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徐中玉先生访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大学语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2-23 11:01: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徐中玉先生访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大学语文》


    1.请您回顾一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教材,从当年您与匡亚明先生携手组编《大学语文》之始到现在,已出到第八版,这中间哪些是你们一直坚守的,又有哪些是实践当中经过了调整?您认为,你们当初的理想实现了吗?

    我想先简单地回顾一下“大学语文”这门课程的开设情况。作为公共课,“大学语文”建国初在我国各大学基本上都开设。建国前在许多高校中已开设,只是不叫“大学语文”,叫“大一国文”,实际上就是今天的“大学语文”。那时多少也知道一些它可以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起到文理渗透的作用,有利于达到人文与科技交融,有利于培养通才。但1952年高校院系调整后,“大学语文”课程随即不再开设,并从此中断了三十年。正常的人文素质教育与其它专业教育严重脱节,人文教育几成一片荒漠,教训极其惨痛和深刻!

    针对这种严重违背教育规律,人才培养后果严重的状况,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与时任南京大学校长的匡亚明教授共同倡议,在高校中重新开设“大学语文”课程。此举立即得到了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数十所大学同仁们的热烈响应和积极支持。经教育领导部门批准,中断了整整三十年的“大学语文”课程得以重新开设。自此之后,全国高校中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逐年增加,逐渐蔚然成风。

    我们发起组织部分全国高校专家、学者,一起来共同编写新的“大学语文”教材。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二十多年间已经出到了第八版。这些年来,我国的思想、政治、经济、文化、学术等各方面都有了巨大的发展变化,但我们一直坚持以精选我国丰富优秀的文化、文学遗产为主,选入教材,作为感悟、熏陶、启发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基本材料,这样做的信念从来没有动摇过。我和匡亚明先生一直认为,讲授“大学语文”这门课,不仅可以让大学生们进一步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培养他们对祖国优秀文化、文学精品的鉴赏水平和审美表达能力,而且更有利于提高他们的人文精神和高尚的品德,铸造“中国人为人的道德”(鲁迅语)。无论在培养人才、发展科学,还是在激发大学生爱国热情、培养创新精神等方面,“大学语文”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我们认为开设“大学语文”课有巨大、深刻的意义。我们坚定不移力求这一目标的实现。

    华东师大版《大学语文》初版于1981年。二十多年来,我们不断地根据时代的要求和广大师生的实际需要,及时对教材进行修订,至今已出到修订第八版。在《大学语文》的篇目选择、分类编排、注释、解说、提问等各方面,每版都有不少的变化、完善。建国前的“大一国文”,根本不选或极少选白话文作品,大都是学术性文章。我们开始并不断增加选用我国现当代名家名作,还选用了一些外国的名家名作。古代文化、文学作品篇目最多,但都非常精美、简短,所占篇幅其实不多。对今天的大学生来说,这些精品有必要深读,领略其中的魅力。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思路,即我们必须在传统的文化遗产中,努力挖掘、抉取出其中蕴涵的非常丰富深刻的、对今天仍有普适价值的思想资源,再不可像过去曾有的那样一概抹杀,数典忘祖了。我们的选文,力求贴近时代,在切合教育需要上下功夫。今天我们非常需要加强忧患意识的教育,需要“和而不同”的认识,需要“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精神,来致力于社会的和谐发展。二千多年前,先贤们早有如此明智、深刻的思想与呼吁,实在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二十多年来,我和同志们在各地师生的支持、帮助下做了一些工作,得到了广大师生的鼓励。今后,我们仍将朝着这个理想、这个目标,脚踏实地去努力。

    2.或许您已经注意到,现在一些与大学语文同类题材的教材,往往以颇具新闻价值的选文取胜(比如选用一些流行歌词)。我们发现,《大学语文》第八版对此仍是无动于衷,反而在传统文化部分痴情不改,我们想知道您以及您的团队对此的真实想法。

    我一直认为,“大学语文”课程教育的重心,必须仍放在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和文化修养的进一步培养上。古代文化、文学精品是历史的产物,是特定历史环境中先贤们思想、情感的结晶,历经时间考验,至今仍然显示出广博深厚的文化底蕴。历史证明它能焕发出浓郁的艺术魅力,具有穿越时空的价值。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文学是其中极其厚重的组成部分。它凝聚了我们祖先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感悟与宝贵体验,表达了他们的思想感情、人格品德、审美情趣,积淀为深厚的民族精神,深深地影响着后世的炎黄子孙,是前贤留给我们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精神宝库。《大学语文》特别重视吸收那些能够体现高尚理想、健全人格和积极向上精神,深刻反映历史和社会现实生活中为人们所密切关注的问题,表现真挚的思想感情、智慧理性、审美价值的作品,使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辨析,批判地继承和借鉴前人丰富而深刻思想成果,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这必定会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精神境界、人生追求和价值标准产生巨大影响。与此同时,也自然能进一步提高他们对本国语文较高水准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并便于学好别的学科,成为有通才基础的建设人才。大学语文课程诚应以文化、文学精品为基础,从具体出发,从实际出发,离开了这两者,一味抽象说理、泛泛空论,加上一言堂式的灌输方法,就起不到启发、熏陶的作用。

    《大学语文》教材的选文应有基准,但非一成不变。我认为选文应多样化,丰富多彩,各臻其妙。教材选文需要不断有所开拓。但必须是真正的精品,有深度,有魅力。一时流行,或被认为“当红”的文字,有其作用,但并不一定符合选在“大学语文”教材中的要求。文学性、思想性的高标准是不能降低的。目前,消费主义观念盛行,出于商业目的炒作甚多,如有教材选文缺乏慎重考虑,那就违背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初衷了。
    3.有媒体认为,语文教学在中学时代就已经有相当课时的设置,大学阶段是否还须开设“语文”课程,值得商榷。对此,您怎样看?

    目前中学语文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比过去都有所进步,但存在的问题依然不少。比如,教师对文学作品的讲析,把重点过多落实在字词句篇的理解和作品思想“微言大义”的挖掘上,就不易把握到全文的精神要旨。目前中学语文教学还很少能够引导学生从艺术、审美的角度去阅读文学作品。若把一篇优美的文章讲得支离破碎,或者老是几句教条,枯燥乏味,无所启发,后果就会是学生厌弃学语文。现在有些学生即使进了大学,语文水平仍很一般,水平比较差的学生还不在少数。有些大学生有科技知识,但人文精神却颇缺乏。有些大学生语言文字的能力很差,不会写实验报告,甚至连信和一般应用文也写不好,有些更是错别字连篇,文理欠通,词不达意。基础不好,又缺乏训练,读书太少。因此,进一步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人文精神,《大学语文》课必能起到不少的作用。

    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之不同,是在其研究性、深入性和创新性上。大学语文不是中学语文教育量的补充,两者之间有着质的区别。自然系科的有些人只看到学生文字能力差是一大问题,而往往忽视、缺乏人文精神则更为可虑。“大学语文”的综合任务,即在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塑造他们健康的人格,提高他们审美的能力。这些方面,“大学语文”课程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为此,大学语文课的教学,必须增加学生课堂讨论的分量,切不要象至今仍在流行的教师一人从上课讲到下课,满堂灌。应该结合课文实际,选择一些问题,引导、启发学生去思考、发言、讨论,甚至争论。也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促使他们自主学习,深入思考,大胆创新。我知道艺术院校的课堂教学,结合创作、课文,教师谈经验,学生谈读过、演奏过的体会和问题,发言机会多,而且十分热烈,这在无形中养成习惯,学生听到了不同的意见,发言、思考、想像都大有进步。语文教学大可学学这种教法。

    4.我们发现,现在《大学语文》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个必须被赶超的领跑者,很多同类教材,甚至是一些不成系统的边缘性读物,都在高呼取代《大学语文》,大家都清楚这中间有商业竞争与商业炒作的因素,您对此怎样评价?

    我们对大学语文学科性质的定位,认为这个课必须把重点放在讲好文学精品本身上,经过教师引导和课堂讨论,把作品讲活、讲透,使学生把握到其中所蕴涵着的人文精神实质。不是一味讲字、词、句、篇,而忽视了整体把握。不是在“大学语文”课中来学习文学史、文化知识,把它变成又一个思想课、观念课。坦率地讲,要做到这样并不容易,可以说目前大多数教师还待转变观念,改变教法,还得认真、负责,自己先要有充分的准备。有些人似乎认为“大学语文”最易教了,什么人都能教得好。这完全是外行话。我自己对此道也要重新学习,决不敢轻薄为文,夸口妄谈。

    大约在1990年以后,全国出现了纷纷编写和出版大学语文教材的热潮。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的大学语文教材已有几十种之多,打破了教材编写中长期存在的单一状况,形成了多元互补、相互竞争的局面,给各类不同的高校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教材提供了可能。这其中也确实存在一些不良现象,例如粗制滥造,照抄他人框架,改头换面一下就大模大样用来作为自己学术成果等等,应予辨别。有些情况应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自觉杜绝。比如,前不久某报采访了一位正在新编一种大学语文教材的负责人,竟说他编的这本还未编出的东西,已可预言将能“一统天下”。学术工作者怎能如此信口开河,如此自我“炒作”呢!一些人文类的读物,对于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是有益的,但是否宜作教材,应据实际效果,不是靠商业炒作、靠自我吹嘘就能做到的。人们欢迎正当光明的竞争,应共同为提高教材的质量而努力。高校教材不会定于一尊,这是必然之理。我们一向赞同教材应郑重编写,各具特色,不断提高质量,这才是教材建设的正途。

    5.我们和很多大学语文教师谈过,他们感到很痛心,大学语文在某些大学的课程设置中日趋被边缘化,他们甚至认为这样会使我们的母语教育受到伤害。徐先生是否有这样的感受,您对于未来我国大学语文的教育有怎样的预期呢?

    尽管大学语文课程得到了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关注和提倡,但当前“大学语文”在高校教学中,似仍处在边缘状态,极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大学语文》还没有被明确定为公共必修课,可开可不开,开多少算多少。教时未规定,教师缺乏编制上的保证;在一些高校《大学语文》是否开课,时常决定于校系领导是否重视和支持,不仅各校情况不一,即使在同一所学校里,开或不开,教时多少,是否继续开设,也很不稳定,很不平衡。近年受到市场经济兴起后消费主义的严重冲击,实用主义观念大为流行,金钱至上,道德薄弱,整个社会追求立竿见影的功利效果,并以此来衡量、判断事物的价值,有些人对大学语文课的价值产生了怀疑,有一些高校院系要压缩、停开课程,首当其冲的往往就是“大学语文”。高校一般均特别重视外语、计算机技术、政治等的教育,本国语文教育似已可有可无。大学毕业时,外语是否达标,有考查办法,对母语是否达标,却没被看成问题。这是极不正常的现象,切宜考虑解决。全国自学考试将“大学语文”作为必考课程,而有些全日制高校却将“大学语文”停开或仅仅作为选修课,这种现象令人费解,令人忧虑。

    我知道很多发达国家知名高校的大学生,除主修某一学科外,几乎有一半学分是靠随意去选修人文、社会或自然方面的课程获得的,各种专家、专书、专题的课程有很大的吸引力。每个大学生应有一专之长,但通才教育就需要他们尽可能具有较为广博的学识,高远的视野,具有人文精神与素质。《红楼梦》中留下这两句话:“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言简意赅,深刻中肯。仅有一些知识和专业技术是不够的,人文品行更重要。每个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都会遇到许多问题,要同各种人、各种事打交道,缺乏观察、分析、综合等能力怎么行,就非从接受人类优秀文化传统和生活经验这一根本做起不可。因此,这种学习乃是一辈子的事。对本国语文教育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人类精神文化的传承,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健全人格的形成,审美能力的提高,学好、教好大学语文课程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它的价值是无法用一时物质回报的多少来衡量的。可以说,大学语文课程对学生一辈子有用,只能进一步加强,力求做得更好,决不可忽视、削弱。愿有更多同行、专家们,一道来加大对“大学语文”教育的关注。

    徐中玉先生简介:

    徐中玉,1915年2月出生,江苏江阴人。1941年起,在中山大学、山东大学、复旦大学、沪江大学等校工作,1952年后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文学研究所所长,上海作家协会主席,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会长等职。现担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名誉主任,《文艺理论研究》主编,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名誉会长,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顾问,北京大学中文系顾问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15:49 , Processed in 0.05934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