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上海高考语文卷命题30年回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8-31 16:00: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上海高考语文卷命题30年回顾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 蒋远桥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科(上海卷)测试是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而进行的选拔性考试,试卷的指导思想、内容和考查能力的沿革、卷面形式的变化反映了不同时代高校选拔标准的变化。由于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高考语文试卷命题往往紧扣教育思潮、社会生活、时代气象等。为了探索教育测量的有益经验,1985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就开始独立命题。回顾这30年(1985~2014)的历史,梳理沿革变化的轨迹,应当能加深我们对语文高考、语文教育的认识,对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背景下的语文高考内容和形式的改革有指导意义。我们考察了这30年的上海高考语文卷,分类统计相关数据,下面从“卷面形式”“考试内容和能力目标”“命题理念和方法”三个方面加以分析。
一、卷面形式
  30年来,随着考试内容和学生能力的变化,上海高考语文试卷在卷面形式上也发生着显著变化,大致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985~1993年。这一阶段的试卷基本由基础知识、现代文、文言文、作文四个板块构成,总题量为45~50题。
  其中1985年为高考语文上海卷独立命题第一年,试卷的格局与这一阶段其他年份试卷差异较大,卷面分为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作文三个板块,题量较少,共19题,部分与语言知识相关的题目则放在现代文阅读中随文考查。
  第二阶段为1994~1997年。这一阶段高考语文上海卷共有两套试卷,一套是使用人教版教材的试卷,另一套是使用试点教材的试卷。这一阶段总题量逐渐下降,在40题左右。
  这一阶段上海高考语文卷实行“一卷两分叉”的办法,命题时兼顾三个不同版本教学内容和试点教材与非试点教材不同的教学要求,体现机会均等、公平竞争的原则。基础知识部分含有分叉题。使用试点教材试卷的卷面形式为阅读和写作两部分,基本奠定了之后十几年的上海语文高考卷的卷面形式。
  第三阶段为1998~2014年。1998年开始取消一卷两分叉,卷面形式为阅读和写作两部分,不再单独列出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而在阅读试题中加入部分相关试题,随文考查。2004年开始,名句默写单独列题。
二、考试内容和能力目标
  随着基础教育理念的进步,语文学科能力体系的完善及教育目标分类学、教育测量学的发展,上海语文高考的考试内容和能力目标也发生了变化。我们结合历年试卷、《考试手册》(《考试说明》)及《高考试题分析与评价》(《高考上海卷年报》),对上海语文高考阅读和作文试题的考试内容和能力目标作一梳理。
  1.阅读
  从试卷卷面可以看出,1985~1993年阶段,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在试卷中相对于1994年以后占有较大的比例。与当时的语文全国卷相比,这一比例仍然是较小的。
  在阅读这一内容上,上海高考语文卷从一开始就表现了较好的把握能力。章熊说:“用现代观念指导的现代文阅读测试,在我国大陆是从1984年开始的。”①1985年上海语文卷已经呈现比较成熟的现代文测试理念和方法,如该年试卷的第4题“删去下面加点的词,句子也是通的。为什么在这里要用这些词语?试加以说明”,考查副词在说明文语境中的作用,结合文本的类型特征来考查考生对文本的内容形式的评价能力;如第6题“本文的第6~9自然段写什么”,考查了考生的概括能力。
  1994~1997年,上海高考语文卷实行两卷或“一卷两分叉”的办法。1994年为两卷,使用人教版教材的试卷试题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30分,主体是基础知识,但基础知识的测验放在文本阅读中进行,而单纯识记和简单理解等低层次能力的考核分数适当降低,为26分,突出了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等高层次能力的考核,共124分,占全卷的83%。使用试点教材的试卷的卷面形式为阅读和写作两部分,阅读试题中,现代文阅读65分,文言文阅读25分。
  1995年的《考试说明》“语文基础知识”加括号标明“重在运用,不抠名词术语”,体现了高考重在检测能力的导向。1995年考试目标的语文基础知识内有工具书的使用知识,在1996年被删去。
  1998年开始取消了“一卷两分叉”的形式,试卷结构发生改变,主观题分值增加,卷面形式分为阅读和写作两部分,突出能力的考核,推进素质教育。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被放在阅读文本之内测试,如1998年试卷第9题考查作家与作品搭配正确的两项,第25题考查仲秋是指几月,金陵是指现在的哪里。
  1998年《考试说明》的“考试目标”里,相应地也不再单独列出语文基础知识这项内容,只分为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在考试内容中也去掉了曾经单独列出的语文基础知识这项内容,而在阅读中加入“读懂结构复杂的长句”“领会修辞方法在文中的表达作用”“理解阅读材料中某些标点符号的作用”“掌握与阅读材料有关的重要的文学、文化常识”“掌握判断、被动、省略、倒装句式”等与语文基础知识相关的考试能力目标,体现随文学习有用的语言知识、随文考查有用的语言知识的先进理念。同时,这些基础知识的考查都是以阅读材料为依据,不对基础知识作概念性的考查,重点落在阅读过程中对这些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上。1999年、2000年删去《考试手册》里的具体能力目标,考试目标写得比较简单,只有“一阅读能力:比较熟练地阅读一般政治、文艺、科技等读物。能借助注释阅读浅显的文言文。二写作能力:能灵活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会写记叙性、说明性、议论性文章和应用文。重视思想内容,注重语言表达”。2001年《考试手册》列出的详细的考试内容里,则有如下几条内容与基础知识的考查:能综合运用基础知识进行阅读,掌握课文所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化常识等。
  从试题上看,2000年诗歌阅读试题能力考核更为完备,涉及鉴赏能力,使得试卷体现的阅读内容更加完备,与课程标准和教材更匹配,使阅读能力框架更加完善。以前的试卷中也曾出现过诗词,但只出现在填空题中,如以名句的默写考查识记的能力,或如1996年高考试卷中出现的王维的《山居秋暝》,三个小题分别考查了押韵、对仗、体裁三个文学常识的识记和应用。1997年试题朱弁的《送春》,试题(1)要求排列诗句顺序,考查了诗歌的格律及句意的理解,试题(2)要求回答诗歌用什么和什么写出了春天的什么,考查检索和概括的能力。(1998、1999年试卷未有古诗的考查。)而2000年的诗歌阅读试题8分的分值,分别考查了识记和应用(文学常识的体裁)(第16题),信息检索(两首诗描写的季节和景物)(第17题),诗歌鉴赏(诗歌描写的留白,说明诗歌提供给读者想象的余地),有质的变化。从中可看出命题者有意识的努力和追求,并基本确定了后来试卷的格局。
  与此相应,试卷从2000年开始增加了古诗文试题的总分,分值从原来的30分增加到34分,2004年增加到40分,2005年保持了相同的分值。从2006年开始,古诗文考查的分值基本稳定在42分左右。
  2001年的《考试手册》中增加了考试内容和要求,“根据《上海市全日制高级中学语文学科课程标准(修订本)》(1998年8月版)确定考试内容和要求”。其中的能力目标涉及识记、理解、质疑评价、鉴赏、运用等。阅读的能力目标不再按现代文阅读和文言文阅读来排列,而基本以能力为纲。2002年与2001年基本相同,但进一步明确了能力目标。
  2003年,参照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考试手册》明确将考试的阅读能力目标定位为认读、理解能力,包括识记、识别、判断、理解等;分析、综合能力,包括筛选、分析、归纳、概括、揭示等;以及鉴赏、评价能力。基本奠定了以后的《考试手册》中能力目标的格局。
  2008年,提出“能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根据要求作适当的拓展”的能力目标。2009年,将考试能力目标进一步明确、完善为“识记与理解”“分析与综合”“鉴赏与评价”“表达与应用”四大块,并完善个别能力目标的表达,如将“能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根据要求作适当的拓展”完善为“根据作品内容,通过合理推断和想象,作适当拓展”。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将上海高考语文卷的阅读试题的发展概括为如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85~1993年,该阶段的试题主要表现为基础知识的运用加阅读。第二阶段为1994~1997年,这一阶段可以称为过渡期。第三阶段为1998~2014年,这一阶段上海语文试卷逐渐实现了从经验命题到以心理与教育测量学为指导的经验性命题的转变,如双向细目表的制作,考试与课程一致性检验,试卷难度结构模型,选择题分数解释要求等。
  2.作文
  作文试题1985年为一道大题目,1986年到1999年为小作文加大作文的方式,其中1998年、1999年小作文为20分,其他年份小作文为10分。2000年开始为一道作文题,一直延续至今。
  从历年试题可以看出,上海高考语文试卷作文试题从独立命题开始,就注重试题的可写性、公平性,注重贴近考生生活和思维水平,注重表达方式的丰富,注重试题的思维含量,期望给考生以足够的思维空间和创作空间。相对而言,前期的作文试题相对较多地注重前三者,后期的作文试题在注重表达空间的同时,注重挖掘试题的思维潜力。如2013年上海高考语文卷的作文题目的材料是“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总还有更重要的事”。这则材料引发考生思考一系列问题:这种现象普遍存在的原因是什么?这样的现象合理吗?这样的现象在我身上是怎样体现的?我为什么会这样做?我该怎么办?这一系列问题引发的思考并不是平面铺开的,而是线性深入的。这使得本材料能很好地完成对思维素质的考查。
  上海作文试题的材料明白如话,减少了考生阅读、理解、归纳作文题所需要的时间,留出更多的时间用来构思,以避免浅思维习惯下应试作文的模式;又可以降低审题难度,更好地落实思维品质和表达应用的测量目标;这些思考所要求的品质,并未脱离考生的能力,更未脱离考生的生活。
三、命题理念和方法
  考查一份试卷是否能较为准确地检测出学生的语文能力水平,有必要回答以下问题:需要考查的语文能力有哪些?适合考查这些能力的方法是什么?题目想要考查的是学生哪方面的能力,这些能力点的设置本身是否科学?试题本身是否真的指向了学生这些方面的能力?针对学生的反应,评分方法是否能较为准确和科学地划分出不同的能力水平?
  上海高考语文卷从独立命题以来对上述问题都作了比较好的回答,并在试卷中得到了落实和体现。从上面关于上海高考语文在考试内容和能力目标的变化的叙述中,我们已经能够看到命题理念的部分变化,如基础知识的考查方法、内容领域的完善、能力框架的健全等。
  其他如在考查文本的使用类型上,上海高考语文卷在阅读中较早使用混合文本,表格图片作为语料进入试卷,如2004年的现代文阅读一给出“1992~2002年我国报纸年度广告总收入及增长率”的表格,以及广告市场份额饼状图,与此设计了两个试题,即:“从上表中我们可见1992年到2002年报纸广告收不断增长。根据文章,其原因是?”“上面这幅图在文中的作用是?这幅图的标题可以拟为?”总共为三问,第一问的题干帮助考生完成表格的阅读,主要是在文字阅读基础上,概括文章内容,表格在这里起到帮助考生阅读文章的作用,第二问和第三问则涉及读饼状图的能力,只有读懂了图,才能为图拟一个合适、精准的标题,才能回答图的作用。
  在不同类型文本的使用方法上,1991年以前(含1991年)文言文考查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无成文或成段的语料,考查实词的理解、虚词的用法、句法、翻译。第二部分有成文或成段的语料,重点考查字词句,1991年开始有对文本文意及手法的考查。1992年开始文言文考查分三部分,增加为两个语段,加一部分无成文或成段的语料。而两个语料的使用,考查的基本都是理解能力(解码),如1992年使用了苏轼的《黠鼠赋》,设计了8道试题,涉及文意理解的是39、40两题,40题使用了选择题考查文章整体理解,重点仍然在考查字词句。这种情况到2004年得到改变,材料的使用有区分,即材料一注重字词句的理解,材料二注重文章的疏通和分析归纳评价能力。
  下面我们再从“测量目标与试题材料、指示语的对应”“评分方式的发展”两方面叙述命题理念和方法的变化。
  1. 测量目标与试题材料、指示语的对应
选拔性考试是高利害考试,考试结果需要具有高信度,考试结果的解释应该具有高效度,试题的编制必须充分满足测量科学的要求,对考生作合理、清晰的指示、刺激,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尽力使考生的应答完全由其学科素养或学科能力决定,使其答案充分体现某道试题所要检测的某项能力。如果具体的一道试题的测量目标不集中或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那么将很难落实这道题目测量的目标。
  作文试题中的例子如1986年的作文试题中10分的小作文题——评论《十五的月亮》的歌词的艺术特点,要求“只写一个艺术特点,有观点,又有分析,不要面面俱到”。这道题影响考生答题的能力,主要是文学鉴赏能力而非写作和表达的能力。1998年20分的小作文试题是:“根据下面这首小诗的诗意,展开想象,从周围环境、花的性格、全诗寓意等方面着手,将该诗改写成一篇短文。不要超过250个字。”考生的现代诗歌的阅读能力会影响考生的作答。
  随着教育测量观念的深入人心,作文试题中测量目标定位不准或测量目标易受其他因素干扰的情形,从20世纪90年代末趋于改善。
  命题时题目指示语的精准,使用的中心动词和考生在做题时使用关键能力时的行为以及考试手册中要求的能力行为的一致也在30年的历史发展中,取得了一定进步。如1997年高考语文试题32题(2),这首诗用“□□□”和“□□□”写出了春天的  □□。答案为“花初见”“絮未飞”“短暂”。由于题干只给出了相关信息,而缺少足够的指示,方法和目的都需要考生作答,考生可能会失去思考的起点。如果揣测考生的答题心理,考生可能需要先揣测题干中引号的用途,得出方框内应当填入诗中的原话,再去诗中检索,看看哪三个字的短语填入方框后句子是通顺的,再得出最后方框内的内容。这样的思维过程与本题所要测量的能力目标是不一致的。
从历年的进步中,我们可以看到,试题设计越来越精心,从题干的表述和要求答题角度来看,大多数试题能清晰地对应到某一项能力点上,要求考生对文本的某一方面或某一个角度做出理解,考生的思维会聚焦在某一个点上,测量的目标更为明晰。考生面对这样的试题不会无从下手,清晰的答题指向和能力考查目标能帮助考生在考场中能做到沉着应对,有利于考生发挥正常的学科能力。
  2. 评分方式的发展
  除了试题命制要使考生的应答成为其学科素养或能力的完全体现,还需要就考生的应答结果进行科学、合理的计分,这样考生的得分才能与能力联系起来。在30年上海高考语文中一直都能尽量考虑到某些具体题目答案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如2005年秋考语文卷的第16题,问是否同意苏轼对李白、徐凝两诗的“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的评价,答案里说明“如有其他看法,只要言之成理,自圆其说,也能给分”。同时考虑到命题教师所能想到的点和方向,远远不能覆盖数万考生可能诠释的多样性,所以在评卷程序和制度上加以保障。命题人员出闱后,与阅卷组充分交流沟通,修订和补充在闱点时撰写的答案。在正式评卷开始前的试阅过程中,根据考生答题提供的实际样本,进一步补充和完善答案。经过复杂、细致、认真的修订后,评卷才会全面铺开。在这样的程序和制度下,评卷答案角度多样,取样更广。
  在2013年高考语文阅卷中,更注重测量的科学性,编制了评分量表,对考生的答案不作简单的肯定或否定,而是依据他们能力反映的差异,给予不同的评分,并描述其等级表现。一些题目还依据考生不同的表达方式带来的差异,预想考生答题时可能会出现的答案,给出各分值的答案示例。如第21题“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史弼的主要品质”,从试题本身来看,由于题干限定只能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人物的品质,因此答案的精准度就显得特别重要。对于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理解,考生有的能进行综合概括,有的只是局限于从单一事件中提炼某一品质,也有的理解可能产生偏差,考虑到评分的精准性,试卷给出了如下的评分量表:

  从上文的叙述我们能看到,在30年的历程中,随着对教育、人才定义的发展,随着对语文学科知识能力的认识的变化,随着教学改革和高考改革深入,在几代语文命题工作者的努力下,上海高考语文试卷命题一直在高起点之后稳步前进。当然,如何更好地使用高考这一工具,为高等学校选拔合格的新生,是一个永久的课题。
注释:
①章熊.中国当代写作与阅读测试[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27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2 07:57 , Processed in 0.10446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