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儿童的生长需要自有节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6-8 08:29: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儿童的生长需要自有节律
作者:李政涛 来源: 教师月刊



  
这是一个“游戏”狂欢的年代,大人小孩没日没夜坐在游戏机前的欢乐场景随处可见。但我却对游戏机有根深蒂固的“深恶痛绝”,认为它在满足人的某种低级需要的同时,又把人送入了堕落的轨道,至少它是对教育力量的一种抵制和消解。我因此禁止儿子玩游戏。一开始,他小心翼翼地遵守我的“禁令”。但随着年龄渐长,到了四年级,问题出现了。每到周末,他就从家中消失不见——跑到同学家里玩游戏去了。虽然在我的严厉呵斥下稍有收敛,但“偷偷玩”逐渐成为他的习惯。最严重的问题在于,他班上的男同学几乎人手一台游戏机,大家聚在一起交流的话题就是谁在玩什么游戏、哪里可以找到最新版本的游戏。我儿子既没有游戏机,也不了解这些最新动态,在旁边傻站着干瞪眼,结果被这个交际圈“边缘化”了。出于对“孤独”的恐惧,他开始频繁与我吵闹……类似的情形还有“看电视”,自从读了波斯曼的《童年消逝》后,我就对他的观点深信不疑:电视导致了对童年概念的破坏,它不能提供儿童成熟需要的理性,阻碍人的自制能力、复杂的抽象思考能力、关注历史与未来的能力,以及注重理性和秩序的能力等的发展。我一直严控儿子看电视的时间,频繁地给他讲看电视的危害,但这种讲大道理的方式基本上沦为“虚空”,他看电视的时间已经从最初的半小时,慢慢延长到一个小时、两个小时……眼见我的管教有些hold不住了。
我不得不停下来思考:为什么这一代的青少年如此热衷于玩游戏、看电视?后来看到一个关于儿童与媒介关系的研究,才豁然领悟,症结在于儿童的需要。这个研究用大量数据表明,当代儿童对媒介有娱乐、逃避现实、情绪刺激、社会学习、交往等需要,而且儿童选择不同的媒介,说明他要借此满足不同的需要。他玩游戏,是为了满足放松与逃避现实和情绪刺激的需要;看电视,说明儿童存在着放松与逃避现实、情绪刺激、交往诉求和现实性等需要;阅读书籍,则与逃避现实、现实性、快乐诉求和安静诉求等需要有关。
如此一来,我面临的问题就不再是要不要让儿子玩游戏、看电视,而变成了是否有必要满足他的这些需要?除了游戏、电视之外,还可以提供什么手段帮助他满足这些需要?我的家庭教育实践证明,一味地禁、堵、罚不是有效的办法,我的“教育失败”不会是特例。人的需要就是人性的一部分,任何违背人的需要因而违背人性的管理和教育,都可能会带来失败。在“文革”时期,以压制人的基本需要、压抑人性为基本特征的管理方式,已经证明带来的是灾难和浩劫。所谓的改革开放之“放”,是解放人性之“放”,是释放出吃、穿、住、行等基本的生活需要之“放”。虽然这可能会带来“人欲横流”或“纵欲”的问题,但一部人类文明史早已证明,人的欲望和需求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内在力量。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人的欲求是否需要压抑或释放,而在于如何把这种欲求变成促进人类成长和发展的健康力量。
人类的需要本身也处在发展之中,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类会产生并且也会创造出不同的需要。乔布斯的天才和成功之处,就在于为当代人创造了使用苹果手机和平板电脑的需要,并把这种需要变成了一种时尚和潮流,人类的需要内涵和层次因为这些电子媒介的出现而“更新换代”。
在个体生命的发展历程中,有些需要恒久不变,有些需要则处在成长变化之中。儿时的我,喜欢阅读《安徒生童话》,那是一个美好得令人心碎的世界,之后又迷上了卡夫卡、川端康成、村上春树的小说,再后来克尔凯郭尔、雅斯贝尔斯、海德格尔的哲学著作成为我的“新宠”,从中不仅使我逐渐探入真实的世界,而且得到了思维的乐趣,当年的童话世界已经一去不复返……人的生长,意味着“需要”层次和品质的生长,“需要”本身的变化生长的过程,同时也就是人的生长过程,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的生长需要”,它是“因生长而带来的新需要”和“因需要变化而带来的新生长”之间的融通转化。
教育的眼光,就是生长的眼光。以此眼光观照儿童走向成人的生命历程,可以得出三个结论:
  
第一个结论:儿童的生长,就是需要的生长。
  
教师需要时常追问:孩子的需要有没有因为教育力量的介入而生长?如果他的需要始终停滞不前,往往意味着教育的失败。更要追问:我有没有用孩子过去的需求,来看待和要求孩子今日的需求,并把孩子今日之需求视为固定不变的,因而替代了孩子未来可能产生的新需求?
教育的任务,首先是发现并且满足儿童的生长需要。我们在儿童生长过程中发现的许多问题,其实不是“问题”而是“现象”,是生长需要的一种具体诉求。当孩子只在同伴面前眉飞色舞,但在父母面前却沉默寡言的时候,这说明他有了与同伴交往的需要;当孩子开始频繁地把目光投向异性,关注自己的仪表和形象的时候,这不是问题,而是正常的生长需要,说明孩子的性别意识开始觉醒,从朦胧到清晰;当学生在某个阶段普遍出现对班干部不满的现象,不能简单归结为班级工作的问题,而可能是反映学生有了较强的自我表现欲望和参加班级管理的欲望,希望自己有机会抛头露面,赢得教师欣赏和同学们的瞩目。所以三年级的学生容易“乱”,不仅在于他们的独立需求强了,更在于三年级学生有很强的自我表现需要,但是不会筹划,不会想办法处理冲突、解决问题,因而学会如何筹划和解决由“自我表现需求”而来的新问题,转化为他们的生长需要……这些现象不是需要我们去制止的“洪水猛兽”,而是“生长现象”,受到“生长需要”的支配,需要我们去发现、理解、尊重并尽力使之满足。
  
第二个结论:儿童的生长需要,不仅需要满足,更需要提升。
教育的内在困境在于:儿童的需要必须得到满足,否则会损害生长动力,制约正常发展,带来性格扭曲和偏执,甚至造成生命发展的灾难。不过,不是所有的儿童需要都是健康和有益于成长的,如果一一满足,无异于“纵欲”。教育者为此需要对儿童的欲求加以甄别、引导和提升。例如,针对儿童的游戏需要和看电视需要,我们可以和儿童一起讨论和确定:什么样的游戏和电视是不好的或好的,为什么?如可以帮他选择具有思考价值和历史知识内涵的游戏。美国、英国等国的“媒介素养教育”提供了提升儿童需要的典型范例。
某年某女歌星在一个电视直播晚会上载歌载舞中扯掉了胸衣,不该裸露的器官当众敞开,导致舆论哗然。按常理,这样的节目是典型的儿童不宜,但美国的中小学没有采取鸵鸟战术,而是直接将这段录像在课堂上播放,组织学生讨论:电视台应不应该播放这样的节目?这样的节目有何危害?这个歌星的行为是否恰当?随后布置两个家庭作业:写一封“建议信”,给电视台主管;写一篇“作文”,对歌星的行为发表评论。多次经历如此教育的儿童,逐渐形成的是对电视节目的选择力和判断力,这样既满足了儿童的电视需要,也提升了他们的需要,并因此而得以健康地生长。
  
第三个结论:儿童的生长需要,有自身的节律。
在这样一个偶像丛生的时代,偶像崇拜成为孩童生长中的必备环节。每个时代都有时代偶像。在我成长的20世纪80年代,通往科学家的“神童”是我的偶像。中国科技大学招收的“少年大学生”,是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并且引领了时代风尚——众多教师和家长趋之若鹜,试图把少年大学生的成长经历和教育手段,复制到自己的学生和孩子身上,一时中小学校的少年班遍地开花,教育的起跑线不断前移:幼儿园孩子学小学课程,小学生学中学课程,中学生学大学课程。但现在看来,“神童”只不过是“神话”而已。某期《南方周末》的头版,刊载了以当年那一批少年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的长篇报道,结果发现成才者寥寥,大多数人成年之后沦于平庸,湮没于芸芸众生之中。没有人否认天才的存在,但大多数人不是天才,不能用天才的教育方式来教育,这也是事实。即使是天才,也有自己独特的成长历程,必须有与天才相适应的方式教育,那种拔苗助长式的教育,是将天才从本应属于他的土壤中拔出,过早暴露于阳光之下。它忘记了一句名言:没有成熟的东西,过早暴露于阳光之下,会晒死的。这同时也是催熟式的教育,用各种膨大剂和化学制剂催熟的孩子,不仅失去了自身的本色,也有膨胀爆炸的风险。
一切都需要回到一个常识之中:人的生长需要的产生和发展,有自身的节律。不同阶段除了有不同特点之外,还有不同的节点,这是人的生长发展的关键点,教育者必须了解这些节点和关键点,不可轻易绕过和错过,一旦错过,就难以弥补。如同人的身体,什么阶段该吃什么、补什么、长什么,都有节点的要求,在不该长的幼年期,就长出胡须或乳房来,无论如何都不是一件值得欣喜快乐的事情。这种事情的有害性,人们都很容易知晓,因为一目了然。但精神生长、灵魂发展上的节点与关键点的缺失,却因为它潜藏于无形中而易被教师忽略,但其造成的危害往往更大,会贻误一生而无法弥补。
教育的任务,就是承认“一切理智的原料并不是所有年龄阶段的儿童都能吸收的,我们应该考虑到每个年龄阶段的特殊兴趣和需要”(皮亚杰),这是对儿童生长节律的必要尊重。尊重的基本方式,在于对生长节律加以认真的理解、认识和研究,勾勒出基于儿童生长需要的阶段性发展路线图,作为教育行动的指南和依据,进而发现、满足并提升儿童的生长需要。
对于绝大多数儿童而言,教育,并不是一个适合跨越式发展的事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6 21:15 , Processed in 0.10073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