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朱水根:语文教学集成创新及其机理探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9-20 14:35: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语文教学集成创新及其机理探究
——语文教学内容的视角

■朱水根
摘   要:集成创新是创新主体以最为合理的结构形式将多种要素进行优化和整合,融合成一个功能倍增、适应进化的有机整体的过程。文章以集成创新的思维方式,从“要素有效集成”的基点,探讨语文教学集成创新的机制以及机理的问题,并针对语文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探寻语文教材构造与语文教学内容生成的规律与特点,揭示语文教学集成创新的思想方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集成创新;机理;思维方式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2311(2014)10-0095-08
作者简介:朱水根,男,浙江嘉兴学院跨学科教学项目设计研究所所长、副教授(浙江嘉兴   314200)。

一、引言
语文教学内容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这是由语文教学内容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语文教学内容主体是教材,而教材是以系统的形态呈现出来的。因此,系统及其系统的要素、结构、功能甚至机制,就成为语文界人士思维方式运行所关注的对象。语文教材以及教学内容的最终生成,本质上是集成创新的结果。
集成创新的理论源于马可.伊恩斯蒂(marco iansiti)提出的技术创新(1998年)。早期的集成创新主要是围绕技术创新所展开,但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与互联网快速发展及企业生存环境的复杂化,集成创新的构成要素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如今,集成创新除了在技术方面,还要考虑组织、战略、知识等方面。集成创新的核心思想是:集成创新主体以最为合理的结构形式将集成创新要素进行优化和整合,融合成一个功能倍增、适应进化的有机整体[1]。其本质在于集成创新要素间的渗透和融合,而不是多种资源的简单叠加,注重的不是被集成的原有资源而是要素相互融合的集成过程[2]。集成创新是科技实践活动的理论概括,用以把握集成创新实践活动的理论认知。集成创新思想说白了就是一种自主创新的思维方式,一种创造性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这种“思想方法”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就集成创新系统而言,“集成创新系统是一复杂耦合系统”,“耦合系统各子系统间在很大程度上是复杂的非线性协同关联,这种关联机制构成了创新系统的结构,并在环境的脉络中进行系统的运转”。“复杂性”与“非线性”,就意味着集成创新“不是多种资源的简单叠加,注重的不是被集成的原有资源”,而是“合理选择耦合要素,规划其配置范式和联系结构,使各项要素能够校正自己、相互融通,形成有序的有机体”。[3]
笔者在学习与研究中发现,语文教学实践活动具有明显的集成创新特征却未被足够的重视。这对语文教学的研究者与实践者都是一种缺憾。掌握集成创新这种思想方法,对于语文教学探索与实践具有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拟以集成创新要素的有效集成作为分析基点,对语文教学集成创新的有关问题展开讨论,从而揭示语文教学内容集成创新的机理以及思维方式,并初步反映语文教学内容要素有效集成的特点与方法。

二、语文教学集成创新的学科基础
从语文教材的形成和语文教学内容的生成来看,语文教学集成创新的发生机制,存在于语文教材构造以及演进的现象和教学内容创新的现象之中。
(一)语文教材的构造与特点
教材是各种材料(要素)之集成品。语文教材是一个知识教育系统,由知识的相关要素优化集成,而且现有的教材总是基于以往教材的创新与发展,所以,现有教材是不断集成创新的成果(产品)。
语文教材的构成,“就语文教材的全局看,它是由语文基础知识、阅读和写作三大部分组成”。[4] 新课程语文教材的构成内容比以前更加丰富,比如,增加了“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等内容。语文教材的研制与形成,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大致是,选择教材内容、确定教材核心(充分体现语文素养的核心知识)、建构教材体系(充分体现教材的功能系统以及教学程序)。构成教材内容的主体是一批作为例子的范文。范文是各种相关的内容和语文知识的综合整体。确定教材核心的依据主要是《语文课程标准》(之前是《语文教学大纲》)。每一册教材都必须凸显其能够充分体现语文素养的核心知识。建构教材体系,一般按照学科特点与教学逻辑来设计,使其能够充分体现教与学的规律以及教学功能。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有效集成各种要素是集成创新的目的。语文教材的构成要素,按照已有的分类分为范文(课文)系统、知识系统、助读系统、作业系统。说四要素是“系统”是因为在其下面还可以进一步分类,析出小要素。范文系统的主要作用有示例作用和凭借作用。范文具有丰富的语文知识及其他知识,范文提供读写听说的范例。同时,传授语文知识,开拓学生视野,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使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主要以范文系统作凭借。知识系统的分类与优化在于让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可以指导语文读写听说实践,有效地提高读写听说能力。助读系统在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习惯,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统一教学要求。作业系统是指按照一定的目标有计划地设计出来的一套练习方案或题目,讲究作业的类型、题型、数量。作业系统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并将知识转化成能力,有助于检测教学效果。
这是语文教材的要素形态。随着语文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语文教材要素的层次也会更加丰富与精细。如王荣生将课文鉴别并分为定篇、样本、例文与用件四类,可视作“范文系统”新的要素分类。王荣生这种作为,非常有利于“范文系统”的教材建设。
在教材被不断改编中,要素创新以及要素的优化组合使教材更加适合时代的需要,体现时代的进步。
(二)语文教学内容的动态生成
语文教材内容不等于语文教学内容,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所谓教学内容,从教的方面说,指教师在教的实践中呈现的种种材料及所传递的信息。它既包含在教学中对现成教材内容的沿用,也包含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重构”——处理、加工、改编乃至增删、更换。[5]纯粹地讲,教学内容是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凝固起来并被确认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形成有机整体,才能凸显其功能。
从语文教学的工作程序来说,从教材内容到教学内容,往往经历两次“二度创造”,一是在教学设计中,二是在教学实施中。教学设计是依据课程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情对教材进行处理并形成教学方案,是“预设”行为。而教学实施是按照预设的方案开展课堂教学。教学设计除非完全沿袭教材内容,不然就会产生新的教学内容,教学实施过程除非与教学设计完全一致,不然也会生成新的教学内容。这样,“产生”或者“生成”的新教学内容,便蕴含着要素有效集成的思想。新课改中,关于“教教材与用教材教”以及“预设与生成”的讨论所形成的理念正在影响着语文教师教学设计与实施的“二度创造”。也就是说,教学内容的创新在现今的课堂上已经成为事实。而“教师在教的实践中呈现的种种材料及所传递的信息”,是有机形成的教学内容,应该是一个知识与方法的动态集成体。任何杂乱堆叠、毫无章法的教学内容,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几乎毫无用处。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语文教师的“二度创造”以及教学内容的集成创新有了强大的技术支持而变得更加现实并具有创新价值。

三、语文教学集成创新及其机理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集成创新的学科基础是显而易见的。而且,从语文单独设科以来的历史演变过程看,语文教材和语文教学内容不同程度的创新,几乎没有停歇过。
(一)语文教学集成创新的内涵
从上述集成创新的核心思想和语文教学集成创新的学科基础两方面,大致可以揭示语文教学集成创新的内涵。所谓“语文教学集成创新”,从教学内容视角而言,是创新主体以最为合理的结构形式将多种要素进行优化和整合,融合成一个功能倍增、适应进化的有机整体的过程,即根据语文教学的思想理念和目标,将语文教材或语文教学内容的要素,按照学科逻辑与学生学习的心理逻辑优化和组合成为有机整体的创新过程。其特点是:以集锦式选文为基本内容,着眼于教材或教学系统内要素的改进和整合,不断完善系统内的结构,协调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突出语文学科内部规律与外部变革要求的相互作用,强化教学内容的系统构建。其深层的思想是,语文教学集成创新的思想基础是文化自觉,这种文化自觉的表现形式是思维方式的自主创新。所以,语文教学内容集成创新不应是“多种资源的简单叠加”,而是一种有意识地创新活动和行为。
(二)语文教学集成创新的机制
语文教学集成创新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就语文教材的形成过程而言,外部的和内部的各种因素既影响了教材的构造,也影响到教材的品质。外部因素包括:①体现国家意志;②回应社会需要;③适应时代进步。这主要体现人才培养的宗旨与规格方面。内部因素包括:①语文课程的设置与目标;②语文学科的内容、特点与规律;③语文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④语文教材编写者的思想修养与能力;⑤教材使用者的意见与建议。这些因素最终决定教材的构造与运作原理。事实上,教材从研制到最终完成,便是一个机制的建立,可称为教材机制。所以教材一旦投放到教学实践中去,教材机制的作用就会体现出来。教学内容亦然。只是在教学层面上,教学内容的生成会更加活跃,具有动态性。但任何一项成系统的教学内容的构建与运作,都必须考虑与顾及到:①教学目标与要求;②教学内容(或教学资源)的性质与品质;③教学对象的实情;④学科教学规律。也就是说,教学内容的构建与运作受到这些因素的制约;这些因素是构建教学内容的基本依据。
所谓语文教学集成创新机制,不是独立于教材机制与教学内容生成之外的东西,恰恰是建立在教材机制与教学内容生成的过程之中。所不同的是,在上述机制形成过程中赋予集成创新的意涵并升级思维方式,更加突出“要素集成”的创新、“功能集成”的创新,并且追求不断创新的效果。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新动机的机制化特点。就当下作为创新主体的语文教师而言,这样几个因素正在形成创新动机:①创新环境的改善,教育改革的推进,特别是语文教育理念的更新;②新课程教师培训制度的建立;③网络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于语文学科教学;④教育环境、教育对象的新变化。这些既有语文教学的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内外部因素合力促进语文教师创新动机的形成。
2.要素创新的有益探索。语文教学集成创新的突出表现是自主创新的思维方式和策略,可以从两个层面上来把握,一是要素创新,二是要素的集成创新。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关键。
要素创新在集成创新的视野里,就是对构成教材内容或教学内容的诸要素加以改造、处理,甚至创新,使之成为集成创新的“原材料”或构成因素。随着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研究的深入,语文教材的要素研究比较普遍。“要素创新”主要聚焦于语文教材的要素即范文系统、知识系统、助读系统和作业系统的研究。如《高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编写与使用研究》(肖淑静,学位论文2010 ,河北师范大学)、《人教社两版高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的比较研究》( 李素蕉,学位论文,浙江师范大学2008)、《<美国语文>助读系统设计特点研究》(缪佳芹,《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年第8期)、《<沁园春·雪>助读系统和练习系统分析》(朱俞彦,《文教资料》2012年33期)、《从助读系统和练习系统看教材编写的特点——台湾版<国文>与人教版<语文>的比较》(张聪慧,《语文建设》2008年10期)等。这方面的研究有利于丰富集成创新的基础。我国语文教材的主体是选文。在文选集锦式的语文教科书中,教科书编写者通过助读系统和练习系统展示自己的意图,包括教材体系的确立、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活动的指引和对课文的解读角度,强有力地影响着语文教学的内容和组织形式。
相对而言,语文教材要素及其分类基本是清楚的,但是语文教学内容要素还没有独立的分类,基本情况是依赖于语文教材要素的分类,或者主要围绕“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对语文教学内容进行整合。这样就比较复杂,各种“要素”往往交叉在一起,难以分辨。其中的变化,受到外部影响和内部规律探寻的制约。目前的困难是,“工具性”与“人文性”所涉及的具体内容的要素分类,如果“要素”不分类或分类模糊,就会影响“集成创新”的进行。新课改语文教师兴奋点在文本内涵上,个中缘由与之有关。
3.新思想新理论的积极应用。集成创新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对新思想新理论新技术的积极应用。随着时代的进步、教学改革与研究的深入,新的思想、新的理论、新的技术不断涌现,必然会影响到语文教学的创新。集成创新是一个动态过程,其优势就在于不断采用新思想新技术,并应用新思想新技术推动自身的发展。语文教学内容的集成创新,实际上是参照有关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资料,依据教学的特性,使各项要素在教学中高度融合,在短时间内进行集成开发,以最快的时间领先进入教学实践中,充分获得教学成效的手段和方法。正因为这样,语文学科系统内部要素的创新与集成优化,在思维上才经得起科学的论证与实践的检验。
本世纪以来,关于语文教学内容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成果日益成熟。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内容的充分认知,是语文教学集成创新的一个关键问题。教学内容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语文素养能否有效培养。“学生不是牛羊,无法想象,让学生‘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6]所以,教学内容好不好、适合不适合,必须要有充分的认知与判断。另一方面,教学内容的构建在于能够对“结构”与“功能”的充分理解和把握能力,只有掌握教学内容的构建经验与能够娴熟地运作教学内容,才有可能让教学内容要素集成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4.“结构与功能”协调性的增强。集成创新强调“以最为合理的结构形式将集成创新要素进行优化和整合”,其目的是为了“融合成一个功能倍增、适应进化的有机整体”。功能总是在特定的结构里,才能发挥作用。无视“结构”却追求“结构”外的功能,是徒劳的。1950-1955年即解放初期的语文教材如中学语文课本,对语文训练和语文知识重视不够,缺乏系统、具体的安排。1956年秋季开始实行文学和汉语分科,正式使用文学课本和汉语课本。但是课后练习数量多,多从文学的角度考虑,题目有不少是大而无当,徒增负担,帮助不大。所以,到1958年汉语、文学合并为语文,停止使用分科教材。即使1977-1989年期间新编并使用的阅读课本与写作课本,虽然按照听,说、读、写的要求有计划的设计各种练习,练习的形式多种多样,既突出重点,又照顾全面,也由于在教材与教学“结构与功能”上的缺陷,而没有推广并延续下去。本世纪,新课改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的教材编写,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非常重视系统的架构,突出“结构与功能”的协调性。其特点是以专题组元架构教材系统,以整合方式强化系统。同时,为了突出语文素养培养的功能,其结构组织上体现出“实践性”与“综合性”的特点,不仅增加了“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内容,而且在诸如作文教材内容的设计上追求“综合性”效果,体现言语实践的强度。
虽然,眼下依旧存在的问题是,在语文教学内容处理方面,更多地强调动态生成,却对动态生成的内容缺乏集成创新的自觉,只是为了教学内容创新而创新,没有清醒意识到用集成创新的思维方式去识别或者判断动态生成的教学内容的呈现结构及其功能,以致于课堂上“花样百出”却“语文性”较弱。但是,这种状况正在受到有识之士的批判并矫正。
(三)语文教学集成创新的机理
语文教学资源、语文教材内容与语文教学内容在内涵上是密切相关的。语文教学资源是形成语文教材内容的基础,语文教学内容以语文教材为主体,同时在很多情况下也会与语文教学资源发生直接的关系,即把教材以外的教学材料(教学资源)直接优化整合成为教学内容。
正因为这样,语文教材的构造与语文教学内容生成蕴含着集成创新的发生机制。创新主体(教材编写者与教师)一旦意识到它的存在并能把握它,就会在教学内容组织中酝酿进一步的创新,并“取道”于集成创新机制实现的路径与方法。事实上,教师在处理教学内容时,一方面要做教材内容“教学化”的工作,一方面要优化利用教材之外的教学资源。这个过程需要对两方面的内容加以优化集成,并形成教学内容集成创新的有机体。其构成与运作原理便蕴含着集成创新的机理。
1.“语文性”与“非语文性”合理集成的机理。语文课不是文化课,但是语文课不是没有“文化”的课。“中国有数学也有中小学数学课程,有物理学也有中小学物理课程,有历史学学也有中小学历史课程……唯独有中小学语文课程却没有语文学。所以,我们无法看清语文学科逻辑,但语文学科与汉字学、语言学、文章学、文学、写作学相关,寻觅语文学科逻辑不能漠视这些学科逻辑,尽管它一定不是后者的简单相加或机械拼凑。”[7]这说明语文学科逻辑模糊与语文学科内容丰富性是现实存在的。语文课实际上存在“语文性”与“非语文性”两个因素。什么是“语文性”?林海林指出:“‘语文性’是从课程论获得的一个概念,用以指称我们要研究的对象与‘语文’的相关度。具体说,我们用‘语文性’来判断,我们要研究的某一对象,是不是符合,以及在何种意义和何种程度上符合‘语文’的本性和要求。符合的即‘有语文性’,高度符合就是‘很有语文性’。”“‘语文性’是站在语文课程的立场上,对语文教学过程中涉及的任何可能的要素进行价值判断的一个尺度。”[8]“语文性”这个概念的提出,也说明“非语文性”这个概念的存在。在语文课中,“非语文性”不是要清除的对象,事实上也无法清除。用集成创新的眼光看,语文教学内容的构成,既有“语文性”要素,又有“非语文性”要素,权且称之为“语文性要素”与“非语文性要素”;因为在学习言语形式时不可能独立于言语内容之外,所以准确的教学内容是这两个要素科学合理的优化集成。语文教学集成创新进行中,创新主体一般不会仅仅将相关的若干教学内容简单相加或机械拼凑,会根据教学目标,依据语文学科特点和教学对象实情优化组合,而突出“语文性”在要素集成中的主体性是不容忽视的。
2.语文教学功能集成互补的机理。语文教学功能多介是客观存在的。语文教学集成创新的机制,在反映这种“客观存在”的同时,强调“功能集成”的互补性。语文教学功能的定位与协调,取决于对语文本质的把握,也取决于语文教师对教学当下众“功能”的认识与控制。倘若无能,则导致“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尴尬。耿法禹针对文选教材指出:“因为它是由自成一体、相对独立的单篇文章临时组合而成,每篇选文都有其自身的完整性,教学不得不面面俱到,往往又顾此失彼,造成学生学习被动,注意力分散;另一方面,由于文章结构与表现手法在许多篇中类同,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重复拖沓现象。”[9]克服面面俱到、顾此失彼、重复拖沓这种通病,既是如何按循序渐进的规律进行施教的问题,又是如何做到对教学功能心中有数的问题。倘若不能有效把握教学“功能”,此类问题就不可避免。对教学功能的认识与控制,是语文教学内容集成创新应有的自觉。
随着网络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语文教学功能集成只增不减。但是,功能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必须引起注意的是,功能集成创新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领域已经充分凸现出来并影响极大。语文教学内容设计的互补性与综合性,也会让功能集成成为现实。如,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新课程教材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以“马”为主题组织的作文教材设计(详见下文介绍),就有“功能集成”的实践意蕴,只要照此设计与组织教学,学生多方面的语文素养就会得到有效训练。
3.即时信息及时融入的机理。在知识经济时代里,由于信息技术的强大作用,新观点,新产品层出不穷。一方面新知识不断生成,另一方面知识老化的周期缩短,新旧知识更新换代日益加快。这种知识的时代特征也会反映到语文教学中来。语文教学集成创新的机制,能够及时吸纳即时信息,并优化、集成为教学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语文教材内容滞后的缺陷,特别是对作文教材内容、综合性学习内容、口语交际训练内容的改善,具有突出的辅助作用。其教学价值还在于,即时信息优化集成为教学内容,不仅是新知识新方法提前进入课堂,而且可以提高教学的新鲜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4.学科逻辑与心理逻辑沟通的机理。凡进入语文教学集成创新状态,创新主体基本上已经摆脱了“照本宣科”的习惯,注意力在教学对象身上,如何更好地培育起教学对象的语文素养成为了教学内容集成创新的出发点。这时,创新主体就会从人的角度人的心灵去设计教学内容。也就是说,创新主体即教师,不仅仅为了正确传授学科知识,而且有意识地要将学科逻辑与心理逻辑高度统一在教学内容之中,实现学科逻辑与心理逻辑的沟通。另外,语文教学集成创新的作为,还在于集成创新的内容往往以多媒体为载体,具有多媒体的特征。这对读图时代的青少年来讲,是深受欢迎的。也就是说,由于多媒体的媒介作用,也易于实现学科逻辑与心理逻辑的沟通,并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四、语文教学“要素有效集成”的实践审视
语文教学集成创新的实践意蕴是丰富的。这里重点探讨语文教学集成创新对教材内容与教学内容创新的影响。
(一)语文教材“要素有效集成”与教学功能多介
选文教学价值的多元性是客观存在的。一篇课文有许多教学价值,教科书编写者和教师可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同一篇选文进行教学价值定位。教学价值定位取决于对语文特性的把握,比如台湾版国文教科书更关注课文在写作教学层面的特殊价值,而我国大陆人教版语文教科书并没有特别关注“写作教学层面的特殊价值”[10]。于是,持“写作本位”立场与观点的学者就会对后者进行诟病。
本世纪,语文教材中的作文教材编写有一种实践与追求是值得一提的。如,有的以专题的形式将与作文密切相关的内容优化与整合,凸显作文教学的特性:综合性,以提高写作的综合素养。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以“马”为主题组织的教学单元,其“语文天地”的内容设计极富教育价值。这组教材的课文有:《天马》、《古诗二首》(杜甫:房兵曹胡马;李贺:马诗)、《巩乃斯的马》、《马背小学》(拓展阅读),与习作训练形成呼应与联系。“语文天地”关于习作的内容设计了三个环节:“畅所欲言”、“初显身手”和“笔下生花”。“畅所欲言”环节,引导学生搜集“马”字的成语,讲讲有关马的成语故事;“初显身手”环节,引导学生找找关于马的绘画、摄影、邮票、雕塑、音乐等艺术品,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作品,介绍给大家。这两个环节有“活动”,有“情境”,而且蕴含无尽的作文内容以及文化元素。
这一围绕写作的教材设计,集成了教材的四大要素,即“知识系统”(马的相关知识和写作的相关知识等)、“作业系统”(观察与想象训练;习作练习等)、“助读系统”(引导自主学习的方法和习惯等)、“范文系统”(虽是前置的,但与本设计发生联系)为一体,使“要素有效集成”成为现实,并体现了“功能集成”以及语文教学功能多介。以此作为教学内容,至少可体现这样一些教学价值与功能:①知识性价值与功能。“初显身手”这个环节,且不说绘画、摄影、邮票、雕塑、音乐等艺术品的博大精深,单说马的邮票知识也极其丰富。马是人类的好朋友。历史上它曾是战争的主要运输工具,也是古代邮政传递的快捷使者。马还是书画家乐于表现的主要题材之一,新中国邮票上也常能见到马的各种形象。其间蕴含的知识是丰富的,且知识空间颇大。②规律性价值与功能。首先是体现习作从内容入手的教学规律;其次,体现习作要做到观察、思维、表达密切结合的规律;第三,体现习作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结合的规律。“马”这组课文中的作文教材设计,具有集成创新的特点,有很大的知识空间与思维空间,从这样的内容出发去思考去作文,由于受到教材功能较大的影响,学生的学习才有可能获得较高的教育附加值。③综合性价值与功能。作文不仅是语言与思维的训练,而且对学生思想认识、情感陶冶、审美素养的提高有着极其高的关联度。这组课文包括作文教材内容的设计,从“畅所欲言”环节搜集“马”字的成语,到“初显身手”环节,找找关于马的艺术品,其学习内容不仅丰富,而且教学内容的品位很高,是引领学生走向知识和审美高度的良好凭借。
(二)语文教学内容“要素有效集成”与“多媒体超文本教学”
当今,是一个开放的、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特别是网络技术文化迅猛发展并且已经弥漫到人的思想、生活、学习与工作之中。语文教学随着网络技术与虚拟文化的影响,多媒体技术已经普遍运用于语文教学。并且,在网络技术作用于语文教学的同时,丰富的教学资源被有效开发与利用并成为教学内容。语文教学“多媒体超文本教学”悄然而生,成为一种教学样式,呈现在世人面前。所谓“多媒体超文本教学”,就是凭借多媒体技术,围绕目标教学文本,补充相关的教学文本或资料并集成优化为新的教学内容而开展的教学。语文教学“多媒体超文本教学”就教学内容而言,是知识与技术的集成体。表1所示,是小学语文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执教《晏子使楚》一课的语文教学内容。
表1:《晏子使楚》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
一、抓课题,隐含主题 1.背古诗《墨梅》等; 2.牌匾:规圆矩方; 3.课题:晏子使楚; 4.相关的作品:《金壶箴言》等;5.课文一二自然段。
二、依文字,铺垫主题 1.课文中的三个故事; 2.成语; 3.补充教材:“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4.古文:“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摩肩接踵而在,何为无人。”
三、品文学,深化主题 1.课文的有关词句; 2. 课件:某外交官的话; 3.补充教材:《胯下受辱》。
四、理文化,解构主题 1.课件:某历史学家的话; 2.补充教材《狼和小羊》;3.《三国演义》的片尾曲。


从超越教材幅度,以及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强度来定位窦桂梅的课,无疑是比较典型的“多媒体超文本教学”的语文课。窦老师教学一向不受课本、课堂的局限,重视大量阅读,注重扩展延伸学习空间。课中补充阅读的内容并不是以量取胜,简单的一篇带多篇,而是围绕教学目标整体设计,优化组合。
《晏子使楚》一课的逻辑架构是这样的:“一、抓课题,隐含主题,二、依文字,铺垫主题,三、品文学,深化主题,四、理文化,解构主题”。显然,从教学设计或布局上看,文字、文学与文化三位一体。怎么理解其意图呢?用窦桂梅自己的话来说:“我的思考和实践是——语文教学要冲破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樊篱。学好教材,又要超越教材;立足课堂又要超越课堂;尊重教师,又要超越教师。为学生的生命奠基,为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奠基,是我们21世纪语文教师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11]也许,这是理解窦桂梅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注脚。正因为有如此的认识,她的课内容丰富,纵横捭阖,上下贯通。
类似于这样的教学创新普遍见诸于中小学语文课堂,语文学习也成为了“将传统的语文学习过程重新构建为一种新的多媒体超文本的文化学习过程”。[12]必须指出,“多媒体超文本教学”的核心技术是集成创新。毫无疑问,窦桂梅“主题教学”课的成功实际上更在于她个人语文教学的功力。窦桂梅老师作为优秀的特级教师具有“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陆游)之功力,那精深的专业知识,开阔的人文视野和厚实的语言功底,足以操控丰富的语文教学内容,似乎见不到所谓的集成创新这一核心技术的痕迹。但是,从集成创新的视域来探讨,无疑更能把握语文“多媒体超文本教学”的特点。窦桂梅老师的课在技术上是具备了集成创新的特点。她是围绕主题教学的基本思路(结构),以目标教学文本为主,将相关的教学内容(要素)优化、整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教学整体(系统),并呈现于教学活动中,从而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功能)。看不到这一点,或许我们会武断地责疑这种“多媒体超文本教学”不是语文课。窦桂梅的课也受到批评与误解。批评主要指向她过多地注重“言语内容”,弱化“言语形式”的教学功能。从集成创新的角度讲,就是“要素有效集成”还没有做到心中有数以及准确操控。正因为这样,广大语文教师只看到窦桂梅的课是由一大堆教学内容“叠加”起来的,这便导致误解。
因此,有必要提醒的是,从《晏子使楚》一课的教学内容可以看到,教学内容的集成“要素”识别,要比识别教材内容的集成“要素”困难。所以,教学内容的“要素有效集成”,一定要领会与掌握语文教学集成创新的机制以及机理。语文“多媒体超文本教学”,不在于集成教学内容各因素的语文性,而是集成创新后的内容在教学功能上是不是具有语文性;不理解这一点,即使跟着窦桂梅老师手把手地学多少种“方法”恐怕也不会顶用。
把窦氏语文课界定为“多媒体超文本教学”,是笔者的陋见,但是“多媒体超文本教学”的现象是真实存在的。我们必须对这类现象做出科学的概括与认定。笔者以为,强调集成创新的思想方法,有利于引领“多媒体超文本教学”的健康发展。毕竟,语文教学过程不仅是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也不仅是求索作者思想观点的过程,同时也是感受、领悟、体验情感的过程。当今的语文教学模式升级,离不开新技术、新思想的支持,所以,语文教学改革与创新,在考虑学科本质的把握、课程内容的建设的同时,要适当引领教学者、学习者思维方式与习惯的变革。

五、结语
基于语文教材与语文教学内容建设的实践和集成创新思维方式的研究,本文从集成创新的思维方式和“要素有效集成”的基点,探讨了语文教学集成创新的机制以及机理的问题,并针对语文教学的实际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语文教学集成创新作为思维方式,无疑能够为语文教材与语文教学内容的建设提供有效的思想方法。对于了解语文教材构造与语文教学内容生成的思维规律与运作策略,提高语文教学内容建设的科学性,增强自主创新的能力,有积极意义。同时,对语文教学集成创新问题的讨论,还会不可避免地将如何促进语文教学创新主体(教师)的文化自觉的问题“牵扯”出来了。语文教学文化自觉是语文教学集成创新的思想基础,不仅是一个学理问题,也是一个洞开语文教师专业成长与继续教育视野的问题。对此问题,期待语文教育界的有识之士的高见。

参考文献
[1]李文博,郑文哲.企业集成创新的动因、内涵及层面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9):41-46.
[2]陈向,严洪,刘莹.集成创新和模块创新:创新活动的战略性互补[J].中国软科学,2002,(12):52-56.
[3]李文博.企业集成创新系统的深层耦合机理及其复杂性涌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5).
[4]韩雪屏.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文集[M].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8.11.
[5]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300-301.
[6]朱水根.新课程小学作文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7]施茂枝.语文教学:学科逻辑与心理逻辑[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2.
[8]王荣生,李海林.语文课程与教学理论新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101.
[9]江明编.语文教材的建设与思考[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8.144.
[10]张聪慧.从助读系统和练习系统看教材编写的特点——台湾版《国文》与人教版《语文》的比较[J].语文建设,2008,(10).
[11]窦桂梅,激情与思想[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2.
[12]曹海明,陈秀春,语文教育文化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53.



Integrated Innovation and Mechanism: Discussion of Chinese Teaching and Teaching Content
Zhu Shuigen
Abstract: Integrated innovation is the process in which the elements of integrated innovation are optimized and integrated into an organic whole with magnified functions and evolutionary adaptability based on the most reasonable structure.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mode and mechanism of integrated innovation in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with thinking mode of integrated innovation based on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elements.” The author also talks about some practical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for the aim of finding out the law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textbook structure and the generation of Chinese teaching content, so as to reveal the thought and methods for integrated innovation in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Key words: Chinese teaching; integrated innovation; mechanism; mode of thinki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7 18:06 , Processed in 0.129846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