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课堂与研修——文化的一种再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1-20 11:44: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课堂与研修——文化的一种再造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副主任、特级教师
赵才欣
2012年4月16日下午讲座
课前谈话:
今天我讲座的题目是:课堂与研修——文化的一种再造
这个话题的背景:为什么勤奋并不能带来高收入。
图表:《1998年各国就业者平均小时数》
图表显示:勤劳不致富。中国人最苦,因为中国人的工作时间与美国、日本、荷兰等国家相比最长,而所获金额最少。美国、日本、荷兰口袋里的钱很多,而我们最少。
世界经济生态链,董事长是美国人,生产地是中国。出来的产品利润回到美国,我们只有一点点。
人的劳动的贡献和价值和美国不一样。一种是创造劳动。注重研究的,高端的品牌的,人才差异,所得差异。
播放视频:奥巴马对美国学生的讲话。
    你们今天过得怎么样?……开学第一天,希望早睡一会儿……母亲上班辛苦,责任很重,不断激励你走正道,希望不要让家长白费精力,要学会做事要肯付出努力对自己应尽的责任。必须接受良好的教育,不能让失败左右自己,不要自己放弃自己。你们会做出什么贡献?不要辜负你们自己 ……
愿望与结果的反差
    图片:200994日温家宝总理听北京35中学的课后提出“五问教育”。
五问教育:
    一问:中国教育如何摆脱“危机”?     二问:怎样培养出更多“李四光”
    三问:“教育家”在哪里?                     四问:素质教育,何以年年提年年缺?
    五问:教师地位为何总没“到位”?
学生应保持的特点:
保持好奇,创新思维;追根究底,问题探究;
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文理兼顾,科艺并重。
“育分”不容“育人”——
      课堂的异化:  现状:一科一周8节课 周考+月考  三轮复习
      围绕“分”学生成了——
      学生是容器、学生是囚徒、学生是产品、学生是动物。
讲述:目前复习课只有两句话:系统梳理,把书从厚变薄;举一反三,把厚变薄。目前教辅材料一本一本练。
辞海里没有训练一个词。训练是马戏团训动物的。
汇报提纲——
标杆——“课程文化”的转型
反思——“课堂文化”的回归
回应——“研修文化”的再造
第一部分:课程文化:转型
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2020核心理念
    理解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
    每一个学生:全体学生全员关注一个不落下。
    终身:终身教育,学历目标 。
    发展: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学习、创新、实践全面发展。
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书中介绍的:知识四个类型:(表格)
    原始知识型(神话知识型) 古代知识型(形而上学知识型)
    现代知识型(科学知识型) 后现代知识型(文化的知识型)
改革开放以来的课程发展(图表):
改革历程:第一次(改革开放初期)。
课程观: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双基)和学科知识学习的系统性。
改革重点:改变语文教材成为语录、理科教材变成三机一泵等错误做法。
主要标志:建立了以严密、系统为特征的学 图片6让生命发光——萤火虫课程架构图、科课程体系。
其他说明:课程教材出现深难重的问题,课程教材的学科本位倾向严重。
改革历程:第二次(20世纪90年代)
课程观:强调降低难度、深度,面向生活、面向社会,扩展知识面。
改革重点:改变课程教材深难重的问题,宏观上扩大了知识面、拓展了学习广度。
主要标志:对学习内容要求作分层次、明确性严格规定,教材教学要紧扣课程标准,控制深度和难度。
其他说明:在微观上仍存在面面俱到、知识点过多的问题。
改革历程:第三次(进入21世纪)。
课程观:强调德育为核心,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学生素质发展为本。
改革重点:在原来改革基础上,改变唯统一要求、唯课本知识、唯接受性学习方式等。
主要标志:对课程作更科学的结构化处理,实施课程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管理,学校和学生对课程有一定自主权。
其他说明:课程设计和课程实施之间有相当一段时间内存在不相适应问题,教研工作面临新挑战。
课程的社会背景——
知识经济时代、全球数字化时代、终身学习社会——社会转型。
讲述:
·1 知识经济时代——社会转型带我们的思考,知识不是靠传承和引进发展的,而是要创新发展的。研究性的学习课程。产生的问题作为源头。
·2 全球数字化时代——意味着一个现成结论,网上知识成千上万。重视结论转化为重视过程。现在孩子的数字技术比老师进步得快。
    案例:
    11年来,有限的时间获得最大的信息。感到老师面临新的危机,凭数字化技术,软件的操作水平不如学生。孩子是信息化时代的? 我们是难民 ?五年以内将孩子的书包变成电子书包。原料石头做的。产业调整,造纸厂,福泽路,书店最集中,书论斤买,11元一斤。
·3 终身学习社会: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教育需要培养——(《发现母亲》的观点)
    智力是铁——需要心智基础      意志是铜——需要斗士精神
    品德是银——需要内秀意志      气概是金——需要信心原件
    整合人的可爱素质,打造符合现代要求的社会公民。
            原理 思维 人际关系 审美
讲述:
    华良方(美国的大学生)提出,学生毕业离开学校5年的说原理,离开学校10年的说理念,离开学校15年的说人际关系,那么离开学校20年的呢?
     跟踪的目的在于寻求什么原因使学生保持优秀状态?中小学的时候,什么一种因素使你现在走到这种地步?两个因素:兴趣和习惯,这两个因素造成一个人的终身发展。
当代课程改革理念的变化(1)
    学生适应课程——课程适应学生
    学生的有差别性  学生的可发展性  学生的新起点性  学生的欠稳定性
当代课程改理念的变化(2)
    组织学习内容——设计学生经历
    知识是怎么接受的  知识是怎么掌握的  经验是怎么积累的  能力是怎么发展的 ——注重过程
讲述:
    上海的“东方绿舟”已经建设十年了,每年上海的每个学生,都要在这个地方生活三到五天,丰富学生的生活,注重的是知识,能力,过程,由此变成学生的素养。
当代课程改革理念的变化(3)
    只为升学奠基——为了终身发展
学力:态度为核心,能力为关键,知识为载体。  
总学力:基础学力、创造性学力、发展性学力。
讲述案例:
    用教师的课件,说明心灵的呼唤:音乐是很重要的,伴随着人的成长。参加追悼会,最感人是音乐。
    出示:幸福的晚年照片   
    播放:视频:困境中的老人们 流浪汉 。
    让学生知道《让世界充满爱》歌曲,现在的孩子,感受音乐,让学生知道音乐背后都有很多情感的因素。
播放:《让世界充满爱》
歌词:《让世界充满爱》
         深深地凝望你的脸,轻轻地握住你的手,这颗心永远属于你,告诉我不再孤单。   
         深深地凝望你的眼,不需要更多的语言,紧紧地握住你的手,这温暖依旧未改变。   
         我们同欢乐,我们同忍受,我们怀着同样的期待。   
         我们共风雨,我们共追求,我们珍存同一样的爱。   
         无论你我可曾相识,无论在眼前在天边,真心的为你祝愿,祝愿你幸福平安。
    播放视频:《酒干倘卖无》  
    《搭错车》《酒干倘卖无》《说说你的故事》《千手观音》
一个人只要心中有爱,自然有一千双手来帮助你;
一个人只要心中有爱,自然会有一千双手帮助别人。
有效教学问题——影响对课程计划的执行
    顶层设计 课程方案(得到认同)----有效教学
    教什么?学什么?
    学科思想?教材运用?内容补充?总量把握?
    怎么教?怎么学?
    问题源头?技术应用?方法设计?作业落实?
李家声说过:
“世上最危险的职业有两个,一个医生,一个是教师。庸医害一个人,庸师害一群人:毁的是孩子的精神和心灵” 。
“以教为本”的课堂教学
    符合标准的课为好课——
教学目标明确,教程安排合理,提问精简恰当,
适时运用媒体,渗透学法指导,注重能力培养,
板书精当美观,教态亲切自然……
    满堂电,满堂动——声色+课件?
案例回放:外国人看中国课
    上课:某市、某校、某班 教育局领导陪英美专家听课,一位头发花白的教师上课。
教师:教态从容,语言精练,板书清晰,情感丰富,提问精到,回答踊跃。
状态:——教学互动热烈;——教学过程流畅;——目标达成理想。
    结果:教师高兴 学生高兴 领导高兴,老外无话可说。外国专家评课:看不懂!!
东方课堂文化:
重视——基础、系统、规范。图:东方课堂状态
西方课堂文化:
重视——创新、应用、前沿。图:西方课堂状态
相互借鉴趋同。
讲述:
他们的长处是我们的短处,他们的短处是我们的长处。价值追求是不一样的。中国的课堂:千方百计追求没有问题。而美国课堂确认为:课后没有问题,是不成功的课。
案例:
    美国孩子1:计算42-29,因计算器坏了,就问老师,不知道怎么解决。
    美国学生2:画圈圈,用涂鸦的方法,或分步方法计算90-20。
    美国学生3:九根条条……
    目前美国教育也正在向东方教育看齐。
第二部分:课堂文化:回归
回归课堂的真谛
    先学后教,  教要基于学情基础;
    多学少教,  教最终是为了不教;
    以学评教,  教的效果看学的效果。
学会学习:
    案例1:江苏泰州洋思中学课堂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案例2:建松溧水东庐中学课堂教学:“讲学稿”学讲互动。
    案例3:山东聊城杜郎口中学的课堂:“先练后讲,练在课堂。”
教授讲述:
    上海:青浦一中,课堂改革七年,比杜郎口还杜郎口,讲课时间8分钟不能超过。实验七年:解题能力有很明显的提升。数学老师讲的概念,学生不懂。校长让老师少讲一些。现在很多老师连应试教育都不会了。讲得多并不是应试。任何没有绝对对或不对的。应试里面有营养在里面。
    案例4:重庆武隆县火炉中学“农村初中物理合作式学习法”教学模式:
“自学血案-合作研讨-反馈疑难-教师引导-合作探究-练习拓展”
    案例5:重庆市武隆县羊角中学“双主四步”教学模式:
“学前指导-自学自练-精讲点评-当堂训练”
“美标”——美国标准
兰·本达说:
    如果有一半时间是学生在活动,你是个及格的老师;
    如果是以老师活动为主,你是个不及格的老师;
    如果2/3的时间让学生活动,这样的老师是好老师;
    如果3/4的时间都给学生,你是个优秀老师;
    你要是把时间全部给学生,老师只是几句点到而已,最多1/l0,你就是特级教师了。
学生最喜欢的课堂教学方式:
50.8%有较多的动手操作或亲身实践。      
30.5%引发较多的讨论交流。
    12%老师讲授为主                        
    2.4%自学
    0 .8%大量的书面练习                    
    0.6%其他
    86.7%的学生表示喜欢有较多的动手操作或亲身实践、讨论交流或自学等课堂教学方式,12%的学生喜欢以老师讲授为主的方式。
对素质教育的“抗体”——
新型应试教育的出现:
素质教育外壳,应试教育内核。
课堂热热闹闹,加课扎扎实实。
挂满光辉标牌,陶醉考试成绩。
关于“预习”——
不导预习:预习什么?怎么预习?
不用预习:不问效果,僵用教案。
教授讲述:
    让学生预习过了,为什么你的课跟学生没有预习过一样?预习的课怎么上?问专家。你们做那么多年了,预习过怎么上还需要问我么?
成功的预习课:
1、先交流,即使是重点,不展开;
2、观点不同,让学生讨论(群众斗群众);
3、教师点拨.。
课案例:“最后的常春藤叶”的教学
    预习检查:作者?作品?补充?——教学处理?板书设计?
    梦想之家:28名同学,28张写满希望的脸庞,(高中六万,过去30多万。复旦交大农学院,扩容)28颗激情澎湃的心,因为一份共同的缘分,因为一份共同的责任,我们在生命教育的和谐家园里凝聚成一个坚强的团体,放飞梦想!
    我们将阳光般的温暖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我们会用不放弃的信念去挑战所有的困难,我们相信我们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关于“同课异构”——
    怎么异构  技术?方法?内容?   
    为何异构  学校?教师?学生?  
    同课异构缺少灵魂!
同课异构的探索——
    1、同文异构 学习要求不同 年级?(案例:小学老师把握的比中学老师好。)
    2、同题异构 学习方法不同 合作?(案例:演示实验,合作学习。老师演示实验,让学生记录变量,得出公式。)
3、同科异构 学习情境不同 场地?(案例:历史课 带到博物馆 求证的过程)
关于“学案”——
不问主体:学生做?教师做?
不顾学情:无差异?无反馈?
讲述:
    做学案成风,不是学案,还是教案,老师做的,不是学生做的。
“学案”的关键:培养自学
学习应在八个环节上下工夫:
1、制定计划;2、课前自学;3、专心上课;4、及时复习;
5、独立作业;6、解决疑难;7、系统小结;8、课外学习。
“学案”的价值:尊重差异
    学习应该:符合各自特点,载体可不相同。澳大利亚“编报”。
学习成效金字塔
讲课5%     
阅读10%   
视听20%     
表演30%     
讨论50%      
实践75%      
教别人95%
讲述:
    美国人的课堂案例:做一个黑颜色的小小的正方形,硬度。吹,转速度,如何转得快。S形,贴上两种颜色,交替出现么?老师让学生做,让学生产生疑问。管子,胶卷盒,像笛子一样出来了。声音是震动产生的。照片,证明会做。
聚焦学情的观察评价
     书《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
聚焦学生观察评价——
     反刍——串联——倾听   
讲述:
    不是记住多少而是学会多少,反刍。
课堂生命体的关系:
  师                生
                教学
研究                            生活
    相长
  教                学
                 对话
有教无类                    教育观念
因材施教   价值分析   教育方法
厚积薄发                    教育特征
经世致用                    教育目的
第三部分:研修文化:再造
观念决定行为
    一种思路——以学评教
    教学设计视角  直接教学教师主角  间接教学学生主角
    问题不是问题,如何面对才是问题。
出示课件:老师,我可以不爱吗?
关键点之一:懂“学”之义
“学”的“人学”性
    自然人——社会人   共性人——个行人
“学”的“目标”性
    学会学习   学会做人   学会生存   学会合作
·一位著名演说家的开场戏:
    这位著名演说家手里高举一张20美元钞票。面对场里的200个人,问:“谁要这20美元?”一只只手举了起来,他接着说:“我打算把这20美元送给你们中的一位,但在这之前,请允许我做一件事。”他将钞票揉成一团,然后问:“谁还要?”仍有人举起手来。他又说:“那么,假如我这样做又会怎样呢?”他把钞票扔到地上,又踏上一只脚,并且用脚碾它。而后他拾起钞票,钞票已变得又脏又皱。“现在谁还要?”还是有人举起手来。
    结论:看清的是本质。
学习包含(图示)——
   学习过程、学习基础、学习动力(道家太极图:明确的(白色),缄默的(黑色))。
案例:“差生”的解读(图示)
“差生”集(弱智生)——
    后进生子集:非智力因素(包括兴趣、意志、情感、动机、信心、习惯、性格、毅力)较差的学生 。
是否具有强烈的学习动机、旺盛的学习兴趣、较强的进取精神和顽强的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学困生子集:智力因素(包括理解、计算、记忆、思维、表达等能力)较差的学生。是否能有效适应环境的能力 。
“差”的缘由——
*1、对学习无兴趣,厌学情绪的影响。
    自觉的内在驱动力,主要包括学习需要、学习情感和学习兴趣.。学习需要是一个人基于对学习价值的认识而产生的一种自我实现的精神需要。具体表现为求知欲望,是产生学习行为的始动因素。 ——(80%和20%)
*2受教师不良情感的影响。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图示)
高级需要  
    7自我实现需要
    6审美需要
    5认识与理解需要生长
                                  ——生长需要
    4尊重需要
    3归属和爱的需要
    2安全需要
    1生理需要
低级需要                          —— 缺失需要
*3作业与基础之间的长期落差影响。
    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的学习行为与方式。
    预习与复习  做课堂笔记  多思考勤问  按时完成作业   要“段段清”
*缺少有效指导与督促带来的影响。
    听说读写问理——学习方法
一位数学教师的经验
    ◇ 鼓励比埋怨更有效。                        ◇ 复述比背诵更有效。
    ◇ 自我纠正比教师指导更有效。          ◇ “下水”练习比口头指挥更有效。
    ◇ 形象类比比抽象理解更有效。          ◇ 将错就错比直接指正更有效。
    ◇ 感受分类比各自为战更有效。          ◇ 适度扩展比重复练习更有效。
关键点之二: 通“学”之道
核心思维:(图示)
    思(归纳 分类 演绎 推理 想象…)
    思(听 说 读 写 看 做)
1、 课堂观察——行为诊断
    关注“倾听”行为——注意力、情绪
    关注“互动”行为——参与率、问答
    关注“探究”行为——方法、质疑
2、 作业解读——问题推理
    价值取向分析——探究、实践、 方法
    解题过程分析——思路、逻辑、问题
    思维质量分析——模仿、求异、创新
3、 个别访谈——差异把脉
    基础水平?方法把握?兴趣偏科?不求甚解?家庭影响?同学作用?
4、 沟通家长——多元求证
    独立学习与作业状态下——
    学习效率?学习习惯?学习方法?自己钻研?模仿抄袭?依赖辅导?
5、 网络交流——随意了解
    作业咨询的交流——“基础”层面
    学习方法的交流——“能力”层面
    兴趣爱好的交流——“情感”层面
6、 专题教研——深度解剖
    疑难问题的协同解决
    个体经验的交流共享
    典型事例的经验提升
关键点之三:循“学”善导
这些探索的过程是什么?(大卫·兰伯特)(图示)
创造一个未知的需求——使用资源——表达清晰——仔细回想学习过程。
讲述:
英国教授在中国举办两岸四地课堂。今天的英国课堂:英国老师感到老师很难当。这些探索的过程是什么?给他资源,让学生表述,梳理回想过程。
兴趣、习惯、方法、情感(图示)
    德智体美劳多元智能开发
    怕学——想学——会学——善学——乐学
    对阵下药、循序渐进
案例1:照片:上海市洛川中学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及其策略研究》
    “按按按”互动反馈技术
老师激活系统画面——切换广播系统——学生利用键盘回答题目——
计算机统计结果——老师检讨及补救教学
案例2:上海市静安教育学院附属学校:
后“茶馆式”教学可以归纳为:
一个核心:“议”为核心。
    两个特征(两个课堂关键干预因素):
    1、学生自己能学的,教师不讲;
    2、尽可能暴露学生的潜意识,尤为关注“相异构想”的发现与解决。
三个发展:
    1、教学方式更加完善; 2、教学过程更加灵活;  3、教学的价值取向更加明确。
案例3:青浦区白鹤中学 校级小课题探究活动初见成效:
    学生小课题实践活动开展如下
    1、光照对果皮色素的影响  2、番茄裂果的研究    3、冬瓜藤的嫁接
    4、人工授粉的小南瓜      5、菜粉蝶雌雄鉴别
专业发展的要求
    模型(圆形):学科知识(白) 一般教学知识(黑)  学科教学知识
    学科教学知识(P.L.格罗斯曼作过解析)成为金字塔顶,是教师资格认证和培养向度的核心成分。
    模型(三角形):
    顶层:PCK
    中层:背景、评价、课程、学科性质、环境、教学法、社会文化、教学管理。
    底层:学科知识、关于学生的知识
“蛙跳”原理  ——激励带来变化(陶西平)
两只青蛙掉到一个坑里,都想跳出这个大坑,因为坑很深,上面的青蛙们就对它们喊:“别跳了,坑太深了,跳也跳不出来的。” 一只青蛙果然没跳,趴在坑底,太阳出来时被晒死了。另一只青蛙却一直跳个不停。外面的青蛙越喊,它跳得越欢,最后一跃出了坑。为何越是对你喊着不跳你越是跳的高跳的欢呢?这只青蛙回答:“哎呀,我误会了。以为你们给我加油呢!就使劲跳啊,于是最后就跳了出来了”
“钉孔”原理  ——用爱抚平创伤。
一个人脾气不好,父亲说:“你每发一次脾气,就在院子栅栏上钉一颗钉子。”过了几天,他告诉父亲:“我已经好几天没钉钉子了,这些天都没发脾气。”父亲很高兴,又告诉他:“如果一天不发脾气,那么就去拔掉一颗钉子。”
    过了些日子,这个人又来告诉父亲:“我把钉子拔完了,现在坏脾气改掉了。”父亲拉着他的手来到栅栏边说:“你看,虽然钉子被拔掉了,但是钉孔都留在上面。你要记住,你伤害了别人的情感是会在别人的心上留下伤痕的。”
“木碗”原理  ——榜样的力量。
一家四口人,爷爷老了,手抖,吃饭时总是把碗打碎,父亲专门制了一个木碗,小孩看见了,也找来木头雕一木碗,问他做什么。“你们也会老,我给你们做的呀!”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央电视台的那一则广告“给母亲洗脚”多令人感动,看到母亲天天给奶奶洗脚,孩子也跌跌荡荡的端来一盆水,笑盈盈的送给母亲,您也洗脚。这就是榜样。  
结构决定质量!
教师的成功人生,不是都当特级教师,校长,而是是否拥有丰富的思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2 09:53 , Processed in 0.13628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