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课堂是如何抑制学生独立精神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2-29 20:58: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课堂是如何抑制学生独立精神的

徐 卫

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目的,遗憾的是,许多教师不仅没有这种意识,而且课堂中的不少行为在很大程度上还抑制了学生独立精神的发展。从课堂中的师生互动来看,拖声集体应答、按教师意图说话、师生单线问答堪称抑制学生独立精神的“三大死穴”。

拖声集体应答

课堂教学一般以师生相互问好开始,教师说“同学们好”,学生拖着声音答“老——师——好——”。这种刻板、套路式的师生问候,让学生进入一种程序化、统一化课堂学习模式。之后,便开始了集体读文本、拖声齐答问题的学习之旅。

传统课堂中,教师关注的是对课堂整体的控制,是如何维护教学秩序,而不是对学生个性特征的尊重。虽然这种拖着声音齐答教师问题的现象十分别扭,但是它能使回答的节奏整齐一致,许多教师也就乐于接受、见怪不怪了。这样的教师没有将课堂当成每一个学生生命成长的园地,只是当作自己坐以布道的“道场”,他们只关注课堂秩序是否如己所愿,而对学生是否在正常讲话视而不管。

如果课堂中从师生问候开始的“拖声集体应答”现象彻底消失,学生无论是个人发言还是集体发声,都会是正常的说话状态;当教师首先关注的是学生是否能充分展示自我,再在此基础上实现整体协同,而不是让学生抑制自我去迎合班级同步的时候,我相信,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精神平等就会真正实现。

按教师意图说话

在课堂中,许多学生早已学会了揣摩教师心理,习惯了按照教师的愿望回答问题。说教师想听的话而不说自己的心里话,这种现象已经成为课堂常态。

一次,听一名教师执教小学品德《发现朋友有了缺点该怎么办》一课。教师展示了这样一个情境:一群小学生路过一个水果摊,学生小东拿走了一串葡萄。然后,教师请一个学生扮小东,请全班同学指出小东犯了什么错误。于是,一个个学生头头是道地对“小东”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说教式“帮助”——“小东,你不该偷老爷爷的葡萄,老爷爷这么老了还要摆摊,多不容易啊,你这样做对吗?”“小东,你快改正偷东西的坏习惯,把葡萄给老爷爷送回去吧。”“小东,你妈妈养育你不是让你去偷东西,而是让你好好学习的,你这样做对得起父母吗?”而“小东”则一个劲儿地对帮助他的同学说:“我知道错了,我一定改正,谢谢你们的帮助。”课堂教学进行得很流畅,然而,同学们的话真正说服“小东”了吗?

同样,有一次听小学语文《守株待兔》一课,教师请学生体会文中种田人“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高兴得不得了”的心情,讲一件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一个学生说:“有一次,我坐公交车太挤而没有买上车票,白坐了一次车,心里很高兴……”说到“很高兴”的时候,这个学生已经意识到了什么,把声音放得很低,而且有点儿吞吞吐吐。教师马上组织全班学生进行了一次大讨论:“这个同学的做法对吗?”于是,其他学生开始了一轮批评指责教育:“他的做法是不对的,怎么能白坐公交车不买票呢?”“他应该感到惭愧才对,怎么能说心里高兴得很呢?”看着教师不住地点头赞许,我却一点儿也高兴不起来,这个被“围攻”的学生以后恐怕再也不会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了。其实,教师只需问问那个学生:“为什么你说‘心里很高兴’的时候,一点儿也没有高兴的样子,反而有些不好意思呢?”其实,学生已经感觉到这种高兴只是暂时的、表面的,所以不好意思拿来炫耀。假如教师能再进一步引导:“如果你能在某一天乘公交车的时候,多拿出一元钱放入投币箱里,并告诉司机叔叔,这是之前我上车忘了投的钱,那时,你是不是能体会到一种‘美滋滋’的感觉?”我想,这样的处理,比鼓动一群学生揣摩着教师的心思,以成人化的语言去劝导一个成长中的学生,更加人性化,也更加有效果吧。

当学生不用再边揣摩教师的心思边说教师想听的话时,我们的教育教学才能在真实中进行对话,学生才能在真实的思辨中不断反省和提升自己,从而不断走向成熟。

师生单线问答

课堂教学应该是一个教师和众多学生共同构成的教学,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往往表现为,教师与一个学生的问答式对话、教师与一个小组学生的问答式对话、教师与全班学生的问答式对话。在课堂的对话活动中,经常缺少一个学生或一个小组学生,与另一个学生或另一个小组学生之间进行的交流。即使有这种交流,也往往需要教师在中间进行“搭桥”和“过渡”。

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某一个学生回答,教师对这个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然后再提出新问题,或者请其他学生补充。于是,课堂总是呈现这样的状态:学生回答问题后,其他学生都在望着教师,等待教师评价或提问;一个学生还在发言时,其他学生就高高举着自己的手,眼睛看的不是发言的同学而是准备提问的教师;教师总是先重复学生的发言内容,再问其他学生是否认同、有无补充。总之,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永远有一个“二传手”的身影,似乎没有教师中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就无从做起。

一次,我在给二年级学生上《我们班里的故事多》一课时,我让一个学生评价另一个学生。这个学生却望着我说:“我想对他说,他是一个勇敢的孩子……”我用手把这个学生的身体转动了一下,让他面对着要对话的同学,告诉他不要用“他”而要用“你”。然而,被评价的学生并没有反应,傻傻地望着我,直到我问“你听了这位同学的话后,想对他说什么”之后,他才说了一句“谢谢”。

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我的引导问题,也可能是学生的习惯问题。长期以来,教师总是要求学生面对教师发言,而没有创设学生与学生对话的机会。教师应该重视这样的现象,并找出改变这种现象的教学策略,不能让学生永远只把对话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与教师之间。

在大力倡导小组合作学习的今天,许多教师都在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小组学习和小组汇报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但是,许多时候,小组汇报仍然是一种“师生单线问答”的交流方式,只不过是由一个教师与一个学生的单线问答,变成了一个教师与一个小组的单线问答。于是,小组合作汇报成为“走形式”,上台汇报的组长或代表完全是打着小组的旗号进行个人观点汇报,然后,由教师进行点评和提问,再让更多的学生或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教师与整班学生的“单线问答”也非常常见。比如,教师常常问“好不好”,学生立即齐答“好”,教师问“行不行”,学生立即齐答“行”。这种表现形式最大的特征是从师从众,按照教师的想法说,按照大家的说法说,而且可以对自己的回答不负责任,不带个体感情。正因如此,教师与整班学生的“单线问答”,也必然会出现“拖声集体应答”现象。

如果课堂教学中的拖声集体应答、按教师意图说话、师生单线问答,这“三大死穴”不被化解,甚至教师都对这种状况习以为常,那么,不管“以生为本”的口号喊得有多响亮,不管现代化教育教学设备多么先进,不管教育教学模式如何翻新,课堂教学都会严重抑制学生的个体独立精神,难以给予学生真正的人文关怀。这样的课堂,也不会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21:38 , Processed in 0.05687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