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找回语文课堂上丢失的“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1-24 15:06: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找回语文课堂上丢失的“读”
——斗胆评析一节语文课
赵桂霞
在我的理解中,语文课堂上应是书声琅琅。每次听语文课,总希望把自己沉浸在书声中,把身体的每一个细胞张开,去感受孩子们阅读时的不同味道,那不同味道后面的不同体验,以及不同体验中折射出来的不同的个体。
今天的这节课,开头真有味道,因为那是充满真情的朗读。
这节课,学习纪伯伦的一组散文诗:《浪之歌》《雨之歌》。上课伊始,老师播放这两首散文诗的配乐朗诵。伴着轻柔的音乐,朗诵者那优美的语言,一字一句地渗入每个学生的心灵。没用老师指挥,有学生小声跟进朗读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小声跟进朗读了,几乎全部的学生小声跟进朗读了。我的心里充满无限感动。听课本上记下了这句话:太好了!全部学生参与进来了,人人都有感情,就看老师如何唤醒。
接下来,老师出示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读,感知文章内容;悟,感悟作者情怀。为此,设计了美读、品读、悟读三个“读”的环节。
虽然此时搬出课堂目标,截住了学生被唤醒的情感,但看到老师的设计,我还是把由衷地赞叹记在听课本上:太好了!这是我心中的语文课堂,坚信孩子们通过教师指导下的递进式阅读,不仅会读,而且读会。
经过了以文学常识、疏通字词为内容的用时9分钟的“知识卡片”环节,学生进入了“美读”。老师出示学习任务:《浪之歌》《雨之歌》两篇散文诗中,浪和雨各有什么特点?请用“这是(修饰语)的浪,你看它(文中的句子)”,“这是(修饰语)的雨,你看它(文中的句子)”。
学生读了不到1分钟,老师开始提醒:有感觉了,小组可以交流一下。
不到3分钟,各小组开始展示。七个小组一一展示,共用5分钟。各小组展示所用修饰语大同小异,好几个小组用了“乐于助人”“热情奔放”等词语。
“美读”环节,每个学生实际“读”的时间只有1分钟。所以,展示内容和水平相近,且用词没有新意,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屏幕上展现了老师美读之后的收获,修饰语用词丰富多了,遗憾的是,1分钟的时间,屏幕内容一闪而过,没有给学生留下任何印象。
接下来是“品读”。教师的任务要求是:请自由朗读课文,选择你喜欢的句段,有感情地读一读。因为需要小组展示,每个同学自由读的时间很短,便开始了组内的交流。
课后调研显示,学生最喜欢“品读”环节,56个学生中有31个学生投了赞成票。理由是:更好地把握文章内涵,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同学讨论十分热烈,分配阅读能互相学习,与同学产生共鸣,展示的感觉真好。
“品读”环节一共用时12分钟,其中小组展示用了8分钟。连同组内交流式阅读,“读”的时间只有4分钟。
可能发现时间不够用了,“悟读”的环节,只一个学生回答后,就匆匆结束了。而这个环节是如此的重要:把握作者的情感,作者笔下的“浪”和“雨”分别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这不正是文章的主旨吗?这应是学习之后落点的地方,思想感情升华之所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课程目标应该在这里实现啊。
匆匆结束何为?“小结”和“扩展阅读”。“小结”展现在屏幕上,教师点题概括总结。“扩展阅读”《花之歌》,在屏幕上一晃就过。
因为还有一个环节:现学现卖,小试牛刀。
老师现场命题:请用第一人称,运用拟人手法以及其他修辞手法,选取一物,以“…之歌”为题,写一首散文诗,展现你对人生的思考。
此时,离下课只有5分钟时间。我知道,即使学生能够写完,能够写好,也不是课堂上的收获,而是平时的积累。
让我们再回到目标:读,感知文章内容;悟,感悟作者情怀。读是感知内容、感悟情怀的重要途径,没有了“读”,悟不深,悟不透,目标也就难以达成。
这节课用时47分钟(老师提前2分钟放朗诵录音),个人读的时间为:听朗诵时的小声阅读4分钟(假设全部阅读),美读时的1分钟,品读时的4分钟(连同组内交流式阅读)。课堂上最多的阅读时间为9分钟,最少的只有5分钟。
连同朗诵在内,共有四个“读”的环节,除去“知识卡片”环节用时9分钟,“小试牛刀”用时5分钟,33分钟的时间应该为“读”,实际上,真正的“读”只占了其中的1/5,占了课堂时间的1/7。
从哪里能找回“读”的时间?反思整节课,有如下建议:
首先,从教学流程的改进中寻找。把“知识卡片”作为第一环节,解决好文学常识和生字词之后,进入依次阅读:听录音跟读、美读、品读、悟读,让“读”一气呵成。其中的“美读”,重在自己阅读,给学生充足的阅读体验时间。这节课“美读”共用时9分钟,其中讨论2分钟,小组展示5分钟,出示任务和展示老师美读感受1分钟。如果舍弃掉讨论和小组展示环节,每个学生自由阅读7分钟,找一两个同学分享一下,“读”的收获和感悟会更多,后面的环节会更出彩。课后调研中,不少学生希望多给学生读的时间,希望放声朗读。
其次,从敢于舍弃某些环节的心态中寻找。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悟读”的环节用时最短,因为老师心中装着一个还没有完成的任务。“小试牛刀”目的何在?想呈现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从零开始到学有所成。课后调研,14个学生反馈:“小试牛刀”需要延长时间,或者课下作为作业进行;5分钟根本完不成,而且占用了课堂时间。学生希望,课堂时间多读、多进行扩展阅读、多交流分享,收获体验会更多。
第三,从小组的有效使用中寻找。“品读”环节用时最长,12分钟,占课堂时间的1/4。但连同组内交流式阅读,“读”的环节却只有4分钟,展示用去了8分钟。课后调研,29个学生还希望延长这个环节,因为课堂上只有四个小组展示了,其他小组急得嗷嗷叫,“未及展示很可惜”,“很失望”。教师如何分配任务,小组如何分工,如何把展示、补充、质疑都运用到位,让所有的小组有事可干,需要深入地研究探索。
实际上,我很欣赏老师关于“读”的设计,素材准备很充分,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气氛活跃。但我总放不下我对语文课堂的理解,于是有了上述的“知无不言”。
美国学者研究发现,在那些把等待时间延长3-5秒的课堂上,学生的回答就会发生令人欣喜的变化。如果延长“读”的时间,学生的回答将让我们应接不暇。(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5 01:13 , Processed in 0.18898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