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汉字为什么能保留下来,会一直保留下去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2-19 21:13: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汉字为什么能保留下来,会一直保留下去吗?

2015年12月19日
作者:苏三








日本、韩国等国在使用了象形文字之后,很快更新为更为便捷的字母文字,甚至连越南也已经在现代化过程中使用拉丁字母,今天在越南几乎看不到汉语了,到处都是字母。中国在20世纪有过革除象形字的呼声,这一切的开端应该在1919年前后。其缘由就在于象形字的落后性,认为这种文字是阻滞中国文明发展的重要问题,当时设想的主要出路是文字罗马字母化。
汉字改革的曲折大家都看到了,字母化没有推展开,但却实行了几次简化,继续保留了汉字的传统模式。有一个稍显武断的推测是,这个国家太大,而中国的统一又是2000年前就开创的局面,只要统一,就必须利用统一的文字。所以汉字一直承担着沉重而怪异的政治功能,因此才得以保留下来,这便成为许多人眼里中国文明从未断绝的光荣。
另外,汉字一直使用了3000多年,尤其是从秦汉以来的2000多年,积累了大量的文献,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文学作品。中国文字一旦更改为字母文字,那些汗牛充栋的文学作品都将成为废品,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将成为不能阅读的外语,这对于中国文化将是一个重大的打击。
从以上的史实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国象形文字得以保留的原因,简单地讲,是因为一种文明发展时间的错位,西方在文献尚不发达的时期更容易替换文字体系。另外,当时的社会阶段更为野蛮,战乱频繁,而不同的国家又混杂在中东附近,它们的文明程度又都很高,都有自己的文字体系。所以换个统治者就换一种文字语言,最终就形成了一种广泛的筛选机制,在这种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发现字母体系是最合理的。
在远东地区就是另外一个局面了。整个远东地区由于相对偏远,汉字一家独大,即便是周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都得向汉字学习。但明显接近西部的地区则不同,比如西藏与西域都到中东附近去学习,最终新疆地区接受了阿拉伯文字,西藏采用了印度的梵文体系。中国东边的国家无一例外都学习它们西边的中国汉字,如日本与韩国等。在古代,地缘文化学习现象非常普遍。学习与创制语言文字看似是个简单的活动,但在古代是一个非常宏大的课题,地理便利是个问题,对于语言文字的科学认识更是普通人不会想到的问题。所以,从古至今很少有中国人会意识到文字需要改革。其实20世纪初的人们之所以提出激烈的文字改革意见,就是一种“科学思维”的体现,这是一种高级认识,并且是从西方引进的思维。
象形文字的不利因素有很多,首先是笨拙,学习成本太高,“扫盲”变得极为困难。汉字的复杂不仅影响到教育普及,而且直接影响到后续科研队伍的形成,也不利于传播。
西方人认为,汉字不利于进行理性思维与逻辑思维,而逻辑思维正是科学思维。他们认为中国人对于文字的理解,尤其是文字性较强的诗歌等,建立于视觉之上,这就要求中国人的思维也必须是象形的,而非抽象的。因而这种语言文字之下的思维也会一直处于一种低级状态。
任何符号系统,越简明、越抽象就越高级,比如西方人研究出来的五线谱或简谱就是如此,现在各个民族中那些复杂的记谱方式几乎已全被淘汰。数学符号亦如此,正是因为数学符号的简化,人类的科学才开始飞速发展。文字系统也不例外。
总之,用简单而规范的符号记录复杂的思想,一直是人类追求的一个目标。但很明显,中国文字这方面几乎停滞不前,中国人除了在秦汉时期有一个规范之后,就再也没有质的发展。20世纪在西方思想影响下,中国人提出了各种有关语言文字的改革方案,其中的最大成果可能是摒弃了需要翻译才能领会的古文,有了白话文的出现,汉字简化提上日程,并行的拼音系统开始使用。
文字符号系统的演进与发展,从繁复到简单,“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文字符号在和平时期的演进从来不是件容易的事。从象形文字体系到字母体系是一种飞跃,中国不具有这种文化土壤,所以只能接受目前的妥协局面。
从另一方面来看,烦琐意味着落后与改革不够,这本身还反映了中国人对于文字系统本身的“科研落后”。西方发展到今天的简明字母文字系统,是经过几千年演化变迁的结果,并且最初人们能够利用字母系统,本身就是一种先进的体现,是一种抽象思维的成就。所以,若要论语言文字方面的“科学成就”,在文明出现的那时起中国就已经落后了,后面几千年的状况更说明了远东地区与外部沟通交流困难的特殊文化格局。从语言文字角度很容易看出中国文化的整体特性是如何形成的。
总体来看,中国的语言文字确实有不利于现代化快速发展的因素,从长远看,中国语言文字变革的空间很大。鉴于中国的实际情况,想短期内进行大幅度改革恐怕也不现实,但认识到这个问题是必要的。并且,利用现代电子技术将汉字的缺陷降到最低是可能的。今天通过电脑文字输入技术,人们只要会讲普通话,懂拼音,实际上就等于会写汉字了。借助电子技术,象形文字的复杂问题顿时减去大半,局面为之一变。
因为电子化的发展,汉字短期内被“拉丁化”的风险大大降低,汉字的改革问题很可能将在这种状况下被搁置相当长一段时间。另外,与西方世界的交流使西方字母文字在中国大兴,在部分发达地区,字母文字将会逐步逼压汉语空间。双语双文字系统会在大约50年后成为中国的一个社会特征,中国大陆有可能发展为香港那样的社会。或许再过一两百年,中国将会再次掀起有关汉字问题大讨论的高潮,或曰中国语言文字新方案的高潮,而不只是20世纪那种简单的拉丁化方案或简化汉字的呼声,人们讨论的将是结合当时社会的新议题。社会在发展,语言文字一定会产生变革。中国在未来的100年里一定会高速发展,所以语言文字并不会保持不变。
我的一个长远预测是,将来汉语可能会被无限边缘化,当字母文字占据主动以后,汉语也不会废除,但会成为一种文化象征保留下来。汉语最终将成为今天的“古文”,最后“自然死亡”。但或许会出现一段时间类似日语使用汉字的局面,不过这都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文明不停止发展,文字的变革就会继续。
摘自《文明大趋势》(苏三著,中国商业出版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07:19 , Processed in 0.08058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