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91|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文言文教学摭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1-27 18:56: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文言并不遥远作者:子非

以下为一年前作文言教学时的课后讲座稿,谈了我对为什么教文言的一些粗浅看法。一年多来又添了一些零碎的思考,我试图从小学文言教学的意义和策略上作一些谈论,先将原先的稿子发上来,作为思考的起点,看看能否再向前走一步。

其实,文言并不遥远

——小学文言文教学摭谈

子非

一说到文言,大家就会想到“之乎者也”,想到虚词变音,甚至想到中学时代文言考试的种种不堪来,于是难免觉得文言和白话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而且从来就如此。

其实不然,复旦大学周振鹤先生在《文言本是白话》一文中说:“如果从秦汉上古看,文言与白话未必有那么大的区别。换句话说,古人说话大多是文绉绉的,不大有所谓文言与白话的不同。”即使到现在,只要稍稍留心,你就会发现,今天的语体文里,还保留着很多文言词汇,如“作者”“简而言之”之类,更不用说常用的成语,大多保留着文言原貌。而在方言里,文言更是随手可拾。如中国人最普通的一句问候语:“吃了没有?”厦门话只说“食未?”多年前流行的一首通俗歌曲“酒干倘卖无?”意思是有没有空酒瓶卖?将“无”字放句末,又用上“倘”字,是文言的表达方式,但至今仍用于闽方言的口语中,可见文言和白话在古代相去的确不远。

我这样开头来说文言,是试图缓解成人对文言阅读的畏难心理。而对于儿童来说,阅读之初,他们并没有文言比白话难读的成见,他们完全可以像阅读现代白话文一样自然而然地进入文言文阅读。其情形并不难想见,文言文和白话文使用的是同样的汉字,只要认识汉字就能读,只要有一些词语能读懂,就可以根据上下文,根据句式和语调,读懂句子,进而读懂一段话、读懂整篇文章。(当然,给小学生读的文言文应该是浅近的)单从这个意义上说,若能让儿童自小得到这样一种文言阅读的态度和经验,其教学意义也是不可估量的。

现代生活中处处都有文言的踪迹。古装电视、电影里半文半白的对话,孩子们多多少少有所耳闻。古诗词、古代故事,孩子们更是耳濡目染。所以,当他们见到文言的那一刻,并不会觉得陌生。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真切地看到,当文言呈现在孩子们面前时,他们迫不及待地想尝试着读一读。在孩子们看来,说说这些有学问的大人说的话,说说电影里的人物说的话,是件多么诱人的事啊。他们迫不及待地要说说这样的话,体会这样的话在唇舌之间留下的感觉。其实,文言离儿童并不遥远。而我们偏偏无视他们的感受,用成人自以为的阅读理解方式来“遮挡”儿童的热望。

文言不仅言简意赅,其特有的节奏和音韵,更适合儿童朗读和记诵。

以《称象》一文为例:曹操得巨象。欲知其轻重。不能称。操之幼子名冲,告操曰:“置象于船上,刻其水痕所至。去象,将他物积载船中,使水及原痕。复称他物,则象重可知矣。”

如果用白话文翻译曹冲说的话,恐怕得多说很多话,没准儿还说不明白。相比之下,文言文语言干净、准确。且文言句式短,读起来节奏明快,琅琅动听。

上海小学语文教材里面有一篇文言文,叫《关羽刮骨疗毒》。原文是这样的:

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辟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再看译文:

关羽曾经被敌人的乱箭射中,那支箭穿透了他的左臂,后来伤口虽然痊愈了,但每到阴雨天,骨头常常疼痛。医生说:“那支箭的箭头有毒,毒已侵入骨头,把骨上的毒刮去,这样,以后这里的病患就被除掉了。”关羽就伸出手臂叫医生用刀破开。当时,关羽正好和各位将领一起围坐着喝酒吃饭,手臂上的血不断流出来,流到下面的盘子里,盘子里的血都溢出来了。关羽吃着肉,喝着酒,谈笑自若。

这段译文作为教材的一部分,应该是经过语言文字专家们反复推敲的。但笔者的调查显示,学生们更喜欢读文言文。为什么呢?因为译文没有了铿锵的音节,就没了气势。你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多么传神,多么铿锵,英雄气概呼之欲出。但改成白话文,句子一拖沓,气势就没了。

文言文虽不像诗词那样对仗工整和句尾押韵,也讲究句法工整,也讲究平仄相对,所以读起来音节清晰,抑扬顿挫。如《为学》中的开篇: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这是孩子们喜欢读的原因。而成年人则专注于文本意义,遮蔽了这种直接的感受。这让我们思考:对文章的喜爱,可从内容始,也可从形式始。而儿童的阅读是否更多的是从文章的语言形式进入的?就文言文来说,其语言形式的魅力更能打动儿童的心。

再者,流传至今的文言作品,都是经岁月“过滤”的典范文献。语言精辟洗练,晓畅准确,而又神形兼备。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经得起推敲,耐人回味。人教版教材有篇课文叫《晏子使楚》,其中有这样一段话:

晏子看了看,对接待的人说:“这是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什么样的国家?”

这是译成白话文的,原来的文言是怎么说的呢?

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

两相对比,译文显得冗长且意思凌乱,枝杈太多。而原文的表达非常简洁、语意坚定、铿锵。符合人物的性格,符合晏子作为一国使臣的尊严。

像《晏子使楚》这样浅近的文言原文,完全可以直接给孩子们阅读。搜寻中华民族丰厚的文言文宝库,其实,适合小学生读的文言很多。《论语》《孟子》《庄子》及先秦诸子散文、《史记》、六朝小赋、明清笔记小说,乃至戏曲唱词等等,都可以选择其中浅易的来诵读。

以下分类例举一些浅近的文言:

描摹景色——

放风筝

青草地,放风筝。汝前行,我后行。

今日天阴,晓雾渐浓,细雨如丝。天晚雨止,风吹云散,明月初出。

芦花

水滨多芦荻。秋日开花,一片白色,西风吹来,花飞如雪。

乡村

乡间农家,竹篱茅屋,临水成村。水边杨柳数株,中夹桃李,飞燕一双,忽高忽低,来去甚捷。

讲解知识——

日月星

日则有日,夜则有月,夜又有星。三者之中,日最明,月次之,星又次之。

  雨雪霜露

天热则下雨。天寒则下雪。热天夜有露。寒天夜有霜。雪为雨所变;霜为露所成。雨雪霜露,随天之寒热而异也。

讲述故事——

狐假虎威

——选自《战国策》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吾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鸦与狐

——选自清代《伊索寓言》译本

鸦本不善鸣,一日,口衔食物,稳栖树上,适有饿狐见之,欲夺其食,无以为法,乃心生一计,曰:“闻先生有霓裳羽衣之妙,特来一聆仙曲,以清俗耳,幸勿见却。”鸦信以为然,喜不自胜。遂开声张口,其食物已落。狐则拾而啖之,仰谓鸦曰:“将来有羡先生歌唱者,切勿信之,必有故也。”

呈现趣味——

猫捕鱼

缸中有金鱼,一猫伏缸上,欲捕食之,失足坠水中,急跃起,全身皆湿。

                                白雪纷纷何所拟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拟?”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阐述道理——

《老子》第四十五章大成若缺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这些浅近的文言,蕴含着温柔敦厚的气质,充满了文雅可爱的力量。让孩子们多诵读这样的文字,对其语言,对其人格,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有的老师说,我的普通话不行,自己读不好怎么带学生读。其实,文言的诵读关键是要读出神情理趣,读出韵味。过去的老师,没有普通话的要求。很多人都是用方言朗读,但仍可以读得韵味无穷,让学生终身不忘。有一本书就叫《过去的教师》,是以故的商友敬老师编著的。其中在《无尽的感激》一文中,作者回忆余钟藩先生诵读《论语》:“余先生是福州人,记得他用福建方言传统的诵读,那迂缓的节奏、那悠长的韵味、那难以言说的高贵的情调,再加上余先生沉醉其中的状态,都成了我生命记忆中的一道抹不去的风景。”小语泰斗于永正老师教文言课文《杨氏之子》,也不作逐字逐句的讲解,而是多次为孩子们范读。疏通文意时范读,体味含义时范读。每每范读时,不仅要求学生注意听,还要求学生注意看老师的表情和动作。因为于老师自己对课文早就烂熟于心,所以“当范读的时候,把文章中的神情理趣,在声调里曲曲传达出来,让学生耳与心谋,得到深切的了解”(叶圣陶语)。一些难理解的文言词语,通过看于老师传神的表演,学生也豁然开朗,自然领会。

文言文诵读方法其实很多。我执教《两小儿辩日》一课,整堂课贯穿一个“读”字,但力求做到读的多样,读得有趣。从教师范读,学生轮读,到师生相互带读、领读,再到分角色的辩读,学生读得情趣盎然,不知不觉间读熟了、读懂了。最后,教师扮演其中一小儿转而用现代的话和学生辩论,籍此反馈学生的理解情况,此时学生已能自然地将文言与白话相互转换。在应答中,学生不仅完全理解了文言的意思,而且开始尝试运用一些文言词汇丰富自己的表达。至此,“读书百遍”,已不仅仅“其义自见”,还丰富了语言,积累了语感。

总之一句话,文言文的教学重在采用丰富多样的诵读形式,让儿童在充满情趣的诵读中,不知不觉读通、读熟,直至能背下来。至于意思的理解,朱熹的话一语道破文言学习的精髓:“凡读书……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我们且牢记了,照做便是。



2#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7 19:02:25 | 只看该作者
没有文言文这把钥匙,你就是对这个世界目盲,而且傲慢地守在自以为是的狭隘现代里。

紧抱着狭隘的现代

龙应台

国文教材里文言文愈来愈少,在华文世界里似乎已经是一个普遍的趋势。辩论时,一方说,学子要学外语、电脑等等现代技能,古籍的阅读是一种太重的负担。另一方说,是的,可是文言文对于学生国文程度的培养是不可或缺的。在两方的论述里,文言文都被视为“传统”,只不过前者视之为减分的负担,后者视之为加分的资源。

所有的语言都是一把钥匙;一把钥匙,能开启一个世界。我们热切地学英语、法语、德语、日语,今天愈来愈多的西方人积极地学中文,都是为了要进入一个原来陌生的世界,去被那个世界里的思想和文采启发、感动,而且掌握了那个语言,可以使我们跟现代更能衔接,更能灵活地运转。大部分的我们选择一个语言学习,是因为那个语言所代表的世界是先进的、丰富的、现代的。

文言文所代表的世界呢?它在人们心目中,唤起“先进”“丰富”“现代”的联想吗?文言文能使我们在“现代”里更灵活地运转吗?文言文不是一个满布灰尘的古董瓷器吗?

防汛期快到时,城市里的人们会看见消防队员准备沙包。台风季来临前,山坡地上就有人在检查出水涵孔是否堵塞。公园处要移植树木时,必须等到秋季。公路边的杂草,定时有人修剪。扫街的清洁队员,总是在天亮前已经完成了工作,收取垃圾的车子,总是在天黑前跑完了行程。

走在干净的人行道上,看见城市的照章运转,我总会想起《国语》里头的一篇文章,《单子知陈必亡》。

《国语》,相传是春秋时左丘明的作品,中国第一部国别史。记录了从西周穆王到东周定王之间,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论政。周朝的大臣单子到小国陈国访问,回来之后向定王做“国情分析”时说,陈国一定会灭亡。定王问他为什么。单子是这样说的:

火朝觌矣,道茀不可行也。候不在疆,司空不视涂,泽不陂,川不梁,野有瘦积,场功未毕。道无列树,垦田若艺。膳宰不置饩,司里不授馆。国无寄寓,县无旅舍。

用白话文来说,就是,单子这个“外国使节”发现陈国的城市,天很亮了,道路还没有整理,不能行走。礼宾司没有派人到边境迎宾,养工处不巡视道路,湖边上没造堤防,河川上没架桥梁。田里的稻谷露天堆积,禾场做到一半丢在那里。路边没有行道树,田里长的是茅草芽。管宴席的不送牧畜来,管宾馆的不接待客人。首都没有酒店,小城也没有客栈。

看起来,陈国是一个城市管理系统完全失灵的地方。那么,应该是怎样的呢?单子就引录周朝的法制。

列树以表道,立鄙食以守路;国有郊牧,疆有寓望。薮有圃草,囿有林池。所以御灾也。其余无非谷土,民无县耒,也无奥草。不夺农时,不蔑民工。有忧无匮。有逸无罢。国有班事,县有序民。

这简直就是一部城市管理手册:种植行道树来标志里程,偏远地区要建立旅客餐饮服务。城市近郊要有牧场,边境要建迎宾酒店。洼地里要保留野草,城区里要空出树木和水池,以备防灾。其他的土地,都种粮食,使农民不会将农具悬挂起来空置。政府不可以耽误农务,不可以浪费人民劳力。国民有优裕,无匮乏,有休闲,无过劳。首都的基础建设按部就班、地方的力役供求井井有条。

陈国一定会被消灭,因为国家的行政和经济管理上都出了问题。陈国,果然被楚国吞并。

《国语》记载的是公元前九九零年到前四五三年的历史,距离今天足足三千年。三千年前的政治管理哲学,对不起,我怎么看都看不出它是个满布灰尘的老古董瓷器。白话文、英文、德文不一定代表现代,文言文也不一定代表落后。我在文言文的世界里,发现太多批判的精神和超越现代的观念,太多的先进和丰富,太多的思想和文采。

没有文言文这把钥匙,你就是对这个世界目盲,而且傲慢地守在自以为是的狭隘现代里。

  




3#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7 19:10:25 | 只看该作者
原文地址:小乔初嫁何以“了”作者:子非
中学时,迷上词,且尤喜“大江东去”之类豪放词,常常和学友放声背诵。
那时读苏轼的《念奴桥·赤壁怀古》,便觉得“小乔初嫁了”一句中“了”字用得牵强,小乔初嫁何以“了”?但若读作轻声“了”,便整个句子都奇怪了,苏轼文采飞扬,气涌如江,怎么突然冒出一句大白话?而且那时的口语居然和现在的一样?
奇怪是奇怪,但从没打算去弄个明白,当时条件不允许,后来,好歹算个搞文字的,竟也没有想过去寻个究竟。
月前,读到吴世昌的外甥魏旸回忆吴教其读词一文,这才知道,原来,这一句被历代选家和注家集体误断了!东坡原词应为“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了”是副词,“全然”也,“整个”也,“活脱”也。
魏旸回忆吴世昌念诵这句——“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念到 “了”字,舅舅语气加重,声调摇曳,幽默地传达了这个“上声字”的情趣。这一念,一比,就看出了高下,“小乔初嫁了”,俗;“小乔初嫁”,清拔。“雄姿英发”,平淡;“了雄姿英发”,传神之笔,非同寻常。“了”这个副词,被苏东坡用得极活,正如秦少游的“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浑然忘机。
吴世昌,一位贯通中西的国学大家。比钱锺书还大两岁,没有留过学,却于1948年被牛津大学聘为高级讲师兼导师,用英语讲授中国文学史、中国散文史、中国诗及甲骨文等课。其读书之精微,治学之严谨是出了名的。
吴向外甥指出这个错误时说:“只要第一个版本断句有误,后来的版本就陈陈相因,没有人敢鼓起勇气,告诉大家,老祖宗错了。以讹传讹,一讹就讹了将近一千年,误了千年子弟。好在至少在元朝时,仍有词人萨都剌没有误断,他读懂了这个‘了’字,他步了韵,他作了一首极好而又和苏轼同样忠实于原调的念奴娇。误断苏词为六五四,是自作聪明,庸人自扰,伤害了苏词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由此可见其治学之功力。
魏旸还提及这样一件事。
他发现《长恨歌》里,“天上人间会相见”一句容易理解,那是不管天上,还是人间,总有一日,总能相见之意;而李后主“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让人生疑,不知这个“天上人间”所指。吴世昌三言两语道破玄机:“一个天上,一个人间,本来是两回事;读《长恨歌》,你把它们分开,这就对了;读李后主《浪淘沙》,同样应该把‘天上’和‘人间’分开,分为两个问句,各加一个问号,就明白了。春在何处——在天上?在人间?明明两个东西,你硬要合成一个‘天上人间’,作茧自缚,把自己弄糊涂了。”
是啊,“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明明白白的歌词,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这是亡国之君绝望之后的绝命词。
可叹吴世昌读词,连一个标点符号也不会轻易放过。
魏旸由此反思:“从1942年在图书馆里借到《花间》、《词选》,开始读词抄词,到1962年,我和词交朋友,也有二十个年头了,从来满足于不求甚解。那一天,才恍然大悟,原来书是可以这样读的!原来舅舅读书,是一个字一个字咀嚼,一个字一个字品尝的!”
这样又何尝不是我等的心声。
惭愧于当年读书的囫囵吞枣,更为今天的阅读担忧。
网络阅读的风尚正渐渐从90后80后蔓延到了60后50后。越来越快的网速让越来越多的人用越来越多的时间游走在信息的万花筒里。我们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滚动、点击、选择、浏览……“浮光掠影”这个词简直就是为此刻所造,古人的先知令人不寒而栗。
然而这样的阅读让人读得越多,越觉得心慌,我们获得的是大量的信息碎片,这令我们无法作深度的思考,更无法感受阅读的深层乐趣。甚至当我们面对纸质阅读时,注意力也开始无法持久,我们养成了超文本链接的浏览习惯,拿起一本书,就会不耐烦地前后跳跃着翻阅,很难按照一个逻辑推演过程完整地看一本书……
有人说,这是个碎片化的时代,碎片式的阅读将带来逻辑的缺失,情绪化取代理性,深思熟虑的不再……
接下来还有什么恶果,我不敢想。
我情愿去假想吴世昌式阅读的回归。
可以在咀嚼文字的时候,一点一点修复我们破碎的灵魂。




4#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7 19:26:55 | 只看该作者
寻找母语教育的源头
(在江苏省“小古文”教学研讨会开幕式上的发言)
李振村
今天,参加这样一个小古文教学的专题研讨会,非常高兴。
我们都知道,差不多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开始,古文就逐渐从小学语文教材中、从母语教育的开始阶段、从小学语文的课堂里退出了。现在,人教版12册教材大概有几篇,苏教版一篇都没有,不说小学生,就是我们的小学语文老师,读不懂基本的文言文已经是寻常景象。   
古文教学的退出,意味着什么 ?
首先,意味着民族文化的传承出现了问题。我们民族基因、民族精神蕴含在哪里?不是蕴含在当下那些空洞的政治口号里,也不是蕴含在各级政府的文件里,更不是蕴含在党报党刊的宣传里,而是蕴含在流传千古的文言佳作、诗词歌赋中,孩子们在接触、诵读、默记这些诗文的时候,就是在不知不觉地、潜移默化地接受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熏陶。现在小学阶段古文的缺失,意味着在人生读书的黄金时期、人生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民族文化和精神出现了空白或者说断裂。我们之所以公认台湾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得比大陆好,我感觉跟台湾的语文教育从小学阶段就开始学习文言文有很大关系。
第二,古文教育的缺失,让学生母语素养的发展缺失了根基。白话不是凭空诞生的一种新语言,它是在文言的基础上演变发展而来,今天我们白话文中精妙的表达、很多的典故、成语,都源自文言文,如果把文言文的因素全部剔除,我们几乎没有办法讲话,讲不出精彩的话。现在大陆人的表达之所以普遍存在空洞、空泛、没有文采、没有韵味的毛病,就跟文言素养的缺失有莫大的关系。连战和宋楚瑜访问大陆的时候,在各种场合发表讲话都那么文雅,文质彬彬,各种典故、名言警句信手拈来,让我们大为惊诧,为什么?因为他们在人生教育的初期,就接受了适当的文言教育!台湾的高中,文言文占到了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比例,在我们看来这是无法想象的,但台湾做得很好,学生的汉语素养普遍高于大陆学生;台湾普通民众的汉语素养普遍高于大陆民众,大概都源于教育。
第三,小学古文教育的缺失,也增加了学生很大的负担。如果我们小学没有文言文,初中高中也没有文言,那也就罢了,问题是,到了初中,文言文骤然出现,到了高中文言文已经占了很大的比例,孩子从对文言一无所知,到初中一下子接触文言,真的被搞懵了。由于没有任何基础,学起来很吃力,很恐怖,不但学不好,还对文言文留下了非常不佳的印象。
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思考,我们新经典课题组一直在致力于倡导小古文教育进小学的课堂,进语文的课堂,我们开发了系列的小古文课程,受到了参与学校的热烈欢迎。
从这个意义上看,江苏省“小古文”教学研讨会,意义非凡,据我有限的见闻,这大概是国内第一次召开专题的小古文教学研讨会!
何琼校长刚刚到辅延小学做一把手,就选择了这样一个课题,选择了这样一个切入点来带动学校的工作,这是很有眼光的举措,是很有魄力的选择,很了不起,也很有前景。
也许,今天将成为一个不平常的日子,成为我们的小学语文教育寻找源头、回归精神家园的开始,沿着这样一条润泽的母语教育之路,我们肯定能把孩子带到生机盎然的语言之林,那里水草丰茂,那里鸟语花香,那里空气清新!在那里,孩子们将能真正过一种神清气爽、诗意盎然、幸福快乐的语言生活。
(根据录音整理,向整理者致以诚恳的谢意)
研讨会上,江阴辅延小学的夏江萍老师、无锡育英小学的顾晓霞老师、《小学语文教师》编辑部的朱文君老师各上了一节小古文课。
5#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7 19:43:10 | 只看该作者
前 言
[size=+0] [size=+0]读小古文一点儿也不难
你问,小古文是什么呢?
我告诉你吧,小古文就是那些短短的、浅浅的,读起来很好玩、很有味道的文言故事和文言经典句段。
比如你熟悉的寓言故事《守株待兔》《揠苗助长》《郑人买履》;再比如你知道的神话传说《盘古开天》《夸父逐日》《大禹治水》,还比如你课本里学过的古代人物故事《(司马光)破瓮救友》《王冕好学》《李广射虎》等等。
同样一个故事,你在语文课本里读的是白话文,现在,你又读到了它的小古文。文言和白话对照着读,你会发现很多有趣的语言现象,能感受到汉语言的优雅和精妙。
当然,这本书里,也有你没读过的古代圣贤语录,以及描写四季、山川的优美短章。这些流传至今的经典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是汉语言的典范。你可以多读几遍,把喜欢的词句记下来,写作文的时候用一用,你的语文水平会提高得很快。
由古代笑话组成的一组小古文,一定会让你捧腹大笑。但,笑过之后,也有思考哦。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的寓言故事。可你知道吗,在这本书里,狐狸和乌鸦,狼和小羊都说起了中国的古话,满口“之乎者也”,可有意思啦!
总之呢,这本书就是这样,精选了最好读、最有趣的小古文,让你轻轻松松地获得最纯正的文言启蒙,打下一生受用的中国文化的底子。
也许你会问,小古文怎么读呢?
其实方法很简单,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
古人说得好:“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意思是说,读书的时候,遇到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意思就明白了。
当然,借助注释和译文,也是读懂小古文的好方法。
不过,在这本书里,我要请你特别关注“互动小课堂”里的师生讨论。这些讨论,有关于阅读策略的,有关于诵读方法的;有讨论理解难点的,也有交流感悟的。相信你读了以后,一定有很多启发。假如你也这样,和你的老师、同学讨论讨论,那么,你的收获就难以估量了。
“读文言写白话”,是一种全新的小古文学习方法。古文都很简洁,改写成白话后要增加很多细节,这就给了你无限的创意空间。当你把一篇只有几十个字的小古文,改写成一篇几百字的白话文后,一定会很有成就感哦!
在这里,要特别感谢和我一起编写这本书的周晓霞、陈学壮、乐欢欢和丁瑾老师。
好啦,让我们一起打开书,走进小古文的大世界里吧!
朱文君
2011年岁末于上海
6#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7 20:02:17 | 只看该作者
用情趣召唤小学古文课的归来
朱文君
与其说是我的教学策略让孩子们喜欢上文言,毋宁说是孩子们对文言的“爱你没商量”,让我就此展开了一段绮丽的教学旅程。
缘 起
最初萌生教文言文的想法,是2003年。那次,我有幸观摩了全国阅读大赛上一位教师执教文言文。那位老师在让学生朗读课文之前,耐心而详尽地讲解文章中出现的古代文化知识和文言字词。只见他时而板画,时而讲解,讲解精彩,板画精美。而坐在台下的我,此时却分明感受到从孩子们那里涌动而来的按捺不住急切想读的暗流。果然,当老师讲完了知识点,指名一个女生站起来读,她立刻全身心投入到朗读中,读得声情并茂,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积蓄已久的愿望霎那间得到释放,孩子们的脸上写满了欢欣。
这一刻,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模模糊糊地感到:可能,拿到文言文,孩子们更想放声朗读,而非听老师讲解。
2005年冬,我终于有机会执教人教版的文言课文《两小儿辩日》,当时只有一个简单的想法,先让孩子们尽情地读吧。于是,我设计了几种读的形式,一节40分钟的课,几乎让学生读了近30分钟。读过了瘾,我开始收敛课堂,试探孩子们的理解程度:“他们到底是在辩远近,还是在辩大小?”
“辩远近。”孩子们异口同声,看来这个问题太简单。
“那么两个孩子各自的观点是什么?”我请孩子到黑板上来标注一个示意图。完全没有困难,孩子们的理解准确无误。
我用“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结束教学。的确,读,几乎解决了所有的问题。
一切皆从读中得
这节课,激发了我教古文的兴趣,更奠定了我的小古文课理念,一个字“读”,一切皆从读中得。这期间,我执教的一系列古文课,几乎都是“读的三部曲”。
我教《蜀鄙二僧》(节选自彭端淑的《为学》)。很简单,全课就是三轮读。第一轮读,我读得字正腔圆,让孩子模仿,意在认准字音和句读;第二轮读,我则读得绘声绘色,再让孩子模仿,意在帮助学生了解大致的意思;第三轮读,我读得韵味十足,让孩子们感受到文言的节奏和音韵。而这一回,我要求孩子们读的时候,根据自己的体会自由发挥,意在激发兴趣,帮助孩子熟读成诵。
课,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语文前辈许汉老师专门写了评课,肯定了这样的先读后讲,甚至一读到底,完全不讲的小古文教法。
文白对读,文白互写
2008年春,江苏无锡的一个名师工作室请我去讲课,指名要我讲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伊索寓言》一课。我反复研读课文,始终未能找到很满意的教学内容。让五年级的学生读《狐狸与葡萄》《狼来了》《蝉和狐狸》这样三篇只有百把字的课文,实在是太简单了。我决定尝试将文言的《狐狸与葡萄》《鸦狐》(即《狐狸与乌鸦》)引入本课的教学,利用学生对寓言故事的了解,直奔文言,把传统吟诵引入课堂,体会文言表达的节奏和韵味。
课,很新鲜,孩子们对文言的“惊艳”之感,是我早已预料到的。然而,最后一个环节,我让孩子们尝试将《蝉和狐狸》改写成文言文,则轮到我这个当老师的“惊艳”了。
从未接触过文言的孩子,居然写出一篇篇几乎完美的文言文!
蝉 狐
江苏无锡东降小学  李晨
一蝉栖树而鸣,有狐于树下,欲烹其蝉,乃心生一计,对曰:“闻先生有霓裳羽衣之妙,此歌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吾特来此,欲见先生之仙喉,还望成全。”
蝉觉其中有诈,掷一叶下,狐误为蝉,喜不自胜,遂扑之。蝉曰:“汝错矣!自观汝之粪内掺吾同类之翅,吾已疑之。” 遂飞之。
智者,能于他人之难中悟其道也。谚云: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即此之谓也。
这是一个孩子当堂的文言写作,令人难以置信,但却是事实。在随后的一两年时间里,这节课,我在全国各地教了不下二三十次,屡试不爽,孩子们的“文言创作”没有哪一次不让在场的人连呼“没想到”。
从此以后,“写”成为我的小古文课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因为我发现,每每到了这时候,孩子们最有成就感,也最快乐。
读了《爱莲说》,学生们就写《爱梅说》《爱兰说》《爱仙人掌说》……
爱梅说
上海七宝外国语小学  金一诺
寒冬腊月,北风呼啸,草木枯死,百花凋萎。忽闻阵阵清香,寻香而去,见梅花数枝,洁白似雪,香气淡雅,挺立于狂风暴雪之中。
吾注视良久,心中不免有些许担忧:寒风刺骨,若不移入盆中,恐其今晚便会凋谢。次日再次光临,梅花仍清香四溢,又增花数朵,美不胜收。
    吾爱梅,爱其淡雅芳香,使人心旷神怡。爱其默默无闻,不争名利,立于墙角,默默将芬芳献于他人。吾爱梅,更爱梅之不畏严寒,冬日严寒,风雪交加,梅却傲然挺立,诚可敬也。
读了《马说》,学生们就写《狗说》《牛说》《琴说》……
狗 说
上海七宝外国语小学  陈博凡
世或先有人,然后有豢养之狗。摇尾卖萌之际,乞首顾盼之余,惹人怜爱。
狗之爱者,因其忠心。虽身不巨、体不阔、齿不锋、爪不利、与狮虎比之居其末,安求其能御敌也?狗之亲者,推其心、置其腹、交其神也。然养之不爱、待之不亲,怒之即打,躁之即弃,曰“其不亲也。”呜呼,其真不亲乎,其不善亲也!
孩子们何以能如此轻松地驾驭文言表达?我猜想,应该是这个年龄段孩子长于模仿的结果,同时也和这个年龄段儿童认识事物的整体性有关。正是这种特性,让他们能忽略个别词句的不理解,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大意,敏锐地抓住语言的特点。而这种特性,过了这个年龄段,也许就不复存在。
情趣是这样练成的
2009年,我一边教学,一边着手收集筛选短小浅近的文言文,尤其是那些有故事情节、有情趣的文言短篇,打算编写一本小古文教材。这时候,朋友推荐我一本《明清笑话集》,我一口气读下来,笑得肚子痛。幽默,妙就妙在你“想不到”。
一人性缓。
冬日共人围炉,见人裳尾为火所烧, 乃曰:
“有一事见之已久,欲言恐君性急,不然又恐伤君,然则言是耶,不言是耶?”
人问何事,曰:“火烧君裳。”
其人遽收衣而怒曰:“何不早言?”
曰:“我道君性急,果然。”
这个小笑话很有意思,自然的,我想到了用猜读的方式来教学,即一句一句出示课文,让孩子们根据人物的性格,猜测事情的发展,于是有了《一人性缓》这一课。
因为结果想不到,孩子们猜得兴味盎然;因为猜得兴味盎然,方法的提炼变得如游戏般有趣。在安徽淮北实验小学的一个四年级班,孩子发明方法的热情之高,几乎使课堂完全失控。但见黑板上一排排以孩子姓名命名的学习方法,数量的多少不是我的目的,我的目的是要告诉孩子们,学习古文完全可以自己“发明”办法。
一旦孩子们建立了学古文的兴趣和自信,到了中学,还会有怕文言这一说吗?
小学的古文课,第一是情趣,第二还是情趣。
现在一些倡导国学的人,让孩子背诵古文经典。我以为,背诵是很要紧,但是如果不讲究情趣,一味死记硬背,是违背儿童本性的。
历经千百年淘洗的文言,实在是个宝库,语言那么优雅,又那么富有情趣,只要老师善于挖掘,就能让学习变得如游戏一般好玩。
我教《岳阳楼记》,先出示一个骈句,让孩子们发现它的特点:像两匹马儿并肩同行,整齐的步伐,整齐的节奏。接下来,告诉孩子们,古人很喜欢用这样的句子,你们到文中找找看。一节课,就围绕骈句,孩子们找找,读读,背背,既轻松又兴趣。至于内容的逐句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深刻分析,就留给中学老师完成吧!
我教《桃花源记》,读了之后,我给孩子展示古人将《桃花源记》改写成的格律诗和词,然后请孩子们挑战一下古人,把《桃花源记》改写成现代诗!
这是上海七宝外国语小学一位五年级学生改写的现代诗前半部分:
桃花源记
     ——肖一凡改自陶渊明同名作品
渔船在溪上漂流
辛劳了半日
没有任何收获
两手空空,怎么去见妻儿老母
阳光太弱
照不进我的内心
粉如朝霞的桃花林
那花瓣
像蝴蝶一般空中飞舞
是梦境吗
我心随着梦
挎着鱼篓上岸

林的尽头
有一个小山洞
若有若无的光线
吸引了我
而山洞那边
更是另一个世界

平旷的土地四通八达
整齐的屋舍欢笑不断
肥沃的良田丰收在望
清澈的池塘鱼儿嬉戏
勤劳的男女唱着山歌
嬉戏的孩子充满童真
生活
居然可以这样美好
安逸、和睦、快乐
没有战乱,没有苛税
没有寒冷,没有饥饿
原来
这就是桃花村
一个真正的
世外桃源

思接千载,“穿越”古今
只有让儿童记忆深刻的语言,才能在他的心里生根,将来才能提取出来应用。
毕竟,古文里描摹的生活场景,和儿童当下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需要做一些“嫁接”的工作,才能让经典的语言焕发生机,在儿童的心里生根发芽。这是小古文教学中,教师最有作为的地方之一。
玩点“穿越”,是我常用的方法。
教学《孟子》著名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一段,我先讲述了前段时间被媒体和公众热议的“活熊取胆”事件。展示了活熊取胆的图片,随后又将中药协会会长房书亭的言论以及网友反讽式的“熊胆体”呈现在孩子们面前。善良的孩子被激怒了,他们试图表达内心的激愤,却无法找到最恰当的语言。这时候,我告诉他们,气愤的时候,一味谩骂,甚至爆粗口,都是没文化、没底气的表现,要善于讲道理。中国古时候,有一个叫孟子的人,最擅长讲道理,他写了很多讲道理的文章,说理透彻,义正词严,浩然之气如滚滚江流,势不可挡,无人能驳。不信,我们来看一看。
至此,我才出示古文。孩子们几乎在古文出现的那一刻,就自发地开始了高声诵读,他们是要把刚才的愤怒释放出来啊。
熟读能诵,已经不是问题。
接下来,我要求孩子们给房书亭先生写一封信,表达自己的想法,信中可以引用刚刚读的孟子的话。
孩子们的文章几乎一气呵成,并且在文中贴切地引用了孟子的话。读读孩子们的作文,你一定会和我一样倍感欣慰,两千多年前的华章在这些孩子们的心里“活”了。
您的错误有三
——给房书亭先生的一封信
房书亭先生:
您好!
您最近有什么不舒服吗?有什么事困扰您吗?
我一直都很尊敬您,因为您是中药协会的会长,您传承了中国古老的医方。可最近,我有了不同的看法。最近的新闻,天天都在播报对您的不满,只因您的一句话:“取胆汁过程就像开自来水管一样简单,自然、无痛,完了以后,熊就痛痛快快地出去玩了。我感觉没什么异样!甚至还很舒服。”
听了这句话,我不相信我的耳朵。这是一个中国人说的吗?我很气愤。试问,您是一只熊吗?我想不是,那您怎么能说熊是“无痛、舒服”的呢?如果您在自己孩子的肚子上打一个洞,天天从洞里吸东西出来,连伤口流血化脓了,也丝毫不管,您愿意吗?回答是否定的,因为这是您的孩子。可您不能因为对象是熊,就换了一副面孔,置之不理。熊是动物,是鲜活的生命,任何生命都该受到尊敬,它们都是我们的孩子,是和人类在同一个大家庭内的。
《孟子》曰:“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现代所说的“良心”就源于此。您或许做到了“辞让”,但其他的未必做到。您的话是错误的。您对动物没有恻隐之心,这是错一;活熊取胆是不对的,您却说它“自然、无痛、舒服”,这是没有羞恶之心,是错二;您没有分辨清活熊取胆的对错,还助纣为孽,这是错三。我希望您能意识到这三错并改正。
如果“活熊取胆”再进行下去,那世界上将不会再有黑熊存在;如果世界上没有了黑熊,那么人类的生活就少了一线生机,少了一抹欢乐。我希望,您能够关爱动物,制止活熊取胆这种惨无人道的虐熊手段,这种对鲜活生命的摧残。
此致
敬礼!
一名普通的小学生 任鸿宣
后 记
我高中时的语文老师,十分瘦小,常常被高大的讲台遮挡得只剩下头颈以上的部分。人虽瘦小,却声如洪钟。每每遇到文言课文,他便一言不发走进课堂,扬声念道:“壬戌之秋,七月即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上。清风徐来,水波不惊……”我们于是接上,一字一句地跟着读起来。当时并不知为什么,只觉得那诵念之声,让人陶醉,不知不觉便跟了进去。
随着自己年岁的增长,如今再诵读这些文章,才发觉,中国文字的音乐效果,只有在高声诵读中,才能显发出来。“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古文的声韵,古文醉人的芬芳,只有在一代代人的朗朗诵读中益显光华,薪火相传。
如今,每每带着孩子们沉醉于古文之间,我就想起我的老师。如果我的老师还健在,他一定会倍感欣慰的。
本文刊发于2012年《人民教育》第18期

7#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3 00:21:40 | 只看该作者
22、周振甫 :“怎样学习古文”之“立体的懂”

  怎样学习古文?我们翻开《唐才子传》,在《王勃》传里,说:“六岁善辞章。”他六岁已经会写诗文了。当时的诗,就是古诗、律诗、绝诗,当时的文,即古文、骈文。六岁怎么就会写这样的诗文呢?再看《骆宾王》传,称“七岁能赋诗”;《李百药》传,称“七岁能文”;《刘慎虚》传,“八岁属文上书”,类似的记载还有不少。换言之,在唐朝,七八岁的孩子不仅会读懂古文,骈文、旧体诗,还会写古文、骈文和旧体诗。是不是当时的人特别聪明呢?不是的。我们再看近代人,如康有为,“七岁能属文”。梁启超“六岁毕业嚷五经》,八岁学为文,九岁能日缀千言”(见钱基博先生《现代中国文学史》)。可见古今人的聪明是相似的。那么,不论是唐代人或近代人,他们从小就能读懂古文,不仅会读,还会写古文和旧体诗。为什么现在人读懂古文会成问题呢?这当跟读法有关。

  我曾经听开明书店的创办人章锡琛先生讲他小时的读书。开始读《四书》时,小孩子根本不懂,所以老师是不讲的。每天上一课,只教孩子读,读会了就要读熟背出。第二天再上一课,再教会孩子读,读熟背出。到了节日,如阴历五月初五的端阳节,七月初七的乞巧节,九月初九的重阳节,年终的大节,都不教书了,要温书,要背书。如在端阳节要把以前读的书全部温习一下,再全部背出。到年终,要温习一年读的书,全部背出。到第二年年终,除了要背出第二年所读的书外,还要背带书,即把第一年读的书也要连带背出。因此,像梁启超的“六岁毕业《五经》”,即六岁时已把《五经》全部背出了;所以他“九岁能日缀千言”。因此,《唐才子传》里讲的“六岁善辞章”,“七岁能赋诗”,按照“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说法,他们在六七岁时,熟读的诗和唐诗一定远远超过三百首,那他们的会吟诗也就不奇怪了。

  我向政协委员张元善老先生请教,问他小时怎样读书的。他讲的跟章锡琛先生讲的差不多,他说开始读时,对读的书完全不懂。读了若干年,一旦豁然贯通,不懂的全懂了,而且是“立体的懂”,它的关键就在于熟读背出,把所读的书全部装在脑子里。假如不是熟读背出,把所读的书全部装在脑子里,读了一课书,记住了多少生字,记住了多少句子,这只是“点线的懂”。记住的生字是点,记住的句子是线。点线的懂是不够的。因为一个字的解释在不同的句子中往往因上下文的关系而有变化,一个字在不同的结构里会具有不同的用法,记住了一个字的一个解释和一种用法,碰到了这个字的解释和用法有变化时就不好懂了。读一课书,记住了这课书中的生字,记住了这课书中的句子,这叫平面的懂。平面的懂只懂得这课书中的字的意义和用法;同样的字,在别课书中,它的意义和用法假如有了变化,就看不懂了。因此,平面的懂还不够,不够解决一个字的解释和用法的多种变化。把一部书全部读熟就不同了,开始读时不懂,读多了渐渐懂了。比方读《论语》,开始碰到“仁”字不懂,“仁”字在《论语》中出现了104次,当读到十几次的“仁”字时,对“仁”字的意义渐渐懂了,当读到几十次、上百次的“仁”字时,对“仁”的意义懂得更多了。因为熟读背诵,对书中有“仁”字的句子全部记住,对有“仁”字的句子的上下文也全部记住,对于“仁”因上下文的关系而解释有变化也罢,对有“仁”字的词组因结构不同而用法有变化也罢,全都懂了,这才叫“立体的懂”。

一 词的具体解释

  这个“立体的懂”有三方面,一方面是词的具体解释;一方面是一个词作为术语时,了解术语的理论意义;一方面是要读懂文章的用意。就词的具体解释说,如《论语》中的“仁”字,在《学而》篇里:“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个“仁”字是指一种很高的道德标准,即仁德,认为孝弟是仁德的根本。在同一篇里,说:“泛爱众,而亲仁。”这个“仁”不指仁德,是指具有仁德的人,“仁”的解释稍有变化了。在《里仁》篇,说:“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里”指居住,这两个“仁”指有仁德的地方,相当于好的环境,“仁”的解释又有些变了。在《子路》篇里,说:“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假使有王者兴起,一定要经过三十年才能推行仁政。这个“仁”字指推行仁政,解释又有些变了。这个“仁”解释成推行仁政,成了动词,用法也变了。在这些句子里,“仁”字作为仁德的意义没有变,只是由于上下文的不同,由于用法的不同,在具体解释上有了变化。不懂得这种具体解释上的变化,光懂得“仁”指仁德,碰到具体解释上有变化的句子就看不懂了。要是把以上举的句子都读熟了,懂得了这些具体解释上的变化,这就是对“仁”字在解释上的立体的懂。从前人读《论语》,就要把《论语》全书读熟背出,把《论语》全书读熟背出了,才会懂得“仁”字在不同上下文中具体解释的变化。用“仁”字作例,把《论语》全书读熟背出了,《论语》中别的不少的字,它们在不同上下文中的具体解释的变化和用法,也都懂了。有了这个基础,再去读别的古文,比方读唐宋以来的古文,不论唐宋以来的古文中的字,它们在不同上下文中的具体解释有多少变化,它们的用法有多少变化,都可以理解了,这就是立体的懂在读懂古文上的好处。从前人读书,为什么六七岁、七八岁的孩子,就会读懂古文,不仅读懂,还会写古文,就因为他们小时,比方把《论语》全部读熟背出,对《论语》中的字有个立体的懂,所以他们在六七岁或七八岁时就会读懂古文了。再说,到了清末新政以后,废科举,兴学校,学校里不读《论语》,改读教科书了,那时从学校里毕业出来的学生,他们会读古文,又是怎样来的呢?原来当时的学校里,也教文言文,一到中学,就教传诵的古文,不但教古文,也要熟读背诵,当时的中学毕业生,读四年中学,在四年中读了不少篇的古文,读熟背出了不少篇的古文,有了这个基础,他们对读熟背出的不少篇古文中的宇,也就有了立体的懂。在这个基础上,就能读懂唐宋以来的古文了;即使有些字不认识,查一下字典也就懂了。因此要会读古文,不一定像私塾中的教法,一定要把“四书”“五经”都熟读背出才行,像辛亥革命后的学校里,教学生熟读背出多少篇古文也行。

  学会读古文跟学会读外文相似。我向语言学大师吕叔湘先生请教,他小时候怎样学外文的。吕先生说,他小时读外文,老师要背,不是整课书背,是就读的书,老师挑出其中精彩的段落来要学生背,背精彩的段落不长,可以背出。这次背出一段,下次再背出另一段,积少成多,就背出不少段落了。这是吕先生他们所以对英文有立体的懂的原因。《朱子语类》卷十一:“人读史书,节目处须要背得,始得。如读《汉书》,高祖辞沛公处,义帝遣沛公人关处,韩信初说汉王处,与史赞《过秦论》之类,皆用背得,方是。若只是略绰看过,心下似有似无,济得甚事厂(中华书局本,197页)朱熹讲读史书,挑重要节目处来读,跟吕先生的讲法相似。吕先生讲就一篇中挑精彩的段落来背,更为灵活可行。不论读古文或白话文,这方法都可行。吕先生小时学英语的方法,可以参考来使我们达到对古文或外语的立体的懂。

  再说张元善先生结合熟读背诵来讲“立体的懂”,还有一个意思,即培养语感。学习古文也是学习语言。《孟子·滕文公下》:“‘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曰:‘使齐人傅诸。’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喧嚷)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齐街里名)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把方言区的孩子送到北京来念书,不用教他北方话,过几年,他的北方话就讲得好了,从发音到用词都北方话化了。他回到家里,听到家里的大人讲话不合北方话的标准,还会起来纠正,他已有了北方话的语感了。学习古文也这样,熟读背诵了多少篇古文,培养了对古文的语感,对于古文的用词造句,尤其是虚词的运用都熟悉了,也就会理解了。再像读旧体诗,按照旧体诗的平仄格律来读,读熟了,再读人家写的旧体诗,一读下去,不合律的字句立刻就显出来了。好比懂北方话的孩子,听人家说不合北方话的字音和词汇,一听就可以指出来一样。对古文有了这样的语感,读起古文来就容易理解了。

  在这里,“立体的懂”又牵涉到读的问题。读近体诗一定得按照近体诗的平仄格律来读,按照近体诗的节拍来读。近体诗的节拍分平仄,称平音步和仄音步,如“仄仄——平平——仄仄——”,是三个节拍,两个仄音步,一个平音步。读时,仄音步的延长时短,平音步的延长时长,大概是二与一之比。这样,读人家写的诗,凡有不合平仄格律的,一读就显出来了。不按照平仄格律读,那么读人家的诗,即使有不合平仄格律的,读起来还恐不易分别。读古文也有讲究。《现代中国文学史》的《陈衍》篇,讲他五岁读《四书》:“一日,读《孟子·不仁者可与言哉》章,一日,读《小弁小人之诗也》章,喜其音节苍凉,抗声往复。父自外归,闻之色喜,曰:‘此儿于书理,殆有神会。”’说明小孩子读书时,到了读熟时也会有体会,从体会中会读出音节的疾徐抑扬来。这样熟读了,更有助丁立体的懂。

  对于立体的懂也不专靠聪明。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章实斋》篇,称他:“幼多病,十四岁,《四子书》尚未卒业。十,五六时,读书绝呆滞,日不过二三百言,犹不能久识。为文,虚字多不当理。廿一二岁以后,缦缦向长,纵览群书,尤好史部。”章学诚因从小多病,书读得少,记性也不行。正因为书读得少,记得少,所以到十五六岁时虚字还用不好。不过,到二十一二岁后,读了很多书,才通了。他的通,还是从读很多书来的。《现代中国文学史·王闾运》篇,称:“顾天性愚鲁,幼读书,日诵不及百言,又不能尽解。同垫者皆嗤之。师曰:‘学而嗤于人,是可羞也。嗤于人而不奋,无宁已。’阊运闻而泣,退益刻励,所习者,不成诵不食;夕所诵者,不得解不寝。年十五,始明训诂。”那他是靠刻苦用功来读通古书的。不论靠多读或刻苦用功,都可到达“立体的懂”。

  立体的懂还可用电子计算机来做说明,把两种不同的语文的词汇和语法等用软件放到电子计算机里,可以使它做两种语文的翻译工作。那么把几种古籍或多少篇古文熟读记在脑子里,或看了很多书,构成立体的懂,帮助阅读古文,应该是可信的。

  问题是现在的学生要学许多门功课,参加工作的人工作很忙,都没有时间来熟读很多书,怎么办?现在我们不要求像从前人那样读很多古书,只要求能读懂一般的古文。解放前的旧制中学只有四年,四年中学毕业时,对一般古文也可以读懂。因丸在旧制中小学内,对教的一些古文和古诗词是要背的,背了多少篇古文和诗词,有了这点基础,他们就可以阅读一般的古文了。因此不要求像古人那样要熟读很多的古书,只要仿照旧制中学那样,规定在中学六年里要背出多少篇古文和诗词作基础,或者要求熟读古文中精而是想为“死记硬背”多少争一点儿地位。现在常听说学生的语文、外语程度提不高,我总觉得要学习就必须背记一些东西,而且记得多了,才能触类旁通。不一味地搞死记硬背是对的;但不能走到另一个极端:不记也不背。

  这里提到“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这样才能记得更牢”。照这样说,我们读一篇古文,只要对这篇古文的内容理解了,只要记住这篇古文的内容也就够了,不必费力去熟读背出了。这里还引了《实践论》说的:“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到它。”《实践论》的话应该怎样去理解它呢?《实践论》说:

……论理的认识所以和感性的认识不同,是因为感性的认识是属于事物之片面的、现象的、外部联系的东西,论理的认识则推进了一大步,到达了事物的全体的、本质的、内部联系的东西,到达了暴露周围世界的内在的矛盾,因而能在周围世界的总体上,在周围世界一切方面的内部联系上去把握周围世界的发展。(《毛泽东选集》)

张元善先生提出“点线的懂、平面的懂、立体的懂”,正符合《实践论》的说法,“点线的懂、平面的懂”,即“是属于事物之片面的”懂,“立体的懂”才属于“事物的全体的”懂。要达到“全体的懂”,读一篇古文,光记住这篇古文的内容,不熟读背诵,对于这篇古文中的字的意义的了解还是不够的。对于这篇古文中的字的意义,在别的古文中由于上下文的不同而具体解释有变化,更无法掌握。这样,还是读不懂别的古文的,还是对古文中的字不能有全面的懂,还达不到立体的懂,照《实践论》的说法,对古文中的字,要有全面的懂,还是非熟读背诵不可。

二 术语的理论意义

  照《实践论》的说法,还要讲“理论的认识”,还要到达“事物的全体的、本质的、内部联系的东西”。从“仁”字看,“仁”字在《论语》里作为孔子学说中的一个术语,还具有理论意义,还有在理论意义上的立体的懂。如《颜渊》篇说:“克己复礼为仁。,,(‘四人帮”把这话说成为复辟奴隶制,复辟奴隶制怎么要奴隶主“克己”呢?这个“克己”是要封建统治者(假定那时是封建社会)克制自己,使言行都合于礼是仁。原来封建统治者掌握权力,为了自己或家族的私利,要破坏礼制。孔子用仁来限制他们,要他们的言行都合于礼,是要他们克己,不是纵容他们破坏礼制,当然更反对他们违法乱纪了。孔子讲仁,又是跟义结合的。《宪问》篇说:“仁者必有勇。”《为政》篇说:“见义不为,无勇也。”这就把义和仁结合起来了。他讲的“仁”,是正义的,所以在《卫灵公》篇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志士仁人为了维护正义,甘心牺牲性命。

  不仅这样,要懂得“克己复礼为仁”,就要懂得“复礼”,要懂得“复礼”,就要懂得“礼”。《学而》篇说:“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什么叫“和”?《子路>>篇:“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杨伯峻先生横论语译注》注释道:

“和”与“同”是春秋时代的两个常用术语,《左传》昭公二十年所载晏子对齐景公批评梁丘据的话,和<<国语·郑语》所载史伯的话都解说得非常详细。“和”如五味的调和,八音的和谐,一定要有水、火、酱、醋各种不同的材料才能调和滋味;一定要有高下、长短、疾徐各种不同的声调才能使乐曲和谐。

晏子说:“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因此史伯也说,“以他平他谓之和”。“同”就不如此,用晏子的话说:“君所谓可,据亦日可;君所谓否,据亦日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我又认为这个“和”字与“礼之用,和为贵”的“和”有相通之处。因此译文也出现了“恰到好处”的字眼。(
149页)

杨先生把“君子和而不同”,译成“君子用自己的正确意见来纠正别人的错误意见,使一切都做到恰到好处,都不肯盲从附和。”

  那么孔子讲的“克己复礼为仁”,就“复礼”说,还要讲“和”。这个和,对当时的君主说,即“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即“君主所肯定的,其中有应该否定的,臣子就献上应该否定的,使君主肯定得正确。君主所否定的,其中有应该肯定的,臣子献上肯定的,来去掉君主所否定的。”目的是使事情做到恰到好处。这样,不论君主肯定的也好,否定的也好,臣子倘认为肯定或否定得不够正确,都要对君主提意见。所以《宪问》篇:“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勿欺”即对君主要说真话,即“君子和而不同”,“同”是“盲从附和”,即说假话。“犯之”,即犯颜谏诤,向君主提意见,即君主的话不论肯定或否定,只要有不恰当的,都要向他提意见。要是君主反对臣下向他提意见,那怎么办呢?

  《子路》篇引孔子说:“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孔子在这里提出警告,要是君主的话不正确又不准别人违抗他,不近乎要亡国吗!用亡国来警告君主,不要坚持自己错误的话。

  这样,孔子讲的“克己复礼为仁”,还要“君子和而不同”,敢于对君主的不正确的意见提出批评,宣扬一种民主精神。

  还有,《论语·宪问》篇:

子贡日:“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日:“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孔子的学生子贡,认为管仲辅佐公子纠,是公子纠的臣子。齐桓公逼迫鲁国杀了公子纠,管仲不为公子纠报仇,反而去辅助齐桓公,这是不忠,不忠当然不仁。子贡从仁德高于忠德来看,所以认为管仲不仁。孔子不这样看,认为管仲辅佐桓公,联合诸侯,建立霸业,使天下得到匡正,人民到今天还受到他的好处。假使没有管仲,我们都会披散着头发,衣襟向左边开,沦为夷狄了。他难道像普通人一样守着小忠小信,在山沟中自杀,还没有人知道的吗?孔子认为管仲倘为了公子纠而自杀,对人民没有好处,是小忠小信。·管仲不死,辅佐桓公,建立霸业,能够抵抗少数民族奴役汉族,使人民得到好处,这是对人民对民族建立了大功,这种大功就值得称为仁德,说“如其仁,如其仁”,重复地赞美管仲的仁德。他认为这种大功,胜过为公子纠而自杀的小忠小信。这是他把人民和民族的利益看得高于为君主的小忠小信,在看重对君主的忠信的时代,这种看法是辩证的。再说,孔子讲“克己复礼为仁”,要视听言动都合于礼才能称仁。《八佾》篇有人问:“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立照壁),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有放器物的土台),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管仲既然不能复礼,本不应称仁。但因他对人民对民族建了大功,还是称他为仁。这种看法也是辩证的。

《论语》里讲到仁的地方还有很多,以上所举是比较著名的。即就以上所举几点看,孔子讲仁,是一种很高的道德标准,它是与“义”结合的,是正义的;它是与“和”结合的,是民主的;它是从人民和民族的利益来考虑的,是有辩证观点的。这说明就“仁”字的理论意义看,立体的懂,是看得比较全面,比较确切的。这是立体的懂的好处。这样的立体的懂,是不是符合《实践论》讲的“到达了事物的全体的、本质的、内部联系的东西”。《实践论》又提到“到达了暴露周围世界的内在的矛盾”,这就接触到孔子讲的仁,“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了。像文天祥在牺牲前,他的衣带中有赞:“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宋史》卷四一八《文天祥传》)文天祥是真正懂得仁的理论意义的,认为仁是和义结合的,所以“义尽”才能“仁至”;认识到仁是为人民和民族的利益来考虑,他为了反对蒙古军对汉族人民的屠杀和压迫,甘于牺牲。通过他的牺牲,来“暴露周围世界的内在的矛盾”,来激发汉族人民反抗民族压迫的崇高精神。

在这里接触到《荀子·劝学》里讲的:“君子之学也,人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同喘,微言)而言,螟(微动)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人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朱子语类》里对这作了反复阐说,如卷十一:

读书,不可只专就纸上求理义,须反来就自家身上(以手自指)推究。秦汉以后无人说到此,亦只是一向去书册上求,不就自家身上理会。自家见未到,圣人先说在那里。自家只借他言语来就身上推究,始得。

今人读书,都不就切己上体察,但于纸上看,文义上说得去便了。如此,济得甚事!……因提案上药囊起,日如合药,便要治病,终不成合在此看。如此,于病何补!文字浩瀚,难看,亦难记。将已晓得底体在身上,却是自家易晓易做的事。解经已是不得已,若只就注解上说,将来何济!(中华书局本,181页)

三 探索文章用意

(一)


  古人写文章,有的有针对性。比方写信,是给对方看的,只要对方看懂就够。因此信里的话,对方了解情况,看了就知道他为什么这样写。后来的读者不了解情况,只就信里写的话来探索作者的用意,就可能猜错。立体的懂,要求不光懂得书中写的话,还要懂得当时的情况,懂得他为什么这样写的用意。否则把作者的用意搞错了,就没有弄懂,谈不上立体的懂了。

  比方司马迁的《报任少卿书》,他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引起了后人的猜测,清朝包世臣在《复石赣州书》里说:

上年曾于席间,论史公《答任安书》,二千年无能通者。阁下比诘(近问)其故,世臣答以阁下博闻深思,诵之数十过,则自生疑;又百过,当自悟。阁下次日见过云:“客散后,即检本讨寻,竟不能得端绪,唯觉通篇文章,与推贤荐士不相贯串耳,敢请其指归。”世臣复答以阁下半夜之间,多则十数过,何能即悟。请再逐字逐句思之,又合全文思之,思之不已,则有得已。非敢吝也,凡以学问之道,闻而得,不如求而得之深固也。阁下旋即奉差出省,继复摄郡赴虔,遂尔远违,忽复更岁。昨奉手书,具问前事,委曲详缛。大君子之虚中,真学人之果力,悉见筒内。世臣不敢不遂进其愚,以明丽泽(两泽相连,比朋友互相切磋)互师之道矣。

窃谓推贤荐士,非少卿来书中本语。史公讳言少卿求援,故以四宇约来书之意,而斥(指)少卿为天下豪俊以表其冤。中间述李陵事者,明与陵非素相善,尚力为引救,况少卿有许死之谊乎?实缘自被刑后,所为不死者,以《史记》未成之故。是史公之身,乃《史记》之身,非史公所得自私。史公可为少卿死,而《史记》必不能为少卿废也。结以“死日是非乃定”,则史公与少卿所共者,以广少卿而释其私憾。是故文澜虽壮,而滴水归源,一线相生,字字皆有归著也。(见《艺舟双揖·论文》)


包世臣认为司马迁的《报任少卿(安)书》,“二千年无能通者”,包括班固著《汉书·司马迁传》里引了这封信,也没有读懂这封信的用意,李善《文选注》里注了这封信,也没有读懂这封信的用意。他要他的朋友读数十遍,才能产生疑问;读一百遍,才能解决疑问,懂得这封信的用意。他自以为是懂得这封信的用意的。他的朋友把这封信读了多遍,隔了一年,还不明白,还要来向他请教。这说明要懂得这封信的用意,光靠读熟背出还不行。包世臣的朋友,对这封信一定读得很熟,还是不懂得它的用意;不懂得它的用意,谈不上立体的懂。这说明立体的懂,在读熟背出外,还需要理解当时情况,即知人论世了。

  先来看这封信的问题在哪里,就《文选·报任少卿书》看,先说:“少卿足下,曩(前)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是任安先写信给司马迁,要他“接物”,“推贤进士”,即接待各方人物,选择其中的贤才来向朝廷推荐。李善注引《汉书·司马迁传》:“迁既被刑之后,为中书令,尊宠任职。故人益州刺史任安,乃与书,责以进贤之义,迁报之。”这里说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里,认为司马迁在李陵投降匈奴时,替李陵说了好话,说他要找机会来报答汉朝,因此触怒汉武帝,受了腐刑。受刑以后,做了中书令,得到汉武帝的尊宠,所以他的朋友益州刺史任安写信给他,要他向汉武帝推荐贤人,司马迁因此写了这封回信,表示他已经受过腐刑,没有资格推荐贤才了。班固和李善都是这样理解这封信的。包世臣认为他们两人都没有读懂这封信,他的疑问在哪里呢?

这封信里讲到“行莫丑于辱先,诟(耻)莫大于宫刑。刑余之人,无所比数”,“夫以中才之人,事有关于宦竖,莫不伤气,而况于慷慨之士乎?如今朝廷虽乏人,奈何令刀锯之余,荐天下之豪俊哉?”这是说,他受了宫刑,同于宦竖,即同于太监。中才之人,以接触太监为耻辱,更不要说天下豪俊了,所以他是无法接待人物,推荐贤才的。这是回答任安要他“接物”,“推贤进士”,本很明白,问题在哪里呢?

信里谈到他替李陵说话因而受腐刑的事。“仆与李陵,俱居门下(宫门之下,当指在朝做官),素非能相也。……然仆观其为人,自守奇士……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其素所蓄积也,仆以为有国士之风。……且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与单于连战十有余日,所杀过当,虏救死扶伤不给,旃裘之君长咸震怖。乃悉征其左右贤王,举引弓之人,一国共攻而围之,转斗千里,矢尽道穷,救兵不至,士卒死伤如积。然陵一呼劳军,士无不起,躬自流涕,沫血饮泣,更张空拳,冒白刃,北向争死敌者。……仆窃不自料其卑贱……以为李陵素与士大夫绝甘分少,能得人死力,虽古之名将,不能过也。身虽陷败,彼观其意,且欲得其当而报于汉,事已无可奈何,其所摧败,功亦足以暴于天下矣。”他因此触犯汉武帝,受到腐刑。

下面讲他受到腐刑,为什么还要“隐忍苟活”?因为他在著作《史记》,“草创未就,适会此祸。惜其不成,是已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已)著此书,藏诸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最后提到“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指谬乎”,还是回到任安来信劝他“推贤进士”,跟他的想法背反。

那么包世臣的疑问在哪里呢?原来在信的开头部分,又提到:“今少卿抱不测之罪,涉旬月,迫季冬。仆又薄(迫)从上上雍(从汉武帝到雍州去),恐卒(猝)然不可讳(指少卿被杀死),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则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请略陈固陋。缺然久不报,幸勿为过。”从这段看,任安犯了死罪,关在狱内,不久要被处决。他这封回信,是写给关在狱内的任安的。从这段话看,他写这封回信,一是回答任安来信,劝他“推贤进士”的话,二是“舒愤懑”。包世臣从中提出疑问。按照包世臣的想法,任安写信劝他“推贤进士”,他只要回信说,他受过腐刑,成了宦竖,已经没有资格推贤进士,就完了。为什么还要讲他替李陵说话因而受腐刑?为什么还要说受腐刑时还要偷生不死,为了《史记》没有写好,要为《史记》而活着呢?好像这些话都不用说的。照包世臣的推想,任安给司马迁的信,不是在做益州刺史时写的,是在犯了死罪关在狱里写的。信里写的不是要他“推贤进士”,是要司马迁救他。司马迁的回信,不好说任安求救,改说任安要他“推贤进士”。好像这样来理解,就讲通了。司马迁讲他替李陵说话而受腐刑,说明自己不能出来替任安说话,不能救任安,因为替任安说话,就会被汉武帝所杀,他不能死,因为他要为著《史记》而活着,所以他接下来讲他为《史记》而活着的话。班固、李善都不懂得这个意思,所以他们都没有读懂这封信,所以说“二千年无能通者”。

  包世臣这个解释对不对呢?不对。为什么不对呢?因为他只读这封信,不去了解当时的情况,所以猜错了。当时的情况怎样呢?汉武帝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江充要害太子刘据,说太子宫内有巫蛊气,骗取武帝的信任,便到太子宫内掘到许多木人,说这些木人是太子要用来咒死武帝的。其实这些木人就是江充带进去的。太子既见不到武帝,无法自明,便杀了江充,发兵与丞相刘屈鏖战。当时任安做护北军使者,太子给了任安节,要他出兵接应。任安接受了太子的节,闭门不出。太子战败自杀。武帝认为任安老奸巨猾,看见太子起兵,要坐观成败。太子胜了,他是接受太子节的;太子败了,他是闭门不出的。他有二心,便把他关在狱里,判了死刑,准备到冬月处决(见《通鉴净汉纪十四及《史记.四叔列传》后附褚先生的记事)。包世臣认为任安是在狱里写信给司马迁求救的。任安的信是在什么时候写的呢?司马迁的信里说:“书辞宜答,会东从上来,又迫贱事,相见日浅,卒卒(猝猝)无须臾闲,得竭至意。”是司马迁接到任安的信后,应该写回信,碰上他要跟武帝到东方去,没有时间写。“会东从上来”,就是指武帝在太始四年(公元前93年)三月,东巡,封禅泰山,司马迁跟着去。那么任安的信,当在太始四年写的,即公元前93年写的。任安犯罪下狱,在征和二年,即前91年。那么任安的信,写在他下狱前二年,不是在狱里写的。班固说益州刺史任安写信给司马迁,是对的。公元前91年,任安还在做益州刺史。他写信给司马迁,要他“推贤进士”。因司马迁那时尊宠任职,大概要司马迁推荐自己入朝做官。司马迁接信后,碰上要跟武帝东巡,去封禅泰山,没时间写回信。等他跟武帝东巡回来,任安被武帝调到京里来任护北军使者,用不到司马迁推荐了,所以信里说“相见日浅”。正因为任安已经调来京城,所以可以“相见”;但又因各人忙于各人的事,相见的机会不多,所以称“日浅”了。接下来就发生巫蛊之变,任安得罪下狱,所以司马迁才写这封信给他。包世臣认为任安的信是在狱里写的是猜错了,认为任安的信是向司马迁求救,也猜错了。认为任安不是要司马迁“推贤进士”,也错了。又认为司马迁为《史记》活着,为了写《史记》不能救任安,也不确。司马迁在这封信里说明他著作《史记》:“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又说:“仆诚以(已)著此书”,那他写这封信时,《史记》的著作似已完成,说他为著《史记》而不能救任安,似也不确。

  那么写这封信的用意究竟是什么呢?信里既回答了任安来信中提到的要他“推贤进士”的问题,还谈到“舒愤懑以晓左右”,主要的用意似乎在“舒愤懑”。按《通鉴·汉纪》,太始二年,七月壬午发生巫蛊之变,太子杀江充,战败逃亡。壶关三老令狐茂上书,称江充“造饰奸诈”,“太子进不得见上,退则困于乱臣,独冤结而无告”,“起而杀充,恐惧逋逃,子盗父兵,以救难白免耳”。武帝感悟。是江充陷害太子的事,在这年七月里已经清楚。司马迁这封信,说“涉旬月,迫季冬”,当写在十月,这事已经明白了。那么太子不是反,是“子盗父兵,以救难自免”,任安不出兵攻太子没有错,任安接受太子节闭门自守也没有死罪。武帝判他死罪,是太残酷了。这正像他替李陵说话,武帝处以腐刑,也太残酷了。这是他所以要“舒愤懑以晓左右”。他在信里除了回答任安要他“推贤进士”外,所以要讲有关他的李陵之祸,主要是舒愤懑,在舒愤懑里也含有替任安的不平在内。从他的受腐刑而不死,连带讲到他为了著《史记》而活着。讲到《史记》已经完成,“虽万被戮,岂有悔哉!”不怕被杀,也是舒愤懑。最后提到“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即他的受腐刑,任安的被处死,是非怎样,要到死后才定。意指汉武帝的残酷,表达他的愤懑。在这里指出包世臣的看法不对,就在于他只就这封信的本身猜测。要了解这封信的用意,还要了解当时的情况,即知人论世才行,才能理解这封信的用意,达到立体的懂。

(二)

  章学诚《文史通义·外篇一·和州志艺文书序例》:

史家所谓部次条别之法,备于班固,而实仿于司马迁。……其于六艺而后,周秦诸子,若孟荀三邹、老庄申韩、管晏、屈原、虞卿、吕不韦诸传,论次著述,约其归趣,详略其辞,颉颃其品;抑扬咏叹,义不拘墟。在人即为列传,在书即为叙录;古人命意标题,俗学何可绳尺限也?

这里提出史学家“部次条别之法”,单就其中对周秦诸子说,怎样把周秦诸子编为合传,加以标题,都有用意。要探讨作者的用意,这不同于探讨一篇文章的用意,是要再进一步,探讨一组文章的用意。这一组文章,即《史记》中对周秦诸子的列传。这里有“孟荀三邹”合为一传,“老庄申韩”合为一传,“管晏”“屈贾”“平原君虞卿”都是两人合为一传,吕不韦是一人的专传,为什么这样来编合传,或专传,作者的用意是什么,懂得了他的用意;才懂得他的“部次条别之法”。上面的引文,只提“屈原”,不提“屈贾”,只提“虞卿”,不提“平原君虞卿”,因为上面说明“周秦诸子”,贾谊是汉人,所以不列入;平原君是公子,不属于诸子,所以也不列入。

  司马迁为什么把“孟荀三邹”合为一传?《孟子荀卿列传》里,主要把孟子荀卿合传,因为两人都是儒家。里面还讲了邹忌,是政治家,不是儒家;驺衍是阴阳家,驺奭颇采驺衍之术,也是阴阳家。这三人都不是儒家,为什么叙在《孟子荀卿列传净里?传里讲孟子,“述唐虞三代之德”,“述仲尼之意”,即讲道德仁义。讲荀卿“推儒墨道德之行事”,也是讲道德的。再看邹忌,讽齐王纳谏,采纳各方意怎样学习古文见,符合儒家的要求。驺衍讲阴阳消息,“然要其归,必止乎仁义节俭”,他讲的怪迂的说法,归结到仁义节俭,也跟儒家学说相通。驺奭本于驺衍的说法,所以也列人。这样把“孟荀三邹”合为一传,再讲他们的学说,说明合传的理由。

  《史记·老庄申韩列传》,把道家的老子、庄子,和法家的申不害、韩非合为一传,为什么?老子传里讲老子“无为白化,清静自正”。庄子传里讲庄子“其要归本于老子之言”。讲申不害,“申子之学本于黄老(黄帝,老子)而主刑名”。讲韩非,“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又称老子“虚无因应,变化于无为”。庄子“亦归之自然”。申子“施之于名实”。“韩子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极惨礅(刻)少恩,皆原于道德(老子《道德经》)之意。”这里指出法家的惨刻少恩,都从道家老子来的,说明法家学说用道家的理论,所以可以合为一传。

  《史记,管晏列传》,把管仲晏婴合为一传,传里称管仲“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又称晏婴“进恩尽忠,退恩补过”。指出他们在政治思想上有相通的地方,故合为一传。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把战国时代的屈原和汉代的贾谊,即时代不同的人合为一传。传里称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称贾谊欲为汉定法制,“天子(汉文帝)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周勃、灌婴、张相如)、冯敬之属尽害之”,“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那也是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贬官在外。两人又都是著名的辞赋家,传里载了他们的辞赋,所以合为一传。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把平原君赵胜和虞卿合为一传。传里称赵胜是赵国的公子,为赵相。传末称:“平原君贪冯亭邪说,使赵陷长乎兵四十余万众,邯郸几亡。”按秦攻下韩国野王城,韩国的上党城被秦军隔断,不能和韩国连接。上党守冯亭不愿降秦,愿以上党地归赵。赵孝成土与平阳君、平原君计议,平阳君说:“不如勿受,受之祸大于所得。”平原君说:“无故得一郡,受之便。”赵受上党。秦攻上党,赵驻军长平以拒秦。秦军绝赵军粮道,赵军粮尽降奈,秦军坑杀赵军四卜万于长平,进围赵京城邯郸。传又称虞卿,游说之士,说赵孝成土,为赵上卿。又称:“虞卿料事揣情,为赵画策,何其工也。”平原君贪上党地,使赵军陷没四十万众,与虞卿善于为赵划策,构成对照,所以合在一传。又称虞卿著书:“凡八篇,以刺讥国家得失,世传之,曰《虞氏春秋》。”《史记·吕不韦列传>>是专传,传称吕不韦,是大商人。秦公子子楚为质于赵,吕不韦结好子楚,以千金为子楚立声誉使子楚得立为太子。及子楚即位为庄襄王,以吕不韦为丞相。不韦招致食客三千人,“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沦、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

  章学诚提出的史学家“部次条别之法”,光看他的文章,就列传说,是讲史学家按照人物的类别分立合传和专传。就其中的诸子说,“在人即为列传,在书即为叙录。”按照各家学说,分成合传或专传,在传里讲了各家学说的要点。就分立合传专传说,即“在人即为列传”,就叙述各家学说的要点说,即“在书即为叙录”。这是司马迁编列传的方法,即属于部次条别之法的一种。要懂得这种部次条别之法,光看章:笔诚的文章,还只有一个抽象的概念,还要根据他在文中举出有关周秦渚子的传记来看,即据他在文中列举的”孟荀三邹”、“老庄申韩”等传,找出《史记》的《孟子荀卿列传》《老庄中韩列传》来看,看司马迁为什么要把这些人合在一传,看他怎样叙述这些人的学说的要点。这样看了,对于“在人即为列传,在书即为叙录”,有个较具体的印象,对“部次条别之法”,开始有了认识。倘要再进一步,比方司马迁把“老庄申韩”合为一传,即认为法家的学说本于道家,光看《老庄申韩列传》还不够,还要去读《老子》怎样学习古文《庄子》《申子》《韩非子》中有关的论说,研究法家的理论怎样本于道家,对此有了明确的认识,这才对于司马迁就周秦诸子的部次条别之法,有个立体的懂。这样,要对史家部次条别之法有个立体的懂,就要读很多有关的书,要在这方面有个融会贯通的理解,比理解一篇文章的用意更费研讨了。

  这里接触到我们为什么要学古文的问题,我们要建设精神文明,要继承古代优秀的文化传统,像文天祥为了保护汉族人民和民族的利益,反抗民族压迫的崇高精神,不正是值得我们继承吗?这些都记载在古文里。文天祥的反民族压迫的崇高精神是从“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来的,孔孟的这种崇高精神,不值得我们学习吗?这些也都记载在古文里。还有我们要学习我国的历史,要学习优秀的文学作品等等,都记载在古文里,这是我们要学习古文的理由。怎样学习古文,怎样立体的懂,还可引证古人的论述,这就接触到“因声求气”了。

(周振甫著.《周振甫讲怎样学习古文》.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2 05:20 , Processed in 0.09976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