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澜:不赞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口号
日前,在清华大学大礼堂举行的中国基础教育首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展示会上,著名教育专家、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叶澜女士发表了一段演讲,她对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现状和未来发表了独到见解。她认为,过去教师是园丁,这是农业时代的叫法。后来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是工业时代的思维。如今,基础教育改革又掀起“以学生为中心”的口号,而教育并不是简单的以谁为中心,教育应是一种“生态”模式,这才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未来。 去年9月,共有417项教育改革成果获得新中国成立以来首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这417项教育改革成果就好比是417座路标。这些路标告诉我们走到了哪里,留下了什么,而我们更应该思考怎样继续往前走。那么,这些路标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1.改革的根本是“人”的问题
首先,每一个改革项目都来源于对现实教育状态的反思,也就是过去的教育经验和目前社会的发展需要,对儿童成长的需要之间的差异。改革是对需要的唤醒。反思除了现实的条件之外,还有对理想和可能性的坚信。 所以,反思是面对现实的再思考,但它需要理想。没有理想的人是不会反思的。他们只会照着原先的日子,怎样舒服就怎样过。每一个会反思的人都有一个新的参照系在召唤他,都是善于辨析已经获得的东西和可以更好的发展的可能的人。 当然,改革实践是个阶段性地不断推进和突破的过程。过去我们曾经浮躁过,一项改革计划刚推出来,就要在一个学期内取得巨大成果,然后马上见报。经过三十年的磨练,现在的教育工作者都能够沉得住气了,知道基础教育改革是个艰难的过程,它是一个庞大的系统的变革,不能一蹴而就。 没有阶段性的改革,是缺乏积淀和根基的改革。这417项改革成果预示着我们已经具备了中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史。而所有好的改革都是在传统的中国优良教育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如果要做好中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不能丢掉文化的根,不能忘记我们已经具备的良好的教育传统,同时还要不断创造形成改革的新传统。 所以,作为从事基础教育的人来说,我们必须要有定力,而不是哪个轰动就去做哪个。 改革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任何一个改革都要回到两个核心,其一,我们为谁而教?其二,我们怎样教? 从事基础教育的人每天都在面对孩子的成长,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孩子的成长就是我们的命,教育的命。如果一位老师不把孩子的成长放在心上,我就可以说他缺乏教师的资格,教师的资格便是对孩子的生命发展尽最大的努力。而一旦忘了孩子,你就会忘记怎么教孩子,你往往就会根据书本、教参或者将外面的一堂所谓的公开课的内容搬到自己的课堂。你的教学就会被外在的事物所影响,而不会自己进行研究。 教的本身需要将对学生、课程、学科、教材、生活的研究多方面整合起来,才能越来越清晰如何在学校生活,和孩子打交道,教好自己的课程。 另外,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改革者不断进行自我超越,它和改革者真实的成长密不可分。作为一位校长,他需要不断自我超越,不断认识自己的发展空间和自己的缺憾,只有一贯追求超越,并且让老师们看在眼里的校长,才能带动更多教师在乎自我修养、自我超越、自我成长需求的提升。 所以改革根本的问题是人的问题,这个“人”就是指校长,由校长带动整个中层及至所有的教师。如果每一个学校的成员都有改革的意愿、能力和智慧,体会到改革带来的成长感的欢乐和享受,这所学校也就具备了一支有力、明智而聪慧的教师队伍。这样一来,教师也就把自己的人生和学生的人生沟通、联动起来。 2不必在乎与教育本真不相容的东西
在如今这个阶段,基础教育改革已经有了如此多的成果,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乱花迷眼。当我们面对这么多的成果时应该怎么做? 我们常常说,把选择权交给孩子,而基础教育到了今天这样的发展阶段,我认为它是在考验每一个校长独立思考、判断,做出自己的发展选择的能力。每位校长要懂得要区分前沿方向。不是所有的前沿都适合每一所学校。在研究相关性的同时更要注重差异性,小学的教育和初中、高中有什么样的区别?更重要的是,校长们要有教育和孩子人生发展之间的契合度的认识。 如果缺乏了这样的认识,我们就容易“向前看”、“向高看”。就像前段时间我们一直强调的学前教育“去小学”化。学龄前儿童具有特殊性,如果将小学的东西强加给这些孩子并不适合于他们,甚至妨碍他们想象力以及对世界感知能力的发展。 小学阶段是为未来的人生奠基,但我们要警惕不能将初中、高中的做法搬到小学,自以为这就是“超前”。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应该对“前沿”有所区分。前沿是一种创造和突破,但往往因为它是这样一种属性,它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是在很多理论问题还没有做深度探讨就开展的改革。所以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包括已经站在前沿的改革者都应该思考,我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是否把握好了度。 每一位站在前沿的人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如果过了“度”,就会从正确变成错误。而每一位想学习前沿经验的教育工作者也要保持清醒,不要被“乱花迷眼”,最后忘记了自身。 那么,前沿的方向在哪里?我认为它不是要尽量做到十全十美,而是对教育本真的无限接近。每一个改革者都应该在思考中走向教育本真。事实上,如今的教育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历史已经在走向本真,比如对人的思考,对孩子的思考,但我们可以做得更为深刻。所有和教育本真不相容的东西,我们不必在乎。 所以,在选择前沿之前,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提升对教育的感悟,提升对儿童的认识等等。 3未来的教育改革需要多层渗透
在我们已经取得如此多的改革成果的前提下,未来改革的方向在哪里? 首先,我认为改革需要一个纵向的深化。我们对教育和学生的认识需要一个纵向的深化。我们在对儿童进行研究的时候,很多老师觉得需要设置一个专门的研究机构,其实不然,课堂上的老师可以天天研究。孩子的表现就在不断地向老师发出信号。 清华附小的两节语文公开课就给了我们一些启示。在第一节《春望》的语文课上,老师让一些孩子起来诵读诗文,然后让这个孩子带动全班孩子一起诵读。这是对孩子的一种释放。以孩子带动孩子的方式,让一个孩子带动更多的孩子反复诵读,每个孩子在这样的过程中都得到了诵读和感受的体验,得到了自我成长。 而在第二堂语文课上,老师选择了“雾霾”作为文本内容。课堂上,老师让学生自发地分为两组,就“为了减少雾霾,是否赞成关闭工厂”分成两派讨论。一开始很少有孩子挪到“不赞成”的那组,老师当时就反问了一句 “难道你们都赞成关闭工厂吗?”这下,很多孩子就开始行动了。 孩子在群体中表达自己的意见可能会有顾虑,所以他需要得到老师的鼓励。而我们最终要培养的一种独立人格恰恰是不会受众人所支配,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当然也让孩子们在不断地在和别人的讨论中形成更加高层次的认识,让他们在不同的意见中学会倾听、汲取,扩充原来自己并不完善的想法。这才是一个完整的教育。只给孩子机会却不做引导的教育并不是完整的教育。 如今,对学生的研究已经进入脑科学领域,但教育不仅仅是科学,它是个复杂得多的命题。过去我们总是以为教育的程度不够,以为科学的要求、严格的定量才叫教育,这是对教育性质的片面理解带来的研究方法的不合理性。教育可以是个人魅力,可以是情境中的生成,不能用严格的规律来表达,它有例外和独特,而这也是教育的魅力。这是我所认为的教育的纵向深化。 其次,教育也需要横向的聚合。相关性的学科在时间上可以做一些聚合,比如,我觉得至少可以把综合实践、班队活动、思想品德课这三门课程表上的课综合起来,以不同年级、班级为单位做出自己的设计,在一个活动中体现出这三方面的内容。这样,能使这三门学科更加贴近于孩子。当然,不是所有学科都可以简单聚合,如果把握不好度,容易破坏学科的本来面目。 此外,教育还需要多层渗透。我们都知道,教育需要有价值观,但我们不能将价值观架空。尤其在处理人文类学科的时候,教师们应该有一种渗透意识,这种渗透不只是通过内容的重组,还要通过教师的行为。孩子的人文素养在一定的意义上是通过教师的行为以及对孩子行为的反复要求,使孩子从不知道变为知道,再从知道变为一种行为,最后从行为变成一种习惯。人文素养是靠日积月累、不断渗透形成的。 渗透是最难做到的,但它也恰恰是滋养儿童心灵的重要方式,学校要想做到滋养孩子的心灵就要考虑方方面面,包括每一栋建筑、每一株花草树木,每一座塑像,老师行走的状态,对孩子的态度等等。这种多层渗透才是大教育。 4不赞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口号
综上来看,在今天的教育环境下,学校应该让教师具备有研究性的生活。我认为现在之所以出现教师职业倦怠的问题是因为老师们缺乏一种研究性的生活。如果有研究渗透到教师的生活中,他们就会发现自己时时刻刻都会为了问题而激动、惊喜,思考着如何向前走,忙得来不及倦怠。 在教育岗位上待得时间久了,教师感觉到没有发展前景了才会产生倦怠心理,所以对教师角色的再认识是教育在今天能不能更好朝前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改变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和生存方式密切相关。最初,教师就是园丁,孩子们就是花园里的花朵,这是农业时代的称法。到了工业时代,教师成了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工业思维的特点是有目标,有预设,讲究程序、操作、设计,最后产生效能。如今的教育思维很大程度上还是一种工业时代的思维,我们在很多的教研报告中看到“操作”、“效益”这样的词语。 而今天,我们到底怎样来理解教育模式,我认为可以用“生态”这个词,我们应该用生态的思维来研究教育。什么是生态模式?第一,构成生态的是活体,它是变化生长的。第二,相互作用。第三,生态系统与外部环境有密切沟通。生态模式是一种交互作用。 所以,我不赞成现在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口号,教育并不是简单的以谁为中心,而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的交互作用,在教育的过程中会有“生成”和“涌现”。当老师们感到自己的课堂在生长,有一种生命力在呈现,我们的教学才进入生态模式。而教师也不再是园丁或工程师,而是与学生同生共长,走向更高的发展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