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武宏钧:语文课标20个关键词点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2-12 17:34: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武宏钧:语文课标20个关键词点睛作者:邵军
【课标点睛1】习作与作文“习作”一词真正正式进入小学语文教学的视野,是从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开始的。小学3-6年级的作文,《语文课程标准》中称为“习作”,这是强调了小学作文练习的性质,不同于中学生和成人的写作,更不同于文学家的创作。小学作文教学不以培养作家、文学家为首要目的,而应是面向全体学生培养最基本写作能力的学习活动。

习作,习的本义是“鸟练飞”、“数飞也”(《辞源》说文:“习,数飞也。”另有的义项是:复习,练习。《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由此可以看出,习的本义,应该是鸟数飞。),即其基本意义是练习,是反复练习。作是兴起之义(作,兴起。《易·乾经》:“圣人作而万物睹。”释文:“马融作起。”另有义项是:创作,撰述。《论语·学而》:“述而不作。”),“习作”,从语义层面看,是“练习写作”或“学习作文”。 “习作”有两点含义:一是肯定作文的特征,确认作文是有相当难度的一种精神创造行为;二是确认小学阶段是练习阶段,是起步阶段,是打基础阶段。

“习作”决定了儿童作文中出现问题是天经地义的,儿童作文就是一个不断犯错的过程,正是在一次又一次的犯错、改错的过程中,他们才会逐渐成长起来。在习作的过程中,犯错是绝对的,不犯错是相对的;犯错是正常的,不犯错倒是不正常的了。儿童习作的过程是个由词到句、由句到段的渐进的过程。儿童语言的稚化,情感的单纯,内容的可笑,行为的怪异,正是儿童性在文章中的真实表现。显然,从习作到作文,不仅仅是字眼的变化,也不仅仅是词汇的变更,而是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遵循写作形成规律的必然之举。

作文是作与文的组合,作是“兴起”,文是“彩色交错”。“文”衍化出“文雅”、“文辞”之义。“文”的这个原初意义,从源头上、本质上就决定了所以成为文的文字、文章,交错相杂、变化、和谐为其本质的基本的特征。由此不难延伸想象到,文章必须有诸多要素,单一要素根本谈不到交错、相杂。这些要素包括形而上的内容与形式,包括形而下的语言形式,字、词、句、段,包括主旨与材料,包括此材料与彼材料,包括开篇、中间、结尾等等。文章本应该就是这样一个诸要素相杂、嬗变、和谐的有有机整体。

【课标点睛2】阅读期待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在现实生活中,很多老师对“阅读期待、阅读反思、阅读批判”三个概念认识不清。

阅读期待,就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激发和调动自己的已有知识、能力,使新信息变得更容易理解和吸收,同时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在阅读之前学生应该有一个阅读预测的过程。图式理论认为阅读预测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果如所料,于是他的认知能力就得到强化,认知结构就得到进一步巩固(即同化);一种是不如所料,阅读对象在预测中没有出现过,于是他必须“回视”,必须检查自己的预测思路,对自己的预测进行修正,对自己的认知结构进行必要的调整和补充(即顺应)。阅读预测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这样一个同化和顺应的信息加工过程。学生对文章的预测能力不仅有助于加强对文章的理解,而且也是阅读能力一个重要的标志。预测能力越强,就理解得越好,阅读效率就越高。  其实,阅读预测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种期待。在阅读前通过自己的预测,期望在阅读过程得到验证,得到一种回归,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阅读预测能力,便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培养他们在阅读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意识,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例如,在小学语文11册5单元《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有的人》这三篇课文的教学中,在学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以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预测:“这三篇课文放在一起学,那么下面两篇课文与这篇课文会有什么联系呢?”学生从诗句表面、作者姓名等方面都找不到相互关系,于是大多数学生均猜测会不会同是“回忆一个自己熟悉的人,谈谈自己的印象和看法”的写法,此时便产生一种期待效应。

再以《白杨》为例:在教学,我动情地范读课文第1一3自然段课文,使学生受到感染和震撼。我有三点阅读期待:1、口头提问:听完教师范读,你的心情感觉如何,能交流一下吗?(有说感受到戈壁滩很大,有说戈壁滩非常荒凉,有说戈壁滩气候恶劣……) 2、问题引领。即展示问题导学,组织学生讨论:①:你从哪里体会到戈壁滩十分荒凉、环境恶劣?②:课文说铁路沿线有许多白杨树。从这里能感受到白杨树有哪些特点呢?(有的说白杨树像列队的卫士,有的说挺立在沙漠中,有的说抵挡风沙的袭击,护卫着铁路。有的说白杨树“高大挺秀”,说明白杨又高、又直、又秀丽。)这样的问题引领结合教材沙里淘金提炼整理,把有价值的核心的问题由“气态的语言”凝结成“固态的文字”,使得课堂简洁凝练,避免了教师口干舌燥、学生疲于应付的教学状态,以优化的问题预设启迪高质量的问题生成。学生通过阅读,便很容易证实他们的预测是正确的,此时阅读期待得到了回归,获得成功的感觉,主体意识也逐渐增强。更重要的是,在这样一个预测、期待、验证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了学法指导,学生的学习水平也得到了提升。

【课标点睛3】阅读反思

阅读反思是指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确定好学习目标,制定好学习计划或设计好研究方案,引导学生不断地质疑,反思教材、反思教师、反思教法、反思自我。

如果班级里能够创造出一种推心置腹地交谈思想的氛围,孩子们就能把自己的各种印象和感受,怀疑和问题带到课堂中来,展开无拘无束的谈话,而教师以高度的机智引导并且参与到谈话里,发表自己的意见,就能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在阅读教学中应该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在这样一种氛围中培养学生不断反思的良好学习品质。

现以《白杨》为例:我设计了如下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反思,共同研究白杨树给我们的初步印象。

①白杨树留给“爸爸”的真正印象是什么呢?大家想弄明白文章中的“爸爸”是怎样看白杨树的吗?组织学生研读第14自然段。

②爸爸要表白的心是什么呢? 孩子们听懂了爸爸的话了吗?听懂了哪些,没有听懂的是什么?阅读感悟15、16、17节后,自由讨论。

③讨论:两个孩子还很小,他们还没有完全理解爸爸“表白”自己的心。可是,学到这里,你们是否理解了爸爸的“心思”呢?爸爸要表白自己的什么心愿呢?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后,集体交流。学生讨论,教师相机归纳小结。(爸爸在借白杨树谈论人,谈论边疆建设者的品格,表达自己的志向。特别是“哪儿需要……就在哪儿……”总是“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等句子,表面上是介绍白杨,实际上是赞美具有白杨品格的人,是表明他自己要做这样的人。他决心像白杨那样扎根边疆,遇到任何困难都不退缩不动摇,还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继承自己的事业,学习父辈的精神,扎根边疆,建设边疆。)

④ 孩子们会不会像父辈一样扎根边疆呢?齐读最后一小节,讨论。(有的说会像父辈一样扎根边疆,有的说不会像父辈一样扎根边疆。持哪一种观点,要讲出自己的理由。)

学生边看教材边做备注。然后课堂进入小组合作互助环节,安静的课堂一下子热闹起来。学生或坐或立,或争论或翻书,或听或写……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困惑:“我认为……你们认为我这样讲有道理吗?”“我这个问题弄不懂,谁帮我讲一讲……”还有学生在问题得不到解决时向教师寻求帮助。

然后是各组派代表到黑板上板书,并对自己所展示的问题进行讲解。这时很多学生发出了“我有疑问,请问……”“我要补充……”“我认为你这是错误的……”等声音。“这时学生是主角,他们张扬着自己的个性,发挥着自己的才能,锻炼着自己的胆量,展现着自己的学识……这样的阅读反思展示,教师在课堂上,只是一个参与者和引导者,放手让学生演绎自己精彩的一面,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最重要的是品尝学习的快乐……如果没有学生说“不会”,那么老师就当一次说“不会”的孩子,与学生展开辩论,共同进行阅读的反思。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语文的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学生对新知识必须有一个理解或消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把新知识纳人学生的认知结构(原有的知识、经验)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从而使原有的认知结构更加完善,或者得到改善和发展。以上教学过程就很好地实现了这样一个知识、能力、认识、情感、价值观诸方面的建构过程。

【课标点睛4】阅读批判

阅读批判是指学生跳出文章之外,运用批判思维方式对课文内容、学习方式等进行冷静思考,发表独立见解的思维过程。阅读批判能很好地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

阅读批判是学生对文本理解的进一步深化,只有具备了批判能力,学生才能在阅读中作出正确的评价,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步步深化。这种批判思维能力,从低年级起就应开始培养,并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步增强要求。教师有必要了解这种思维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展开评论乃至争辩。

如我《落花生》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就有学生对教师的引导提出质疑:“石榴、苹果挂在枝头,是在为自己做广告呀,怎么说他们不对呢?”此时我并没有强制学生认同自己,而是让全体学生进行互动评判,学生经过阅读、讨论,终于得出:作者的用以是在教育孩子,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但是,现在我们生活的市场经济社会里,做人也要学会“像石榴、苹果那样”推销自己!

阅读过程中,学生的看法不一定全面,但这种怀疑批判精神很可贵,我们应及时给予鼓励。因为,阅读批判的培养是由低往高、由片面向全面的辩证发展过程。我们不要求每个学生的意见都十分正确。只要我们长期坚持这种批判性思维训练,学生就会从幼稚走向成熟,渐渐炼成一双“火眼金睛”,正确区别事物的真假虚实、美丑善恶,从而实现在阅读教学过程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且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将达到一定的层次。

【课标点睛5】科学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开篇即述“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画龙点睛地说明了语文教育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养成正确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正确的科学态度,最重要的是要有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精神。科学的思想方法就是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方法对人的认识和实践起着巨大的指导作用。

什么是科学素养呢?所谓科学素养就是公众对科学知识、方法及其对社会影响的基本了解程度。一般来说,科学素养是指科学知识、技术、方法、理性能力和科学精神的统一,它具体涉及到四个层次的内容: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素养较多地与自然领域学科的教学相关联。人文素养也较多地与社会领域和艺术领域的学科相关联。华东师大袁振国教授曾经概略地诠释过科学教育与文科教育各自的特点:“科学在于揭示自然和社会运动的客观规律,文科则在于探求人生生活的意义;科学追求的是精确性和简约性,文科追求的则是生动性和丰富性;科学的标准是规范和统一的,文科的标准是多变和多样式的;科学强调客观事实,文科强调主观感受。”良好的科学素养表现为:对于科学知识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对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对于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只有在上述三个方面都达到要求者才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众。

在科学技术正日益深刻影响我们生活的今天,一个人的科学素养的高低,绝不是无关紧要的,已经开始影响到一个现代社会中的人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在不断影响和改变国民的价值观和对许多问题的看法。未来各级政府的任何与科学技术有关的政策都要在公众理解基础上才能实现决策的民主化和公开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今后需要有效地借鉴科学技术知识才能得以解决的公共政策问题越来越多,科学技术决策的民主化进程与公众科学素养水平的提高的进度具有密切的相关性。从这一意义上说,这项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公众科学素养的量化数据。卡尔·萨根说过:“科学方法似乎毫无趣味、很难理解,但是它比科学上的发现要重要得多。”国际科普理论学者认为,科学方法是科学素养中最重要的内容,公众理解科学,最重要的就是要理解科学方法并应用这些科学方法解决自己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的盲从行为,也与缺乏科学方法有关。公众科学素养影响国家宏观科技决策。

一般情况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科学素养教育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内容:第一, 为广大公众所设计的科学技术教育课程应该尽可能地包括科学技术的一般原理。这些原理应该从形式到现象的方法进行解释。第二,从普通公众的日常需要入手进行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比如,在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修理汽车恐怕就不一定是科学素养的组成部分。《向科学素养迈进》就是将农业知识作为农业国家的重点教育内容设计的。保健知识是所有的人都需要的。因此,仅从生物学角度进行教育就不可能有很好的效果,但是如果从普通人经常发生的各种疾病症状进行解释效果就要好得多。美国的公众从中小学、社区学院开始就有这种选修课教育,但是似乎也应该有面对公众的有关科学素养教育。第三, 在科学素养教育中,应该注重对本民族文化的研究,比如社会习俗、信仰、礼仪习惯、文化内涵等的研究,并以这些研究成果作为科学素养教育方法的依据。第四, 科学具有局限性,技术具有副作用。理性地看待科学和技术正是科学技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使公众了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法和手段。第五, 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包括科学的事业、科学的本质、科学家的工作、科学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怀疑精神、论证精神、公开性、接纳不同意见和看法的价值观、社会的正义感等。

【课标点睛6】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

“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是指: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具备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必须遵循语文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应得到积极的提倡和推行,语文课程必须容纳学生的生活,并有助于学生与课程文本的互动。

《语文课程标准》在给语文学科定性时,除了继续突出语文的交际工具性质之外,更强调语文的人文性质,语文的内涵进一步拓展了,明确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由过去强调语文的工具性质转向重视语文的双重(工具性和人文性)性质。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仅一个“工具性”或“人文性”是无法概括语文这一复杂学科的本质属性,而且“工具性”和“人文性”本身又是处于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关系之中。说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绝对不是排斥它的科学精神;说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也绝不是削弱它的人文精神,不存在限制这一个,张扬另一个的问题。

“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一方面努力体现语文课程的性质。一是通过“知识、能力”“过程、方法”的目标,来体现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有关语文知识的目标并未忽视,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能力的目标得到强化,特别是过程、方法目标的提出,对学生掌握语文这一交际工具,起到了保障的作用。其中“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注重情感体验”,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良好的语感,“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等,都是行之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另一方面是通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来体现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应当说,课程标准对人文性予以高度重视,并在课程目标中得以很好的体现。比如,“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在阅读中“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都是课程标准体现人文性,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佐证。语文课程人文内涵十分丰富,它对一个人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要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和发挥语文课程对学生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要既学语文,又学做人。还要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在文学、情感诸方面的熏陶、感染作用。语文学习极具个性化,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往往是多元的,常言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发表富有个性的见解。这是提高语文能力的需要,也是形成良好个性、激活创造力的需要。

【课标点睛7】创意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创意阅读”是指跳出文本的限制,大单设想,提出自己独特体验和创新见解。“一千个观众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回顾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把自己学习过程作为认知对象,帮助他们从成功的学习中总结出阅读规律,以便今后自觉运用这些规律去探求新知。

“没有见过风景的人,会把盆景当作风景。即使见到了真的风景,也不应只停留在一处。”对于语文教学而言,这两句话同样适用——而它恰恰最有赖于教师“脑内存”的容量和品质。比如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一课中“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这一重点语段时,我们引导学生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活化处理,我先让学生以威尼斯小艇船夫的身份讨论并汇报怎样招揽顾客来坐船,后让其他学生以顾客的身份向刚才汇报招揽顾客方法的“船夫”提问。学生无论是汇报,还是提问、回答,都能从课文中捕捉相关的信息,然后跳出教材,加进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受。这样的创意阅读,增添了生态课堂徜徉文化的宽度,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积累,调动了学生的直觉、感受、想像、情感,使学生在阅读批判中培养了创新能力,在感性化的学习中领悟课文,完善人格,关注生存方式,得到和谐的发展。

其实,教材只是一个“引子”,我们借这个“引子”,可以更深地走进作家作品,走进文学史,走进人类的精神空间。语文老师必须有语言与文化上的积累意识,应该像牧羊人那样,把学生引领到“水草丰茂的牧场”,而不是圈养起来。愚以为在生态课堂上,教师应想尽办法对教材“美容”或“整容”,用人类的文化神韵去滋润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在自由、民主、快乐的课堂中充分享受徜徉人类文化之中的无穷乐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01:46 , Processed in 0.14603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