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余秀华作品研讨会上的发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0-4 11:43: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在余秀华作品研讨会上的发言(2015-5-22)作者:张执浩
我在想一个问题:当我们在谈论余秀华的时候,我们究竟在谈些什么。关于余秀华我已经接受了很多媒体的采访,我说如果你们没有新问题、我没有新想法,就不要问我了,但我还是愿意为余秀华站台。很多朋友质疑我的动机,说你没有必要为余秀华站台。我的理由很简单,余秀华目前的写作对于中国诗坛是一种正面的提升。中国诗坛这些年来,每一次受到公众的关注都是以负面的形态出现的,从“梨花体”到所谓的“羊羔体”、“乌青体”或“啸天体”,等等,一直到余秀华的出现,诗歌才以一种正面的形象引发广泛关注,热议。这种正面的关注与我们最近这几年一直持续做的工作,譬如公共空间诗歌活动有关,既然我们说当代诗歌已经取得了很高的成就,那么,第一我们应该让民众分享优秀诗歌成果,第二我们应该探索一条通道,让民众有机会接触到我们优秀的诗歌。我不敢说余秀华她代表着我们这个时代诗歌的最高成就,但她的出现起码和我们的想法是一致的,所以我愿意为她站台,尽管今天我可能仍然谈不出什么新东西来,但是我愿意参加这场活动,同时也借此感谢湖北省作协能够把目光再一次锁定在湖北诗人这一相对边缘化的群体身上,这一个值得欣慰的现象。
第二我想谈的是“走红”对于一个写作者来说意味着什么。每一个作者,不管是写小说、还是写诗、写散文的人,只要是写作的人,内心深处都长期以来处于一种挣扎的状态,一方面他希望自己写作能够“走红”,被更多更广泛地接受;另外一方面又特别害怕“走红”,因为“走红”严格意义上来讲对一个严肃的写作者不一定是件好事情,它既是一件幸运,也是一件不幸。余秀华“走红”之后我仔细观察过她面对媒体的反应,我觉得她身上有一种非常可贵的品质,她表现得不卑不亢,始终清醒地知道自己的位置所在。很多诗人一旦“走红”以后就傻掉了,以为自己就成了一个明星,以为自己已经被所谓的“大众”接受了,这是一件非常危险、非常可怕的现象。只有真正准备献身于文学和写作的人,他才不会为外界的鼓与呼所动,他内心依然充满了挣扎的情状。实际上我们都非常清楚,一个写作者尽管希望更多的人知道他,但他并不知道“大众”是什么,它是一种模糊的群体。我参加在武汉大学余秀华读诗会的时候,已经领略到了大众疯狂,甚至读者之间的争吵,大家都很激动,我观察到最激动的人倒还不是年轻的大学生,而是一些四五十岁甚至年龄更高的中老年人,有的是外地赶来的,这一群是长期处于被边缘化甚至被挤压的一种“群众”,他们内心深处冀望着有朝一日会通过自己的努力站在闪光灯下,这种懵懂的理想主义和我们这个时代很多东西是吻合的。影视屏幕上的草根节目,为什么被观众狂热追捧,只因为这里面隐含了一种群体的懵懂的理想。所以我特别欣赏余秀华面对一些媒体、面对她读者的狂热所表现出的淡定和从容。
第三,我们最终要回到诗歌写作上来。我和她交流过很多次,我说无论现在你多么“红”,你最终还是要靠作品说话,不断写作新的佳作才是王道。前不久我们在武汉403国际艺术中心做了一场规模非常大的活动:春风403诗歌民谣会。武汉、南宁,还有湖南、四川的诗人都有参加。这个活动跨出了纯诗歌的范畴,与音乐、美术结合,跨界,活动影响非常大。仅预告片在自媒体转发量就达到了4万多条。我叫余秀华来的时候,我仔细观察过她的反应,我说我想把你从“媒体诗人”这个称谓中拽出来,让你回到真正的诗歌写作现场。因为如果一个人长期处在媒体的包围中是很麻烦的,我现在希望她能尽快从媒体包围中摆脱出来,成为一个正常的写作者。她到403艺术中心时候,我们几十个诗人正在开研讨会,大家的反应第一个是,余秀华她来了,这是名人。第二是她和我们不一样,诗人们有一种潜在的戒备心理,这种心理非常奇怪,就是刚才我说的,每个诗人都渴望走红,但却瞧不起别人走红。所以当第一次余秀华出现在这么一大帮诗人群体中时,现场气氛多少有点尴尬。但我想终究有一天闪光灯会熄灭,聚光灯会关掉。
什么才是真正的诗歌,我最近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我写了20多年其实并不明白诗歌是什么,因为不知道,所以我要琢磨。我觉得成就一个诗人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只有两个东西,一是强烈的好奇心,二是超人的感受力。强烈的好奇心就是,因为我不知道什么是诗,所以我像一个小孩那样用好奇的眼光观察这个世界,然后用我的笔、用我所掌握的词汇尽可能准确地描述我所看到的一切。很多有一定写作经验和经历的人喜欢告诉年轻人诗歌就是真善美,其实这等于没有说,因为真善美在每个时代体现方式都不一样,如果你掌握不了这个时代体现“真”的秘密通道,你就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真”,因为“真”有可能是“假”的形态以谣言的方式在传播,而“美”是以“丑”的方式在呈现,所以很难轻易下判断,所以一定要深入到时代内部来了解时代的特征。
我最近写了几篇文章,一直在谈诗歌内部的东西。首先,诗歌是一种声音,它是由词语的咬合力而形成的语言的传送带,这样一种咬合力是不是严丝合缝,可以体现出诗人对语言的掌控力。为什么我们古人讲究推敲,就是一个字一个词语来进行仔细考量,能够传世的诗歌作品往往是一字不易的,一个字都不能动,怎么才能做到,我也做不到,但是做不到你不能说不做,要成为一个好诗人就必须从这个基准点开始要求自己。我曾建议余秀华少写长句子,把句子搞短一点,她说她喜欢长句子,好诗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每个人都要去琢磨,有的人喜欢长句子,有的人喜欢短句子,有的人喜欢清晰、明快,有的人喜欢繁复杂冗。如果你同意诗歌是由词语形成的一种声音,那么你就要了解你的音色是什么样的,你的音高、音准、音域等等,你都要清醒地知道。我在音乐学校生活了30多年,太明白声音对于写作者的重要性了,一个表演艺术家,一个搞声乐的人,终其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找他的音高、音调,他不断地练声,吊嗓子干什么?写作就是这样一种技艺,如果你找不到自己的音调,找不到自己的音色就唱不好自己的歌,如果你唱不好自己的歌,你唱一辈子都是五音不全,就是没有必要再唱了。如果从技术出发,我们就好判断一首诗的好坏了。
第二点就是诗歌是一幅画面,为什么诗歌一定要有声音还有要画面?我最近几年总在说,这个时代每个人都太喜欢表达思想了,我在答记者问时说“我没有思想,我只有想法”。时代喧嚣,噪音纷呈,每个人都怕自己的声音被淹没,所以每个人都想大声表达自己的观点。实际上这已经偏离了文学的初心,文学的根本意义在于呈示你对这个世界对生活的洞见,你能够发现常人所难以发现的东西,而这种东西是你愿意继续活在人世的源泉所在。当别人奔跑时你停下来、蹲下来,观看一片树叶的变化,每一片树叶都相似,每一片树叶都不同,你要能够看出这些表象背后的东西。你早上躺在床上听鸟鸣叫的时候,你会听出几点钟的鸟是在表达快乐,几点钟的鸟是在争吵,最后鸣叫的那只鸟是什么鸟……只有用这样心境来对待生活你才知道诗歌是什么。
实际上诗歌是一种非常简单的东西,我们把它说复杂、搞复杂了,我一直说诗歌是一个“小东西”,而诗人是一个“大家伙”。诗性是人人都有的,我相信上帝在造人的时候,在每个人内心深处都设置了这样一个地方,那是诗歌生长的空间,它柔软,敏感,甚而易碎,即便是一个罪犯他的内心中也有这样一个地方。所以说人人都有成为诗人的可能性,只要你能拿起笔将你所见所感老老实实地写出来,说实话,真心话,那样的语言就接近了诗。我们经常讲语言的速度,语言最快的速度就是大实话,为什么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语言,还有那些报纸头条的语速是最慢的,因为它们说了半天,其实啥也没有说,但我们要猜测,琢磨,还要认真体会。所以语言最快的速度是实话实说,看见了马上说出来,也许说错了,不准确,但这至少可以培养我们一种直觉能力,那种条件反射似的敏锐的感受力。所以我说,“目击成诗,脱口而出”。上次在武大的时候我说,余秀华最值得我欣赏的是实话实说,怎么想怎么说,毫无顾忌,譬如她说,我已经是边缘中的边缘了,我还害怕什么。她还说生活把我踩来踩去,让我饱受挤压、迫害,我已经没有什么可以遮掩的。
我一再强调好的文学作品一定是有挣扎情状的。余秀华的诗歌中是不是有挣扎?这是肯定的。余秀华写作的核心其实就是爱和怕,想爱一个人,却又怕伤害或受伤;渴望美好却又担心美好易逝。她写了很多不算情诗的“情诗”,其实都是呈现她独特的心理感受,她甚至在面对美好事物时,体现出一种不配拥有美好的自悯和感喟,这才是打动我们的东西,这才是一种真正的力量,只有文学才能将这样的力量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在我看来,她所有的诗歌围绕着这个核心在旋转。尽管她的语言技艺还有待提升,但她能在短时间内找到自己的优势所在,准确地展示她个人内心世界,这一点就足以成就了她现在的写作,也是她能够受到那么多读者追捧的根本原因。
还有一点就是,不管你们把余秀华评价得多高,我算是阅读她作品很多年的一个人,当过她的编辑,了解她生活状态,所以不管外界怎么评价她,我希望不要棒杀,也不要捧杀她。很多诗人在棒杀余秀华,说余秀华已经触及到了“中国当代诗歌的底线”,网上有很多这样的言论。也有人把余秀华捧上了天,包括沈睿说她是“中国当代的迪金森”,这都是不恰当的。我觉得我们在谈论一个人写作的时候,要有一个起码的参照,只有把余秀华纳入到中国当代诗坛的整体背景下来谈论才会比较客观从容,只有在当代诗歌的谱系中来谈论余秀华,谈她的问题,谈她的好,好在什么地方,她的好给能我们什么提醒,能让我们反观自身的写作遇到了什么,我想这样谈论才有意义。我先谈这么多,谢谢大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20:26 , Processed in 0.06135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