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课堂是一种关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2-27 00:56: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课堂是一种关系作者:王维审
在最近举行的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课评选活动中,有几节课引发了我对课堂的思考。
第一节课,执教的是一位中年教师。因为是借班上课,他在导入环节开始与学生“套近乎”:“我早就听说咱们学校的学生素质特别高,很多老师说在咱们这里上过课就不想回自己的学校了,今天我得看看同学们的素质到底高不高。”我猜测,这位老师的本意是夸一夸学生,然后用个激将法激起学生的热情,以便完美地配合他完成这节课。出乎预料的是,学生似乎对这番夸奖并不领情,更不愿意配合老师抛过来的“激将法”。学生既没有同声附和,也没有热血沸腾,气氛显得平平淡淡。在讲课过程中,老师几次要求学生举手回答问题,但只有少数几个人回应。见此状况,老师明显有些着急,带着情绪的话语脱口而出:“都说你们素质高,原来也不过如此而已呀!”话一出口,本来还有些温度的课堂一下子冷下来,以后的时间里再也没有学生愿意回答问题。自然,整节课也就陷入了尴尬和冷清,最后的结束也显得有些不愉快。
第二节课,执教的是一位青年教师。她的语言柔和温婉,对感情的表达也起到好处。但是,我总感觉课堂的氛围有些僵硬,似乎有些看不见的陌生和距离横亘在师生之间。听课的过程中,我一直在仔细寻找问题的原因何在,最终也没有找到答案。下课后,我随机询问了一个学生,想知道学生对这节课的感受是什么。学生回答说:“老师讲得挺好的,就是有点冷!”细问之后才明白,学生所说的“冷”,并不是气温上的高低,而是心理上的感受。原来,整节课,这位老师始终保持着这样一种姿态:左手下垂,右手扣在左肩部,在与学生交流时身体上部也总是微微后倾。就是这种排斥的姿势,让学生感受到的是拒绝和不亲和,师生之间的情感通道受阻,课堂进行的自然也就极不顺利。
这两位老师的课,无论是从普通话等个人基本素质上来看,还是从课堂设计的精巧等方面来说,都算得上是出类拔萃。但是,这两节课的效果却不令人满意,至少师生的交流上出现了障碍和阻隔。原因何在?或许,第三节课能够给我们一个答案。
第三节课,执教的是一位五十多岁的老教师,长期在农村中学任教,他的普通话和我的普通话一样普通。课堂上,他拿出自己剪好的图案让学生尝试拼图。根据预设,学生应该是无法完成任务,然后教师顺势引出要合作来完成,以便强调合作的重要性。没想到,他确实低估了这所名校学生的能力,他的纸片一发下来,学生几乎在瞬间便完成了拼图。这样的结果让他一下子慌了神,站在学生中间喃喃自语:“你们真是太厉害了,这可怎么办,你们应该是拼不出来的呀!”然后,他迅速跑到黑板的一侧,拿出剪刀和一些纸,拖着乡音说:“我再剪,我再剪,看看能不能难倒你们!”因为紧张,他连本就不标准的“普通话”也抛到了一边。我开始担心,他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粗糙,会不会让这些城里的孩子心生轻视。但是,所有的学生都善意地笑了,静静地等着老师慌乱地递过来刚刚剪出的新图案,然后开始认真地拼图。这一节课,这位老教师始终处在一种笨拙状态,而孩子则始终进行着愉快的学习。特别是师生之间的那份融洽和默契,让听课的老师无不动容。
在很多时候,我们来评价一节课的优劣,大多关注的是教师的临场表现和技能技巧,我们希望一种高大上的顺畅与流利浸润整个课堂。而我,则从这位老教师看似粗糙的课堂上,看到了另外一份力量,那就是师生关系。一个充满着信任和宽容的课堂,一个师生关系融洽的课堂,足以满足学生智慧和生命的快乐成长。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课堂是一种关系,师生之间知识、情感相互交融的关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6 13:55 , Processed in 0.07988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