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清末民初著名學人童蒙語文教育之考察(上)作者:無鹽
詹玉娟(台中市文山國小教師)
(編按:本文原為作者在台中師範學院語教研究所,由王財貴教授指導的碩士論文。考察清末民初以來三十四位著名學人在童蒙時期所受語文教育之情況,於以見經典教育,或文言教育,對其後來成就之影響.其文據實可信,可解國人百年來語文教育之迷惑。茲商得同意,就其第五章,節錄其統計部份於此。) 本章旨在針對清末民初著名學人在童蒙教育階段所受的語文教育狀況進行考察,以年譜、自傳、回憶錄或傳記為考察依據,以童蒙語文教育之實際情況為考察內容,分為「家庭背景」與「童蒙教育狀況」進行考察。接著,列表歸納,以進行比較分析,歸納其中之共通點與相異處,以做為基礎語文教育工作之參考。 壹、 表格歸納
以下分別就「始學年齡」、「主要學習內容」、「學習方式」及「學習狀況或感受」等項加以歸納,將清末民初諸位學人的童蒙語文教育概況以表格方式呈現,以利於比較: 學人姓名 | 始學年齡 | 主要學習內容 | 學習方法 | 學習狀況或感受 | 1 | 吳昌碩 | 五歲 | 經史、詩詞 | 背誦 | 年十四,既讀經史,並及詩詞。 | 2 | 嚴複 | 七歲 | 治經 | 背誦 | 十四歲應試,成文數百言以進,主試官奇之。 | 3 | 吳稚暉 | 七歲 | 《幼學須知》、四書、《癩痢經》、《古文觀止》、《易》、《禮記》、《啟悟集》、《左氏傳》 | 背誦 | 自幼即飽讀詩書。 | 4 | 黃賓虹 | 六歲 | 《說文解字》、《五經》、古典詩詞 | 背誦 | 十三歲那年參加童子試,名列前茅;十四歲參加府試,名列高等。 | 5 | 孫中山 | 七歲 | 《三字經》、《千字文》、四書五經 | 背誦 | 初學之時,雖覺口誦而不能心領,意頗非之,然瞬即背誦無訛。在傳統讀經教育的熏習之下,到了十四歲時,中文基礎已深。 | 6 | 蔡元培 | 六歲 | 《百家姓》、《千字文》、《神童詩》、《四書》、《五經》、《史記》、《漢書》、《困學紀聞》、《文史通義》、《說文通訓定聲》 | 背誦 | 在傳統讀經教育方式的培育下,舊學基礎與文筆極佳,十七歲中秀才。 | 7 | 章炳麟 | 六歲 | 傳統典籍、律詩 | 講解、背誦 | 自九歲起,已稍知經訓。 | 8 | 梁啟超 | 四歲 | 《四子書》、《詩經》、《中國略史》、《五經》、《史記》、《綱鑒》、《漢書古文詞類纂》 | 背誦 | 十二歲應學院試,補博士弟子員,業師自言:「吾不能教之矣。」 | 9 | 王國維 | 七歲 | 家中藏書五六篋、詩文時藝、駢散文、古今體詩、金石書畫 自學 | 背誦 | 從小奠定扎實的國學基礎。 | 10 | 連橫 | 八歲 | 《史記》、章炳麟文、《續太平廣記》、《續修臺灣府志》 | 背誦 | 自幼即熟背大量的詩文,並受父親影響,對史書產生濃厚興趣。 | 11 | 于右任 | 七歲 | 經書、《唐詩三百首》、《古詩源》、《選詩》、《文文山、謝迭山詩集》 | 背誦、自學 | 透過背誦的方法,讀書比較精熟。 | 12 | 陳獨秀 | 六歲 | 四書、五經、《左傳》、《昭明文選》 | 背誦 | 在祖父的求好心切與嚴厲的管教方式之下,若是經書背不熟時,動輒打罵,因而對讀經產生反感。 | 13 | 魯迅 | 七歲 | 四書五經、《周禮》、《儀禮》、《爾雅》;屈原、陶淵明、李白、杜甫、李賀、李商隱、韓愈、白居易、溫庭筠、蘇軾、陸游、黃庭堅等人的詩文;《十八史》、《徐霞客遊記》……。 | 背誦、自學 | 閱讀大量古籍,並對於搜集和抄錄古書產生濃厚的興趣,奠定豐厚的文化涵養。 | 14 | 蔣百里 | 不詳 | 四書、五經 | 背誦 | 十八歲中秀才,文采極佳。 | 15 | 熊十力 | 八歲 | 《五經章句》、史書 | 背誦、自學 | 隨父親入鄉校讀書,為一生最暢快的時光。從十二歲開始自學。 | 16 | 蔣夢麟 | 六歲 | 《三字經》、四書五經 | 背誦、講解 | 在初入塾的幾年,曾對一成不變的家塾生活及老師嚴厲的管教方式感到痛苦而翹課;及至年紀稍長,漸漸體會經書中的道理,學習感受則開始漸入佳境。 | 17 | 丁文江 | 五歲 | 四書、五經、《綱鑒易知錄》、《四史》、《資治通鑒》、《宋明儒語錄學案》、《日知錄》、《明夷待訪錄》、《讀通鑒論》 | 背誦、自學 | 在十一歲時,就能做古文策論數千言。 |
18 | 王雲五 | 八歲 | 《三字經》、《千字文》、《孟子》、四書、《東萊博議》、經世之學 | 講解、背誦
、自學 | 從十一歲開始,即擅長並喜好作策論文章;並從十二歲開始自修經世之學。 | 19 | 陳寅恪 | 六歲 | 佛經、十三經、《石頭記》 | 背誦、自學 | 十二歲時,已熟背十三經。 | 20 | 胡適 | 五歲 | <學為人詩>、<原學>、《律詩六鈔》、《孝經》、《小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詩經》、《書經》、《易經》、《禮記》 | 背誦、講書
、自學 | 在十一歲時,已經能自己看古書。 | 21 | 趙元任 | 四歲 | 《四書》、《詩經》、《書經》、《左傳》、詩 | 背誦 | 從自身的童蒙教育經驗中體會岀「熟讀經書十三部,不通文章也會通」的道理。先生不但覺得背誦不難,並且樂在讀經。 | 22 | 梁漱溟 | 六歲 | 《三字經》、《地球韻事》 | 背誦 | 雖曾經歷兩個家塾、四個小學,卻因父親反對兒童讀經而未嘗讀誦四書五經。 | 23 | 姚從吾 | 七歲 | 四書、五經 | 背誦 | 十五歲時,舊學基礎已樹立相當根基。 | 24 | 蔣廷黻 | 六歲 | 《三字經》、五經(其中的四種) | 背誦、講解 | 透過背誦,訓練出不用老師講解,即能明白文句大意。從中體會岀「背誦有助於文句的瞭解」之道理。
後來的老師雖然很注重講解,卻講得很不清楚,先生覺得和沒講一樣。 | 25 | 錢穆 | 七歲 | 《大學章句序》、《孟子》、《史概節要》、《地球韻事》、《三國演義》、《尚書》、經、史、子、集 | 背誦 | 九歲熟讀三國演義,能誦<諸葛亮舌戰群儒>。十一歲時,作文能力已經極佳。 | 26 | 林語堂 | 六歲 | 四書、五經、古詩、《聲律啟蒙》、《幼學瓊林》、《史記》、《綱鑒易知錄》 | 背誦、自學 | 自幼在父親的督導下,接受古典教育的薰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