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猴赛雷”说开去,业内专家如何看汉语使用“不规矩”? 新华网杭州2月10日新媒体专电(记者王婵 李亚彪 岳德亮)“猴赛雷”三个字,在2016年中国传统的猴年春节到来之前,并没有太多人知道它的意思。这个起源于广东方言的词语,以其“好厉害”之意,成为人们拜年时的流行语。 不过,并非所有人对这样的谐音用法或网言网语都认同。特别是在中国汉语言文字的学术界,有些人认为这是汉浯的不规范使用、错误使用。 2015年的中国电影市场,曾有三部“错别字电影”让一些语言文字界的专家们印象深刻——《怦然星动》《从天儿降》《不可思异》。 有专家认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通知要求广电类节目规范使用通用语言文字,可这些词语的使用着实令人不解。 除电影外,一些餐馆名称的谐音使用,早已不是新鲜事:“锅色天香”“筷乐家园”…… 定期公布语文差错的上海语言文字类期刊《咬文嚼字》主编郝铭鉴就曾不客气地说,当代汉语面临“草率化、朦胧化、粗鄙化、游戏化”四大问题。 “现在的语文环境,有时可说是满目疮痍,报章杂志也语病连连,时代需要关注语文品质。”浙江师范大学教授王尚文近日在杭州举行的一个语文教育研讨论坛上这样说。 王尚文刚卸任浙江省中语会会长一职,这位中国当代知名语文教育家,曾出版《语感论》等教育专著,与钱理群、曹文轩等合作出版过“第一语文读本”称号的《新语文读本》系列教材。 除了谐音和别字之外,专家们认为,网络化时代,不少夹带暧昧甚至恶俗元素的流行词汇涌现,更刷新了人们的认知底线。 不过,人们认为,在汉语使用“规矩与否”的争议背后,暴露出国人语言文字使用水准与早年基础教育息息相关,语文教学需要重新思考。 提出“语文”一词的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语文就是语言”,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是发展儿童心灵的学科。有观察家认为,汉语使用失范,失掉了语文本身的美感,也影响个人气质育成。 语文课是中国基础教育阶段最重要的课程之一,有业内人士计算过,从中国中小学基础教育课程设置来看,自小学到高中十多年间,语文课大约占2000多个课时。历次课改中,语文往往引发争议,“母语教育”在中国不可谓不受重视。 在现实中,语文课也不如外语和数理化受学生、家长们青睐。在杭州等南方城市,初中升高中考试中,总分高达180分的科学是最容易拉分的课程。 “课堂教授的语文与心中的理想语文并不一致,完全以分数为导向,这是我最苦恼的事。”在杭州一所重点高中任职语文教师近十年的任老师说。 许多人记得,自2001年多家出版社进入教材出版领域后,中国语文教学迎来“春秋战国”时代,出版社选编教材“自由裁量度”越来越大。 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直言,目前语文课堂教学充斥“假”元素,脱离了本真。语文要做好最基本的“听说读写”,培养学生自然、健康的表达习惯。 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颜炼军认为,网络化和全球化多重语境下,亟需对中西文化资源进行优化组合,进而内化为中国文化的创新驱动力,但从语文教育到社会文化各个层面,尚缺乏足够的应对能力,间接引发语文教育走向功利化、粗鄙化,汉语遭遇消解恶搞。 尽管互联网社会的开放与包容,让各种汉语文字的创新使用不断出现,但这都阻挡不住来自业界的不同声音的出现。 “中国人应该掌握自己的母语到运用自如的程度。”王尚文说,“从社会大环境来说,呵护汉语的纯洁和庄严,需要捍卫本民族文化意识的觉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