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2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文趣味》:武陵人入桃花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1-20 17:14: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国文趣味》:武陵人入桃花源





就一般读者而言,《国文趣味》拿来闲读也很适宜。因为作者是一位老实而坦诚的读书人,可以在任何时刻与你促膝闲谈。在文字中,可以时时感觉到这位半个多世纪前的读书人,他热情又急切,恨不得将他所有的知识、经验和感受都捧出来,生恐怠慢了读者。


《国文趣味》,姜建邦编著,当代中国出版社2015年9月出版
  姜建邦,上海缉槼中学国文教员。他的生平现在已难以考察,但缉槼中学却值得一提。
  缉槼中学是今上海市市东中学的前身,历史可追溯至1916年。当时,上海企业家聂云台捐地捐资,在上海培开尔路荆州路角兴建学校,名为“聂中丞华童公学”。聂云台是曾国藩的外孙,其父聂缉槼曾任上海道台,后又历任江苏、安徽、浙江三省巡抚;其母曾纪芬为曾国藩的小女儿。1941年,为纪念其父,学校改名为缉槼中学。
  无论眼界还是实力,有深厚官商背景的缉槼中学无疑是当时中学教育的佼佼者。它的最初几任校长皆延请外国人,后来又有学者黄仲苏、教育家顾惠人等担任校长。
  李敖在1949年转学至此,念初中一年级。与北平的学校相比,缉槼中学显得精致而贵族化,学校的英文课内容也深,让李敖一时难以适应,不得不由北大毕业的父亲深夜帮他恶补。缉槼中学的教育水平,于此可见一斑。
  然而经过抗战的磨难摧折,毕竟社会生活各方面都有倒退。至胜利之后,教员姜建邦便深感学生学习国文的兴趣不高、能力降低。因此将数年教育中积累的材料、感悟,整理成一本小书,以讲故事和杂谈的形式,讲述文字、文体、文章、文人、读书、作文等语文知识,以“引起学生对国文的更大兴趣,和补充国文教师一些有趣的教材”。
  因此,这本书大概可视作一本语文教学的辅助教材,然而其中谈论文字、文学时热情溢于笔端,信手拈来的典章故事则妙趣横生。
  他谈中国文字的形象,则以建筑为比喻,“像一座小小的建筑物,有平衡,有对称,有和谐”。
  谈书信文体,又不免因技术进步引起怀旧的惆怅,说“近代写信的方法,完全失去了书信的美。松墨变为钢笔,书写变为打字,这种机械的文明抹煞了古代的艺术文明。使我们的生活过于落寞寂寥”,并借日本大正时期评论家鹤见祐辅之语,主张“我们若是在繁忙的世代,偷半日清闲,写封笔端生风似的信札,也是一件畅怀的快事”。
  谈罢宋词常宛转描摹的“愁”之情绪,忽然又跳出一章,写文人的故事,讲文人的怪癖,譬如薛道衡做文章,听室外有人便要发脾气;大仲马用蓝纸才写得出小说,用黄纸才写得出诗歌。又讲诗人的短命,讲文人趣味的变迁。
  等到这些缤纷有趣的故事讲完,他开始用近半的篇幅讲如何写作,如何搜集材料,如何生发思想,如何把握灵感,如何自我修养。前后参照,大有引武陵人入桃花源的意味,教人“忘路之远近”。
  书的体例格式似乎并不严谨,但是趣味纷呈,绝不辜负“国文趣味”的题目。对今天的教育来说,在引起学生对语文的趣味之外,书中又提供了前代总结的学习经验。仅就如何提高读书效率问题,就介绍了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泼来雪(S.L.Pressey)、芝加哥大学教授康豪赛尔(Prof.Cornhaucer)的学习法。而对学习古文,又不厌其烦地列出了梁启超总结的三十本最低限度的书目,作为中学生的入门。书目包括四书、《诗经》、《楚辞》、《左传》、《资治通鉴》以及李白、杜甫、白居易诸位名家的诗文集。这个入门的标准,让今天许多大学生看了都要汗颜。
  而就一般读者而言,《国文趣味》拿来闲读也很适宜。因为作者是一位老实而坦诚的读书人,可以在任何时刻与你促膝闲谈。在文字中,可以时时感觉到这位半个多世纪前的读书人,他热情又急切,恨不得将他所有的知识、经验和感受都捧出来,生恐怠慢了读者。他一会儿说李长吉骑驴寻诗,一会儿讲华兹华斯的纪念碑;一会儿谈文昌阁的对联“水月尽文章,会心时原不在远”,一会儿又说莫泊桑请人踢自己的笑话……他把文字和文学当作自己的宝藏,带着几分自得,向人指点其中是怎样的琳琅满目、佳趣迭出。面对这样的谈话,是足以让人舒适怡然的。
  今人往往感叹民国时代教育的自由开放,人才辈出,誉为“民国范”;然而社会生活的苦难落后也是现实,连本书序言作者吴倬云也感叹“政治不安定,社会不宁静,金融动荡,货币贬值,交通阻滞,物价高涨,生活难苦,流离颠沛”。两者同存于一个时代,彼此不可相掩盖。其中有益的遗产,今天大可取而为我所用。
  《国文趣味》在1947年由正中书局出版,1982年,以《国文的兴趣》为名,在台湾再版过。如今在大陆再版,对今天的学生而言,不仅毫不落后,还可见识60多年前国文教育的开放眼界;对一般读者,也不失为一部有趣有益的书。
  苏枕书
  于京都北白川畔
  二〇一五年五月六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2 14:40 , Processed in 0.08184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