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公开课经验(一):尊重自己的第一感觉作者:屈太侠
尊重自己的第一感觉 选课就像选对象,两情相悦,一见钟情的事情,还真是有的。遇上了,便是缘分。 来到广东,我上的第一堂公开课,就是《画杨桃》。那是2006年冬天,我在祈福英语实验小学。到现在,已经过去近10年。许多教学细节,早已烟消云散。只记得,那天早上,学生很投入,很兴奋。学生的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我,课堂上的我,有几分沉醉。上完课,我颇有些沾沾自喜。 评课的时候,出现了另种截然不同的声音:有老师认为,这堂课上得很精彩,教得轻松,练得扎实;另一部分教师认为,教师挖得过深,课堂上只有部分优秀学生的精彩,大部分学生成为配角。不管怎样,能引起争议的课,就是好课。 不管怎么,我个人非常喜欢这篇文章。原因之一,就是文中的父亲,教育方式和我的父亲何其相似——严格得几乎有些苛刻。我也非常认同这样的理念:教育,在一些原则性的问题上,就应该“较真”,不应该有丝毫的退让余地。心灵的契合,让我冥冥中预感到,这篇课文,是可以给我带来好运的。 2011年,第一次代表学校参加区里的青年教师阅读教学比赛,我毫不犹豫地报了《画杨桃》一课。从得到通知到比赛,有一周时间。以前上课,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完全是兴致使然、自由发挥。真正到了比赛的时候,你会发现,需要照顾的东西太多太多。目标、设计、导入、过渡、突破、字词、段落、内容、表达……似乎,任何一个方面做得步骤,都有可能给人留下把柄,都有可能功亏一篑。小心翼翼地备好课,接着就是一次又一次地试讲,修改,效果总是不尽人意。连爬带滚,到了比赛那天。下午要比赛,早上还在试讲。对于比赛,是莫名的惶恐与惧怕。 怀揣着忐忑走上讲台,马马虎虎地完成了教学流程。能获得参加市赛的机会,可能是因为比较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成功了,并不感到欣慰,倒有几分侥幸。 参加市里的比赛,需要三选一,我报了三篇课文——《翠鸟》《赵州桥》《画杨桃》。心理祈祷着,最好不要再次抽中《画杨桃》。当时,我几乎对它已经绝望了。可是,绳从细处断!我偏偏抽中了《画杨桃》。这次,有两周的准备时间。我只好静下心来,认真地研读起教材。这次,我读懂了文中后面站着的两个人。 一、第一个人,是父亲。课文明明是写,美术课上老师对我的教导,为什么要在开头和结尾提到父亲?没有关于父亲的描写,故事也非常完整啊?后来,我想明白了:父亲的教育,对我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左右为难的时候,正是父亲的教导给了我信心和勇气,我才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的样子。所以,文章的前后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于是,我抓住这一联系,设计了一组引读,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二、第二个人,是老师。同学们错了,反而嘲笑作者。一般的老师,会火冒三丈,严厉地批评其他同学。然而,美术老师先来到“我“的座位上审视,接着和同学进行了一次对话;然后又让同学来到“我”的座位上观察,最后又进行了一番对话。更为巧妙的是,老师两次提出的问题几乎一样,学生的回答,也只是标点符号有所不同,这是多有意思的描写啊!于是,我引导学生朗读比较,从而发现了标点符号在在表达中的重要作用。 接下来的试讲,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完美。学生与教师之间出现了思维上的断层。有老师不断地质疑:这个环节是否太难?我想,既然方向是对的,那就大胆往前走把。我将教师的引导进行了逐字逐句地推敲与修正,力求和学生的理解水平高度吻合。 参加市赛的那一天,我豁出去了。没想到,效果出奇地好!引读,掀起了第一个高潮;标点符号的品读,更是让在场的老师和评委眼前一亮。那一课,我明白了,好的教学设计,一定是苦心经营出来的。 不是所有的课文,都适合上公开课;不是所有的课文,都符合你的教学风格。当你有选择权利的时候,挑选什么样的文本来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那些你读了一遍,就深深爱上的文本,往往可以给你带来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