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1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娱乐至死》为什么是教师必读的教育著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6-8 09:15: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娱乐至死》为什么是教师必读的教育著作
来源 何捷老师博客
有一部书,不管你身处什么时代,不得不看。如果你从事教育,这部书虽然没有冠以“教育”之名,但它不亚于任何一部你所知道的教育著作。
它就是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
陈丹青在为其写的推荐语中说——这是娱乐时代的当头一棒,尼尔·波兹曼的深刻预见。我们今天已经处在尼尔描述的世界里,处在一个信息和行动比严重失调的时代,在空前便利的电子传媒时代,我们比任何时候都聪明,也比任何时候都轻飘。《娱乐至死》的预言指向了我们今天的现实。
到底这是一部怎样的预言?到底这样的预言对我们今天的现实有着什么样的启示?阅读这部出版于80年代中后期的作品,关照今天的生活,在作者已经离开我们之后,分明看到他身前的预言如今正在以一种新的变异存在,并且,犹如病毒一样不断复制、侵染着我们每一个人。
预言的力量,就是那种想起来就后怕的感觉。
尼尔描写了美国从电报这种新技术的发明之后信息的瞬间扩张,将旧有的阅读式的话语模式与思维方式完全打破,并且在电视发明之后成功的将一种电视娱乐的文化带入整个美国社会,使得美国曾经有过的阅读文化几乎消亡殆尽的社会现状。必须承认,尼尔不曾预料到这个时代,电视对大家的影响绝没有他预言的那样深重。但是网络、手机等各种新媒体对我们生活空间的入侵,已经达到无缝不钻、无时不刻、无处不在的地步。而电视的极度娱乐性,包括其对思考的扼杀,对长久沉浸阅读的剥夺,对事物应有判断的遮蔽,对已经具有的主见的扭曲等的特质,在今天的娱乐时代,被新媒体所继承,变本加厉地如同张牙舞爪的巨兽一样,将我们的生活侵吞,玩弄,覆盖。
如今的我们,习惯依赖娱乐化信息,喜欢被各种来袭与推送的信息左右,更可怕的是我们居然在这样的经历中感觉享受,被尊重。“上一秒播出了地震哀悼的节目,下一秒便跳出一则让人发笑的广告”不可思议的场景在今天的生活中,虽然不再经由“电视”送达,却更为频繁地出现。
打开网页,每天充斥着桃色新闻,裸露的照片,还有日本AV女优的各种活动消息。翻阅报刊吧,除了头版巨幅的房产广告外,那些吓人的标题,和犯罪有关的内容也赶着趟似的扑面而来。仿佛我们的生活被暴力,色情,凶杀所填充。也好,见怪不怪了。想起小时候看到穿得少一些的女性图片时我会脸红,今天的儿童面对挑逗性极强的画面依然不管不顾玩着游戏,想必是娱乐时代的免疫力已经足够强大了吧。可是,这由变异到压抑再到无度无底线的审美扭曲,难道不是娱乐至死的征兆么?
尼尔的《娱乐至死》想告诉大家的是:赫胥黎的预言就是事实。其实,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中仅表达了一种忧虑:人们会渐渐爱上压迫,崇拜那些使他们丧失思考能力的工业技术。如果赫胥黎在世,他会怎么看呢?毁掉我们的,也许就是这些搭载着娱乐纷至沓来的,那些我们曾经回避,如今不再憎恨的东西,恰恰成为热爱的东西!
是什么?你自己思考。
所以,当我们看着年龄越来越轻的小孩沉迷于手机、网络,产生依赖的时候;当有一种叫“网瘾”的心理疾病诞生且变异为一种生活常态时;当我们发现自己宁愿安享也不愿劳作的时候,我们是否正进入死亡程序中呢?作为人,丧失了思考的权利,丢弃探索后获得的习惯,只是在各种编排好的信息面前傻笑。这和死亡有什么差别呢?
好吧,其实以上的话不是我应该说的。我直说切身的感受:为什么这是教师必读的教育著作。
首先,《娱乐至死》是一部教育警示录,提醒我们小心“狼来了”。每个时代都有夺人眼球的关注焦点,教育更不缺乏新闻。不记得有多少教育流派,教育主张,教育思想诞生。而当它们来袭的时候,我们毫无例外地举手投降,在其极具娱乐性的引导下,盲从屈服,忘记自己是谁,要干什么。
现成的思考结果直接占据我们的思考空间,在看到理想国的幻境中,我们成为跟着前进且不知道去哪里的毛毛虫。如同《娱乐至死》中,电视对观众的影响也是如此。即便电视上播放的是名家论坛,学术争论,或者是我们曾经风靡的“大学生辩论赛”。不管经过包装后的节目看上去多么具有思想的色彩,但每一个在电视画面中的人都很清楚,这只是一个节目。节目就要好看,为了好看,观点也要包装,讲述也可以包装。所以,当你看到你来我往的针锋相对,看到面红耳赤的当面对峙(甚至偶尔看到肢体冲撞),当你知道有一个歌手曾经为了梦醒而憋屈自己,今天成名后依旧在从事着市井行当的时候……请一定记住,能播出的都是节目。
同理,教育中的各种主张,能讲的都带有娱乐性。真正的思考是不发声的,至少是不轻易发声,不自己发声,更不可能是刚开始就要证明给你看的。《娱乐至死》中明确写:电视是无法取代教学的。即便把电视节目制作成《芝麻街》,那也是娱乐。51%的观众在关闭电视机后无法回忆起其中要点,21%的观众一小时后完全失去记忆存储。给与答案和自己探索完全是两码事。所以,教育教学上的宣扬布道,提供模仿的技能技法,对于变革发展起到的作用,也就如《芝麻街》一样,“看上去很美”罢了。
第二个启示:名师的方法,观摩课中的技巧,是不可借鉴的。武术界自从有了“套路表演”后,很多人就忽视了实战。而起初的武术界是没有套路一说的。“唯快不破”,李小龙正是把握武术的精髓发明了截拳道。名师的公开课可以存在,但那只是娱乐的套路表演,不是教学实战技巧。看看就好,不要说崇拜,教育不需要粉丝。
我想,由我来说这个话很靠谱,因为我就是套路的行家,我也无意为自己辩护。《娱乐至死》中尼尔说:娱乐节目最重要的是观众的满意程度而不是理解程度。所以很多内容会经过包装,组合,修饰后呈现,就为了接触的那一刹那产生让你接受的错觉。接受,可以是欣赏,叹服,也可以是排斥,厌恶。
其实,只要你心动了,就是接受。所以,有时候一些装傻充愣的也成大腕,有人因骂出名,有人一脱成名。其实,他们只不过是提供娱乐,而我们因娱乐而进入思维休眠,也就是脑死亡。因此,我们欣赏这些审美中的低俗产物,同时还要为其找到辩护词“另类艺术”。
同理,教学中的公开课,有精彩演绎的,也有特立独行的,有领异标新的,也有旁逸斜出的,还有一塌糊涂,古怪刁钻的。有的捡起一个孤僻的领域虚张声势,有的借助控场能力制造恢弘……不需要再多举例,名师没有错,因为这只是套路表演,要的就是效果。而我希望大家看课之后洗洗睡了,睡醒之后自己去实践。把娱乐当作实战,你在娱乐自己。即便是东北人,平常说话也不都是像二人转一样荤,一样混。即便是名师,走进自己封闭式的课堂后,也一样要应俗地做些他们大义凛然批判的训练。这时,是不能让你看的。
赫胥黎说:让文化枯萎的方法之一,就是让其更为滑稽。最让人担忧的是,将教育娱乐化,一味迎合儿童的娱乐口味,这有可能让我们离真正的学习越来越远。很多教育软件的开发与运用都是基于娱乐特性的。目前流行的微课,也将知识点处理成娱乐的样貌。看看各种学习方法打出的广告,无一例外强调自己的娱乐功能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这岂止是娱乐,已经开始愚民。儿童学习需要经历的苦,付出的累,都会因为娱乐化而转化为对学科的憎恨,对教师的误解,对学习本身的排斥。那些一时半会让小孩喜欢的方法,有可能付出的是终身不懂学习本质的代价。譬如写作,逃避对写作痛苦的认识,试图用新奇好玩的方法取代,儿童接触的只能是虚拟的写作假象。
《娱乐至死》更为深远的寓意,难道是预示学习能力的死亡?确实,学习死,人类名存实亡。波兹曼说: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我决定不再吓唬自己了。《娱乐至死》是一份精彩、有力、重要且难以辩驳的控诉书,你会去看看的。
(原题是《娱乐时代,我们如何看到真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03:36 , Processed in 0.05793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