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敢问乔老爷:今天如何荡起这双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0-12 02:06: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敢问乔老爷:今天如何荡起这双桨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4168fb0100leil.html



       让我们荡起双桨,

    小船儿推开波浪,

    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

    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

    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


这首歌被很多人珍藏在童年的记忆中,甚至被誉为“最为经典的童年之歌曲”,唱起它,甚或只要那熟悉的前奏轻轻飘起,多少人心中的潮汐便会涌动。小时候,我是一个迷恋歌曲的孩子,自然也是唱着这样的歌儿上路的。

网友整理的“百科名片”中这样介绍:《让我们荡起双桨》是1955年拍摄的少儿电影祖国的花朵主题曲。这首由刘炽先生作曲,乔羽先生作词,旋律优美、节奏轻快的歌曲,创作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横跨半个世纪,影响了足足三代少先队员。

这首歌词被收入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且是开篇第一课。在本班学期初的课文喜爱度调查中,很多孩子都把这篇课文列为最喜爱的课文之列,更有家长附言“儿时的记忆、经典的传承”。确实,清新的描写、活泼的语言,兼之流畅上口的曲调,可谓珠联璧合,百唱不厌。

一、阅读的困惑

歌词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描绘北海秀丽的湖光水色,第二部分抒发孩子的喜悦之情,令人疑惑的是第三部分:

做完了一天的功课,

我们来尽情欢乐,

我问你亲爱的伙伴,

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


我实在想不明白,在“尽情欢乐”的时刻,谁还那么高的觉悟,念念不忘饮水思源。这个人要么脑子有问题,要么就是“革命”得一塌糊涂。而最不可思议的是,此刻一本正经提出这一问题的,竟然是一帮天真烂漫的孩子!

插曲是影片的一个组成元素,我们来看看电影《祖国的花朵》的情节:“北京小学”五年级甲班有40多个同学。班上的江林因为调皮捣蛋、杨永丽因为不关心同学,没有戴上红领巾。“六一”儿童节,同学们在中山公园与志愿军叔叔联欢。志愿军叔叔注意到还有两个孩子没有戴上红领巾,便嘱咐同学们:“希望你们要好好学习、互相帮助,争取做一个模范班。”在中队长梁惠明、小队长刘菊和同学们真诚的帮助下,杨永丽和江林开始转变了。暑假过去后,杨永丽和江林终于被接受入队了。

影片具有明显的时代烙印,一则叙事方式属于当时典型的“犯错误——受教育——被改变”模式,二则,其时的少先队组织还是所谓精英孩子的团体,“入队”问题成了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性前提。在我的童年阅读与影像记忆中,经常有小干部严肃认真教育同学的情节,那么是否可以这么推断,歌词其实是小干部对同学的教育,提醒同学要感激党和人民的关怀,以此激励自己端正思想,努力学习。这时的小干部,其实是个缩小的辅导员角色,徒具孩子的外形而已。

可能有人会说,对作品的分析要考虑作品的时代性。确实,知人论世是作品评论的基本要求。任何人都不可能脱离具体的时代环境。但是,作品一旦进入教材,尤其小学教材,就不该是作历史性的评价,而要着眼其当下意义。从阅读者接受角度看,这样的说教能否获得预期效果,恐怕谁都不会抱有多大期望。而从作品艺术性角度看,从前面的叙事抒情一下转入这种貌似启发式的设问,使得一首纯粹艺术性的作品蒙上了说教的尘垢。

至于有论者所颂赞的“第三段‘我问你亲爱的伙伴,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就从实境荡开,启发歌唱者思考、想象,从而深化歌词的意味,作品的深度与厚度都浓缩在一问句中,这是含蓄的巧妙运用”①,我认为完全是那些总是以“教育”为己任的一部分成人的一厢情愿而已。

课堂的实况证实了我的担忧。

[size=+0][size=+0]我问孩子们:“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你们知道吗?”孩子们似乎一阵迷茫,他们大概还从没思考过也压根没想思考这么严肃的问题。终于,一个孩子高高地举起了手:“是国x[size=+0]党!”旁边同学一阵哄笑。起初我以为听错了,让她又重复了一遍。我不知道,这是语文的悲哀,党的悲哀,还是孩子的悲哀。


①《歌词》2006年第9期 魏德泮《乔羽歌词创作的艺术手法》



                                                         



二、太阳的隐喻与套话的孳生
红领巾迎着太阳,  阳光洒在海面上,  水中的鱼儿望着我们,  悄悄地听我们愉快歌唱。  同乔老的其他歌词一样,这首词“通俗上口又蕴涵深意”,“质直如话而又神味隽永” (曾志忞语),无论诵之歌之,不由人不产生如临其境之感。这第二段词,寥寥几笔勾勒出阳光下孩子们荡舟戏水的场景。这部分的教学,我着力引导孩子们体验词中情景与趣味,其乐融融。  自恃教了多年书,已经很少打开手头的教参。回到办公室,不知怎么随手翻阅了起来。突然看到一行字,不禁惊出一身汗:
“阳光”既是实写,又喻指党和人民对少年儿童的关怀,进而懂得“红领巾”与“阳光”的关系,体会“迎”、“洒”所蕴含的意思。
乖乖,这首歌从小到大唱了这么多年,原来一直没理解透,只在表层意思打转,看来我这理解水平至多也就小学三年级而已。随手再翻教材编写组编写的“补充习题”,不出所料,配有相关题目,看来这标准答案得“告诉”一下了。静静回想,这篇课文已经不是第一次执教,因为要做题,当初的思想认识肯定也被“拔高”过,怎么忘得如此彻底?
看到“阳光”“太阳”就想到党,这大概也算中国特色了。“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这种思维方式是否从当年那个叫李有源的民歌手高唱《东方红》开始?文革时更是达到了极至:“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一出照四方,毛主席的思想闪金光,太阳照得人身暖哎,毛主席的思想光辉照得咱心里亮”……于是,太阳被赋予了特定的意义。在这种刻板的语词意义的机械灌输下,我们终于练就了高超的条件反射能力:
不信你随便走进全国城乡任意一间课堂,问一句:“某某人的悲剧是个人造成的吗?”百分之百回答:“不是。是社会造成的。”再问:“说明了什么呢?”学生群答:“说明旧社会、旧中国(或者资本主义、封建社会)的黑暗(或者吃人本质)!”再问:“怎么办呢?”学生群答:“推翻旧中国、旧社会(或者资本主义、封建社会),建设新社会……”(《韩军与新语文教育》P25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3年8月版)
在这种套话机制下,作为独立的个体已经遮蔽,人们不必为说什么而负责,不必追求言说的意义。更为可怕的是,长久以往便形成了惯性,潜藏进了无意识中。旅德作家程玮在一篇博文中记叙了自己和儿子徐果的一段对话:
果同学问我是谁送的。做妈的装模作样地想想,说是尼古拉送的吧?果同学眼明心亮地说,我跟尼古拉不认识,尼古拉怎么会知道我住在这里?当妈的没辙了,就反问,那你说是谁送的呢?这个在国内上了3年幼儿园的孩子想了想,认真地说,是国家送的。(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6a9dd90100bmss.html
一个心智处于萌芽状态的孩子,对国家的概念基本一片模糊,却自作聪明地作出那样的判断,我们是否该为这样的教育效果沾沾自喜? 回到这首歌词,“阳光洒在海面上”或许仅是诗人对当时情景的一种描摹,或许是渲染歌词情境的需要,事实上也确实带给人明媚、蓬勃、欢快的阅读体验,遗憾的是,我们的某些编者一旦读到这样的语词,便不假思索地开始提取思想意义。不知乔老爷闻听后,该作何想。
在文学艺术作品中,太阳是一个重要的意象,夸父逐日是永远的朝圣象征。姜文的两部重要反讽性影片取名《阳光灿烂的日子》《太阳照常升起》,绝对是斟酌的结果。“为了看一看阳光,我来到这世上。”这是我最为喜爱的关于太阳的诗句,出自俄罗斯诗人巴尔蒙特笔下,他被誉为太阳的“歌手”。这样的诗句,带给你的是对梦想的憧憬,对未来的渴望,是个体生命的舒张。而那波里歌曲《我的太阳》(O sole mio )则恐怕是最为著名的太阳歌曲了:
多么辉煌那灿烂的阳光
暴风雨过去后天空多晴朗
清新的空气令人心仪神旷
多么辉煌那灿烂的阳光
几年前,在家中简陋的音响聆听世界三大男高音的合唱,那辉煌的金属声音正如太阳的光芒,让我的心震颤不已。那一刻,每一个歌者、每一个听者,都在内心里尽情地描摹着“那个太阳”,那个光照自己心房的明亮太阳。
从远古的神话到现代的歌谣,从阿波罗到种太阳的小姑娘,从屈原到海子,我们的心空悬挂过多少轮太阳?
太阳,那个热烈、燃烧、旺盛、光芒的星球,在诗歌的天空,你该降落还是升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2 18:32 , Processed in 0.08081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