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方仁工先生从教六十周年庆祝会在上海举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3-30 13:51: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方仁工先生从教六十周年庆祝会在上海举行




庆祝会现场
方仁工先生讲话
  3月11日下午3:00,以“学习人格精神,传承教育思想”为主题的方仁工先生从教六十周年庆祝会在上海市市北中学多功能厅隆重开幕。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党工委书记顾筱璞、区教育局局长陈宇卿,语文报社副总编辑任彦钧,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校长黄玉峰,语文报社上海发行人陶本川,《当代学生》主编吴永安,《新读写》编辑王育栋,原市北中学副校长肖亚辉、俞南薰、任宝成,行健学院党委书记、院长黄群,田家炳中学校长王曙,新中高级中学校长刘爱国,上海大学市北附属中学党总支书记陈洪团等嘉宾,以及市北中学全体教职工出席庆祝会。庆祝会由市北中学党总支副书记蔡岚静主持。
  庆祝会上,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市北中学现任校长陈军首先致词。陈军校长以“崇实、多思、进取”总结了方仁工先生在六十年教育工作中形成的人格精神,并引用孔子所说的“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评价方仁工先生身上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君子之道:具有宽仁之心,不争名利,总是宽以待人;具有机敏之智,识透诱惑,总是坚守正道;具有自强之勇,奋斗不息,总是进取不已!
  随后,市北中学教师王琼代表全体与会人员向方仁工先生献花,感谢他对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学生和青年教师的培育之情。专程与会的语文报社副总编辑任彦钧热情洋溢地宣读了报社的贺信,并高度评价了方仁工先生对中国语文教育和语文出版所作出的卓越贡献。新中高级中学校长刘爱国结合亲身经历的三件小事,回忆了方仁工先生对自己的教诲,赞誉他“举重若轻大智慧,教书育人孺子牛”。市北中学语文教研组长王志斌在发言中以方仁工先生一直关注的“特级教师姓特还是姓教”、“作文教学是教得还是习得”、“怎么开展好语文教研活动”等三个问题,跟与会人员分析了方仁工先生对语文教研工作的精心指导,并盛赞他是人师的典范,为身处语文教学困境的语文教师点燃了蜡烛。
  接下来,方仁工先生发表讲话,他满怀深情地回顾了六十年的教育生涯,并简要阐释了自己的语文教学理念,同时对大家表达诚挚的谢意。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黄玉峰向方仁工先生赠送了书法作品《海上河汾》,并在发言中借助隋末大儒王通“河汾门下”的典故,表达对方仁工先生的崇高敬意。
  最后,静安区教育局局长陈宇卿和区教育党工委书记顾筱璞先后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以及区域教育的发展,充分肯定了方仁工先生的教育思想、敬业精神及其取得的辉煌成就。
  方仁工先生是上海市有着广泛影响力的教育家。他1956年参加教育工作,1986年起担任市北中学校长,1999年退休后又被市教委命名为市北中学名誉校长至今,曾荣获“人民教师”“上海市中小学优秀校长”“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在任期间,方仁工先生确定把引导学生“登上巨人的肩膀”作为办学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对学生提出了要培养五种作风、加强四个素质、提高三种能力和发展一个特长的“五四三一”工程,即:进取的精神、勤奋的态度、严格的规范、合理的方法和良好的习惯等五种作风;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四个素质;自学能力、自锻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三种能力;一个特长是指在注重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同时,能在某一学科、某一技能方面有所“冒尖”。1996年秋季,他还向全校同学提出了“做平凡小事,育崇高精神”,开展“四个一”校外服务活动的要求,即:每天为家庭干一桩实事,每周为里弄做一件好事,每月参加一次街道社区活动,每学期进行一次市区社会实践。“四个一”活动进一步促使学生的社会实践由点到面,由平面到立体,由零散到系统,形成了校外教育实践较为完整的运行机制,至今仍是市北中学树德育人的重点特色与主要抓手。这些由教育教学思想而演化的扎实的改革措施一直在市北中学的发展过程中产生重要影响,也奠定了市北中学在上海基础教育界的突出地位。
  方仁工先生既是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曾长期担任上海市中语会会长,又是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还是语文报社老报人。1981年,他便参与了《语文报》的创办工作,并在《语文报》长期开设了“方老师信箱”“方老师作文评话”专栏,深受全国各地学子的欢迎和喜爱。他的专著有《方老师教作文——作文不难》《写给中学生的心里话》《中学生作文技巧大讲堂》《特级教师告诉你写好作文的奥秘》等。在从教50周年之际,还曾出版文集六本,即《拾掇记忆的碎片》《追求阅读的精神高度》《与青少年朋友握手》《开启写作的成功窍门》《寻访历史人物的踪影》《走进斑斓的童话世界》。
语文报社贺信
(韩立春/报道)
崇实•多思•进取
——学习方仁工先生人格精神的初步体会
上海市市北中学校长  陈 军
  方仁工先生是全国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是上海市有着广泛影响力的教育家。他1986年起担任市北中学校长,1999年退休后又被市教委命名为市北中学名誉校长至今。在任期间,方校长还曾荣获“人民教师”“上海市中小学优秀校长”“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方校长的教育思想不仅指导着市北中学现在的办学,同时还会在未来的工作过程中进一步发扬光大。借此机会,我想谈谈方校长的人格精神。
  在六十年的教育工作中,方校长形成了自己的人格精神——“崇实、多思、进取”。方校长的人格精神体现在他的学习过程中、具体工作中和平实的生活中。“行动”,始终是他人格精神闪光的标志。
  “崇实”,就是在工作中一切从自己所在单位、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了解并研究实情,按照实情提出工作的策略和举措。方校长非常推崇陈云同志的一句话:“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上任后,方校长着力研究市北中学的办学传统和实际发展状况,包括学生的家庭及周围环境、学校的物质条件(如场地、设备、经费等)、师资情况、生源状况、学校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等等,立足现实,放眼未来,引导教师形成“认真踏实、一丝不苟”的教风,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主体意识。
  “多思”,就是将所学习的先进教育理念和学校的实践相结合,进而拟定既体现共性又个性鲜明的改革措施。方校长提出了“活跃、和谐、求实、创新”作为共同努力培养的校风,并确定把引导学生“登上巨人的肩膀”作为办学目标。他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对学生提出了要培养五种作风、加强四个素质、提高三种能力和发展一个特长的“五四三一”工程,即:进取的精神、勤奋的态度、严格的规范、合理的方法和良好的习惯等五种作风;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四个素质;自学能力、自锻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三种能力;一个特长是指在注重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同时,能在某一学科、某一技能方面有所“冒尖”。事实证明,这些由教育教学思想而演化的扎实的改革措施一直在市北中学的发展过程中产生重要影响,也奠定了市北中学在上海基础教育界的地位。
  “进取”,就是改革创新。什么叫改革创新呢?方校长有一句话,就是不断地从现实架设通往理想的桥梁。他说,校长工作的一个重要的基本任务是“引导”——用方针政策引导,更重要的是用校长的人格魅力来引导,引导全校师生不断向上发展。因此,方校长在工作中总是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带领全体教职工一步不停地向前。1992年,学校成立学生合唱团,经过多年的发展,与男子排球一起成为了学校乃至上海的品牌项目。为使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培养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并在实践中锻炼组织能力、提高工作才干,学校在1996年秋季向全校同学提出了“做平凡小事,育崇高精神”,开展“四个一”校外服务活动的要求,即:每天为家庭干一桩实事,每周为里弄做一件好事,每月参加一次街道社区活动,每学期进行一次市区社会实践。“四个一”活动进一步促使学生的社会实践由点到面,由平面到立体,由零散到系统,形成了校外教育实践较为完整的运行机制,至今仍是市北中学树德育人的重点特色与主要抓手。
  听方校长讲话,跟方校长共事,看方校长为人,我就想到孔子所说的“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方校长具有宽仁之心,因此他不争名利,总是宽以待人;方校长具有机敏之智,因此他识透诱惑,总是坚守正道;方校长具有自强之勇,因此他奋斗不息,总是进取不已!我认为方校长身上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君子之道。在当前现实生活中,方校长的人格精神尤其值得我们深入学习!
  近年来,市北中学始终沿着方校长“崇实、多思、进取”的思想之路,大力弘扬百年办学传统,遵循“在继承的基础上追求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光大传统”的基本思路,继续研究学校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深化“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的办学思想,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和树立“因材施教,全面育人”的教育观,面向每一个学生,全面落实个体成长的基本要求,面向学生特长,以“长”补短,以“点”带“面”,积极开展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实验研究,积极开展校长课程领导力课题研究,扎实推进“深入班级、体验班风”听课评课研究,着重抓教师专业团队建设,学校工作继续取得了新的成绩,先后获得新的荣誉,如:上海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中国创造教育实验基地学校等,被市教委认定为上海市教师专业发展基地学校,还是上海市教委领衔的部属课题“高中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实验项目”和上海市提升中小学(幼儿园)学校课程领导力行动研究项目的重点校、示范校。这些成绩的取得,归功于全体教工的辛勤努力,归功于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同时也归功于方校长、沈校长为学校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工作基础。我当校长之初,方校长亲切地指导我,说他的体会是“当好维持会长”;沈校长也对我具体指点,说她的体会是“当好二传手”。这两位校长的肺腑之言始终是我担负校长之职的航标灯。
  今天,我们重温老校长的教育思想,是学校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全校师生一定会“崇实、多思、进取”,沿着老校长的足迹,不断前进,谱写学校发展的新篇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02:43 , Processed in 0.06646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