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1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把知识“浇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1-22 22:07: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把知识“浇透”作者:陈金铭

少年时,在农村,偶尔会跟着父亲去浇地。好几次是晚上,看着白花花的水漫过地面的麦茬,好像听到土地咕嘟咕嘟喝水声。良久,我提醒父亲水已高出地面好多,父亲说,再等等。等地浇透。果然,抽水机停了会儿,地里的水慢慢落下去了,抽水机再响,水又涨上来。如是三次。父亲说,行了。透了。确实,这样浇过的地,过一段时间播种,苗壮根肥。
当老师,我不是师范毕业,怎么教书都是跟着身 边老师学的。那几年,特别注重抓教学成绩,除了死扣硬磨,总有些老师看起来不累,成绩却不差。仔细瞅瞅人家门道,知道了,人家知识教得扎实、练得到位。我想起少年时浇地的事,悟到,原来两者是相通的,都要“浇透”才好。
可是真正明白这个道理的,少之又少。后来,我有机会在全国各地的小学听课。不论是名师,还是普通教师,展现给别人的,都是纷繁复杂、琳琅满目。太满了,满的我刚听完课,却想不起课上到底教了什么。教学内容少而精,应该是课堂教学基本准则。但现在的课,肥而肿。
上师大王荣生教授说起现状直摇头:一个“比喻”,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教,一直到高三的高考复习班还在教,结果是学生仍然学不会。十二年语文课教不会一个比喻,只能有一种解释,那就是没教过——老师每次遇到比喻都要“讲”,但每次都是在同时要“教”二三十个内容的情况下点一下、晃一眼,或者50秒,或者1分钟,其结果等于从来没有教!
这话对极了。可是这一点都不怪我们老师。为什么我们老师每次课上都“蜻蜓点水”?为什么要眉毛胡子一把抓?因为,怎么抓胡子,抓到什么程度,抓了之后的结果,我们统统不知道。没人教过。与其一节课时间都浪费在抓胡子上,还不如连眉毛一起抓,抓的东西多了,总有点有用的吧。
看起来,不是老师不知道浇透的道理,而是不知道怎么浇透。
还以比喻为例。上师大郑桂华教授写过一篇很棒的文章。她说,人们一说比喻,就说其作用是生动形象,其实不是这样的,比喻有两大作用,一是描摹,二是表现。
描摹作用中,“春天像娃娃”这样的句子是以具象比抽象,起到的作用是形象生动;而“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地球的构造像一个鸡蛋”这样的句子是以近比远、以熟悉比陌生、以已知比未知、以简单比复杂,起到的作用是直观、化简。表现作用中的“家庭是一个社会细胞”是强调事物特征,“五十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是表达特殊感情,“月亮像一条小船”是“激发联想”。
当然,这样说,不是要学生记住比喻的作用,“记住”是没用的,“会用”才有用。
怎么算会用?容我举两个例子。
“早哇,像钻石那么闪亮的小露珠。”蹦到大荷叶上的小青蛙对小露珠说。
“早哇,像水晶那么透明的小露珠。”爬到草秆上的小蟋蟀对小露珠说。
“早哇,像珍珠那么圆润的小露珠。”落在花朵上的小蝴蝶对小露珠说。
小动物们都喜欢小露珠。
这是苏教版第五册《小露珠》中的几个段落,其中前三个段落的比喻句引人注目,一个本体被比成三个喻体,这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不多见。干国祥老师曾上过这课,他直接出示三个比喻句:像钻石那么闪亮的小露珠。像水晶那么透明的小露珠。像珍珠那么圆润的小露珠。请学生准确说出,小露珠和钻石相像的地方是它们都是(    )的;和水晶相像的地方是它们都是(     )的;和珍珠相像的地方是它们都是(      )的。
学生讨论后答道:小露珠和钻石相像的地方是它们都是闪亮的;和水晶相像的地方是它们都是透明的;和珍珠相像的地方是它们都是圆润的。这是让学生知道,好的比喻,是本体和喻体有贴切的相似点。有老师也注意了此处比喻的作用,想借机训练,提出让学生再说一个像某某那么某某的小露珠。但是,别忘了,小露珠就那么几个显要特点,课文已经抓住了,再让孩子说出别的,这就太难为孩子了。干老师轻轻避开,请学生仿说:
“早哇,像钻石那么闪亮的小露珠。”
“早哇,…………的小青蛙。”
“早哇,像水晶那么透明的小露珠。”
“早哇,…………的小蟋蟀。”
“早哇,像珍珠那么圆润的小露珠。”
“早哇,…………的小蝴蝶。”
小动物们都喜欢小露珠。小露珠也喜欢小动物们。
仿说的过程老师和学生一起比较学生提供的哪个比喻更好。比如,“像知了一样呱呱叫的小青蛙”为什么不是好比喻,而“像翡翠那么绿的小青蛙”“像小提琴演奏家一样的小蟋蟀”“像飞舞的花朵一样美丽的小蝴蝶”就是好的比喻?这就切到了比喻的核心:为什么在这个语境中这么用比喻就是最合适的、最妥帖的。
我举的第二个例子不是比喻,是排比。
张学青老师在苏教版第九册《在大海中永生》一课中有很好的表现。这篇课文有两处排比,张老师先出示第一处排比:
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祖国的万里海疆;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澳门、香港;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宝岛台湾;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向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问学生这是什么句式,很简单,排比。问学生怎么记住这个句子,有学生出主意,只要记住后面不同的地方就可以了。再问学生四个分句的先后顺序能不能交换,为什么。学生说不能交换,这就涉及到排比的层次性了:根据邓小平的影响、以及情感的远近,就应该先是祖国海疆,再是澳门、香港,然后是台湾,最后是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再问学生,按回归顺序,应该是香港、澳门,为什么作者说的却是澳门、香港。学生讨论,大悟。四个排比句,其中三个是押ang韵的。为什么要押ang韵?一读,a——n——g,空旷、辽阔,久久回响,久久不绝。跟文章情感基调高度一致。
还没完。张老师接着问:四个分句并在一个句子里,改成“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祖国的万里海疆、澳门、香港、宝岛台湾、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好不好?一个学生答,不好,会显得啰嗦。
不啰唆呀,更简洁了。张老师把问题打回去。哦,不对,是有点乱。学生自己纠正自己的说法。
再讨论,明白了:为什么用排比?相同的句式多次重复,把感情层层铺陈、层层延宕,文章的气势如群马奔腾,如黄河浪涌,感情的分量叠加再叠加,让读者情不自禁就沉浸其中,让人们汹涌澎湃的感情一层一层得到宣泄。
第二处排比是:与大海同在,与祖国同在,与人民同在。
这组排比教什么?不少教师的教学内容定位在“想一想,邓小平爷爷还会与什么同在”。而张老师亮出的,是一组由学生已经写好的排比:与长江同在,与星辰同在,与白云同在。
引导学生“辨析哪句好,为什么”。有学生觉得老师补充的不错,“长江”“星辰”“白云”都是自然景物,是永恒存在的,这样的排比很有诗意。有学生反驳:长江、星辰、白云,这跟邓小平爷爷毫无关系,只是单纯的壮观或美丽。而文中邓小平的骨灰是撒入大海的,所以“与大海同在”;文中他还说过:“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所以是“与祖国同在”“与人民同在”。
可见,好的排比,是要与所写的事物、所寄托的情感紧密关联的。
举这两个例子,不是说这两个例子就是完美的。只是在教知识这点上,这两个例子让我们知道,把知识浇透,学生才能真正明白某个知识是咋回事,所谓“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通俗点讲,就是地要浇透、饭要吃饱、水要喝足、觉要睡够、瘾要过足。
谁“透”“饱”“足”“够”,谁就摸到了语文教学的门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7 04:00 , Processed in 0.11254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