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7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华德福教育:不主张孩子之间竞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1-16 04:03: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华德福教育:不主张孩子之间竞争
济南市委党校 陈岱云
  教育究竟是什么?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教育?我们的教育目标最先考虑的是社会的需要、就业的需要、政府的需要、父母的需要,青少年自身的心理需要和精神需要则很少被纳入教育者的视野。而缺乏对人的个体的关注、缺乏人文精神的指引,人们的行为就会不受理性、良心、正义和道德的制约,就会沦为经济动物;缺乏人文精神的生活,人们便丧失了精神家园,即使物质生活丰富还是会陷入精神空虚之中。缺乏人文精神的教育,也培养不出真正的创造精神,因为很显然,只有具有真正的人文精神,孩子们才会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才可能具有新颖、独树一帜的思想与智慧。  最近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名为《迈向个性的教育》的书,针对目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向我们介绍了一种不同于西方主流教育的教育运动——“华德福教育”。该书作者黄晓星是中国大陆第一个研究华德福教育的学者,也是华德福教育亚洲联盟的中国代表之一。他在英、美留学多年,一直致力于华德福教育理念和实践的研究,这使他对华德福教育有了真切的体验。他的介绍为我们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让我们了解到,世界上还有这样一种如此注重孩子的个性化教育、尊重孩子成长的教育模式。华德福教育所倡导的教育理念、教育实践对于正在寻找教育改革之路的我们,或许会起到某种借鉴作用。  真正的素质教育应该是怎样的?如果我们把素质教育上升到教育革命的高度来认识,那么它就决不仅仅意味着教材、课程、教学方法的调整,而更应该是教育理念的一种大转向。其实,华德福学校所倡导的教育理念,与我们目前所倡导的素质教育在表面上看有不少相似之处,如两者都提倡人文素质教育,都强调对人的潜能进行发掘,都倡导教育的艺术化、个性化,但若认真追究起来,其深层理念却不相同。奥地利科学家、教育家鲁道夫·史代纳(1861—1925)是华德福教育的创立者,他提倡一种全新的人文精神和教育理念。他认为,工业化社会存在的问题不可能单纯在物质层面上加以解决,应该从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改变教育入手。文明的社会秩序来自于人与社会、宇宙的和谐发展,所以教育应当以人为本位,引导人寻找真正的自我,唤醒人与生俱来的智慧,唤醒一个人对生活、对自我的观察和判断,给自己生命以意义和方向。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史代纳所创立的华德福学校已遍及世界各大洲,据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全球共有600多所华德福学校,1000多所华德福幼儿园,500多家矫正教育和社会治疗机构。华德福教育正发展成为世界范围内全面检讨主流教育的少数几个独立的教育运动之一。从华德福教育的发展历史中不难看出,诞生于西方的华德福教育,其根本点是建立在对西方的工业化、现代化反思的基础上的,它倡导合作、反对过度竞争,倡导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反对现代社会优胜劣汰的竞争模式,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反对人与自然的对立。这样的教育理念显然带有某种后现代的意味。  华德福教育涉及多方面的内容,这里仅以创造能力的培养来探讨一下它的独特之处。为了配合知识经济时代的特点,现代主流教育尤为注重孩子创造能力的培养。但如何才能培养出孩子真正的创新能力,不同的教育理念看法也不相同。华德福教育认为,现行的教育模式无法培养出学生的创新能力,因为它过于强调考试、分数在教育中的作用,而无法让孩子充分挖掘出自己的潜力。这种看法倒与我们过去习惯的看法不同。我们一般认为,中国目前实行的是“应试教育”,而西方,像英美等国家实行的则是“素质教育”,这种教育非常注重对孩子创造能力的培养。这从前几年走红的一本名叫《素质教育在美国》的书就可以得知。而对于华德福教育者而言,西方的主流教育也不是什么“素质教育”,不能真正培养出孩子的创造力。在培养创造性方面,华德福教育与现行教育最大的不同在于,它尊重每一个孩子的创造能力,而不按某种功利标准把“创新能力”贴上等级化的标签,而且它对创造性的培养是和人文精神的熏陶、文学艺术的教育结合在一起的。这种培养贯穿在华德福学校的各个阶段、各个方面。如幼儿园时期,华德福幼儿园不像一般幼儿园那样对孩子进行知识方面的潜能开发,不教孩子读书、写字、算数,而是注重孩子的健康成长,给予儿童温暖与爱。幼儿园的课程包括游戏、故事、音乐、艺术、手工、运动、照料动物、做面包、做家务等。上课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或在阳台上种一盆小麦,孩子们轮流浇水;或是养一对金鱼,让孩子轮流照料;或是帮助老师布置教室、洗被子、做清洁等。自由玩耍时,孩子们用木头、石头、树枝、树皮、松果、布料等自然材料在地上搭建自己的农场、村庄、城堡和自己的家等,有时孩子们也会自己编故事扮演角色,在“过家家”中模仿成人的生活。上美术课时,孩子们可以自由画自己想画的东西,老师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指导”,每一个孩子的画都会成为大家欣赏的对象,画画成为孩子们表达自我情感的重要方式。中小学阶段,主课的内容和教学方法都十分强调艺术性。其中给我印象深刻的一点是,华德福学校无论低年级,还是高年级,都没有什么固定的教材。书中专门有一节,叫《华德福学校的学生自制教材》,据作者介绍,华德福学校里,每个年级的学生都在老师的指导下编写自己的教材,配上插图、图表和标本等。如一年级学生学习字母F,先从图画和故事入手,老师先讲一个有关鱼的故事,然后给学生示范画了一条像字母F那样的鱼(fish),再进一步演变成F。老师鼓励学生多想一想还有哪些东西看起来像F。学生一般会用方块形的蜡笔画满一张纸,画出各种各样的东西,这样的作品合订起来就成了学生的课本。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制作教材的过程中得到充分发挥,学习变成了一个创造过程。  华德福教育在许多方面都与主流教育迥异。如在学校管理方面,华德福教育强调独立自治,学校由教师集体管理,不设立校长或主任,教师可以拥有聘任、基建、财务等方面的决策自主权,这显然来自于一种平等、民主的理念;再比如,华德福学校没有考试,而把主要精力放在培养和调动孩子对学习的兴趣方面,只要孩子感兴趣,就不用考试和排名次等方法来衡量。学校不主张在孩子之间展开竞争,强调合作,鼓励孩子们相互欣赏、相互帮助。  令人惊讶的是,在与其他学校的竞争中,华德福学校竟表现出了很大的优势。据作者介绍,在德国和英国,华德福学校的高中毕业生在一年的考试准备之后,其应试能力反而比公立学校要好得多。这是否说明,主流教育所推崇的淘汰、竞争或许并非培养人才的最佳途径?通过一种迥异于现行教育的方式,我们也能很好地达到我们的社会目标?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中国教育报》2002年7月4日第8版



2#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6 04:08:18 | 只看该作者
在华德福听童话
●干国祥
发表于《成长》2004.11
11月6日,到成都南郊琉璃场。那里的白杨树下掩藏着中国第一所华德福学校(德语Waldorf Schule,英语Waldorf Education),一批来自全国各地,以及德国、美国、澳大利亚的教育理想主义者,聚在朴素的农庄般的校园里,在病疴沉沉的中国主流教育之外,营造着一方绿色的天地,讲述着一个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更重要的是人与内心和谐相处的教育童话。

打开竹篱的校门,仿佛进入了一个古老的童话。学校由一个度假村改建,树木与藤蔓都长得极盛了,房舍与装饰早已褪去了当初逼人眼睛的颜色,儿童娱乐的地方也看不到色彩鲜艳的大型塑料玩具,高大结实的木滑梯和秋千上留有明显的手工痕迹。这一切很愜我的口味,后来读黄晓星《迈向个性的教育》,才知道世界各地的华德福学校大多建设在郊外,并配有农场等设施,而这些手工痕迹的作品中,也都体现着华德福学校的教育思想。树荫下有几个孩子在玩沙和水,几个像母亲又像教师的人或远或近地陪伴着孩子们,我六岁的女儿立刻奔去加入了这些游戏,在绍兴老家的时候,沙和水是她最喜欢的玩伴,后来跟着我们在各城市间奔波,她的快乐,也就被局限在肯德基店里的那小小的滑梯里。

我们到得迟了,先到的朋友已经坐在乡村式的竹椅上观看全球华德福教育的录像。读过太多的教育书籍,做过太多的教育梦想,录像中的这一切并不陌生,有些像帕夫雷什中学,只是提倡合作却并没有集体主义的口号与诉求,有些像杜威的芝加哥实验学校,或者有时就直接是古雅典社会场景的复活。录像之后,计划本来还要看卢安克(Eckart Loewe)的哥哥为他拍摄的在广西农村从事教育的录像,因为时间有点紧,有人便建议大家跳过此节目,接着去欣赏幼儿教室里的木偶剧。主持人张俐提了一个要求,请大家在表演完木偶剧之后不要鼓掌,听完之后,请静静地走出教室。这个奇特的要求引起了我的兴趣。

我们脱了鞋,依次走进幼儿教室。和外面的绿色、质朴不同的是,这是一个极为精致甚至艳丽的房间,洁净的木地板,教室的一角有着盘碗等厨房的用品,大概是孩子用来办家家的吧,教室的每个窗户都笼着粉红的丝绸,使得整个房间的光线与色彩都带着几份童话的浪漫。

我进去时,孩子们已经跟着来自美国的Tammy老师和张俐老师一起在唱手指歌(一边用手指作着哑语式的舞蹈,一边吟唱着),我发现我女儿也已经安静地加入幼儿园的孩子中间,一起在做着这个她事先不知有没有学过的游戏。刚刚还在校园里奔跑嬉戏的孩子们,此刻显得安静极了,他们总是这样容易地进入一个新的情景中。孩子的外围是我们这些大人,坐在高高低低的凳子上,或者像我一样直接盘腿坐在地板上。

歌声很静但是很清晰。教室很静,静得可以在歌声中听到自己的呼吸。

然后,坐在孩子旁边的张俐老师用火柴点亮了蜡烛。她点得很慢很慢,仿佛是一个祈祷仪式的主持在进行着某个庄严的仪式。火柴大概是受了潮,划了好一会儿,但是她只是气定神闲地慢慢地划。当火柴“嗤”的一声燃起的时候,大家的眼睛也便仿佛都亮了起来。而Tammy老师则已经站在孩子对面的那个蒙着丝绸的类似沙盘一样的台子前,等到张俐把火柴点燃,她便轻轻地揭开丝绸,原来,下面是一个极粗犷的童话场景,有些像田野,又有些像树林,上面有几个布娃娃,也一样是可以用粗糙来形容的,布娃娃的脸就像是丰子恺漫画中的人物,没有眼睛与鼻舌。一切需要你去想象:这个是母亲,那个是具有魔力的老婆婆,还有这个便是小女孩;这是街道,而旁边的则是黑森林……

然后,张俐老师一边护着她的蜡烛,一边用她宁静的声音,讲述格林童话《甜粥》,而Tammy则随着张俐的声音用手中的道具表演这个童话的木偶剧。故事很短,但是张俐讲得很慢,Tammy也表演得很慢很慢,所有的人,包括孩子与大人,都静静地听,渐渐地沉入到童话的意境中去:

从前有一个家境贫穷,但是心地善良的小姑娘,她和母亲过着孤苦伶仃的生活,她们总是吃不饱肚子。有一天,小姑娘走进森林,遇到了一位老婆婆,老婆婆送给她一口小锅。只要对着锅说“小锅,煮吧”时,锅里就会煮出香甜的粥。再对锅说:“别煮啦,小锅”时,它就停止了。小姑娘把锅拿回家给母亲,从此,她们就不再有饥饿,经常能喝到香甜的粥。一天,小姑娘出门去,她母亲说:“煮吧,小锅,煮吧。”小锅煮出了粥,她吃呀吃,一直到吃饱了肚子。可是当她想让锅停止煮粥时,却忘记了该怎么让锅停下来。锅不停地煮呀煮,粥都溢出了锅沿,它还在煮,结果粥流满了厨房和整个房子,然后蔓延到隔壁的房子里,又流进了街道,仿佛要让全世界挨饿的人们都吃饱,可是这却造成了一场大灾难,因为没有人能够停住它。最后只剩下一栋房子没有被粥淹没时,小姑娘回到了家,她只说了一句“别煮啦,小锅”,小锅立刻停止了煮粥。从此,任何人想走进这个城镇,他必须吃开一条路,才能进去了。

故事讲完了。没有掌声。张俐轻轻吹熄蜡烛。Tammy静静地用丝绸把舞台盖上。就像是一次真正的落幕,或者一个仪式的终结。然后,我们这些成人一个个静静地退出教室。

没有掌声,——“请不要鼓掌”,这个在开始时吸引我兴趣的问题,在落幕时我已经找到了自己的解答:对孩子来说,童话是最真实的生活,他们刚刚跟着格林叔叔到德国的森林中与小姑娘和老婆婆相会,经历了甜粥成灾的危险,这时候,突兀的掌声将意味着提醒大家:这个故事是假的,是个不真实的游戏,现在游戏结束了,大家应该回到这个真实的生活中来了。同时,对于参与表演的孩子而言,掌声也可能意味着大家是为表扬而演。当我们的教育失去最初的创造力后,表扬和惩罚作为外在的学习推动力,已经渐渐地异化成为学习的惟一动力,为掌声而不是为艺术和生活而“演出”,这难道不是值得我们反思么?当然,正如后来在分析时黄晓星先生补充的那样,在其他的场合,掌声也有它独到的魅力,但是在童话之中,真实性,宗教感,这确实是比掌声更为重要的。

然后,我们在小小的操场上用竹椅围成一个圈,开始了一场愉快的对话。大家作了自我介绍,除了黄晓星和张俐,华德福还有李泽武、徐添、萧望野等人,因为被中央电台和中国青年报报道而成为“名人”的德国青年卢安克,虽然说得一口流利的中文,却仍然是所有人中最安静的一个。另外还有一些三教九流的朋友:写童话的傅蕾,做教育媒体的我和李玉龙,在私立学校教小学的我的妻子,书店的朋友,自由职业者……

傅蕾为我们讲她在阿坝州藏区度过的童年,讲她把妈妈缝制的藏鞋当成小船在溪中漂流,讲她追着漂流的鞋子,直到它被溪流的漩涡吞没;黄晓星讲前些天在华德福校园度过的万圣节,讲校园内巫师、仙女与小妖的一场聚会;李玉龙讲《教师之友》的神奇命运;我讲园中高高的树和花圃中的草,讲这些草如何才能被孩子驯服,就像小王子驯服他的玫瑰和狐狸……

当我们谈这些的时候,秋天的风吹动头顶的白杨树叶,奏出一曲久违的自然之音。还有鸟鸣与虫吟。而孩子们兴高采烈地在滑梯和秋千嬉戏,一个小小的男孩从秋千上滑落下来,“咯咯咯”地发出不知是哭还是笑的声音,我们望着他,但没有人起身,直到确信他只是忘我的快乐,才回头继续我们的对话。这时候的孩子们,虽然不是狂野的那种样子,但却是用身体在自由地呼吸与运动,——只是大人们很难知道,他们在滑梯上表演的,是妈妈讲过的哪一出童话,或者是刚刚即兴创作的短剧。他们不只是在运动,他们是在故事与童话中运动。

当竹篱在身后掩上的时候,一个教育童话暂时地结束了它的讲述;而更神奇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2004年12月3日星期五初稿

2004年12月6日星期一定稿

附:黄晓星《童话的教育意义》

童话在儿童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各个民族的传统童话,如格林童话全集被广泛地应用到教育中,跟神话故事,传说和中国的童话故事相比,我在这里指的童话应该有以下特点:
第一,在故事中,通常没有固定的时间、空间、地点和人物。例如,故事的开头常常是,很早以前,在一个古老的王国里有一位王子。
第二,故事总是喜剧性的结局。例如,后来那个女孩和王子结婚了,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
第三,故事可能就发生在你的眼前或你的周围,但有着魔术般的发展和结局。
在童话中常常可以找到如下几个问题的答案:世界是怎么样的?如何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生活的目的是什么?如何找到真正的自我等等。
瑞典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认为:儿童不会区别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在成人看来无生命的事物,在儿童眼里却都是活的、有意识的。如童话中的太阳、月亮、动物、植物,自然界中任何物体都能讲话。他把这一现象称为儿童的“万物有灵论(Animistic Thinking)”。这是儿童自然的精神活动,而不是理智的思维活动,形象化的童话世界与儿童的意识相吻合,因此童话就是儿童真实的世界。
仔细观察专心致志地玩耍的儿童,你就会发现他们常常把周围的世界与想象中的世界艺术般地结合起来,为自己营造一个梦幻般的世界,并渴望进入这个世界。儿童的世界本身就是一个色彩缤纷的世界,就像在童话故事中被施了魔法那样,被一张“白纸”覆盖着,他们的成长过程犹如童话故事,经过不断斗争而挣脱魔法,揭开这层“白纸”来展现自己。当挣脱魔法展现出原貌时,梦幻般的世界便随着魔法即时消失,他们的意识开始醒悟,并进入寻找个性和自我的理性阶段。
传统的童话象征着人类早期的认知意识,人类的认知意识也有它的童年阶段。那时,在理性未省悟之前,人类的认知意识像梦一样,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没有明显的界限。人类只有群体意识而没有个体意识。到中世纪时,人类的个体意识才开始展现,强调个性化和个人的独立自由。对于一个人来说,从他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中,其意识的产生和发展,到自我的寻找等过程都能在童话中找到其原貌。深入理解童话故事可以唤醒人处于睡眠中的意识和感觉,补充天生智慧的不足。
人的个体意识在三岁左右开始出现,从那时起用“我”来称呼自己。一般在青春期时,开始寻求和发展自我,而人类意识发展到个体意识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童话的开始常常是“很久很久以前”,故事发展常常是“过了很久很久之后”。当故事展开之后,广阔的时间和空间即展开,童话故事的发展和变化正好反映了人类意识从出生、长大到成熟的整个过程的不同阶段。因此在传统童话中隐藏着人类深层的意识和古老的智慧,并具有强烈的号召力去唤醒儿童处于睡眠中的意识。
以童话《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为例。白雪公主的母亲做针线活时,被针刺破了手指,看着滴在雪地上的三滴血,她希望将来有一个孩子,白如雪,红如血,头发黑如乌木。皇后对人类未来有一种理想的先知——新的人类将会自我控制、净化本性和敞开精神,那就是红、白和黑的象征。新事物降临的同时,旧事物即消失。所以白雪公主出生后,皇后就去逝了。当白雪公主长到七岁时,她的继母从魔镜那里得知白雪公主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女孩。七岁的孩子开始换乳牙,“自己的”身体已从遗传的生理身体中挣脱出来,象征着一个人的身体完全“出生”。白雪公主作为新的力量出现,被代表旧的力量的继母所排斥。她还想通过吃白雪公主的心和肺来强壮自己。继母的猎手没有杀死白雪公主,让她逃到森林里,白雪公主也未被野兽吃掉,却进入了小矮人的家,她得到七个小矮人像臣民对国王那样的敬拜。这象征着白雪公主得到天使的保护,也展现了儿童崇高和典雅的精神世界。同时,白雪公主相信她的继母的花言巧语而遇难,也展现了儿童天真无瑕和可触摸的物质世界。
白雪公主的继母又问魔镜,当她得知白雪公主还活着时,她跨过七座大山来到七个小矮人的家,企图杀害白雪公主。白雪公主吃了有毒的苹果,像夏娃吃了禁果而离开天堂那样,意味着她将离开天堂般的儿童王国而进入青春期,苹果卡在她的咽喉里,她没有死亡而是暂时被隔离了精神世界。最后,王子跨过七座大山来到七个小矮人的家,找到白雪公主,救活白雪公主并和她结婚。象征着精神与个体的再次结合。在故事中,精神像白雪那样转化为纯洁的雪花,从看不见的地方形成,并飘然来到人间,又悄悄地离开,回到看不见的世界,象征着精神从精神世界来进入人的身体,身体死亡之后,精神又回到精神世界。
故事中“三”滴血的“三”,“七”岁的白雪公主、“七”座大山和“七”个小矮人的“七”,都不是简单的数字,“三”象征着人的身、灵魂和精神三元体,“七”象征着人以七年为一阶段的周期性发展。任何民族的童话中都能看到,如三个、三次、三年,或者七个、七年,或者过了七七四十九天、一百年等有些神秘色彩的数字。
童话就是精神世界的描绘。童话就像天使那样伴随着我们出生和成长,引导我们的精神来到这个物质世界,并进入人的身体进行协调,共同完成人的生命旅程,这样我们的人生可由童话变成真正的心和灵魂的永生。如格林童话选集已经深入人心。童话是每一个儿童心灵的宝贵财富,老师通过这些童话能够接触到儿童的心灵深处,这就是童话在华德福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所突出的特殊意义。
童话也是民族文化的结晶,童话中通过打猎、砍柴、采药、采草莓、打鱼等日常活动,塑造理想化的象征人物如公主、王子、国王、王后;象征现实化的人物如渔民、农夫、鞋匠、石匠等,通过人类基本的生活活动,表达传统的生活方式,展现生活原貌,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人们的理想和生命的意义。
传统的童话汇聚了民族语言的精华,并通过口述代代相传,在口述文化中,记载着最原始的文学和艺术,口述这一传统的教育方式不能被忽略了。在讲述童话故事和人物传记的过程中,应注重语言的表达,让儿童感受到语言的美。故事的语言简练、易懂和流畅,其中还常有儿歌、诗歌、顺口溜和音乐等,对初学语言的儿童来说,童话故事就是最好的教材。
童话也是培养儿童想象力的最佳材料。讲述故事时,不仅仅是介绍故事的情节,更重要的是勾画出一幅幅活生生的图像,让儿童“看得见”,并在脑子里创造自己的图像。也可以通过木偶戏或布袋戏来表演童话,让儿童充分地融入童话的世界里。孩子在听故事的过程中,默默地寻找相关的经历想象与塑造画面,感受与领悟其意义。这时生命构成力开始“工作”,这股力量从中塑造了身体,并逐渐上升到感觉,发展到思考并进行创造。要求孩子们根据童话故事的内容进行绘画和表演。
儿童的生活不能缺少童话,当他们感觉到被忽视、拒绝或伤害时,他们不能像成人那样理性地分析,而是发挥想象力,从童话世界中寻找角色,他们认同英雄人物的一切斗争,这种认同深深地印入儿童的内心世界,暗地里把自己放在英雄的角色上,克服焦虑、惊恐、孤独和失望,根据自己的经历来塑造出乐观的形像。童话故事不但可以帮助他们打开一个明亮的空间,还能给儿童有关现代社会生活的意象,帮助儿童把日常生活中复杂的、分辨不清的事情简单化,帮助他们理清内心世界,塑造自己的梦幻世界。可以说童话是滋养儿童灵魂的精神乳汁,是儿童希望和理想的启蒙,也是儿童生活的良方妙药。
在传统的生活方式中,一到晚上,父母、老人或邻居经常讲一些代代相传的童话、神话和民间故事给孩子听,而现在却被电视、电子游戏或功课取代孩子的生活,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功利的教育,使很多孩子失去了童年时期应当得到的精神食粮。
花,从看不见的地方形成,并飘然来到人间,又悄悄地离开,回到看不见的世界,象征着精神从精神世界来进入人的身体,身体死亡之后,精神又回到精神世界。
故事中“三”滴血的“三”,“七”岁的白雪公主、“七”座大山和“七”个小矮人的“七”,都不是简单的数字,“三”象征着人的身、灵魂和精神三元体,“七”象征着人以七年为一阶段的周期性发展。任何民族的童话中都能看到,如三个、三次、三年,或者七个、七年,或者过了七七四十九天、一百年等有些神秘色彩的数字。
童话就是精神世界的描绘。童话就像天使那样伴随着我们出生和成长,引导我们的精神来到这个物质世界,并进入人的身体进行协调,共同完成人的生命旅程,这样我们的人生可由童话变成真正的心和灵魂的永生。如格林童话选集已经深入人心。童话是每一个儿童心灵的宝贵财富,老师通过这些童话能够接触到儿童的心灵深处,这就是童话在华德福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所突出的特殊意义。
童话也是民族文化的结晶,童话中通过打猎、砍柴、采药、采草莓、打鱼等日常活动,塑造理想化的象征人物如公主、王子、国王、王后;象征现实化的人物如渔民、农夫、鞋匠、石匠等,通过人类基本的生活活动,表达传统的生活方式,展现生活原貌,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人们的理想和生命的意义。
传统的童话汇聚了民族语言的精华,并通过口述代代相传,在口述文化中,记载着最原始的文学和艺术,口述这一传统的教育方式不能被忽略了。在讲述童话故事和人物传记的过程中,应注重语言的表达,让儿童感受到语言的美。故事的语言简练、易懂和流畅,其中还常有儿歌、诗歌、顺口溜和音乐等,对初学语言的儿童来说,童话故事就是最好的教材。
童话也是培养儿童想象力的最佳材料。讲述故事时,不仅仅是介绍故事的情节,更重要的是勾画出一幅幅活生生的图像,让儿童“看得见”,并在脑子里创造自己的图像。也可以通过木偶戏或布袋戏来表演童话,让儿童充分地融入童话的世界里。孩子在听故事的过程中,默默地寻找相关的经历想象与塑造画面,感受与领悟其意义。这时生命构成力开始“工作”,这股力量从中塑造了身体,并逐渐上升到感觉,发展到思考并进行创造。要求孩子们根据童话故事的内容进行绘画和表演。
儿童的生活不能缺少童话,当他们感觉到被忽视、拒绝或伤害时,他们不能像成人那样理性地分析,而是发挥想象力,从童话世界中寻找角色,他们认同英雄人物的一切斗争,这种认同深深地印入儿童的内心世界,暗地里把自己放在英雄的角色上,克服焦虑、惊恐、孤独和失望,根据自己的经历来塑造出乐观的形像。童话故事不但可以帮助他们打开一个明亮的空间,还能给儿童有关现代社会生活的意象,帮助儿童把日常生活中复杂的、分辨不清的事情简单化,帮助他们理清内心世界,塑造自己的梦幻世界。可以说童话是滋养儿童灵魂的精神乳汁,是儿童希望和理想的启蒙,也是儿童生活的良方妙药。
在传统的生活方式中,一到晚上,父母、老人或邻居经常讲一些代代相传的童话、神话和民间故事给孩子听,而现在却被电视、电子游戏或功课取代孩子的生活,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功利的教育,使很多孩子失去了童年时期应当得到的精神食粮。
[/td][/tr]
[/tabl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2 15:16 , Processed in 0.08454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