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7|回复: 0

序 王立根新书《语文基础知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27 20:26: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序 王立根新书《语文基础知识》作者:孙绍振

                                                        序

                                                                孙绍振

活到这把给人写序的年纪,面对索序之著作不时深感心虚,自身专攻之术业有限,而学海无边,深惧言不及义,辜负作者信任,自误误人,故当老友王立根先生嘱我为序时,我推辞再三,原因在于我对语文基础知识系统的有效性有某种隐约的疑虑。基础教育改革以来,特别是《语文课程标准》从初稿到正式颁布,总结了半个多世纪的经验教训,对于语法修辞写作的知识系统采取淡化的方针。原因是我国的语法、修辞、作文的学术研究,各家之说不一,尤其是语法,更是众诉纷纭,虽在六十年代有过一个妥协的体致,但是,作为学术其中矛盾甚多,至于修辞,从陈望道以来,传统修辞学发展似乎已经到了极致,诸多修辞格日趋繁复,且有固化之势,故新时期有广义修辞之兴起。然而广义修辞,广到意识形态上去,于中学殊难实用。至于作文理论,则更为落伍,从八十年代以来,未改其为机械唯物文艺理论的附庸,而文章学之研究,尚未能确立基本范畴之序列。《语文课程标准》淡化此类基础知识自然有历史的必然。但是,我深知这给第一线老师带来困难。因为中学语文教学和学术研究有所不同。学科建构旨在突破已经有的成就,而教学的任务只能是普及已有水准。虽然在英语母语教学中有不讲语法修辞之“自然教学法”,但是,也有俄罗斯把母语与文学分别列为课程的传统。我想,我国的《语文课程标准》的“淡化”可能是对此两种极端的折衷。

在阅读了本书之后,作者们的集体努力使我相当大的程度上改变了原初的疑虑。像本书作者这样的“语基”应该具备,如果连这样的语法修辞的概念都不具备,教学的有效性可能是要打折扣的。长期以来,第一线老师强烈要求将“语基”包括在语文教学之中,看来不是没有道理。各家学说尽管各异,但是,并非绝对相异,而是异中有同,在一些具体说法上有异,大体上,亦不乏相同、相近之处。这本为一线教师编撰的“基本知识”,求其同存其异,尽量回避不同学术的矛盾,显得很有作为。我想,就是从严格和学科建构上来说,也可能发挥其积极的正能量的。语法修辞写作等学科建构是一个不断从草创到比较完善的过程,很难设想有一天会达到尽善尽美无须改进的程度,而在此之前,第一线教师只能无所作为,守株待兔。从学科建设的发展来看,除了靠学者从理论上争鸣外,最主要的基础恐怕的就是语用实践,这里当然包教学实践。正是因为这样,广大第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材料,无疑可能成为学科发展的资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本书最明显的好处是,在有关理论部分,显然是小心地回避了对于中学语文教学来说,并不急需解决的学术难点,把比较复杂的问题说得很明快。作者们把更大的努力放在经验的实用性,也就是实践性上。从实际运用上解决问题,显出了第一线教师所特有的优长。例如在正字法方面,在简洁地介绍了汉字的历史和特点以后,接着就不惜以更大的篇幅把学生习字中存在的问题全面地展开。

例如,把“纠正错别字”单独列为一节。先是罗列中学生易写错的字词集录(括号内为错别字),接着是中学生易写错的成语集录。我想这对一线老师,甚至是学生更有吸引力的是“易混字辨析”。其信息量之大,显然是作者们长期积累的。当然材料丰富,也可能导致芜杂,可贵的是,作者们对之进行了直接归纳,这样不但显示出某种有序性,而且,分析了原因,例如,对于学生成语使用中的常见错误的原因,作者们归结为:(一)望文生义,主观臆断;(二)对象不当,张冠李戴;(三) 色彩不分,褒贬失当;(四)  范围不清,轻重失当;(五) 形近易误,音近易混;(六) 画蛇添足,前后重复;(七) 功能混乱;(八) 不明语源,不知本义;(九) 不合逻辑;(十)不合习惯,违背常规;(十一) 语境不合。这就不但表现作者们经验的丰富,而且显示出其直接从感性材料形成判断的概括力。这种分类也许多在逻辑上还有可改进之处,但是,其性质已经不但是分类,而是从纷纭的现象中分析原因。从这个意义上,这种经验性的概括,已经具备了向学术层次的提高的可能。

本书的学理性和经验性都有相当整齐的序列,想来读者不难按图索骥,但是,我想请读者不要忘记,本书的书名中的关键词:“知识”。而老师的任务不能以知识的传授为满足。《语文课程标准》中相当明确地指出知识与能力的关系,知识不能照搬,要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还须要教师的发挥。例如,有关比喻在本书中比较系统的说明,但是,那仅仅是普遍的共性,要解决个案文本中的具体问题,要求老师多少有些创造性。如有高中课本中,引《世说新语》中谢安一日与侄儿女赏雪,谢安吟诗曰“白雪纷纷何所似?”,侄儿谢朗曰:“撒盐空中差可拟”,侄女谢道韫曰:“未若柳絮因风起”。这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学生凭直觉就可能一致回答谢道韫的更好。为什么呢?这是“知识”所没有提供的,对老师的水平就是一种挑战了。比喻的知识只提供了,两个不同的事物之间,有一点相通,即可构成本体和喻体。谢朗和谢道韫的比喻都符合本体与喻体一点(白色,向下落)相通。许多老师说来说去,都不着边际。殊不知好的比喻并不仅仅是本体与喻体在字面上一点相通,而且要求在联想意义上暗合。谢朗之失,在于盐有重量,故让读者联想到直线向下,与雪花之飞舞不甚切合。而谢道韫比作柳絮,同为白而下落,然柳絮轻,且因风,有飘舞之联想,故优于谢朗。老师们如果更有钻研精神,则还可以进一步举出同样是形容白雪纷纷,有岑参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李白之燕山雪花大如席”,此皆名句,如果能加以比较,则不难比出,谢道韫之比有女性婉约之风格,而岑参之比,好在于苦寒刹那间的美感,而李白之精彩则在其豪迈。另有一名句形容大雪曰“战罢玉龙三百万,残麟败甲满天习”与谢道韫相比,则令人想到战将之豪情。我举此例,不过是希望一线老师,不要以为有了语基,就有了一切,要把知识学活,将自己的阅读存量盘活,用适当的方法(如同类比较),才有望把知识转化为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2014年5月25-26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3-29 20:29 , Processed in 0.142334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