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余映潮:研读小说八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2-11 18:23: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余映潮:研读小说八法


余映潮

没有很好的研读课文能力,就不会有很扎实的课堂教学。如果语文老师不能把教学资源提炼出来,就只能浮在课文表面,拿着课文教课文,这样的语文课无疑是肤浅的。应如何研读小说?下面我为大家介绍八种方法。

一是反复品析 以蒲松龄的《狼》为例,我们要反复地读,才能够体味出它的内蕴、表现手法以及艺术效果,才有可能顺畅地、有质量地组织起课堂训练活动。仅仅对这篇小说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进行赏析还不够,还要利用专家学者或者语文同人写的文献资料,来帮助我们深刻地理解课文。

二是赏析章法 章法是什么呢?是结构,是顺序,是线索,是谋篇布局,甚至是抑扬详略在文中的表现。以《杨修之死》为例,我们来研究它的章法,需要品味它的细节,感受人物形象,揣摩文中的政治氛围。《杨修之死》运用了插叙的写作手法,但它的插叙非常特别,通过一种镶嵌式结构,把插叙的六个故事镶嵌在文中。在每个关于杨修的故事中,都用了反复渲染的手法,渲染曹操的恼怒、猜忌、愤恨。这种美妙的段式结构就是章法。

三是选点精读 这个方法既有益于老师自身素养的提升,也有益于课堂活动的设计。以《故乡》为例,里面有一段写少年闰土月夜刺猹的文字,整个故事就由这个片段引起。倒叙式的开头、画面的描写、白描的手法、以景衬人的手法等,都运用得非常高妙。它的结构层次很清晰,但几乎所有语文老师教《故乡》的时候,都没有发现这个片段与后文所有写少年闰土的细节是照应的。选取经典片段精读,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方法之一。

四是纵向深读 我们从一个点出发,把所有跟这个点有关联的细节提炼出来,沿着这个点深入阅读就是纵向深读。以《我的叔叔于勒》为例,“船”在课文一开始就露出来了,把于勒送到美洲去的是船,告诉我们于勒消息的船长跟船有关,和于勒重逢的地点也在船上。“船”就是《我的叔叔于勒》构思的着眼点。这种深读能够让我们眼前突然出现美妙的、奇异的景色,帮助我们发现原来不曾发现的东西。

五是板块比读 以《孔乙己》为例,对比孔乙己的出场与退场,他的命运发生了突转。他的长衫再也没有了,在严寒的秋季穿着一件破夹袄;它“之乎者也”的讲话系统被摧毁了,只能说“温一碗酒”的大白话;他的清白脸色变成了黑色;他睁大眼睛和人争辩的眼神,变成了很想恳求别人不要再说的眼神。那么多的对比,把精神和肉体受到巨大摧残的孔乙己的形象,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激起我们深深的思考,这就是板块比读的好处。细节、手法、表达目的、表达意图,都在对比阅读里呈现出来。

六是手法欣赏 以《祝福》为例,这篇小说铺叙故事、表现人物的主流手法是反复。小说中对祥林嫂细节的描写反复出现,深刻地表现出祥林嫂性格的善良和命运的悲苦,以及精神上受到的巨大打击和命运的巨大变化;将近十次对雪花的描写,反复出现以表现时令、设置场景、烘托氛围、表现人物,突出了小说冷峻的氛围基调,极为深沉地烘托出祥林嫂的无限哀愁;最悲惨的莫过于对死亡的描写反复出现——祥林死了、贺老六死了、阿毛死了,最后祥林嫂也死了,世态的炎凉在反复的死亡中不言而喻。

七是专题研读 何谓专题?比如小说开端部分有什么作用,就是一个专题。以《红楼梦》为例,小说开端以贾府为人物活动的重要场景,以林黛玉的出场为核心事件,让一批重要人物陆续出场,波澜壮阔的故事由此展开。研读专题,我们就能发现规律、发现精华。

八是读原著 浏览原著有助于我们了解一些名著的来龙去脉。以《边城》为例,课文里节选了翠翠的故事,而没有她父母的故事。通过读原著我们知道,翠翠父母的故事全是虚写,分别出现在小说的开头、发展、高潮和结局,好像一条极淡的线索断续在《边城》之中,极少的文字却是十分精心的安排。我们要读原著,来感受我们课文中节选部分的美妙。

以上是我研读小说的八种方法,供大家借鉴。唯有把教材读好、读透,我们才能有信心、有能力去设计学生的课堂活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9 03:34 , Processed in 0.09391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