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贾平凹:不要嘴说,要真操那个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4-13 15:10: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贾平凹:不要嘴说,要真操那个心
文章来源:南方报业网-南方周末

[导读]在某种程度上,文学是枪杆子性质的东西,它和整个社会现实还有些摩擦,有些碰撞,会遭遇到不顺。作家和他的作品,都在呼唤人能活得更好一些,社会能更美好一点。





贾平凹至今还有很强的写作欲望。他认为首先要写得像,然后要写得真,写出人和人之间真实的事情,真实的气息。要写得真,就要投入感情;要真地了解这个社会,就要真的投入感情。 (任玉明/东方IC/图)

“事多,会多,还要写东西。”2013年11月5日上午10点,贾平凹在北京接受南方周末记者专访。前一晚,睡得很不好,脸色发黄,看上去很疲惫,因为不习惯酒店的床,太软了。

应莫言和北京师范大学写作中心的邀请,贾平凹成为北师大第一位驻校作家,此后两天里,他参加了一系列研讨会、演讲等文学活动,在来北京的前几天,他还专门写了两万字的演讲稿《转型期的写作》。在他看来,每个年代的年轻人都差不多,没有一代比一代强,也没有一代比一代弱。

贾平凹确实很忙,作为陕西省作协主席,几个月来他先是进行陕西作家们的培训,然后到大山深处办读书会;接着去了德国法兰克福书展,这是他这辈子第二次出国,还顺道去了出版他作品最多的法国访问;回国后,身为《美文》主编,张罗了“报人”第三届散文奖,呼吁靠深入现实一线媒体人的眼睛,恢复散文的活力,加强散文和生活、现实之间的联系。

忙里偷闲,他在写一部反映中国人100年生活变化的长篇小说。

“我们常听到由衷的盛世之说,也常看到惊心的危机之相。改革在深化,社会进入转型期,从未如此富裕,从未如此焦虑贫富差距、分配不公、腐败泛滥、诚信丧失,连同社会问题,信仰问题、法治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这个时代决定了我们的命运,用文学记录、表达这个时代。”贾平凹用浓浓的陕西话说。

《废都》让我被动,也让我主动


南方周末:此前很多国家请你走出去,你都拒绝了,为什么?

贾平凹:我刚刚出道时,外国翻译我很多作品,大概有十几种文字,法语版本最多。当时很多翻译者和评论家、出版人都和我有联系。1991年我去过美国,参加《浮躁》英文版在美的首发式,跑了纽约、华盛顿、丹佛、洛杉矶。国外时兴搞读书会,每到一个城市,都让我用陕西话念小说。当时聂华苓就让我唱一首民歌,理由是音乐是最好的沟通。后来我唱了《浮躁》里引用的陕南民歌,没想到读者都鼓掌,效果很好。

后来因为《废都》惹了事,一下被打入冷宫。我干脆就隐居,借机躲开社会活动,到乡下躲起来,两耳不闻窗外事。所有的出国活动也都拒掉了,就连《废都》获得了费米娜奖,我也没有去法国领奖。后来,法国给我颁“法兰西文学艺术骑士”,也是在北京法国大使馆领的奖。二十多年来一门心思写小说了。

南方周末:选择了回避,也会丧失很多机会。你不后悔吗?

贾平凹:中断和国外的联系,是主动也是被动的选择。小时候我总也长得不高,长得不高的人,一般不愿到人多的地方去。尤其我父亲被打成反革命分子之后,我就更加把自己封闭起来。

纯文学市场一直不太好,全世界都萎缩,书卖不了多少,还需要出版社、版权人和翻译家帮忙。出版社给版税是象征性的,有的出版社还希望赠送版权,翻译家希望我能够赞助翻译费。1994年,俄罗斯的一个翻译家写信,说生活困难,希望我除了不要版税之外,再给他贴一点生活费,我当时回信说,我是作家,我也需要生活补给,没法帮你。

最重要的是背后的“气息”


南方周末:处理切近我们当下的现实生活,似乎是中国文学的一大难题,总是吃力不讨好?

贾平凹:现实生活比较难写。相较于历史上、解放前的东西,写得放松,因为写的是大家都不甚了解的事情,作者可以随便写、随便编,但现实的东西不能走形,一走形大家就都看出来了,很多东西你是编不了的。

严格讲,现在作家脱离生活,脱离现实,靠想象、靠社会新闻写作的现象比较严重,不去真正参与到社会里。但你在媒体上看到的对现实的报道,和你真正到下面去看到的,还是两回事。人和人之间、故事背后,它有最重要的“生活气息”在里面。你如果纯粹只写一个事件,但不到现场去具体了解,你获得不了它背后的气息。

而当作家鼓起勇气走进现实、描写现实的时候,又会面对很多禁区,哪些能写、哪些不能写,确实是一个问题。我在写作时,有意无意地都会考虑到这些要求。我当时最真实的想法是,我把我知道的、看到的写下来,在我这一关上我力求真实,至于作品能不能出版,那是另一回事。

南方周末:对中国当下的了解,你通过哪些路径呢?报纸阅读、网络新闻?

贾平凹:都有,我会浏览网上的新闻,也会读许多报纸和杂志,现在的中国,媒体在推动社会往前走。

写作上,我经常到下面跑,只要你到社会、生活中去,社会上任何事都能传过来。还有我爱到乡下跑,不爱在城里跑,我觉得乡下更自在。

南方周末:贴近现实对你来说,会存在“吃力不讨好”的问题吗?

贾平凹:我也没感受到那么多困难,我一直坚持作品写现实生活,要写真实写准确。我不能写到随便一个人出现了,就给你头上安个瓜皮帽、穿个马褂,那就不是现在的事情。1950年代农民、改革开放初期的农民、现在的农民,每个时期都是不同的,现在农村人的思维、生活也在巨变,如果你不到农村去,还是像1950年代那样来写农民形象,那绝对是两码事。

你必须要了解,必须写真实、准确。而且写这些东西是要投入感情的,要真切地了解这些东西,感情才能进去。在写得像的基础上,你写的还要真,把气息,人和人之间发生的真实的事情写出来。

你对这个社会抱着很大的感情,研究社会的走向,对社会的焦虑、社会的忧患,不是嘴说的事情,要真正操那个心。可笑得很,好像在操总理的心一样。你对社会的研究越深,你对社会的发展有越深的焦虑,你对社会前面怎么走有一个超前的预期和把握,那你的作品就不可能出现很多荒唐离谱的笑话。

写作时不能有纪律


南方周末:在《带灯》里,你的文学想象更多源自对人物的贴近,还是对现实的刺目观察?

贾平凹:还是现实。现在的小说,凡是从理念出发的作品,你一看就能看出来。他如果脑子里先有一个理念,然后从现实生活中找素材来说明他这个理念,这种作品你读不出来感情。它就像那种大的切割墙,大的石块,中间没有水泥、浆来缝合。

我的作品是在现实中看到什么事情,从这个事情我才琢磨出应该怎么写。比如《带灯》,维稳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发生了很多故事,如果按照一般的理念来写我就随便编了,那时我曾长时间没有突破口。当我了解到带灯这个人物,又回老家去看镇上发生的真实事情后,我马上就和以前了解到的面儿上的东西结合起来了。

我写作品必须要有原型,这是一种写作习惯。像盖楼房一样,必须有几个大的深坑来灌柱子,上面才能盖楼房。这几个柱子在我脑子里就是那些原型,有原型后我在写作时、构想大楼时,整栋大楼都可能是虚构的,但它跑不到这几个柱子之外,这些原型能把你撑住。如果没有原型,你就漂移开了,落不下来,落不到最实的地方。如果太空,写不下去的时候,就可能会采用变形、夸张的句子和情节,这在某些时候或许起到一些变形生活、反映荒唐生活的作用,但掌握不好就会变成对自己真正不了解、对最细部东西缺乏了解的掩饰办法。明眼人一看就能看出来,他哪里熟悉哪里不熟悉。

南方周末:《带灯》里涉及维稳、上访、拦访,可以说是很当下的中国现场。当初怎么想到要选择这么“严重”的切入口来写?

贾平凹:《带灯》里牵扯到维稳的事情,是因为改革发展到了目前这个程度,出现了这个现象。我不想纯粹写一个案件。我认识一个乡镇干部,他常常给我发信,把他每天干的事情都详细讲述给我,开什么会,做了什么……我在西安,就把一个乡镇每天的工作,像屏幕一样全部展现出来。后来我去到那个乡镇,他带着我到处看、去听、去感受那种氛围。从这里打开了缺口,有了创作的欲望。作品里,一部分是这个人、这个集体发生的事情,另一部分还是我老家发生的事情。大的是这两方面的素材,形成这个作品,表现的是基层政府的日常生活。

当时我有害怕过出版不了,因为“出版是有纪律的”,但“写作是自由的”,纪律是出版社、杂志社来卡,我在写作时不能有纪律。

后来给到《收获》和《当代》的编辑,他们表示没问题,因为现在很需要这样的作品,就发表了。没多久后,中央出了个规定,对上访人不能拦截、扣押之类的。我觉得,许多社会危机,全民都在关注,形成一种态势以后,要来解决问题。问题不是能遮蔽、掩饰的。

文学作品的功能不是这些功能,但是作品一旦要写到社会,涉及社会问题是不可避免的。文学作品纯粹追求这个不对,但全都剔除掉也不对。应该是遇到什么东西、该写什么,你要能自由地去写。

南方周末:在现实性的写作上,你之后的写作,比《商州》、《浮躁》那个时期有所调整,好像不是那么直接了。

贾平凹:《浮躁》严格来说写的是中国改革初期,当时中国社会的风气,总体比较蓬勃向上,社会积极性、热情特别高。《废都》之后写的东西,就凝重了,问题特别复杂化、沉重化了,社会往前滚动的过程中,泥沙就愈多愈浑浊了。水特别大,但不是清浅的,而是像洪水一样,包裹着泥沙、石头一起,这时你必然地会转向另一种东西,这种东西你看得越多写得越多你越沉重。

早期,当一片都在黑暗中时,如果有一点亮光,大家是非常激越的,都朝着亮光跑。但亮光引着你穿过这个亮光后,现在为什么大家会有沉重感呢?这是大家追求希望的过程中的沉重感。这和没有希望的时候,突然产生光亮带给大家的兴奋感是不一样的。大家没饭吃的时候,给你一碗饭,你特别兴奋。但都有吃的时候,你怎么分,大儿子分多少,小儿子分多少,这是另一种状况。

南方周末:中国当代作家很少直接对当下社会发言,包括你。你觉得对当下发言,而不是仅仅在文学中发言,是作家的责任和义务吗?

贾平凹:我觉得要看个人情况。有人善于做这个事情,有人不善于。我自己不善于,再一个我觉得自己没这方面的能力和精力,除了文坛上的事情,我对社会上的事情基本不表态。

我不是个全能的人,我对有些方面并不是很了解,我说了以后读者很反感,觉得你像干部像领导一样,你当了领导就啥都知道了。社会确实需要公共知识分子,但可能不是我。对我来讲,写作要静下来,这是最重要的东西。

50年后没有人读就不是好作品


南方周末:你在陕西作家读书班的发言中提到乡土文学的转型。乡村不断在坍塌,村里人往镇上搬,镇上人往县城搬,县城人往中等城市、大城市,省会人就往北京、上海去,你怎么看这样的转型?

贾平凹:中国实行城市化,发展城市,可能是国家富强的一个出路。但这个过程要真正成熟、有序化,我想起码要牺牲一两代人的利益,这两代人肯定是遭受很多磨难。比如你要进城,进城后在城市很艰难,之后挣不来钱又得折腾回去,回去又特别衰败,这个反复跑来跑去的过程,几十年就过去了,一辈子就过去了。这是必须要经过的阶段。

至于说乡土文学将来具体怎么发展,当然以前的写法估计就不可能再有了,中国的现当代文学过去多少年取得成就的主要是在乡村文学上,我估计将来慢慢再过一两代人,这种文学类型慢慢就消退了。

南方周末:会消亡吗?

贾平凹:比如《高兴》写到农民工进城、打工文学,包含的打工有好几个层面:农民进城,小城镇人到县上,县上人到商州,商州人到西安,西安人跑到北京上海,北京上海人跑到美国纽约,都是这种状况。中国社会就是迁徙社会,都在流动。人像蚂蚁一样,一生就这样跑完了。

不过消亡我觉得不可能。乡土的东西肯定不会再成为中国文学的主流了,但乡土文学也不是很快就会消失,大量农村还在,更重要的是中国农村文明的思维、生活方式还在,只要土地在、思维在,那农村的东西都还会在。农民进城之后这些东西不消失,不可能所有土地都盖上房子,大量的还是土地,只要土地在、农耕的思维观念还在,你就是在哪儿,就是到美国去,到月球上去,你还是中国的、中国式的。

南方周末:生活的艰辛在小城镇上是不是更集中?

贾平凹:那是肯定的,尤其在目前,在这两代人的时间段里,大量的人往城市涌,但社会好多思维、生活方式没改变;国家体制、法律、道德等方面有没有及时补充上来,那城市就变成了可以激发你创造力的平台,也成了一个罪恶的代名词。一切暴力、罪恶都可能在这里发生。

南方周末:中国当代文学几乎很少因为它本身的价值被关注,你怎么看这种现象?

贾平凹:文学作品最主要的是艺术价值,而不是别的方面的东西。作品想要流传得更远,还是要加强艺术方面的价值。起码不能被后面的人看了笑话。

我一直有个观念,觉得文学作品最少得过50年的时空,50年之后有人还在读你,才是好作品。如果50年后再没人阅读了,那就不是好作品。

文学解决不了社会危机


南方周末:在文学里,现实是你关切人物的场景,或者现实社会本身就是你的主角?

贾平凹:每一个作家都有一个作家的责任。但这个责任不是说你自己想到的,而是他命中有一种责任。

拿我来讲,为什么我就不喜欢写历史上的东西,而是写现在的东西?这或许是小时候我的出身、环境,决定了我关心周围社会发生了什么事情。后面越进入这个领域,越爱琢磨这些事情,中国社会的走向我是关注、关心的。

举个例子,邓小平去世前后,我每天早晨起来就害怕今天国家发生什么事情,赶紧看新闻,有一种恐慌。中国比较政治化,任何一个政策都会影响你,比如上学、房子,所以你不得不政治化,这是我觉得中国特有的一个现象。政治直接影响每个人,所以中国人爱关心这个。

南方周末:今天,你觉得文学还能做什么呢?

贾平凹:确实是个比较难回答的事情,还挺难比喻,文学起码消失不了吧。

它失去了好多原来的功能,媒体发达后,它失去了新闻功能;大家不愿意去看,你在那里讲话也没人听你的,所以也称不上能起教化作用。

可以说从某种程度上进入一个,在中国可以作为一个庙堂一样,修行的地方。一部分人觉得要心里安静,或想真正了解这个社会,或者获得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时,就跑去看一看文学。

相当于在看一些美术馆一样。文学就好像馆藏一样,已经不出现在街头了,就像庙堂、佛堂或者说茶室一样,可以去坐一坐、静一静,慢慢变成一个很小的一部分。

南方周末:在无情的写作淘汰赛里,和你一起跑步的作家还多吗?

贾平凹:不多了,我当时年龄是最小的,现在一晃,到哪里都是最老的作家了。1978年“文革”后第一次评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我就获奖了,它是鲁迅文学奖的前身,一起获奖的有王蒙、刘心武、张洁。王蒙基本上写自传、老子道德经之类,刘心武还在写《红楼梦》研究,他们大都不写小说了。

我觉得我写到现在,写作的欲望还有,还能写,不是说枯竭了。

南方周末:“文革”这段历史你说写十部都不为过,但后来你就写了一部。接下来会写这个吗?

贾平凹:看情况了。现在只写了我小时候看到的“文革”,13岁左右那段生活,后来还有我家庭的,后来的故事还没写。

写小说就像生孩子一样,不可能规定第一个生男孩,第二个生女孩,回去一生全部是女孩或者男孩。

南方周末:你还有没实现的梦想?

贾平凹:人在任何社会条件下都可以梦想,但梦要做得大,做得圆满,必须有社会环境的配合。要在一个开放的社会里,大家的梦想才能自由发展,才能有做梦的空间、实现梦想的空间。

这个时代的中国,在我有限的生命经历中,相对来说是最好的时候。起码大家还在怀着个人的抱负和梦想,不断地实现自己、追求创造。户口并没有把你限制到某一个地方、某一个部门,你愿意干就干,只要有才华就能发挥。

如果你在一个软弱、黑暗、不自在的社会环境里,虽然每个人都有梦,但梦都做得很小、很现实,人的胆量很快就会小,活得很卑微,就不会有生命的前途和希望的。

南方周末:你的中国梦是什么?

贾平凹:作为一个人来讲,当然希望自己的一生越来越好,故乡越来越好,城市越来越繁华,一切东西都好,人过得很幸福、很安静。谁都不希望灾难、战争。

文学解决不了社会危机,没办法给社会开药方,作家只能把这个东西写出来,引起社会的关注。社会关注以后,路该怎么走,危机要怎么解决,由有识之士来解决。

在某种程度上,文学是枪杆子性质的东西,它和整个社会现实还有些摩擦,有些碰撞,会遭遇到不顺。作家和他的作品,都在呼唤人能活得更好一些,社会能更美好一点。在这样的大愿望之下,文学工作有它的特殊性和规律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22:21 , Processed in 0.07872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