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8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重拾课堂的教学价值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1-24 23:20: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重拾课堂的教学价值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  周彬

到了今天,对课堂的失望可能是最大的,但对课堂的依赖也可能是最大的。我们总是抱怨今天的课堂和过去的课堂没有变化,总是抱怨今天的课堂让学生昏昏欲睡;但一提到要提高教学质量,第一个想法就是要补课,也就是说还是希望多上课,通过上课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可是,在我们满怀补课冲动的同时,真到了课堂上,又想方设法让教师少讲点,希望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于是,因为补课让课堂变得更加烦重;因为让教师退出课堂让课堂变得更加浅薄。可是,课堂教学的出路究竟何在呢?

一、课堂是教师助学的主阵地

对于今天的课堂,有一种流行的趋势,那就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得越少,这样的课堂就越是学生的,这样的课堂就显得越有效。于是在不同的学校中,就形成了不同的“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模式,这样看起来名字迥异的课堂教学模式,究其核心而言,无非在四十五分钟的课堂中,教师究竟应该讲三十分钟,还是应该讲十五分钟;至于教师没有讲的时间,都视为教师还给了学生,视为教师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导功能。

为什么要把教师在课堂中的讲授时间,尽其所能地还给学生呢?这个道理很简单,因为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并没有起到课堂讲授应起的功能,比如让学生因为教师的课堂讲授,而学得更加的轻松,学得更加的有效。与之相反,教师的课堂讲授,反而让学生对读书,对学习变得更加的讨厌,让学生越发的觉得听课是一件无趣,而且因此也无效的事情。既然教师讲得不好,那最简单的处理办法,就是教师自己少讲,从而把时间还给学生。也就是说,既然教师的课对学生没有帮助,那就不要讲或者少讲,至少保证学生不要反感你,不要反感学习。

问题在于,当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时间少了,甚至教师自己不讲了,这样的课堂是不是就真的有效呢?从教师教学来看,以前一堂课让教师讲四十五分钟,教师还是讲得不清不楚;现在只让教师讲三十分钟,甚至只讲十五分钟,教师就会因为时间少了而讲得更清楚,讲得更生动吗?从学生学习来看,之所以要来听教师的课,就是因为自己的学习需要得到教师的引领和指导,如果是教师引领和指导过度,那么教师退回去一点还是可以接受;但目前是教师的引领和指导本来就不够,或者说是不够到位,此时教师反而退回去了,虽然把学生的学习时间还给学生了,但教学对学习的引领和指导功能并没有达成。

因此,要解决教师课堂讲授内容不够清晰,讲授方式趣味性不够等问题,并不是让教师退出课堂;与之相反,而是应该让教师更主动地介入课堂,更深刻地理解课堂,更科学地设计课堂。我们经常讲“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其本意应该是教师要主导课堂,实现课堂对学生学习的引领和指导功能;但教师在课堂中实现助学功能的时候,不能剥夺学生自己的学习责任,课堂教学的目的并不是让教学有效,而是让学生的学习更有效,不管是判断教学有效与否,还是判断学习有效与否,判断的依据都是学生的经验,包括知识的数量,更包括知识的结构,还包括学生对知识与生活的思维水平,是否发生有效率的变化。

二、发挥教师在课堂中主导功能

在分科教学的背景下,尽管教师每天的课时数并不少,但落到具体的班上,课时数就显得弥足珍贵了,像政治、生物、音乐等课程,可能一天一节课都没有;即使像语文、数学和英语等课程,一天也就一节课。换句话说,对学生来讲,他们每天也就只有四十或者四十五分钟的时间,来听取教师对自己学科学习的引领与指导。从这个角度来看,教师课堂讲授时间是非常珍贵的,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也是非常珍贵的。既然课堂教学时间如此珍贵,那就意味着教师应该把这些时间利用好,让课堂在帮助学生学习这个方面起到应有的教育作用。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认为今天课堂教学的发展趋势,并不是让教师如何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而是如何让教师更好地利用课堂时间,发挥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功能,实现课堂教学的助学价值。

既然课堂教学时间是弥足珍贵的,所以教师要尽可能地在课堂上发挥教的功能,而此处教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对学生学习的引领和指导上,而不是对知识本身的讲解上。教师并不是学科知识的化身,也不是学科知识的传声筒;而是学生知识学习困惑的疏导者,学生知识应用难题的帮助者。教师讲还是不讲这个知识点,并不是这个知识的难易程度决定的,也不是这个知识考还是不考决定的,而是由学生在学这个知识时是否会遇到问题决定的。教师备课,最需要问的是,学生学习这个知识最大的难点何在,学生学习这个知识最容易患的错误何在,然后按照这个逻辑去设置课堂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要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难题与问题,教师对具体知识与题目的讲解肯定是一种方法,而且是一种非常直接的方法,也是一种看起来非常有效的方法。正是因为这种方法的直接性和有效性,基本上成了独一无二的方法,所以我们容易把课堂教学与课堂讲授等同起来,把上课和知识的讲解和题目的解答等同起来。事实上,这种方法的确只是众多方法中的一种而已,也因为直接和有效,而成为一种应急的解决方法,而不是一种更彻底、更长效的方法。要真正彻底而有长效地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难题和问题,还是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予以纠正,对学生的学习方法予以指导,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予以引领。

所以,尽管课堂是要教师主导的,但并不意味着课堂一定是要教师讲授的;即使课堂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也并不意味着教师一定要讲学科知识。就目前的教学实践来看,课堂最大的问题是教师并没有把课堂组织起来,课堂始终处于几十个学生向一位教师学习的状态,师生间因为互动而生成,生生间因为互动而创新,都是非常稀缺的教育现象。还有,就是教师对知识和题目讲授过多,对学习态度的引领,对学习方法的指导过少,似乎只要教师把知识讲清楚了,把题目讲明白了,学生自己就把知识搞清楚了,就把题目搞明白了一样。要让学生彻底地搞清楚知识,彻底地搞明白题目,还得通过学生学习这一关,而真正支撑学生学习的,教师只是间接因素,最直接的因素还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

三、把学习责任还给学生

教师要承担教书育人的责任,也就是说要在学生知识学习过程中,承担起帮助学生解决知识难题和问题的责任;要在学生人生成长过程,承担起帮助学生解决生活难题和问题的责任。但需要注意的是,对教师而言,不管是对学生的知识学习,还是对学生的人生成长,需要教师承担的责任,都只是帮助的责任,而不是学习知识和人生成长的责任。学习知识,始终是学生自己的责任;人生成长,也始终是学生自己的责任。教师帮助学生是可以的,而且帮助得越到位,教师的教学价值也就越大;但教师不可以替代学生的学习责任,当然更不可以剥夺学生的学习责任,其实替代就是一种最仁慈的剥夺。

学习的责任是学生的,助学的责任是教师的。将两者放在一起,我们就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学生学习越多,教师承担的助学责任也就越大;学生学习越深刻,教师助学的要求也就越高。反之亦然,当学生学习越少,教师承担的助学责任也就越小;学生学习越肤浅,教师助学的要求也就越低。之所以把“反之亦然”再写一遍,是想强调这种情况的普遍性,更想强调这种情况的严重性。在传统的观念中,我们一直以为只要学生会学习了,教师就不用再教学生了,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教是为了不教”;事实上并非如此,当学生会学了之后,教师再去教这样的学生,当然这儿的教主要是助学哈,对教师的挑战不知道大了多少倍。所以,让学生主动承担起学习责任的过程,也就是教师主动承担起教学责任的过程;教师在教会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挑战自我教学能力的过程。

把学习责任还给学生,不仅仅教师要把这样的观念传递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把这样的观念,融入自己的教学流程之中来。我们一直都在提倡“先学后教”,这样的观念肯定是正确的,没有学自然就没有助学;但把这样的观念放在课堂中,就变成了把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还给学生学习,这样的“先学后教”既是对“不教”、“少教”和“教不好”的放纵,也是对学生课后不学的纵容。先学后教的本意,是学生要在课前有充分的预习,这儿的预习就是学生自学一遍。还有,学生下课后往往只做作业,于是教师们就在作业的选择和分层上做文章,这肯定是对的;但下课后真正重要的,并不是急着做作业,而是对今天教师所教的内容再自学一遍,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复习。预习那一遍主要是学习新知识,复习这一篇主要把所学知识融入自己知识结构。所以,把学习责任还给学生,并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除了态度与意识之外,最具体的表现,就是要把预习和复习还给学生。有了学生主动的学,才可能有教师主动的教(助学);学生学好了,教师才教好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2 11:06 , Processed in 0.07583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