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李伟言:校长要不要上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8-30 12:08: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李伟言:校长要不要上课?


今年看到好几篇文章,都提到校长不给学生上课的现象。反对校长上课的人认为,校长不上课被认为是教育行政化的表现,校长不是官,校长也是老师,应该给学生上课。还有将不上课和不懂教学等同起来,因为不懂教学就不能从事教学管理,更不能引领教学。有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还规定,所有的中小学校长必须亲自上课。
这些观点看起来很有道理,但细思起来却是似是而非。从整体上,如果推行起来,对学校教育的品质不但没有好处,反而会有害。
校长为什么不给学生上课?不否认有些校长确实是将自己看做了官,既然是官,在中国,官的意思就是享有特权,不上课是自认为官员的校长享有的特权。但同时也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育政府垄断之下,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过多的干预导致的校长事务繁忙。抽检、迎评、考核、比赛,考察、培训、各种各样的活动月、活动周,事务的名目层出不穷,这些事情教师肯定也要做,但校长和教师不同还在于,他是工作的全面部署者,还是关系的主要协调者,这个东西很累人的。加上还有真正本职工作要做,校长真的会忙得应接不暇。我有个教育硕士,在大连某小学任校长,一次她对我说,如果家人不支持,如果体质弱一点,这个工作根本干不了,事很多,成天连轴转。
所以问题的关键就不是校长应不应该上课,而是他能不能上课。在现实时间不得保证的情况下,要求和呼吁校长上课的观念,只能给教育行政部门进一步干预提供借口。将一个现实缺少可能性的事情强行靠规定执行,其后果只能是两个:
一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该不上还是不上。但徒然地增添了很多管理的成本,上边既然有规定,就得有相关的检查,学校就得有相关的应对。只能进一步导致虚假之风的流布,强化了政府职能部门的滥权和腐败。
二是按照规定行事了,但是质量得不到保证。因为教学的质量不仅需要课堂45分钟的精力投入,还延伸到课外,课前的备课以及课后的指导。是需要时间保证的。
就算说校长从应然的角度上确实是应该给学生上课的,这个不上课,也是因为教育被行政力量的过多粗暴介入导致的事务主义带来的,然后再已行政的力量来介入,不但不能解决,反而情况会更糟。很多领域都存在类似的情况,倘若问题的根子找不到,一些的看起来很好心的呼吁和关切,最后都为权力部门对教育的指手画脚提供了理由,越改会越坏,不如接受现状。
写到这里我想到了一件事,这两天我正指导教育硕士论文,涉及到查重的问题。以前论文是没有查重的。但是现在大家都说,论文抄袭的情况太严重了,不查不行。于是就有用查重软件检查重复率的规定,查出重复的地方,据说颜色就呈现红色,然后累积到一起,重复率若超过一定的百分数,就算抄袭。表面看起来这个规定和这个软件的利用真好,有了硬标准,你抄是会被人发现的。但它实际上会因为僵化带来其他的问题,比如自引的地方,也算重复。引用的字数不能超过一定的字数,但有的论文是必须多引用的,比如对某个教育家进行研究的选题,就涉及大量的文献分析。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将别人文章里的话变一变,改一改,换成自己的话,这个情况是完全限制不了的,来自书的抄袭也没有办法。
为什么就这么愿意抄?不抄就不行?表面是学术道德沦丧的问题,根底是这个学术体制在和人性的善好背道而驰,逼良为娼。比如关于研究生必须发表论文的规定,比如每年一次的教师科研考核,量化的职称晋升体制,不仅要发,而且一定要多发,没那么精深的研究怎么发呢?当然只能拼凑。课题研究更是如此,多半都是蒙混过关。胡萝卜加大棒,无论是奖励还是考核,最后都是在逼着大家在数量上做文章,焉能不抄?整个教师圈子风气如此,学生能好到哪里去呢?这套体制就是行政干预教育的结果,出了问题,又冒出个规定。规定越多,形形色色的腐败也越重,这应该不是危言耸听。
回到校长上课的话题上来,我上面说的意思是,在学校陷入中国特色的事务主义时,要求校长上课,缺少现实的可能性。
就是不考虑这个情况,就这个问题本身而言,校长一定要给学生上课吗?
我曾经看过一篇关于斯坦福大学校长的报道。耶鲁大学第22任校长理查德·雷文在担任耶鲁大学校长的12年里,没有带过一个研究生、博士生,也没有挂名领衔做过一个具体的科研项目,这绝非是雷文学术水平不够,他获得两个学士学位,一个博士学位。之所以这样,是基于雷文对大学校长职责的理解,那就是全力以赴地投身学校的管理工作。雷文认为校长一定要有展望大学发展方向和提升大学品质的愿景,能够制定远大而且可以实现的目标,并且付诸于积极地行动。这和中国的大学形成鲜明对比,中国一个211的大学的校长,带的研究生能多到30多个。但实际上又时间带,名义是他的研究生,实际上别人帮忙带,这都是公开的秘密,以至于见怪不怪。
我觉得这点对中小学也是适用的,因为校长和教师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工作,教师的工作是教学,当然也涉及到管理,但只是班级管理。而校长的工作是管理,是面向整个学校的,是对学校运转的全局性把握。在现代社会当中,校长的职责是审时度势,对内,给学校适合的发展定位,促成教师之间的诚心协作的文化,致力于人性化的现代学校制度的构建;对外,扩展有效的交流,尤其是取得家长对制度创新的支持。在制度、文化、财、物、人等各个方面,用积极地作为,帮助学校成为一个富有吸引力的地方。
校长不上课并不说明校长是官员,而是校长工作的职业化,专职校长,校长就是校长。
校长需要从事教学管理,比如组织教学评价,教学研讨,以及招聘时对优秀教师的识别,所以他需要懂教学。但不上课和不懂教学是两个概念。
校长不上课并不说明他不懂教学。一是中国的校长一般都是有学科专任教师出身,有较长时间的一线教学经验,长期不上课只能导致上课的实践技能退化,但其对教学的理解力、教学评价的眼光仍然存在,也就是说,他还是懂的。
二是上课和评价上课,体现的也是两种能力。一个人课上的没有另一个人好,但不一定妨碍他发现另外一个人课堂教学的好和不好,欠缺和问题。一个人理论的素养不一定落实为他自己的实践,但是他仍然可以很好地甄别、评价他人的实践。亚里士多德不写悲剧但不妨碍他对悲剧有那么好的理解,并且对后世的文艺创作有深远影响。我记得他的《论诗学》中有一段话,说他自己虽不是诗人,但是他可以给诗人们以诸多的教益。上课、课堂观察、教学评价也是如此,不举别人的例子,就说我自己,我如果上语文课,不一定上的太好,可能我更擅长讲偏向理论一点、然后思维也可比较放逸的那种课程,但如果观看一堂课,我大概也能看出来好的地方和不好的地方,甚至可以做到比较精细。这样说好像不够谦虚,但也是实话实说。
大概只能用多元智能来理解,有的人智力大概不一定在做,而在于赋予事件以解释,以分析和评价。而有的人,有着极好的实践智慧,但是他却不一定说出他是怎么做到那么好的。所以最厉害的人,是那种做的也好,并且极为善于总结、提炼的人。
既然这是两种不同的能力,就更不一定非得要求校长去上课。
我对自己的观点也不是百分百地有把握,但爱这么想问题。一个人的思维应该突破现有流行观点的限制,让它自由,也许就会发现事情不像最初像的那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3 12:14 , Processed in 0.13168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