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地址:学校文化探秘作者:平静的海洋
学校文化探秘 何谓学校文化?这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但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法很多。
一、 学校文化
大而言之,是学校全体人员通过共同努力所达到的学校总体文明状态。它既包括学校的物质财富和环境资源条件,也包括学校成员群体的学校意识、学校精神以及学校的行为规范等精神财富,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科学文化、教育文化和传统文化的综合反映。
小而言之,一个学校的文化有其传统、风气与行为准则所构成。着重在精神形态方面,学校文化将学校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信念、理想等输送师生员工并对他们产生积极意义。
更窄一点儿说,学校文化指的是学校成员在长期实践中创造的、共同遵循的精神准则以及在这些准则指导下的学校成员的行为、心理取向及其风貌。
二、学校文化的结构
看一些学校的文化大都是散状的、理性架构的方式来进行。校与校之间也不同。有的学校,学生、教师和校长充满热情与自信,并在合作中得到乐趣;也有的学校校长的领导力缺乏,不称职,领导班子也不能凝聚;也有的学校没有欢乐,但也没有绝望,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也有的学校会给人一种质朴的感觉。
散状的文化,尤其硬件文化,给人一种盲人摸象的感觉,组合在一起,只见树木,难见森林,叫人看了不知文化的核心是什么?看似绚丽的文化,不知要说明什么?造成这样的原因是缺乏规划。
学校文化要有一根主线,作为一个个全息点的文化要素,要围绕着文化主线,彼此依存,文化要素在主线的背景下才会有意义,并以自己的方式向我们诠释着学校文化主线在自己身上所发生的嬗变。
三、学校文化包括内隐文化和外显文化(软硬文化的同义词)
内隐文化又包括观念、心理和管理,外显文化包括物质、制度和行为。外显文化往往看得见,内隐文化看不见,两者要结合。
学校文化不是“装修文化”、“面子文化”,也绝对不是挂几幅标语,描画几个文化符号那么简单。她是一所学校的教育历史和文化的积淀,是办学者对教育的理解,以及对师生的引领和期待,是为了学生人生发展的教育文化,而不是形式主义的某个“标榜”。学校的文化应该是不怕看的,“面儿”和“里儿”要和谐统一,不能“面儿”上好看,“里儿”看不得,“里儿”是软文化,是反映一所学校内涵是否厚重,是否经得住时间的检验。
文化更不是喊口号,现在喊口号的太多!
校园文化建设要和师生发生共鸣。首先是确立正确的办学理念和科学的管理思路,这两者必须体现科学发展观。其次要重视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的建设,要把学校的办学理念内化为教师的教学理念和学生的学习理念,产生共同发展的认识。
四、学校环境是硬件文化的标志
一所学校的环境应该包括校园的规划、建筑风格、自身风景的特色、绿色美化的程度、环境整洁的水平、设施现代化的层次、象征物等等,将这些物质规划和美化,使之成为学校文化的标志。硬文化需要资金的支持。
学校文化标志是学校形象和精神的代表,因此设计与确立的过程是一项严肃的工作,应遵守一定的原则。
一是内涵明确,个性突出。二是简洁凝练,易认易记。三是美观大方,品位高雅。四是适应性好,生命力强。
一所学校文化的设计,要在广泛的群众基础之上,由领导、专家和群众共同完成,要注重产生过程中的群众性。集中众人的智慧,广大师生更能接受和认可,更能普及和传播。根深才能叶茂!
五、软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根源(主流)
软文化主要指学校领导、师生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道德风尚及精神风貌,它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形成校园文化的制度层和物质层的前提和根源。
大体包括学校目标、教育思想,或称办学理念,学校精神、一训三风(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学校道德、管理体制等。软文化是衡量一所学校好坏的标准。
六、以文化孕育教育教学质量
1.软硬文化的结合
软硬文化必须相结合,才能发挥其作用,才能形成真正的学校文化。对学生影响最大、最长远的不是某一门学科、某一种知识、而是学校的文化,一种经过几年校园生活逐渐形成的学习态度、思想品质和学习习惯。
硬文化体现的是软文化的内涵,软文化促进硬文化发挥作用,两者结合缺一不可。而且不是一蹴而成,而要有积淀和传承的过程。
2.校园文化是课程改革的背景
表面上看校园文化与课程改革不相干,但是我们经过思考,会发现引起人们对学校文化思考的主要动因是课程改革。钟启泉教授所言:“真正的教育改革必须是教育观念与教育体制的同步改革。”所以校园文化是课程改革的一个背景,是课程政策和课程制度的“土壤”。所以想课程改革,要看校园文化这块“土壤”如何,有必要对校园文化的“土壤”经行改造。
我们从许多学校发展和教育改革成功的案例中得窥学校文化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如教学质量形成的学习氛围,其实就是校园文化之一要素。所以校园文化是促进学校教学改革和质量提高的关键所在!
3.在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完成所要做的事
校园文化建设到深层次,或者说到达深水区,就会自然而然地形成良好的氛围。在和谐的文化氛围中,校长、教师和学生完成各自的所要做的事情。在这时,凝聚师生的不是制度,也不是漂亮的校园,更不是那些容易被控制的可以量化的“硬件”,而是文化在起着作用。校长和教师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空间,以行为实践为主要形式,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学校环境、师生形象办学特色等方面入手建设校园文化,使师生身心健康发展,教育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
学校所有的事情都是通过科学的合理的组织文化而完成,组织文化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方式。
七、学校文化自我反思
对学校文化的反思要经常化,有反思才有改造,有改造才有发展。
学校文化自我反思“六步法”。
1. 定位:我们是怎么样的……
我们是怎么样管理的?
我们是怎么样备课的?
我们是怎么样上课的?……
2. 思考:我们为什么会是这样……
我们为什么会是这样管理?
我们为什么会是这样管理班级?
我们为什么会是这样上课?……
3. 唤醒:这样……我们的感觉……
这样管理,我们感觉……
这样备课,我们感觉……
这样学习,我们感觉……
4. 深化:我们还可以怎样……
我们还可以怎样管理?
我们还可以怎样备课?
我们还可以怎样交往?
5. 行动:我们可以从什么地方开始改……
我们可以从什么地方开始改革管理?
我们可以从什么地方开始改革备课?
我们可以从什么地方开始改革上课?
6. 支持:改变……现状需要谁支持……
改变管理现状需要谁支持?
改变备课现状需要谁支持?
改变教研现状需要谁支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