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9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百年高中地理教科书中的“地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8-8 07:38: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百年高中地理教科书中的“地震”
张家辉 《 中华读书报 》( 2015年07月08日   14 版)

    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川、辽、冀等地出版的补充教材或试用课本
    提起地震,大家都会不自觉地产生一种不安。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地理教科书作为学生学习地理的重要资源,在传播地震知识、增强学生防震自救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百年地理教科书中,小学和初中学段的地理教科书一直以区域地理内容为主,高中地理教科书在民国时期和建国初期以介绍区域地理为主、兼顾自然地理,而在改革开放之后以介绍系统地理为主、兼顾区域发展。面对常发生地震的国家或地区,区域地理内容编写时会捎带介绍这些国家或地区发生地震的原因,但不会介绍过多。高中地理教科书中对地震内容有着较为深入的阐释。
   民国中后期注重介绍地震知识
    民国中后期详细介绍地震内容的高中地理教科书有王谟的《复兴高级中学教科书自然地理》(商务印书馆,1935年)、丁绍桓的《高中自然地理》(中华书局,1935年)、王益厓的《建国教科书高级中学自然地理》(正中书局,1946年)等。这三种版本教科书介绍地震内容时多涉及地震的定义、地震的成因和类型、地震的强弱、震源、震中、地震的测定、世界地震的分布等。当时对地震的分类等认识比较统一:地震从成因上可分为火山地震、断层地震和陷落地震三种类型,地震的强弱据振幅的大小分为微震、弱震、强震和烈震四种,习惯将震中称为震央。
    关于地震的测定,《复兴高级中学教科书自然地理》中介绍了地震计和地震图,并插入日本大森式水平地震仪的图像。《高中自然地理》中对此有一定的介绍:“日本大森式的地震计,感震性极敏锐,能记录世界中的地震。”“地震计的制法,是在计上设一不动点,点上装一指针,可以在和地盘一同震动的板面上,记录上下动水平动的现象。日本地震学家大森房吉博士曾发明这种仪器,故叫做大森式地震计。”这里从地理学史角度介绍了大森式地震计的得名由来。
    关于世界地震的分布,《高中自然地理》和《建国教科书高级中学自然地理》中都认为,世界地震的分布集中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大陆横断地震带。而《复兴高级中学教科书自然地理》根据地震的成因,分世界为如下数区:
    (1)隆起地与陷落地境界的地震区,包括中世界陷落带两侧的地震带、环太平洋带、亚细亚中部高地北侧;
    (2)旧世界大裂谷带的地震区;(3)可溶性岩石地方的地震区。教科书中指出,亚细亚中部高地北侧和可溶性岩石地方的地震区均为陷落地震,“不关重要”。由此看来,世界地震的分布应当集中于中世界陷落带两侧的地震带、环太平洋带、旧世界大裂谷带的地震区。中世界陷落带两侧的地震带与现在称作的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有较大重合。现在中学地理教科书中介绍到,世界主要地震带为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与环太平洋地震带。其实,中学地理教科书与地质学研究成果中都依然将大陆裂谷地震带作为一个地震带。只是,这一地震带不如那两大地震带突出罢了。
    建国后关注地震预测
    新中国成立初期地理教科书编写时学习、参照了民国后期地理教科书内容,《高级中学自然地理课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0年)就直接沿用了如上所说的三大地震分布带。《高级中学自然地理课本》中增加了“地震对于地形的影响”,指出地震发生常会带来山崩、断层、地裂、瀑布和泥火山。同时,也简略谈到地震对人类产生的危害。继而,介绍了预测地震的方法,但这些预测方法对于社会公民而言不够具体:
    第一,震前的微兆观察:地震发生前,山地形的变化可以发现。第二,大地震前每有轻微的预震,人们用仪器测出预震,可以预测大震的到来。第三,一处发生地震,常沿某一方向进行,人们能测出进行的方向,也可以计算出某地地震的时间。
    随着地震学的发展,一些新的专业术语走进地理教科书之中。《高级中学课本地理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中出现了纵波、横波、震级和烈度等名词。《高级中学自然地理课本》中尚用这样的表达:“震中及附近,主要为上下的振动;震中四周较远的地方,主要为水平的振动。”而《高级中学课本地理上册》便使用纵波、横波来说明此现象:“从震源发出的地震波首先到达地面的是纵波,这时在震中的人们会感到上下颠簸;接着横波传来,又变成前后、左右摇晃。”以往教科书中,据振幅的大小将地震的强弱分为微震、弱震、强震和烈震四种,对此四种的描述也是定性的。而《高级中学课本地理上册》中就用震级表示地震的大小,并依此给出两种主要类型的地震——3级以下的微震和5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教科书中还用地震烈度表示同一地区地面所受的影响和破坏强度,地震烈度的大小同震级、震中距离远近等有直接关系。关于地震的预测,教科书中列举了几个地震前兆:“如地下水的异常变化、动物的异常反应、小震频繁、地壳形变等等,这些规律可以为预报地震提供一定的依据。”
    川辽冀出补充教材或试用课本
    值得一提的是,1976至1977年间,有三本专门介绍地震知识的省用教科书出版。它们分别是:四川省教育局教材处和四川省地震办公室群测处联合编写的《四川省中学试用课本地震知识》(四川人民出版社,1976年)、辽宁省中小学教材编写组编写的《中学地理补充教材地震测报及其预防》(辽宁人民出版社,1976年)、河北省中小学教材编写组编写的《河北省中学课本地震》(河北人民出版社,1977年)。四川、辽宁和河北特别重视加强防震教育的原因在于,这三个省份都在1977年之前的不久发生过7级以上地震。四川炉霍县于1973年2月6日发生7.6级地震,辽宁海城于1975年2月4日发生7.3级地震,河北唐山于1976年7月28日发生7.8级地震。
    这三种版本地震教材内容都是由地震的基本知识、地震的预测和预报、防震抗震三大部分构成。与《高级中学自然地理课本》《高级中学课本地理上册》相比,这三本补充教材或试用课本详细介绍了地震的测报和防御。《河北省中学课本地震》在“地震的测报”部分谈及七种方式:“利用地下水预报地震、利用动物预报地震、利用小地震预报大地震、观测地电预报地震、利用地磁预报地震、观测地面形变预报地震、地震前的其他异常现象。”《中学地理补充教材地震测报及其预防》在“防震与抗震”部分提出“宣传地震知识、进行群测群防,增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防止次生灾害,临震不乱、沉着应战”等措施。《河北省中学课本地震》还在“说明”中指出:“使用时,应结合当地的情况以及地震专业队伍,群众业余测报点、哨的先进经验灵活运用。学校要开展地震预测预报的活动。”可见,地理教学时倡导适时地“走出去”,通过走访地震部门和请教相关专业人员,学习地震的测报和防御。
   20世纪末21世纪初重视我国地震灾害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本)地理(必修)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中增加了现代技术在地震研究工作中的应用。其一,增强监测预报地震的能力。“为了提高我国对大地震的预测预报能力,建立了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可以绘制出覆盖中国大陆及周边广大地区的地壳运动图,为研究地震活动的时空迁移规律、未来地震的强度等一系列问题,提供了定量的依据,从根本上改变以往推测过多的状况,大大提高了我国监测预报地震的能力和水平。”其二,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地震监测台网通过卫星通讯,在半小时之内就可将有关地震的消息,提供给各地防震指挥部,大大增强对大地震快速反应的能力。”此外,教科书还阐释了地质灾害的关联性,这是因为多种地质灾害在成因上是有关联的。在一次灾害发生过程中,往往由一种原发性的主灾诱发其他灾害。例如,地震因毁坏生产和生活设施而成灾,同时造成地裂,并引发火灾、海啸和滑坡等灾害。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谈到震级时交代了“里氏震级”的由来,即震级标准最先是由美国地震学家里克特提出的。这属于地理学史教育的元素。与以往面向全国发行的地理教科书相比,本册教科书中在“中国的地质灾害”一节中详细介绍了我国的地震灾害。内容主要包括我国地震的分布、地震对我国的影响两部分,叙述了我国地震西多东少、地震灾情却东重西轻的状况。
    通过如上对百年高中地理教科书中地震内容的梳理、分析,得出如下几点认识:
    第一,地震的定义、成因、类型、分布等基本知识一直贯穿于百年高中地理教科书之中。这些内容是地震知识中的基础部分,也是师生理解地震的前提。
    第二,教科书内容的选择受到地理科学、地球科学研究进展的深刻影响。教科书中震级、烈度、灾情、卫星通讯等内容,便是吸收了新的研究成果。
    第三,新中国成立后的教科书中增加了地震对人类产生的影响、地震的预测和防御等内容。这是为了强调地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突出防震减灾教育。
    第四,曾经发生过破坏性地震的地区,更加重视宣传地震知识和提高学生的防震能力。
    以编写补充教材、设置选修模块等形式深入宣传自然灾害知识,是加强防灾减灾教育的重要方式。
    (作者为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8 12:24 , Processed in 0.11321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