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40|回复: 0

林培源:我写作,是为了和世界相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24 19: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林培源:我写作,是为了和世界相遇 作者:张琳婕

摘要 我不曾想过自己有一天会认识很多作家,更加不曾想到,进入大学后开始花大把时间读书的自己,见到了那个朋友之间时常念叨,有事没事就去给他微博留言的作家——林培源。

  印象   在我来到上海读大学之前,对林培源的印象一直都是那个在第一届The Next全国文学新人选拔赛宣传照上,身着白衣,戴黑框眼镜,有着浓郁书卷气的纤瘦男生,那是在2008年,我读初二。后来进入高中,为了升学,我开始关注“新概念”,从第一届的一等奖合集读至第十三届,我又一次在书中看到了“林培源”这个名字,只是第一次失利后,我就转而安心备战高考了,那时的自己,虽怀有对文字的喜欢,却谈不上热爱,处于一种“复习得麻木了才会掏出本子码字”的状态,字里行间皆透露着消极的压抑的情绪。

林培源
  我不曾想过自己有一天会认识很多作家,更加不曾想到,进入大学后开始花大把时间读书的自己,见到了那个朋友之间时常念叨,有事没事就去给他微博留言的作家——林培源。
  大学毕业的落脚处确定后,我在文学领域陆续约了几位作家、书评人做访谈,希望借此向大家讲述他们的另一面:它没有色彩,喜怒哀乐无法被旁人察觉,或消失在岁月中,或期盼有心人发现。想做这些访谈的初衷,是希望写一写这个世界上我所敬佩的人,他们曾经的低潮,以及如今的辉煌。
  我的第一期访谈嘉宾,就是林培源。
  与培源的访谈成行,出乎意料的顺利。一问、一答,便有了北京一行。我们第一次见面,是在距那张照片拍摄的八年后,但他似乎一如年少模样,白衬衣,牛仔外套,唯独手上那只简约的DW手表,让我感觉到,这个从未远离学校的男生,真的成熟了不少。
  我们见面的咖啡馆,在清华南门,这也是林培源创作新长篇时常会来的地方。预计三点见面,我却丝毫不意外两点未过半,就见到了林培源。一个小细节,足以彰显林培源的谦逊与温和。
  他喜欢把自己的作品称作“孩子”
  微博也好,微信也好,培源每每在这些网络平台谈论自己的作品时,往往都会用“孩子”来称呼它们,满怀期待却又对外界的评价忐忑不安。
  8年前,大多数人对林培源的印象还是“青春文学”类作家,他连续两届夺得新概念一等奖,更是在第一届The Next全国文学新人选拔赛中获得大量粉丝的拥趸。但培源获奖的这些作品,多含有一丝悲情。他的短篇小说中并不常见少男少女之间青涩美好的感情,反倒时常出现祖母、母亲这些肩负家庭角色的人物形象,即使是令他获得第一次新概念一等奖的《打马而过的旧时光》,也是对少年时光的感伤。
  从以自己家族为背景的长篇小说《薄暮》开始,培源一共创作了四部长篇,一直到《南方旅店》完稿,他感到自己的创作进入了一个瓶颈期,才转而投入短篇小说的创作。四年的时间,全身心投入,令林培源的写作技巧得到了很大锻炼。“小说是我的文学启蒙对象,也因此,我对它的创作有着极大热忱。”凭借几篇叙事性散文得奖后的林培源,却一直致力于小说的创作中,他的作品也多发表于纯文学刊物,像《花城》、《文艺风赏》、《青年作家》等等。这也预示着,他今后创作和学术道路的开启,只是时间问题。
  出生于潮汕地区的培源,在作品中融入了许多故乡的气息,时隔四年的新长篇,我们可以发现其中有其他城市的影子,但潮汕仍是这个故事的发端地。
  我们暂且称这篇历时一年完成的新作为《异乡》(成书后会有一个新名字,这里尚不方便透露)。这篇小说所讲述的人与故乡之间的紧张感,也是许多70后80后的感慨。三位主人公,阿喜、秋蓝、阿霞以及阿喜的母亲,作为“异乡人”,孤独地游离在故乡之外,正是:回不去的地方叫故乡。除此之外,我们还能发现父与子这条家庭伦理的线索。
  如果说这篇新作与之前其他融入了潮汕文化的长篇小说有何不同,那就是在这几年的创作历练中,培源做到了“退出文本”,将自己保持在与小说抽离的状态,不再将个人的生活经历带入其中。
  这部新长篇诞生所经历的艰难,超出了林培源的想象,经过出版社审查并大改后,却因为涉及敏感题材,仍要报上级送审,成书时间至今未定。
  学术这条路,是鲜花丛中满布荆棘
  其实于我而言,开始熟悉林培源,或者更进一步说,对这个人心生钦佩,是源于他对学业的追求。新概念得奖并没有令他进入理想的学校——中山大学,然而他却从未放弃对学业的追求。从深圳大学保研到暨南大学,三年研究生涯后,培源开始计划读博,然而第一年的失利却始料未及,如此便有了他时常在网络上感慨自己再战考博的文章,回顾那一年并不轻松的生活,对创作全部停止的无奈。
  “虽然当时陈老师有推荐我去华中师范大学,但因为考试时间与清华冲突,我最终还是选择了清华。”
  如此一番孤独的跋涉,在成功后更显珍贵。2015年4月,林培源顺利考入清华的比较文学系,师从刘勇,大家或许对这个名字有些陌生,他其实有一个更为人熟知的名字——格非。培源选择比较文学,是源于对外国小说的热爱,在我们的谈话中,也发现,他对教书与写作兼顾者的崇敬之情。他喜欢的巴赫金、马尔克斯等作家,大多毕业于名校,有着极高的文学素养。
  在我的印象中当代文学评论家与作家似乎是割裂的,在老舍、巴金这代人离世后,高学历的作家已不多见,优秀的文学评论家更加踪迹难寻,80后作家缺失一批同时代的批评家。培源也在企盼着,有更多优秀的同辈评论家涌现,关注他们这批80后作家的作品,令他们有机会走向更多读者,甚至将自己的作品推向世界。
  成稿期间,培源还在准备一场六月底在香港公开大学召开的学术论坛。其实在清华读博的第一年当中,读书上课占据了他的大部分时间。“导师对我们实行放养政策,他给了我们充分的时间做自己所想。我在写作之余会写论文,也完成了几篇书评。”
  在培源看来,做学问和写作完全不冲突。“经过系统的学科训练,我的写作不再从经验性的主观角度切入,看问题的视野更加开阔,在语言的运用上也更为克制。就像我即将出版的新长篇,我做到了‘到处不在,又无处不在’,将个人色彩很浓的部分抽离了。我开始写他人的故事,虽然有地域性的局限,但同时它又具有普适性。这会是我新长篇的文风特点,我试着赋予它较高的文字辨识度。”
  他的短篇小说陆续被翻译为英文,在博士生涯中,他的身影也将更常见于各类学术论坛上,或许将来的某一天,大家所熟知的青年作家林培源会变成青年学者,他也将完成自己的学术理想,开始一种独属于自己的写作模式。
  这场见面邻近尾声,我们一同去了万圣书园,这是一间不仔细找,极有可能错过门面的独立书店。里面的装修风格我非常喜欢,是古朴的木色,虽然当天是工作日,但买书人却不少,大多是青年。他们安静地翻看,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的书籍在何处,是往来频繁的熟客。培源带走了一本卡夫卡的《审判》,不知此刻是否已经读完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3-29 09:22 , Processed in 0.11964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