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6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于坚:古体诗歌无法表达我们当下的存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0-5 03:58: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于坚:古体诗歌无法表达我们当下的存在

钟琳
18日下午,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广州时刻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289艺术传播、蓝虎品牌策划、诗歌岛荔枝FM承办的南国书香节系列活动——拙见·第三届南方国际文学周独立单元“诗歌岛”在琶洲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了首场活动,主题为“诗歌的身份——中韩诗人对话”。中国“第三代诗歌”代表诗人于坚、韩国当代著名诗人李晟馥以及中国著名诗歌评论家、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清华共聚一堂,共同探讨了诗歌在当今社交网络与自媒体活跃时代的身份价值,与现场的诗歌爱好者分享了他们对诗歌的独到理解。这既是一个非常公众的话题,也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话题。
活动一开始,于坚与李晟馥两位诗人分别为现场观众朗诵了自己的代表诗作《只有大海苍茫如幕》、《夏天的山》等诗,让观众感受了诗歌的魅力,于坚更是破天荒用昆明话诵读自己的诗歌,现场洋溢着诗意。“念诗是很严肃的事情,诗人可能花一个月的时间去写诗,但读出来就是几分钟的事情,要用心去体悟和感受。”
于坚:新诗充满无限可能
于坚对诗人身份的话题颇为感兴趣,他认为诗人具有两重身份,一重是外在与世界发生世俗联系的身份,另一重则是内在与生命本身发生联系的身份,“现代社会的特点是要把一切东西都要变成一个可以量化、可以把握住的东西,但是诗歌永远指向的是无,是与那个无法把握的世界的对话”。
前段时间的话题人物——鲁奖获奖诗人周啸天,一度让诗歌重回大众的视野。于坚表示,诗歌应该保持纯粹性,而这种纯粹性不应该是“不食人间烟火”的遗世独立,而是应该与时代、生命发生深刻的联系。他还用自身创作心态在不同阶段的转变来做解释,“比如说,我在青年时代写作,醒过来的是我生命中比较愤怒的一部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生命里面的另外一部分也醒了过来,表现为人生温暖的一面”。
对于诗歌写作的可能性这个问题,于坚的态度较为乐观,他表示,中国古典诗歌早已抵达了伟大的巅峰,但新诗才仅仅是开始,充满无限的可能性。“我们这个时代的诗歌和古代是不一样的,古代诗很多都是以山水为主题的,但是在我们这个时代大地变成了对象,风景区是要收费的,如果用古体诗歌的那一套,无法表达我们自身的存在,新诗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我们与世界的语言的关系必须要发生改变。”于坚如是说。
张清华对此也深有同感,他觉得诗歌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变与不变的有机结合,“‘梨花体’、‘羊羔体’一出现,大家都议论纷纷,觉得诗歌失去了纯粹性,实际上我想这是诗歌的两个元素之间的关系造成的,一个是不变的元素,一个是变的元素。我们对诗歌的认识往往是用静态的方式,但是事实上诗歌作为一种古老的存在,一个文体,一种艺术形式,它有不变的东西,也有一直在变的东西。”
李晟馥:诗和人生一样充满未知
来自韩国的诗人李晟馥早在1970年代就已经成名。尽管语言不通,但在现场翻译的帮助下,他还是竭力表达了自己对诗歌的深刻理解。他的观念十分纯粹,在他看来,诗歌是对生命的一个解释途径,“诗和人生一样非常茫然,也非常短,虽然知道从哪里出发,但是永远不知道终点在哪里”。
经过40余年的创作历程,李晟馥对诗歌已有了哲学式的理解,“我觉得一个人如果知道诗到底是什么的话,在那种情况下他可能就不需要再写诗了”。他还用了精妙的比喻来解释自己的想法:“读诗的话,就像矿工戴着一顶有探照灯的帽子,因为有那个灯所以可以看见前方,但是这个灯照亮的范围是有限的,我觉得诗可能就像是火柴的微微火光,瞬间点亮了世界,可是很快就消失了。”
对于诗歌发展的可能性,李晟馥的态度则有些悲观。在他看来,在大众传媒文化急剧发育的时代,诗歌已经逐渐远离了文字这种载体。“也许诗已经慢慢转变到广告、媒体等载体中去了,我觉得大家与其做一些徒劳无功的拯救,还不如一起承认诗歌已死的这个现实。”李晟馥如此说道。

来源:南方日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18:03 , Processed in 0.06576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