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创造没有恐惧的课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8-29 06:37: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造没有恐惧的
孙明霞
前段时间,外地某学校的老师来我校听课,其中部分老师走进了我的课堂听了我一节复习课。
课下的交流中,一位老师谈到:由于他坐在教室前面听课,不仅近距离观察到老师的表现,还清晰看到学生的表情、参与学习的情况,他发现,学生并没有因为教室里多了近二十位听课老师而有丝毫的紧张感,而是很轻松的表情;没有正襟危坐,也不用腰板挺得笔直,而是很随意的坐姿,可以一手托着腮帮子一手记录着,也可以随时说出自己的想法⋯⋯像在自己家里一样安全。可无论学生什么姿势,他们的思维一定是非常活跃的,并能与老师的思维同步,没有丝毫的精神游离。
我很激动这位老师的“发现”。很多老师听课时关注的往往只是执教者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精神状态,尤其是本学科的老师听课,更多的是注重课堂中每个环节的设计,某个知识点的处理,注重技巧和方法的运用,进而将学习到的方法应用到自己的课堂中。我不否认这种“模仿式”学习的价值,而是思考:究竟应创造怎样的课堂,才能让学生能自由的表达、健康成长?这位老师的发言给了我答案——那就是无恐惧的课堂或者说是安全的课堂。仔细想想这些年对生命课堂的探索,就是希望营造一种适合生命健康成长的课堂,生命课堂,首先就是一种无恐惧的课堂。
就在那次的课上,当我带领学生完成了复习中的知识梳理,留出点时间让学生自行查缺补漏时,一个女生在我走过她身旁时很自然的站起来告诉我:“老师,您板书中写错了个字。”我赶紧用红笔改正并由衷地感谢学生能发现错误,学生的心情是愉悦的。假如学生指正老师的错误会遭到老师的批评甚至挖苦,学生断然不会告诉老师“您错了”。偶尔,正上课期间有学生站起来朝我做个手势要上厕所,我只需点头示意一下即可,学生很快就回来继续投入学习中。有时,遇到学生上课喝水,我也绝不会火冒三丈,学生也绝不会因为喝水而影响了学习。
无恐惧的课堂,不是无组织无纪律的课堂,而是有序的、民主的、自由的课堂,学生的学习态度是积极的、精力是高度集中的,思维也始终处于活跃状态。这样,才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学生内在的文化素养。
但纵观当今中国的课堂,“课堂恐惧”带来的问题也显而易见——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上课时举手的越来越少,不是学生不懂或不会表达,而是担心自己说错了遭人嗤笑;作业没有完成或完成的不好而离家(校)出走,甚至出现走极端的情况,未必是学生不够努力或者没学好,只是担心被老师批评、被家长骂;考试第一名的学生也是忐忑不安,担心下次考试不能稳居第一;站有站相坐有坐是课堂对孩子的基本要求,于是有了“排排坐”、小手背到后面、举手时肘部不能离开桌子的课堂姿势。在恐惧的情绪中,学生的精神是紧张、压抑的,上课时自然不敢举手、不敢提出质疑;课堂中合作学习或探究难以深入,只是形式。这样的课堂,学生畏首畏尾,学习效率必然低下,更何谈潜能的发挥、创新能力的培养;课堂没有自由也没有民主,学生的参与度不高,也就不可能有饱满的学习热情,久而久之必然严重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罗杰斯)创造没有恐惧的课堂,给学生安全、温馨的学习环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
创造没有恐惧的课堂,要给学生足够的尊重和信任。人和人之间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没有等次之分,哪怕是老师、长辈,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不简单粗暴的批评学生,不随便给学生乱贴标签,学习不优秀的不能轻易说“智力低下”,活泼好动的不能标识为“多动症”,学生在被尊重中拥有了尊严,自然也学会了尊重;给学生一份信任也能创造教育奇迹,信任,不是放任自流,而是相信每个学生都希望成为好学生。
创造没有恐惧的课堂,还要给学生一份理解与宽容。有时候儿童的世界与成人的世界截然不同,没有对与错。假如我们只是用成人的标准要求儿童、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儿童,必然产生冲突,给儿童的就是恐惧。所以,我们不妨回到儿童,走进儿童的世界去理解他,不仅能消除恐惧,还会让儿童对成人多一些信赖。有时,孩子会犯错误,有时是无意的,有时是认知水平所限不能完成学习任务,这是正常现象,也是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我们不能简单粗暴批评,而是多些宽容与接纳,给他一些帮助和引领,课堂就会变得温馨幸福,成为学生向往的地方。

发表于《山东教育报》2015年4月20日

王开东:教育,只有在自由下才可能发生


  第一次读到这个故事,我被深深地震撼了。   “金字塔的建造者,绝不会是奴隶,而只能是一批欢快的自由人。”
  1560年,瑞士钟表匠布克在游览金字塔时,做出这一石破天惊的推断。很长的时间,这个推论都被当作一个笑料。
  然而,400年之后,也即2003年,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宣布:通过对吉萨附近600处墓葬的发掘考证,金字塔是由当地具有自由身份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建造的,而非希罗多德在《历史》中所记载——由30万奴隶所建造。
  历史在这里发生了一个拐点,穿过漫漫的历史烟尘,400年前,那个叫布克的小小钟表匠,究竟凭什么否定了伟大的希罗多德?何以一眼就能洞穿金字塔是自由人建造的?
  埃及国家博物馆馆长多玛斯对布克产生了强烈兴趣,他一定要破解这个谜团。
  真相一步步被揭开:布克原是法国的一名天主教信徒,1536年,因反对罗马教廷的刻板教规,锒铛入狱。由于他是一位钟表制作大师,囚禁期间,被狱警安排制作钟表。在那个失去自由的地方,布克发现无论狱方采取什么高压手段,自己无论如何都不能制作出日误差低于1/10秒的钟表;而在入狱之前,在自家的作坊里,布克能轻松制造出误差低于1/100秒的钟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布克苦苦思索。
  起先,布克以为是制造钟表的环境太差,后来布克越狱逃跑,又过上了自由的生活。在更糟糕的环境里,布克制造钟表的水准,竟然奇迹般地恢复了。此时,布克才发现真正影响钟表准确度的不是环境,而是制作钟表时的心情。
  在布克的资料中,多玛斯发现了这么两段话:“一个钟表匠在不满和愤懑中,要想圆满地完成制作钟表的1200道工序,是不可能的;在对抗和憎恨中,要精确地磨锉出一块钟表所需要的254个零件,更是比登天还难。”
  正因为如此,布克才能大胆推断:“金字塔这么浩大的工程,被建造得那么精细,各个环节被衔接得那么天衣无缝,建造者必定是一批怀有虔诚之心的自由人。难以想象,一群有懈怠行为和对抗思想的奴隶,绝不可能让金字塔的巨石之间连一片小小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布克后来成为瑞士钟表业的奠基人与开创者。瑞士到现在仍然保持着布克的制表理念:不与那些强制工人工作或克扣工人工资的外国企业联合。他们认为那样的企业永远也造不出瑞士表。
  也就是说:在过分指导和严格监管的地方,别指望有奇迹发生,因为人的能力,惟有在身心和谐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到最佳水平。
  电光石火,石破天惊,我想到了我们的教育。
  当前,我们的教育生态,恰恰就是以束缚、控制、压制、监管为特征;以大负荷、高速度和快节奏为根本;以每节课都是最后一课,每次测验都是最后一考相要挟。我们把水灵灵的教育业,弄成了干巴巴的制造业。我们只有制造,没有教育。我们只有统一模型的产品,没有千姿百态的学生。
  教育,绝不可能在恐惧中产生。
  恐惧会让学生失去生命的安全感,在这种倾斜之下,学生的心灵只有小心翼翼地自我保全,没有活泼泼地主动发展。这样的制造出来的学生,他们的心灵,既不会完整,更不会幸福。最要命的是,久而久之,一种平和的,充满好奇心的教育禀赋逐渐沦丧了。世界一片黑暗。
  而真的教育必须是:你的心不再被恐惧占领,不再被理想、符号、词语所裹挟,你必须敞开你所有的心灵和毛孔,直接和世界肌肤接触。你能闻见世界的味道和气息,触摸到它的柔软和质地,你的所见才是真实、永恒、不受时间限制的东西。当然,你要真正的实现它,还需要深刻的洞察力、领悟力以及坚忍力,你得永远保持你的敏感,并且和惯常的习性赛跑。
  教育的意义是帮助你从孩提时代开始就不要去模仿任何人,永远都做你自己。我们必须杜绝依赖,依赖某个人或者某个观念,通过依赖激励自己,就会产生恐惧,这是虚假的激励。教育必须从生活中来,向生命里去,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万事都能激励人。叶片的落下、鸟儿的死亡,人们的行为举止。如果你注意这一切,你就一直在学习。保持永不停息的探索的心灵,从观察、挣扎、快乐与眼泪中学习。
  当我们永远处在发问之中,做一个世界的探询者,并且努力寻找事情的真相,我们就永远处在发展之中。人本来就是一个不完美的,但却知道自己不完美,并努力使自己完美的一种生物。不断地累积,不断地丰富,永远处在变化之中,这是人的局限,也是人的发展。
  如果一个人说他什么都知道了,那么他已经是死人了;如果一个人认为他什么都不知道,但一直在发现与了解,他不急于寻找终点,也不想达到什么或变成什么,只问攀登不问高。这种人才是活生生的,这样的人生就是真理。
  金字塔必须由自由人建造,教育,也必须在自由中产生。
  唯有自由的人,才有感悟的闲暇,创造的快乐。我们每天都在创造,我们为自己的创造而感动,我们独立赋予自己学习的意义,选择我们自以为有价值的生命质感。这个时候,我们的灵感在飞扬,思维在穿越,微笑和友谊都在潜滋暗长。
  为了自由,我们还必须摒弃经验。经验不能使人自由,透过经验学习,只是根据个人原有的局限所造出来的新模子,这个模子会阻碍人找到真正的自由。榜样有时候也是。自由是对自己的不断认识,从而达成的对人和世界的认识。
  遗憾的是,现在教育最缺乏的就是自由。对自由最大的压制就是教训,我们只有教训,没有教育。
  教训和教育,一字之差,谬以千里。我们往往把“教”与“训”混为一谈;但是在儒家两大作品《论语》和《学记》中,不但根本找不到一个“训”字,甚至连“教”字也用得极为少见。
  “学”是主动的,“教”是被动的,主动地“学”比被动地“教”更为有效,因此《论语》中有56个“学”字,《学记》中有48个“学”字,远远超过“教”字出现的频率。
  教育,只有在自由的状态下,才可能发生。为了提倡主动学习,反对强加于人,孔子不仅有“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等主动学习的愉悦感受,还有“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等谆谆告诫。
  真正的教育不应有也不会有训的成分;舍此,我们何以解释“教学相长”?师生围绕着问题,共同经历或者重新经历原初发现的伟大喜悦。
  伟大的教育家蒙特梭利则从人格培养的角度分析了强迫教育的危害。她说:“一个儿童,如果没有学会独自一个人行动,自主地控制他的作为,自动地管理他的意志,到了成人以后,他不但容易受到别人指挥,并且遇事非依赖别人不可。一个学校里的儿童,如果不断地受教师干涉,禁止,呵斥,以至于诟骂,结果会变成一种性格上很复杂的可怜虫。”
  而一个可怜虫注定是教育的残次品。
  如何制造出金字塔,注定是那些自由的人。教育,如何真正地发生?注定要让学生获得自由,免于恐惧。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我们永远不会培养出真正的大师。
  真正的大师不会在恐惧和束缚中产生。如果不能给教育真正松绑,钱学森之问,会永远问下去,并且成为天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2 19:32 , Processed in 0.10517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