出,点到为止。四两拨千斤,就像文君这样! 师:慢性子人看到了,怎么办? (出示)乃曰: 师:什么叫“乃曰”? 生:他说。 师:你怎么知道“曰”就是说? 生:从书上看到的。 师:看来,多读书就是好啊。古文有些词语跟我们现在不一样,组词也组不出,那我们就要专门记住它,比如,这个“曰”就是“说”。那“乃曰”呢? 生:“乃曰”的“乃”是“他”。 师:你猜这是“他”,敢猜就很好。不过,朱老师告诉你,“乃”还真不是他。 生:是“就”。 师:这回猜对了!“乃曰”就是“就说”“于是说”。说就说呗,“曰”,不就行了吗?可这个慢性子就是不一样,偏要“乃——曰”,(师拉长声音,慢吞吞地说)(笑)那么,他怎么“曰”呢?谁来猜猜,“曰”给我听听? 点评:在这部分教学中,教师多次鼓励孩子们大胆猜测,这其实也是小古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策略。儿童就是儿童,学习对他而言应该如游戏一般充满探索的乐趣。文君深谙这一点。 生:小兄弟,你的衣服被烧着了。 师:我看你性子不慢哪。就是急性子,遇到这事也会这么说的。 生:小兄弟,你有些地方出了问题。(笑) 生:小兄弟,有件事我跟你说了,你可不要着急呀。 师:我们把两句话放在一起——小兄弟,你有些地方出问题了。我跟你说了,你可不要着急呀——(笑)再往下猜。 生:你的衣角变短了。 生:你的衣角有点不一样了。 师:慢性子有三句话了——小兄弟,你有些地方出问题了。我跟你说了,你可不要着急呀。你的衣角有点不一样了——(笑)还有人接着往下补充吗? 生:你的衣服烧焦了。 师:我看你们是真着急了,不说出来不行了吗? 生:再不说就烧到人了。 再发明个拆词法 师:看来,你们的性子还不够慢。咱们看看文中的慢性子是怎么说的。 (出示)“有一事,见之已久,欲言恐君性急,不然又恐伤君。然则言是耶?不言是耶?” 师:(师先读)什么意思? 杨天赐:有一件事,我见到已经很久了。说吧,怕您性子急,不说怕你受到伤害。 师:这个“恐”就是—— 杨天赐:恐怕。 师:你自己用了组词法。那后面一句话呢? 生:那我是说,还是不说呀? 师:是这个意思。看来古文真难不倒大家。不过,刚才我们发现古文里大多一个字就是一个词。那么这里的“不然”(板书:不然),就是我们现在说的“不然”吗?还是要拆开来理解呢? (生语塞) 师:老师告诉你们,这个“然”,是“这样”的意思,我们现在说的“当然”“不然”和“然后”,其实都是“这样”的意思。(板书:这样) 师:那么“不然:就是—— 生:不这样。 点评:由组词法到拆词法,原本枯燥的方法教学,也变得有游戏的意味了。拆词法涉及到了“然”这个文言词,不是重点,教师就直接告诉学生,手法简洁,单刀直入,不绕弯子,这是文君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 师:对啊,刚才我们用组词法来理解意思。这一回我们把一个词拆开来理解。这个法子,我们也给它取个名字—— 生:拆词法。 师:你叫什么名字? 生:陈锡明。 师:好,陈锡明拆词法诞生了。(板书:陈锡明拆词法) 点评:又一顶有分量的高帽子戴在了学生的头上! 师:拆完了“不然”,再拆“然则”。这样的话,那么—— 生:我说呢怕你性急,不说呢怕你受伤,既然这样呢,那么是说呢还是不说呢? 师:这样理解就非常清楚了。我还要请你们注意一个字(板书:是),我们说的“是”意思是—— 生:一定。 师:表示判断。那么有一个词叫——(板书:是非),这个“是”是—— 生:对。 师:那么“非”就是—— 生:不对。 师:真好!这样我们知道了,“是说出来对呢,还是不说出来对呢?”这个慢性子很犹豫。 师:“耶”就是我们现在说的—— 生:呢。 师:整个这句话谁来读读? (生读。师相机纠正。生读得很投入。) 我看你是真急了 师:那个被火烧着的人听了,什么反应? (出示)人问何事? 生:他问有什么事? 师:对,他会怎么问? 生: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呀? 师:哦,这是一个现代人跟古代人的对话。(笑) 师:你有何事? 生:不要吞吞吐吐,但说无妨。 师:有古人的味道了。然后—— (出示)曰:火烧君裳。 生:火已经烧了你的衣裳。 师:这个人一听急了吧?他会怎样? 生:他拿水把火扑灭。 师:如果此时没有水怎么办? 生:脱衣服。 师:这是个灭火的好方法。在没有水的情况下。第一件事就是脱下衣服,把火踩灭。 (出示)其人遽收衣而怒曰:“何不早言?” (师读。并告诉学生“遽”读jù,又领读了两遍。) 生:他并没有管他衣服的事,而是问那个人为何不早点告诉他? 师:他到底管了没有? 生:管了。 师:怎么管的? 生:其人遽收衣。 师:这里有个“遽”字,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吧?但是我做个动作,你们就明白了。(师猛得拽了一下衣服的后摆) 点评:形象总比抽象更容易让人明白。教小学生理解词语,越是能和词语表达的事物、动作等联系起来,越是能理解得好,记忆得牢。 生:“遽”就是“立刻”的意思。 师:遽收衣而怒曰,急啊!一起来读一读。(生读,语气急促) 师:看到那人生气了,慢性子该怎么回答呢? 生:我知道告诉你了你要着急。(大笑) 师:你看你真着急了。 生:果真你性急。 生:果君性急。 师:猜得真准呀!你们已经很了解这个慢性子人的特点了。 (出示) “我道君性急,果然。” 师:用陈锡明拆词法,“果然”意思是—— 生:果真这样啊。 哪里来的这些“人” 师:这篇小古文很好读的吧?(生点头)你们真的读懂了?(生点头)肯定读懂了?(生点头)那我要问个问题哦。你说这篇文章里主要有几个人呀? 生:很多人。 师:我跟你的理解是一样的。一会一个“一人”,一会儿一个“共人”,然后还有“人”、“其人”,是不是有很多人呀? (生摇手) 师:有的人在摇手,不要光摇不说话呀。你说—— 生:其实主要有两个人。 师:那一个人是哪一个人呢?我都没对上号。你来帮我对对看,第一个“一人”,哪个人? 生:慢性子。 师:“共人”的“人”? 生:一起烤火的人。 师:“见人”的“人”,哪个人? 生:衣服烧着的那个人。 师:人问何事呢?急性子还是慢性子? 生:急性子。 师:其人遽收衣呢? 生:急性子的人。 师:哦,既然都是人,为什么还有个“其人”? 生:还有其他人。 生:那人。 师:两个同学提出两种意见。一个说是其他人,一个说是那人。你们说到底是哪一个? 生:那人。 师:怎么明白的? 生:如果其他人收他的衣服,衣服不要被扯破了? 师:对,那你这个是联系上下文理解的,对吗?你发明了第三种方法:组词法、拆词法,还有—— 生:上下联系法。(板书:上下联系法) 师:那是谁说的? 生:郑向南。 师:好,就叫郑向南上下联系法。(板书:郑向南上下联系法) 点评:这个环节解决两个问题。其一,我们教的是小学生,而且要考虑班级里语文能力弱的学生。在前面的教学中,他们还不一定能完全弄明白,这里,用文君的话说,是等他们一等。 其二,主语省略是文言文一个很重要的特点,通过再次认“人”,也能让小学生初步感受到。 又读又写忒好玩 这个故事好玩不好玩呀? 生:好玩。 师:这么好玩的故事能不能读好它?(生点头) 师:这个故事主要是通过对话来表现人物的性格,所以要把对话读好。先自己练一练,然后和同桌一起分角色读一读。 (生自由练读) 师:读的时候,你的脑子里一定要看到这个人。你来读。(一生读,读得很好。) 师:太好了。慢性子慢的感觉出来了吧?(鼓掌)。还有没有更慢的? (一生读,读得绘声绘色。)(鼓掌) 师:真好,他还加上了动作和表情。我也来试试。(师读,表情、动作十分夸张。) 师:你们注意到我的表情了吗? 生:你读慢性子人说的第一句话时,表情很严肃。后来被人责怪了,慢性子说话时是一脸的委屈。 点评:文君说,小古文教学的第一是读,第二还是读。我非常赞成! 小古文教学中,教师既然不便多讲,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读。你可以通过读,让学生弄清字音和停顿;通过读,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大意,通过读,让学生体会思想和情感。在这里,文君就是用自己绘声绘色的、夸张的读,让学生体会到人物的内心。 师:是啊,慢性子的人觉得很委屈。我是担心你性子急,才慢慢说的,你怎么还怪我。我要是不告诉你,你不就被烧伤了吗?这时候,如果我们让那个火烧之人再来说一句话,你觉得他应该怎么说? (出示填空)其人曰: 先在纸上写一写,然后我们来交流。 (学生写。下面是写后的交流。) 生:遇到事情要看情况,不能都那么慢。 生:我知道你为我好。不过以后说话要看是大事还是小事。 师:有没有人用古文写的? 生:凡事要分清缓急。当缓则缓,当急则急。 生:吾不怪汝。但今后遇事定要分清轻重缓急。 点评:这个结尾很有意思。既是对主题的升华,又是让学生从“写”的角度去感受文言,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喜爱。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前所未有的成功,有的学生从此喜欢上了文言文,也未可知。 师:说得好啊!慢性子不是病,生活当中有人就是性子慢,你得原谅他,别怪他,也不要笑话他,对吗?(生点头)同学们,这是一个很好玩的故事,很搞笑的故事,这样的故事又叫—— 生:是个笑话。 师:喜欢的话,课后再读读《小古文一百课》里的笑话单元。下课! 总评:文君是我的徒弟,我十分赞赏文君一边做杂志编辑,一边上课研究。这是对她做好语文杂志的编辑工作大有裨益。这样她就和一线教师有了共同语言,就多了一个消化教师文稿的“胃”。 一边做编辑,一边上上课,这是文君的一个创举。虽然文君也曾做过多年的语文教师,但是能在编辑岗位上这样做,是需要信念,需要“坚持”的。尤其是近几年,她致力于小古文的教学探索,摸索出了不少教小学生读古文的好方法,并编写了供小学生使用的小古文教材,更难能可贵。 《一人性缓》一文的教学很有趣味。趣味性之一,导入有趣。由老师的急性子入题,既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有为本文的学习作了铺垫。不动脑筋,这一招是不会从天上掉下来的。趣味之二,是文的“出示”好!像讲故事似的,一句一句地出,每一句都为下一句留下悬念!而且老师每出一句前,总让学生猜猜下一句会怎么说,这才是真正的“阅读期待”呢!这才叫巧妙呢!没有大量的实践,这种巧妙显然也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趣味性三,是释词、释义的做法好。这里面既体现了学生的“自主”,也体现了老师的“引导”,既有学法指导,又有非智力因素的鼓励。这个环节看似简单,却内涵丰富。如果不摆正教与学的关系,这样的做法显然更不会从天上掉下来。 教得活泼,学得轻松,富有情趣。原来小古文还可以这样教。这是文君的一大教学特色,而且已经逐渐成为了她的风格。 小学生真应该学一点古文。感谢文君的有益探索。 【自述】 用情趣召唤小学古文课的归来 朱文君 与其说是我的教学策略让孩子们喜欢上文言,毋宁说是孩子们对文言的“爱你没商量”,让我就此展开了一段绮丽的教学旅程。 缘起 最初萌生教文言文的想法,是2003年。那次,我有幸观摩了全国阅读大赛上一位教师执教文言文。那位老师在让学生朗读课文之前,耐心而详尽地讲解文章中出现的古代文化知识和文言字词。只见他时而板画,时而讲解,讲解精彩,板画精美。而坐在台下的我,此时却分明感受到从孩子们那里涌动而来的按捺不住急切想读的暗流。果然,当老师讲完了知识点,指名一个女生站起来读,她立刻全身心投入到朗读中,读得声情并茂,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积蓄已久的愿望霎那间得到释放,孩子们的脸上写满了欢欣。 这一刻,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模模糊糊地感到:可能,拿到文言文,孩子们更想放声朗读,而非听老师讲解。 2005年冬,我终于有机会执教人教版的文言课文《两小儿辩日》,当时只有一个简单的想法,先让孩子们尽情地读吧。于是,我设计了几种读的形式,一节40分钟的课,几乎让学生读了近30分钟。读过了瘾,我开始收敛课堂,试探孩子们的理解程度:“他们到底是在辩远近,还是在辩大小?” “辩远近。”孩子们异口同声,看来这个问题太简单。 “那么两个孩子各自的观点是什么?”我请孩子到黑板上来标注一个示意图。完全没有困难,孩子们的理解准确无误。 我用“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结束教学。的确,读,几乎解决了所有的问题。 一切皆从读中得 这节课,激发了我教古文的兴趣,更奠定了我的小古文课理念,一个字“读”,一切皆从读中得。这期间,我执教的一系列古文课,几乎都是“读的三部曲”。 我教《蜀鄙二僧》(节选自彭端淑的《为学》)。很简单,全课就是三轮读。第一轮读,我读得字正腔圆,让孩子模仿,意在认准字音和句读;第二轮读,我读得绘声绘色,再让孩子模仿,意在帮助学生了解大致的意思;第三轮读,我读得韵味十足,让孩子们感受到文言的节奏和音韵。而这一回,我要求孩子们读的时候,根据自己的体会自由发挥,意在激发兴趣,帮助孩子熟读成诵。 课,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语文前辈许汉老师专门写了评课,肯定了这样的先读后讲,甚至一读到底,完全不讲的文言文教法。 文白对读,文白互写 2008年春,江苏无锡的一个名师工作室请我去讲课,指名要我讲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伊索寓言》一课。我反复研读课文,始终未能找到很满意的教学内容。让五年级的学生读《狐狸与葡萄》《狼来了》《蝉和狐狸》这样三篇只有百把字的课文,实在是太简单了。我决定尝试将文言的《狐与葡萄》《鸦狐》(即《狐狸与乌鸦》)引入本课的教学,利用学生对寓言故事的了解,直奔文言,体会文言表达的节奏和韵味。 课,很新鲜,孩子们对文言的“惊艳”之感,是我早已预料到的。然而,最后一个环节,我让孩子们尝试将《蝉和狐狸》改写成文言文,则轮到我这个当老师的“惊艳”了。 从未接触过文言的孩子,居然写出一篇篇几乎完美的文言文! 蝉 狐 江苏无锡东降小学 李晨 一蝉栖树而鸣,有狐于树下,欲烹其蝉,乃心生一计,对曰:“闻先生有霓裳羽衣之妙,此歌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吾特来此,欲见先生之仙喉,还望成全。” 蝉觉其中有诈,掷一叶下,狐误为蝉,喜不自胜,遂扑之。蝉曰:“汝错矣!自观汝之粪内掺吾同类之翅,吾已疑之。” 遂飞之。 智者,能于他人之难中悟其道也。谚云: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即此之谓也。 这是一个孩子当堂的文言写作,令人难以置信,但却是事实。在随后的一两年时间里,这节课,我在全国各地教了不下二三十次,屡试不爽,孩子们的“文言创作”没有哪一次不让在场的人连呼“没想到”。 从此以后,“写”成为我的小古文课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因为我发现,每每到了这时候,孩子们最有成就感,也最快乐。 读了《爱莲说》,学生们就写《爱梅说》《爱兰说》《爱仙人掌说》…… 爱梅说 上海七宝外国语小学 金一诺 寒冬腊月,北风呼啸,草木枯死,百花凋萎。忽闻阵阵清香,寻香而去,见梅花数枝,洁白似雪,香气淡雅,挺立于狂风暴雪之中。 吾注视良久,心中不免有些许担忧:寒风刺骨,若不移入盆中,恐其今晚便会凋谢。次日再次光临,梅花仍清香四溢,又增花数朵,美不胜收。
吾爱梅,爱其淡雅芳香,使人心旷神怡。爱其默默无闻,不争名利,立于墙角,默默将芬芳献于他人。吾爱梅,更爱梅之不畏严寒,冬日严寒,风雪交加,梅却傲然挺立,诚可敬也。 读了《马说》,学生们就写《狗说》《牛说》《琴说》…… 狗说 上海其宝外国语小学 陈博凡 世或先有人,然后有豢养之狗。摇尾卖萌之际,乞首顾盼之余,惹人怜爱。 狗之爱者,因其忠心。虽身不巨、体不阔、齿不锋、爪不利、与狮虎比之居其末,安求其能御敌也?狗之亲者,推其心、置其腹、交其神也。然养之不爱、待之不亲,怒之即打,躁之即弃,曰“其不亲也。”呜呼,其真不亲乎,其不善亲也! 孩子们何以能如此轻松地驾驭文言表达?我猜想,应该是这个年龄段孩子长于模仿的结果,同时也和这个年龄段儿童认识事物的整体性有关。正是这种特性,让他们能忽略个别词句的不理解,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大意,敏锐地抓住语言的特点。而这种特性,过了这个年龄段,就不复存在。 情趣是这样练成的 2009年,我一边教学,一边着手收集筛选短小浅近的文言文,尤其是那些有故事情节、有情趣的文言短篇,打算编写一本小古文教材。这时候,朋友推荐我一本《明清笑话集》,我一口气读下来,笑得肚子痛。幽默,妙就妙在你“想不到”。 自然的,我想到了用猜读的方式来教学,即一句一句出示课文,让孩子们根据人物的性格,猜测事情的发展,于是有了《一人性缓》这一课。因为结果想不到,孩子们猜得兴味盎然;因为猜得兴味盎然,方法的提炼变得如游戏般有趣。在安徽淮北实验小学的一个四年级班,孩子发明方法的热情之高,几乎使课堂完全失控。但见黑板上一排排以孩子姓名命名的学习方法,数量的多少不是我的目的,我的目的是要告诉孩子们,学习古文完全可以自己“发明”办法。 一旦孩子们建立了学古文的兴趣和自信,到了中学,还会有怕文言这一说吗? 小学的古文课,第一是情趣,第二还是情趣。 现在一些倡导国学的人,让孩子背诵国学经典。我以为,背诵是很要紧,但是如果不讲究情趣,一味死记硬背,是违背儿童本性的。 历经千百年淘洗的文言,实在是个宝库,语言那么优雅,又那么富有情趣,只要老师善于挖掘,就能让学习变得如游戏一般好玩。 我教《岳阳楼记》,先出示一个骈句,让孩子们发现它的特点:像两匹马儿并肩同行,整齐的步伐,整齐的节奏。接下来,告诉孩子们,古人很喜欢用这样的句子,你们到文中找找看。一节课,就围绕骈句,孩子们找找,读读,背背,既轻松又兴趣。至于内容的逐句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深刻分析,就留给中学老师完成吧! 我教《桃花源记》,读了之后,我给孩子展示古人将《桃花源记》改写成的格律诗和词,然后请孩子们挑战一下古人,把《桃花源记》改写成现代诗! 这是上海七宝外国语小学一位五年级学生改写的现代诗前半部分: 桃花源记 ——肖一凡改自陶渊明同名作品 渔船在溪上漂流 辛劳了半日 没有任何收获 两手空空,怎么去见妻儿老母 阳光太弱
照不进我的内心 粉如朝霞的桃花林 那花瓣 像蝴蝶一般空中飞舞 是梦境吗 我心随着梦 挎着鱼篓上岸
林的尽头
有一个小山洞
若有若无的光线
吸引了我
而山洞那边
更是另一个世界
平旷的土地四通八达
整齐的屋舍欢笑不断
肥沃的良田丰收在望
清澈的池塘鱼儿嬉戏
勤劳的男女唱着山歌
嬉戏的孩子充满童真
生活
居然可以这样美好
安逸、和睦、快乐
没有战乱,没有苛税
没有寒冷,没有饥饿
原来
这就是桃花村
一个真正的
世外桃源
思接千载,“穿越”古今 只有让儿童记忆深刻的语言,才能在他的心里生根,将来才能提取出来应用。 毕竟,古文里描摹的生活场景,和儿童当下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需要做一些“嫁接”的工作,才能让经典的语言焕发生机,在儿童的心里生根发芽。这是小古文教学中,教师最有作为的地方之一。 玩点“穿越”,是我常用的方法。 教学《孟子》著名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一段,我先讲述了前段时间被媒体和公众热议的“活熊取胆”事件。展示了活熊取胆的图片,随后又将中药协会会长房书亭的言论以及网友反讽式的“熊胆体”呈现在孩子们面前。善良的孩子被激怒了,他们试图表达内心的激愤,却无法找到最恰当的语言。这时候,我告诉他们,气愤的时候,一味谩骂,甚至爆粗口,都是没文化、没实力的表现,要善于讲道理。中国古时候,有一个叫孟子的人,最擅长讲道理,他写了很多讲道理的文章,说理透彻,义正词严,浩然之气如滚滚江流,势不可挡,无人能驳。不信,我们来看一看。 至此,我才出示古文。孩子们几乎在古文出现的那一刻,就自发地开始了高声诵读,他们是要把刚才的愤怒释放出来啊。 熟读能诵,已经不是问题。 接下来,我要求孩子们给房书亭先生写一封信,表达自己的想法,信中可以引用刚刚读的孟子的话。 孩子们的文章几乎一气呵成,并且在文中贴切地引用了孟子的话。读读孩子们的作文,你一定和我一样倍感欣慰,两千多年前的华章在这些孩子们的心里“活”了。 您的错误有三 ——给房书亭先生的一封信 房书亭先生: 您好! 您最近有什么不舒服吗?有什么事困扰您吗? 我一直都很尊敬您,因为您是中药协会的会长,您传承了中国古老的医方。可最近,我有了不同的看法。最近的新闻,天天都在播报对您的不满,只因您的一句话:“取胆汁过程就像开自来水管一样简单,自然、无痛,完了以后,熊就痛痛快快地出去玩了。我感觉没什么异样!甚至还很舒服。” 听了这句话,我不相信我的耳朵。这是一个中国人说的吗?我很气愤。试问,您是一只熊吗?我想不是,那您怎么能说熊是“无痛、舒服”的呢?如果您在自己孩子的肚子上打一个洞,天天从洞里吸东西出来,连伤口流血化脓了,也丝毫不管,您愿意吗?回答是否定的,因为这是您的孩子。可您不能因为对象是熊,就换了一副面孔,置之不理。熊是动物,是鲜活的生命,任何生命都该受到尊敬,它们都是我们的孩子,是和人类在同一个大家庭内的。 《孟子》曰:“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现代所说的“良心”就源于此。您或许做到了“辞让”,但其他的未必做到。您的话是错误的。您对动物没有恻隐之心,这是错一;活熊取胆是不对的,您却说它“自然、无痛、舒服”,这是没有羞恶之心,是错二;您没有分辨清活熊取胆的对错,还助纣为孽,这是错三。我希望您能意识到这三错并改正。 如果“活熊取胆”再进行下去,那世界上将不会再有黑熊存在;如果世界上没有了黑熊,那么人类的生活就少了一线生机,少了一抹欢乐。我希望,您能够关爱动物,制止活熊取胆这种惨无人道的虐熊手段,这种对鲜活生命的摧残。 此致 敬礼! 一名普通的小学生任鸿宣 后记 我高中时的语文老师,十分瘦小,常常被高大的讲台遮挡得只剩下头颈以上的部分。人虽瘦小,却声如洪钟。每每遇到文言课文,他便一言不发走进课堂,扬声念道:“壬戌之秋,七月即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上。清风徐来,水波不惊……”我们于是接上,一字一句地跟着读起来。当时并不知为什么,只觉得那诵念之声,让人陶醉,不知不觉便跟了进去。 随着自己年岁的增长,如今再诵读这些文章,才发觉,中国文字的音乐效果,只有在高声诵读中,才能显发出来。“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古文的声韵,古文醉人的芬芳,只有在一代代人的朗朗诵读中益显光华,薪火相传。 如今,每每带着孩子们高声唱诵,我就想起我的老师。如果我的老师还健在,他一定会高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