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小学教学内容的四次转化和建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0-18 10:23: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文发表于《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1年第5P60-62   

中小学教学内容的四次转化和建构
王敏勤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300191
摘要:中小学的教学内容从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提出,到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形成一定的能力和价值观,需要经过四次转化和建构。第一次是把《纲要》的要求转化成各科的《课程标准》;第二次转化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写教材;第三次转化是教师把课标和教材的内容转化成自己的知识;第四次转化是学生把教材和老师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知识。在这四次转化中教师的转化是关键,学生的转化是目的。
关键词:教学内容;四次转化;建构

中小学的教学内容从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提出,到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形成一定的能力和价值观,需要经过四次转化和建构。每一次转化和建构都是既遵循上一层级的标准要求,又是一次创新性的思维。可以说四次转化和建构就是四次创新活动。
第一次转化     第二次转化    第三次转化   第四次转化
和建构       和建构       和建构       和建构
课标制定者    教材编写者     教师          学生
由课改纲要转 由课标转化为 由教材转化为 由书本知识转化
化为各科课标 教材,建构   教案和学案   为个人知识、能力、
建构课标框架 教材体系     建构教学方案 价值观体系,建构
                                        健康人格

这四次转化和建构都是围绕着“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在不断的充实和具体化,在这四次转化和建构中,教师的转化和建构是关键,学生的转化和建构是目的。
第一次转化和构建:各科课程标准的制定者,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转化为“课程标准”,建构各科课程标准的框架,为教材的编写和教学、评价活动提供依据。
2001年的6月,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1](以下简称为《纲要》),在这个文件中明确提出了中小学的教学,都要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学生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但只有把《纲要》的基本要求转化为各科的课程标准,才能落实到教学中去。于是专家组的成员根据《纲要》的精神制定了不同学段和学科的课程标准。我们国家基础教育的课程标准分为幼儿园、义务教育阶段、普通高中三大类,在内容上一般包括基本理念和思路、课程目标(总目标和阶段目标)、实施建议、附录四部分,不同学段和学科有所不同。 如《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新课程标准》(1-9年级)包括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前言,包括:1. 课程的性质与地位;2.课程基本理念;3.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包括:1.总目标;2.阶段目标。
语文是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小学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 7~9年级为“写作”)、“口语交际” “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提出要求。
第三部分:实施建议,包括:1. 教材编写建议;2.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3.教学建议;4.评价建议。
第四部分:附录,包括:1.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2. 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3. 语法修辞知识要点。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纲要》中提出了三维的课程目标,而具体到各科的课程标准,不都是以三维的形式呈现,如《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新课程标准》,在目标的表述上,结合数学教育的特点,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做出了阐述。而英语的阶段目标则是从“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文化意识、情感态度”五个方面提出要求。所以各学校在设计教案模板时,不要不分学科的一律套用“三维的课程目标”,而要根据各科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学科的特点。

第二次转化和建构:各科的教材编写者把《课程标准》的要求转化成教科书,建构完整的教材体系(包括学生课本、教师用书和必要的参考资料),为教学活动提供了可供操作的依据。
根据《纲要》的要求,“实行国家基本要求指导下的教材多样化政策,鼓励有关机构、出版部门等依据国家课程标准组织编写中小学教材。”[2]所以新课改以来打破了过去全国使用一套教材的做法,实行教材版本的多元化、多样化,为各地师生的教学活动提供了更多选择的机会和空间。
不同版本的教材由于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不完全一样,在编写体例和材料选择上都有较大差距。所以教师一定要认真的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编写意图。特别是要看一下教材编写者对教材解读的文章,理解他们的编写意图和教材的特点。
如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顾振彪老师在解读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至九年级)》教材时,谈了他们的编写意图,我们可以看出人教版教材是如何落实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的。
这套教科书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线索,按“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板块组织单元。每个单元包括“阅读”与“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两部分。如七八年级的四册课本:
(表格略)
    在单元的编排上,整套教科书共36个单元(每册书6个单元),有36个主题。这些主题,是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大母题中,选取的一些基本的生命命题或精神命题。例如七年级上册的六个单元的主题,每两个单元落实一个母题:感悟人生、理想信念(人与自我)、自然景物、科学世界(人与自然)、人间亲情、想象世界(人与社会)。
这些单元主题对培养学生尊重、关爱和敬畏生命,对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美好的关系,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同时,由于它们都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主题,因此使学生感到亲切,有兴趣,有利于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欲望,提高学习语文的效率。[3]
第三次转化和建构:教师把教材转化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建构具体的教学方案。
这次转化其实又包括了两步:第一步是教师要把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内容转化成自己的知识,只有自己理解和掌握了才能教会学生。第二步是根据自己的理解把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内容转化成学生的知识能力和价值观。
课改以来我们往往重视第二步转换而忽视了第一步转换,总认为教师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理解和把握没有问题,关键是怎样教会学生。其实第一步更为重要,只有教师真正理解和掌握了课标和教材,对学生的引导才能准确到位。“开车最怕路不熟,教学最怕教材不熟”。
教师不仅仅要熟悉教材,更重要的是要理解课程标准,因为课程标准中有些东西在教材中并不能都体现出来,特别是一册书、一个章节很难完整的体现整个学段课程标准的总体要求。各科的课程标准,都有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而这些在教材中是看不出来的,必须学习课程标准。
在课程标准中有质的要求,也有量的要求,如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标准》中,有量化要求的部分:
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
一级(3~4年级)能唱英语儿童歌曲15-20首,说歌谣15-20首;视听时间每学年不少于10小时(平均每周20-25分钟)。
二级(5-6年级)能表演歌谣或简单的诗歌30-40首(含一级要求);能演唱英文歌曲30-40首(含一级要求);能看懂英文动画片和程度相当的英语教学节目,每学年不少于10小时(平均每周不少于20-25分钟)。
三级(7年级)除教教材外,课外阅读量达到4万词以上。
四级(8年级)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0万词以上。
五级(9年级)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
六级(高一)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20万词以上。
七级(高二)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30万词以上。
八级(高三)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36万词以上。能经过准备就一般话题作3分钟演讲。
在语言知识(语音、词汇、语法、功能、话题)方面:
二级(5~6年级):学习有关本级话题范围的600~700个单词和50个左右的习惯用语
五级(9年级):学习有关本级话题范围的1600~1700个单词和250个左右的习惯用语。
八级(高三):学会使用3000个单词和400~5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
对于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把握,这几年我们在全国开展了“运用知识树说课标说教材”的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项活动我们称为“三说”,即“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具体内容如下:
(一)说课标
1.说课程目标。如果说整个学段(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的教材,要说本学科的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如果说一册或一个阶段的教材,要说本阶段的目标。
    2.说内容标准。根据课程目标,本学段从几个方面或领域(如语文的五个方面、数学的四大领域、英语的五个方面等)提出了具体要求。
(二)说教材
3.说使用版本教材的特点和内容结构。包括课本的编排意图、内容的呈现方式、知识与技能的范围等。
4. 说知识和技能的立体式整合。不管是说一册还是一个单元,都要把本学段的同类知识进行立体式的整合。
(三)说建议
5. 说教学建议。根据课程标准和所用教材的特点,谈具体的教学建议。
6. 说评价建议。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特点,谈如何评价三维目标的落实情况。
7. 说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二步,教师要根据自己对课标和教材的理解和把握,根据学生的情况,转化成具体的教案和学案。第一步转化不涉及教学步骤和模式问题,第二步转化就涉及到教学模式和方法问题,涉及到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特色和风格问题。
第四次转化和建构:由学生把教材和教师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知识,构建学科素养和能力,形成一定价值观。
     在这次转化中除了要继续转换学生的学习方式外,另外还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培育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体系;二是培养学生探究未知世界的“志趣”。
1.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人格教育”
关于“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多年来我们几乎就没有停止过这方面的讨论。从上世纪80年代关于教育本质的讨论,到90年代素质教育的提出,到2001年开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综合素质评价,到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坚持育人为本”,都是在探讨这一问题。虽然我们搞了近二十年的素质教育,但实际上在许多地方,“素质教育还只是停留于表层,徘徊于外围,还未深入到学校教育的内核”。
“人的核心素质”是什么?核心素质是“人格”。我们的学生可以成绩差一些,能力弱一些,但他们不会危害社会。一旦人格不健全,不但会毁掉自己的一生,还会危害社会。
我们在教案中也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但在教学中怎样落实?不是生硬的在黑板上板书几个价值观的词就可以,也不是让学生在课堂上不痛不痒的说几句就行了,要触及学生的灵魂,要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和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构建学生的健康人格,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
2.学习的真正动力源于对未知事物探求的“志趣”
我们的学生为什么厌学?仅仅是因为学习负担过重吗?如果减轻负担学生就喜欢学习了吗?现在许多大学生在高中阶段为冲刺高考而拼命学习,一旦考入大学就不想学习了,他们把书烧掉或扔掉,他们说“学够了”。大学的轻负担并没有激发他们学习的愿望。我国的基础教育最大的失败是:12年教育没有培养出学生对学习的志趣。学习的真正动力源于对未知事物探求的“志趣”。
社会等外部的需要能够激发人们一时的学习动力,如参加高考,参加各种证书考试,但当需求满足后就不想学习了。真正激发一个人内在学习动力的是他对未知世界探求的兴趣和好奇心。学习的过程仅仅有“趣”是不行的,仅仅有“志”也不行。有趣而无志,学习的动力不能持久;有志而无趣,学生会感到学习很痛苦。志趣是志向与兴趣的有机结合。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培养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在兴趣的基础上再引导他们树立探求某种未知事物的志向。一旦“志趣”形成了,学习就成了“挡不住的诱惑”,就像制造了一辆“永动车”,想煞车都很困难。如居里夫人,整天在实验室里忙碌也不感到单调乏味,就在于她有了探求“镭”元素的志趣;如陈景润对“歌德巴赫猜想”的探求,虽然走的路很远,很累,但其乐无穷。有些科学家一生也未必能达到自己最初的目的,但无怨无悔。我们的教育只有培养了学生对探求未知世界的“志趣”,才算是成功的教育。


[1] 见教育部2001年文件编号

[2]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纲要》

[3] 见顾振彪先生的文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0 09:45 , Processed in 0.14233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