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袁凌:生活在当代的唐朝诗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1-17 11:21: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袁凌:生活在当代的唐朝诗人叶匡政 《 中华读书报 》( 2015年11月11日   07 版)

    我遇到过三个异人,一个是梁小斌,90年代中期遇到杨键,在北京这么多年遇到的就是袁凌。2009年我和袁凌成为同事,但因为他三进三出,我们俩实际同事不到三年。我在北京认识很多诗人,袁凌是这些诗人中非常纯粹的一位,而且工作非常严谨。他早年在《新京报》工作,名气很大,但是通常工作一年以后,他就回到老家写作,写完一部作品再出来。
    我在《凤凰周刊》主要负责写时评,袁凌负责调查新闻,他是非常优秀的调查记者。我们现在往往被职业身份所约束,觉得一个记者怎么会写关于唐诗的文字,其实袁凌大学和硕士读的都是中国古典文学。新闻行业有许多人在坚持职业以外的写作,写小说、写诗。因为职业的关系,他们往往没有进入我们通常所说的文学领域。袁凌是新闻记者,他不得不关注底层事件,他最著名的一篇报道《走出马三家》,很多媒体都转载了。从个人感觉来讲,我们其实跟世界基本隔绝,接触的基本上都是同类人,但袁凌不是,他做大量的访问,长期在外面出差,接触很多人。袁凌一方面是记者,要报道现场,同时又写诗,写他报道时的另外一种感受。
    袁凌新书《在唐诗中穿行》(东方出版社2015年版)的书稿三四年前给我看过。我当时看了以后就觉得惊讶。他平常的新闻调查文字凝练,而且带有一些诗意,跟大众沟通完全没有问题。但是我看这部书稿时,感觉文字有很深的古典文学功底,还引用了许多当地方言,你能感觉到他强烈的挣扎,从他的诗能看到他早年对唐诗的热爱。我早年也很喜欢唐诗,十几岁开始读现代诗,所以基本上没有受过古典文学很深的影响,写诗的时候,语言相对流畅一点。但袁凌的诗不是这样,疙疙瘩瘩的,中间有一些精彩的句子。他现在还常写诗,这两年看到他很多诗,已经成熟了很多。能感觉到他的语言里有一种非常独特古怪的气质,就像是从古诗写到现代诗,总觉得中间缺点什么。他一直在挣扎。
    袁凌身上存在三种挣扎:第一是职业挣扎。在新闻记者这项本职工作外,他用大量时间来写作自己热爱的小说和诗歌,写调查新闻不过是他的谋生方式,但即便如此他也做得很优秀。第二是古典汉语和现代汉语之间的挣扎。他过去学古典文学,会背许多唐诗。他写诗的最初十几年碰到障碍,但最近已经打通,这本书还能看出来,很多句子稍微让人觉得有点不适应,这种不适应往往是想表达出别人没有表达出来的意思。这不是西方现代文学的表述方式,而是以中国的古典文学传达认知,袁凌能清晰地表达这种认知,而用白话文表述就会有很大难度。第三,在古典世界与现代世界之间挣扎。所以他不断离开北京,过着一种纯粹的书生生活。他就是一个生活在当代的唐朝诗人。
    西川说,袁凌写作《在唐诗中穿行》“像一个记者一样进入唐朝”,很精彩。我最近看了袁凌的很多诗,他曾经出过一本非虚构作品《我的九十九次死亡》,给人印象很深刻。袁凌的作品很难归类,那本书写他遇见的所有死亡,骇人听闻的死亡,他采访中遇到的死亡。他写得其实有小说的感觉,但确实又是事实,有很多故事和观点。
    袁凌像古人,除了语言方式,还有很重要的特点——在他那儿,不像当代文学家的文体意识这么重要。我们一开始写作的时候,往往非常清晰地知道写作的门类,而且可能要先读很多文学史,然后慢慢形成一个清晰的认识。当然一开始可能什么都写一点,但是很快自己感到写作比较成熟,就完全按照文学专业要求进行写作。袁凌是记者,写的是纪实类作品。中国传统意识里没有文学概念,除诗歌以外都是文学,写墓志铭也是文学,甚至诸葛亮的《出师表》,给皇帝上书也是文学。中国传统文学认知里,除了诗赋,其他的所有东西都归类到文学。我认为袁凌的新闻调查也是文学作品,虽然很多人不认同。再过一百年,我们重新梳理文学史,一定不是按照今天的标准。今天这个网络时代打乱了所有媒体界限,而未来一百年梳理今天的时候,一切都会有价值,我个人认为这就是文学。而这个特色在袁凌身上表现特别明显。无论古代诗人还是当代诗人,有一些特点是共通的:都在寻找不同事物之间的关联,用一些词来创造性表达新的体验。袁凌不断回到故乡去,诗人希望自己回到原初,回到没有任何理念的世界。
    现代社会讲究模仿,情感表达方式都要学习别人,只有符合常识性规范标准,别人才觉得你正常。袁凌无论在新闻界,还是在诗歌界,还是在“非虚构”写作方面,都是一个异类。他是小说家还是作家?他主要精力在写小说,但他身上结合了各种各样的特征。他一直回到故乡,其实对诗人来讲,如果想保持纯粹的诗人状态,那么这种状态会使他不断回到故乡。有一句话说“我希望我的回忆确定得越晚越好”,我从来不确定,也希望非常晚才确定我的回忆,因为诗人总是延迟自己对很多事物的认知,对世界很多事物保持未知感、新鲜感,不像哲学家、思想家那样,用已经确定的语言理解世界。所以一些优秀的诗人,在这个时代往往生活非常狼狈,为什么?因为他为了保持思维的完整性,保持内心的真实性,必然会与社会很多常识发生冲突。袁凌身上这种心态一直保持很好,他不断回到故乡,不断回到自己生长之地,这一点不同于常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17:14 , Processed in 0.07814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