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低龄写作不应鼓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9-10 13:29: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低龄写作不应鼓励《 中华读书报 》( 2015年06月24日   08 版)

    写作是一项充满着情感、智慧和灵悟的脑力劳动,每一部作品的完成,相对于作家本人来说,都无异于一次精神的涅槃。但是,近年来,关于文学创作的一个事件,却不能不令人们心生疑虑,那就是:少年作家的大量涌现。

    先让了解几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少年作家的简历:韩寒,1985年生于上海,1999年,当时高中一年级的韩寒以一篇《杯中窥人》问鼎首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同时,却在学习上因七门功课挂“红灯”而留级。主要作品有《三重门》《零下一度》等;蒋方舟,13岁时已出版《打开天窗》《正在发育》《青春前期》和《都往我这儿看》四部作品集;郭敬明,一个被称为“韩寒第二”的少年,已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著有《幻城》《小时代2.0》等长篇小说;郁秀,16岁出版《花季,雨季》后,立刻备受赞赏,被誉为“校园作家”;皱琳,10岁时在《少年文艺》杂志上发表《露茜梦游奇遇记》,长篇武侠小说《踏莎行》和《少年英侠》分别创作于其11岁时的寒假和12岁时的暑假;窦蔻,6岁时出版《窦蔻流浪记》和《童年的眼睛》两部长篇小说……

    之所以不厌其烦地转引上述资料,是为了让大家真实而具体地了解少年作家们的文学创作状况(至少是表面状况)。大不过16岁,小至6岁(据说最近又出现了年龄更小的少年作家),竟能在不长的时间内,写出十几万字或几十万字的作品来,不能不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然而,翻开那些包装非常精美的书页,除韩寒的小说还差强人意外,其他人作品的内容都是空洞加乏味,要么通篇描述自己的生活过程,要么以身边同学的经历为素材展开故事,要么本想幽默却不料满纸絮絮叨叨,要么怨天尤人极尽叛逆另类之能事……可话又说回来,就那么点年龄的孩子,即使多么才华横溢,编故事又能编得多么起伏跌宕?发点牢骚议论,又能提炼出有什么价值的观点?作为一部文学作品,从结构上来讲,能具备怎么样的写作技巧?语言(许多语句尽管明显有被人整理过的嫌疑)能怎样地引人入胜?可以说,文学既是作者心性的表达,也是长期训练的结果。写作作为一项比较特殊的职业,它不仅需要写作者对文字具有先天的敏感性、非常的悟性和灵性,而且要求写作者必须具有深厚的文字功底,健全的、合理的知识结构,系统而独特的思想体系,以及丰富的人生经验和阅历。很显然,这些,少年作家们都是不可能具备的。

    事情的真相大家其实都心知肚明:因某种机缘,出版社(书商)、家长,以及某些权威人士,选中几个作文成绩较好的学生,利用其身份的反差和人们猎奇的心理,不负责任地大肆包装、炒作,一段时间后,一颗“文学新星”便冉冉升起了。这样做的结果是,作者本人名利双收,炒作方则获取了更大的经济效益。

    被忽略的往往是最重要的。利益驱使下,炒作方的装聋作哑可以理解,而急功近利的少年家长,竟透过鲜花与孩子的笑脸,把古老的“伤仲永”的故事忘到了脑后,拔苗助长的结果只能是与愿望的初衷适得其反;更何况,翻开文学史看一看,又有几个所谓的“神童”式少年作家,最终成长为优秀作家了?

    个别孩子若有写作的天赋和爱好,家长和社会完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去正确引导,而万万不可依照自己的愿望去盲目安排孩子的前进之途——塌实的脚印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万物的发展,都必须符合科学规律才行。

    山西省太原市 关海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9 16:32 , Processed in 0.111667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