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中和:语文教学的哲学诉求 浙江省上虞市崧厦镇中心小学 林志明 “中和”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美学概念。《礼记·中庸》云:“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一般认为,“中和”就是“执其两端用其中”,不偏不倚、守中持正;任何“过度”或者“不及”,都会破坏事物的和谐之美。 课改十年,浮躁与盲动慢慢退却,语文教学逐渐走向理性与务实,曾经一度引发热议的“工具人文之争”“预设生成之辩”等问题也渐渐有了统一的认识。然而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当前语文教学出现了一些新的非此即彼、二元对立的失衡现象。如何改变这种忽左忽右的“钟摆”现象?“中和之道”或许是一剂不错的良方。 一、让“内容分析”与“语言实践”和谐共生 在全国第七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上,小语会理事长崔峦先生作了题为《和“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的讲话,对时下“重内容分析,轻语言实践”的阅读教学现状作了深刻的批评,并一再呼吁:“要和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我们将用否定这样的课,来表明改变费时多、收效微的阅读教学的决心,来引导全国阅读教学越过这道顽固的‘魔障’。教学实践证明,不堵死‘内容分析’的路,就迈不开改革创新的步。”“阅读教学的确到了跟‘内容分析’式的教学说‘再见’的时候了!” 此论一出,立刻在小语界引起强烈反响。有拥趸认为:“要和‘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此话说得对极了!再不‘再见’的话,落实课程标准就只会是一句空话。”“和‘内容分析’说再见,是很不容易迈出的一步。做得好,的确是小语教学‘美丽的转身’的起点。我举双手赞成。”而反对者则认为:“分析法作为一种方法而言,本身是没有好坏的,……我们的读法、写法以及学法,恐怕都离不开内容分析。我们知道,语文的学习要从整体入手,但是整体以后必然要走向精确,经历精确以后的再度浪漫那才是语文直觉的高境界。而这一过程,是需要内容分析的参与的。”“语文课和内容分析说再见,怎么再见?没有了内容,形式又在哪里?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当然,也有不少人对此深表疑虑:“什么叫做‘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为什么会产生‘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怎么样的阅读教学才不是‘内容分析’式的?这样的阅读教学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笔者再三拜读崔先生的讲稿,觉得其主要论点“和‘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只是一个形象的说法而已,其实质是想打破“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模式,呼吁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要正确认识语文课程“实践性”的特点,加强语言训练,“由‘教教材’变成‘用教材教’;由‘教课文’变成用课文学语言、用语言。……由分析课文内容的教学,转向以策略为导向的教学,注重读法、写法、学法的指导,以提升阅读理解能力、运用语言能力以及学习能力”,从而实现阅读教学“美丽的转身”。 崔先生之所以如此大声疾呼,客观上也表明了其对当前阅读教学深深的担忧和隐隐的不满。然而,要想让阅读教学和“内容分析”再见,这又谈何容易。事实上,离开了内容分析,语言实践便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让学生感受语言,熟悉语言,理解语言,借鉴语言”自然也就成了一句空话、一纸空文。所以,笔者以为,一味地将阅读课上成了内容分析课,逐字讲解,逐句分析,这样的教学固然有其局限性,但若是完全摒弃内容分析,或许也非明智之举。 那么,如何在内容分析的同时不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实现内容分析与语言实践和谐共生呢?请看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在教学《慈母情深》时的片段—— (出示句子:“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伏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师:这里用了四个“立刻”,谁给它找个近义词? (生答“迅速”“立即”“马上”等。) 师:既然有那么多的近义词,我们完全可以把“立刻”换掉几个,让整个句子在用词上变得更丰富一些。请看—— (出示句子:“母亲说完,马上又坐了下去,赶紧又弯曲了背,迅速又将头俯在缝纫机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师:请大家自由地读一读这两个句子,体会体会各自不同的味道。 (生自由朗读,随后交流。) 生:用四个“立刻”,感觉一个比一个快。 生:用四个“立刻”,我感受到母亲工作更单调、更乏味。 生:从四个“立刻”中我体会到了母亲工作节奏很快,非常忙碌。 师:带着这种感觉,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生齐读。) 师:母亲啊,你已经这么憔悴了,你就不能喘口气吗? 生:不能。因为母亲要抓住一切时间工作,挣钱! 师:多朴素的语言。谁再来读? (生读。) 师:母亲啊,你已经那么疲惫了,你就不能伸一个懒腰吗? 生:不能啊,为了我们兄弟姐妹的生活、读书,母亲必须多挣一分钱! 师:是啊,一家六口人等着母亲养家糊口啊!谁读? (生读。) 师:母亲啊!你已经这样瘦骨嶙峋了,你就不能稍稍歇一歇,照顾一下自己吗? 生:不行啊,因为母亲得养活一家人! 师:孩子们,母亲就是这样挣钱的。作为儿子,当他第一次发现母亲干活是如此的疲惫,又如此的拼命,他的心能不为之一酸吗?来,我们再读。 (生齐读。) 师:所以,为了表达“慈母情深”,这四个“立刻”能换吗? 生:(齐)不能。 师:这就是语言的味道。同样的意思,不同的语言表达往往有着不同的味道。我们一定要仔细体会、仔细理解。 这是“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吗?没错,课堂上,王老师自始至终都在引导学生感悟母亲生活之艰辛、工作之劳苦,然而,这仅仅是“内容分析”的阅读教学吗?不是。课堂上,王老师紧紧抓住文中四个“立刻”,通过比较品析、诵读体味、激活情感等手法,引领学生“向语言的深处漫溯”,感受语言文字的深刻内涵与无穷魅力,以此来加深学生的阅读感悟,丰富学生的阅读视阈,提升学生的阅读涵养。这样的课堂,学生感受到的是一种知识的呼唤、智慧的启迪、情感的激荡、心灵的碰撞,这不正是我们梦寐以求的课堂吗? 二、让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伴而行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教学论中最重要的一对关系。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是按照既定的预设,一步步地带着学生“走教案”,其中想的最多的是如何达成教学目标,如何完成教学任务。这样的教学,学生“学”的活动常常被禁锢在教师“教”的范围之内,没有主动性,更乏创造性。 基于这样的现状,近年来,一些有识之士开始不断呼吁:“当前教学改革的核心就是要调整(变革)教与学的关系,凸现学的地位和作用,赋予学生权力和责任,激发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从而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余文森语)“教师的‘教’固然重要,但只有教师的‘教’真正触发、促进了学生主动的‘学’时,才构成了真正的教学行为。”(周一贯语)“教什么,要基于学情……我建议语文老师,从教学目标设定、教学重点选择,到教学方法的运用、课堂教学过程的展开,都要从过分关注自己的教转向关注学生的学。”(王荣生语) 诚然,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学的全部意义和价值在于让学生积极、主动、和谐地发展。可以肯定地说,以“学”为核心的教学必然是未来教学的主流。然而,在践行“以生为本”“还学于生”等理念的过程中,一些教师却过分强调“学”的地位,忽视甚至无视“教”的作用,致使师生关系由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笔者曾听一位教师上《匆匆》一课,其教学流程如下: 1.自主学习。课始学生自学课文,想一想读后有哪些收获和疑问。 2.小组探究。四人小组交流各自的收获和疑问。 3.集体反馈。小组派代表向全班介绍组内认为最有价值的学习成果,然后共同讨论尚未解决的问题。 应当说这样的设计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大多停留在表面,并没有真正走进文本。 请看学生的读后感: 1.时间一去不返,我们要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2.作者看着时间悄悄流逝,很想挽留却于事无补,心中十分伤心; 3.岁月在作者身边匆匆流失,作者似乎很想挽回他的青春,希望时间能停下来; 4.作者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心里应该是伤感的。他两次提到时间一去不返,可见他很珍惜以前的日子,很想回到以前的生活; …… 再看他们的困惑: 1.“聪明的”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一开始说“你聪明的,告诉我”,后来又说“聪明的,你告诉我”? 2.“头涔涔而泪潸潸”是什么意思?作者见到时间流逝为什么会“头涔涔而泪潸潸”的? 3.作者为什么要“掩面叹息”?他在叹息什么? 4.“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中的“他们”是谁? …… 对于学生这样的感悟与疑惑,教师本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潜入文本,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体悟本文独特的表达方式。然而,这位教师却始终以一名旁观者的身份游走在学生中间,或俯下身子听听学生的讨论,或悠然地观望着学生的学习,独独没有听到他的点拨与引领。课后,笔者问其为何如此“无为”,这位教师振振有词地说:“课堂是学生的,不是教师的。学生自己能做的事,教师没必要帮倒忙。我们应当解放学生、相信学生。” 笔者并不怀疑这番理论的正确性,然而让人费解的是,所谓的“解放学生”是否意味着一概放任学生,任由学生胡来呢?所谓的“相信学生”是否意味着即使学生在知有所误、学有所困时,教师也应当退避三舍、不闻不问呢?窃以为,这是一种典型的只“赋权”而不“增能”的行为,它看似突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事实上,由于教师“教”的作用的迷失,学生的“学”只能在原有水平上徘徊。这样的教学展现的是学生虚假的主体,失去的却是教师价值引领、智慧启迪的天职。 同是教学《匆匆》一课,青年才俊何捷老师则很好地处理了“教”与“学”这一对关系。 教学中,何老师先请学生欣赏孙道临朗诵的《匆匆》,找出描写时间匆匆而逝的句子;接着又请学生默读课文,批注印象深刻的语句;然后以第一自然段为例,引导学生品读句子、交流感受,并适时归纳阅读散文的三个方法:倾听、思考、对话;最后,学生根据第一自然段的学法自学二至五自然段。 整堂课,教师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把大量的时间让给学生读书、思考、倾听、批注,自己则主动担当起组织者、引领者、激励者的角色。对于文中那些句式特别、含义深刻的语句,教师能放慢脚步,和学生一起静心品读、潜心涵咏;而对于学生的课堂表现,教师又能适时引领、即时点拨。课堂看似平淡沉闷,实则回味无穷。师生通过文本这座桥梁,实现了思维与思维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交融、智慧与智慧的激荡。 三、让“细节之美”与“整体之美”两相辉映 课堂是由无数个细节组成的。大凡好课,必然有几个精彩的瞬间让人久久回味,比如王崧舟老师在《荷花》一课中的“‘冒’字戏法”,武凤霞老师在《生命生命》一课中的给课题加标点,于永正老师在《草》一课中的师生表演背古诗……这些让人津津乐道的经典课例无不表明:“课堂,因细节而精彩!”作为教师,应当“精心设计细节、尽心呵护细节、真心体验细节,慧心发现细节,用心处理细节,在对细节的不断打磨中,让课堂得到有效的提升。” 然而,教学的成功不是几个精彩细节的简单相加。语文教学如若只关注细节,缺乏整体观照,那么细节越精彩,距离目标可能也就越远。 请看下面这则教例。 《乡下人家》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一位教师围绕“依着时令,顺序开放”这两个词语,展开了如下教学: ①学生朗读句子,教师问:“读着‘依着时令,顺序开放’,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景象?” ②出示《花钟》中的一段话:“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请学生读读这句话,说说发现了什么? ③再出示:“正月梅花香又香,二月兰花盆里装,三月桃花红十里……”教师朗读后请学生说说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④回归文本,拓展练笔:在乡下,春天,桃花梨花竞相开放;夏天, ;秋天, ;冬天, 。喇叭花在夏天的早上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午时花在夏天的 ;夜来香在夏天的 。真是“依着时令,顺序开放”! 上例中,教师为引导学生理解“依着时令,顺序开放”这两个词语,将词语置定于一个新的语境中,用新文本的相关性来创设“语用”情境,在新旧文本的互相交叉、借用、阐释下,复活词语的本来面目,应当说这样的词语教学还是颇为有效的。 然而,稍作分析我们便会发现:对于“依着时令,顺序开放”这两个词语的教学,教师安排了四个环节。如果不是蜻蜓点水、匆匆而过,整个过程大约需要十分钟时间。我们知道,一堂课只有40分钟,这是一个不变的常量。为了教学这两个词语,教师舍得花费这么长的时间,精神可嘉,但课堂效率却极其低下。 事实上,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依着时令,顺序开放”并非学习上的难点;而对于《乡下人家》一文来说,理解“依着时令,顺序开放” 更非教学上的重点。本文的教学重点与难点是通过品析语句,使学生从中感受到乡村生活的安闲、恬淡之美。然而,这位教师却避重就轻、舍本逐末,纵然成就了细节的精彩,但最终难免整体的失败。 所以,笔者以为,语文教学应当用整体指导细节,用细节完善整体,让“细节之美”与“整体之美”两相辉映、相得益彰。如果细节游离于整体,那么极有可能造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的局面;如果整体忽略了细节,那么“千里之堤”仍有可能“溃于蚁穴”。 (本文发表于《语文教学通讯》2011年第1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