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叶澜:“新基础教育”内生力的深度解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6-29 15:49: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叶澜:“新基础教育”内生力的深度解读

   一项研究,一项改革研究,靠什么持续下去?研究的持续,需要外部支持,但是只有外力不行!任何事物真要长大,真要有力量,必须要有内生力!“新基础教育”的内生力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成人成事”的目标。实现学校整体转型,这是我们的“成事”追求,但如果只关注学校转型,不思考在转型过程中如何促进人的变化,那么事做不好、人变不了,最终也不能实现综合整体的学校变革。所以,我们一开始就把“成人成事”作为目标,而且把成人成事关联起来思考:“成人”是在“成事”的过程中实现;成长起来的人又能更好地促进转型变革事业的实现。“内生力”首先要清楚地知道“成人成事”,不能只有事没有人,也不能只想成为怎样的人,却不去做事。“新基础”是做出来的,不是唱出来的,也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在实践中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成人成事”是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一直没有忘记的目标。
   二是“发展自觉”的培养。人如何“成”?如何在做事中“成”?如何让人自觉地发展?我们把“发展自觉”概括为四句话:以学促自明,以思促自得,以省促自立,以行促自成。
   何为“以学促自明”?做研究首先要明白为什么做、做什么,所以做“新基础”一开始先要学习,大学的老师要学习,所有参与研究的老师和校长都要学习,以明白为什么做“新基础”,自问愿不愿意做“新基础”。如果做研究都需要靠命令,那怎么做得好?!学习作为“新基础”的主旋律贯穿始终。
   何为“以思促自得”?学习是明白,但要成为自己的东西,还需要通过思考,想清楚它和我是什么关系?有没有意义?想清楚了才能认同,从“明”到“得”,是一个飞跃。“得”还不够,还要去做,做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无论是进步还是障碍,都必须要反思,这就是第三句话“以省促自立”。
   “新基础”的一个特点是,在做的过程中定期进行规划、总结、反思、重新规划。每个人每年、每学期都有阶段性反思,知道自己“长”了多少,问题在哪里,还能怎么“长”。只有不断地反省、明白、更好地“长”,才能让自己的脊梁骨直起来,才能站起来,才能成为独立的研究主体。
   最后一句话“以行促自成”。我们强调要实践,不能光说不做,不搞夸大宣传,而是实实在在地静下心来做研究。我们从一开始就和老师、校长们说:做“新基础”,不能图热闹,要安心做好自己的事情,这样我们才能一起合作研究,如果说“新基础”带给你什么好处的话,那就是你自己的成长。每一个人,包括校长、中层和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实践空间,都能在自己的实践空间中进行研究、变革,促进自己成长,促进自己相对以前更成功。
   20多年“新基础”,在我们心里,在我们的生命成长史中,留下了什么?留下的,就是有深度的;留不下的,都是浮云!只有留在生命中的,才是最有生命力、最宝贵、属于你自己的东西,也是你可能贡献给大家的。我们做了这么久,什么是始终坚持、最根本的东西?我们最珍惜、同时成为推进发展的力量是什么?
   读懂时代,唤醒投身教育改革的自觉
   四个“读懂”贯穿“新基础”的始终。我们一直在读懂,现在还在不断地“读”。四个“读懂”首先是“读懂时代召唤,唤醒投身教育改革的自觉”。教育改革要读懂时代,因为教育不是空中楼阁,身处转型期,不懂时代,就无法知道改革的价值在哪里。“新基础”改革研究始于1994年,大家比较熟悉的是我1997年发表的《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其实,我自己也是被时代唤醒的。当年,市场经济的冲击,使社会方方面面变得令我陌生。我意识到必须读懂这个时代,明白时代精神到底是什么。正是这一读懂的过程让我豁然开朗,意识到一个呼唤新教育理想的时代到来了!由此确定要做“新基础”改革研究。
   1994年我发表的《时代精神与新教育理想的构建》[1]一文记录了这个读懂的过程。“新世纪的教育创造,无疑需要以新教育理想的构建为起点”,这是“新基础”强调的理论适度先行。当时我对“时代精神”进行了再构。文中写到,时代精神首先是关注未来与变革:“人类在时间维度上取向的重要变化:一个重视未来,强调发展,立足变革的时代到来了”,直至今日,社会依然在转型中,而且转型变革进入新阶段。我们始终需要读懂时代。第二,时代精神多元丰富,注重选择:“平衡而单一的局面被打破,不确定性和可选择性同时增强。”当时我只是认识到社会是多元的,目前连教育领域也是多元的,教育的上空飘浮着无数旗帜,我们怎么办?学校怎么办?做出正确的选择,对每个教育工作者,对每个教育学研究者而言,都是一场价值观、认识水平和对教育情怀的考验!第三,发挥人的主体精神:“时代需要能在多样、变幻的社会风浪中把握自己命运、保持自己追求的人。”在社会风浪中,每个人需要自己把握命运,没有人可以代你活,你必须在风浪中学会把握自己的命运,保持自己的追求。
   以上三点,是我当时对“时代精神”的核心认识,现在看来仍未过时,甚至可能更加尖锐、更加激烈。基于这样的思考,我在文中提出了“新人素养”的观点。在这样的时代,需要培养怎样的理想新人,这是教育学人的思考。理想新人的论述,突出的是:和过去相比提出哪些新素养,不是全面论述新人素养,而是思考“新”在哪里?文中我归纳了三个维度。首先是认知,要“具有善于捕捉、组织、判断各种信息价值的能力”;“具有善于认识自己的需求、能力、思维品质的反思能力和自我调控力”;“养成多维视角、多元统一、动态把握事物的思维方式”。要善于对信息进行价值判断,比如现在的微信,如果你每条都看,那你永远也看不完,你的眼光就是你的价值选择。此外,针对同一个问题会有许多不同的回答,人需要认识自己的需求和能力,才有可能进行综合。
   同时,在思维品质上,要增加两个方面,首先是善于反思,善于反思才能做到自我调控。其次是看世界的思维方式要多维、开放。既要打开又要聚焦,需要多元统一的思维方式,对多维碎片进行综合。不能钻牛角尖,在一个开放的时代,一个不开放的人很难前进。现在我常常和我的合作者说:走到一个阶段,要学会“归零”,重新开始。不能一个报告走遍中国,一套模式包打天下。信息时代需要有动态把握事物的思维方式,才能认识丰富、复杂的时代变化。我们的校长每学期初要制订规划,期中有评价,期末有总结和下学期的新计划,校长的这三个基本功,从不会到学会,从执行上级规定、一级级演绎学校规划,到研究自己学校的发展状态,包括成长变化、问题和潜力,然后再制订属于自己的学校发展规划,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这使得“新基础”一直朝前走,而不是原地重复。现在许多校长、骨干老师具有了多维视角、多元统一、动态把握事物的思维方式,他们很少沾沾自喜、扬扬自得,总在思考如何发展得更好。
   第二个是道德,我们要继承传统,坚守国家、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更重要的是,核心价值观不是纸上、书上的,而是你头脑里的,是你自觉建构的人生价值取向。只有自觉建构的,才能转化为自觉行为。此外,社会公德的坚守。道德很重要的是自尊和尊重他人的统一,知道他人和你一样独特、有尊严,尊重每一个人才是知道何谓道德。在强调个性独立的时代,要强调尊重他人,学会尊重他人。
   第三个是精神。在转型、复兴的时代,特别需要精神的力量,首先是“自信”。没有自信,无事可成。改革一开始,我们遇到这样的困扰,让我意识到真正的力量来自内部,要有“迎接挑战的冲动和勇气”。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要有“承受挫折和战胜危机的顽强意志”。每个人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要“规划人生、追求超越”,追求超越不是要超越别人,而是自我超越,自我超越比什么都重要。现在,中国教育有一种“病”,这个病就是“赛”,无数比赛,各个层级都在赛,赛的结果是“争”,争的结果呢,是“晒”,“晒”争到的成绩。一个“赛”,一个“晒”,使我们变得浮躁。改变此种状态,要把精力花在自我超越上,而不是胜过别人,为了拿许多没有价值的第一,结果弄得很累,最后除了一堆奖状,还有什么?!这种心态不能怪大家,这是时代的浮躁,把握不住时代,就会越来越“躁”。一个“赛”、一个“晒”;一个“争”、一个“浮”;越来越“躁”,结果越来越“糟”。今天,我特别希望我们的校长、老师们静下心来,学会超越自己,才能实现转型。对新人新素养的要求,也是校长、老师需要在改革中养成的新素养,只有养成这样的新素养,才能更好地实现教育、社会的转型与发展价值。当时,我对时代充满信心,用一段深情的话表达了对时代和教育发展的向往:“虽然面临着经济大潮和从未遇到过的许多新问题的困扰,但我们深信,这大潮能孕育出新的生命,这困扰会锻炼出新的勇士……时代之潮会把我国的教育推向一个新的无限宽广的天地。”这是时代把我唤醒,让我们一批人投入改革中,最初只有5个人,现在是如此大的一个团队!当今时代的挑战丝毫不弱于当初,而且更强,更需要人有面对时代挑战的精神力量,才能在千年难遇的大时代里,做好大时代的基础教育改革。

   读懂学校,明晰研究性质为整体转型的自觉
   读懂学校是为了明晰研究的性质,华东师范大学团队主要是由教育基本理论研究者构成,追求的不是一种教学方法、模式的改变,如语文的阅读、数学的计算、班队活动的设计,这些是有价值的,但不是我们追求的,我们追求的是学校整体转型。我们从三个方面读懂学校。
   首先是读懂学校教育的根本问题。学校教育问题很多,最根本的是什么?现在大家都明白,但当时我花了很大力气才弄明白:第一,以知识传授为本;第二,以工业生产的方式办学,工业生产方式追求的是一致、一律、效率、对产品进行设计、产出,这些现象在实践中至今尚存;第三,管理重心高,教育过程单向、封闭。校长作为一校之长,学校一层层的工作思路,大多是上级规定的演绎和执行,是单向、封闭的过程,缺乏真正的全体投入。当时我很困惑:学校是人集聚最多的地方,为什么人集聚最多的地方,只看到事情,只看到知识,只看到一层层的组织,却看不到人。人丢失了,充满人的地方却没有人的意识,这是可怕的!这是我们要努力改变的根本问题,把学校中丢失的人找回来。
第二,学校新型态的整体构建。学校的整体形态、内在机制等,要完成从近代型到现代型的转换,近代型主要是工业生产方式,现代型以每个人的发展为教育的至高使命。把人找回来,让生命在学校里呈现活力,这是我思考新型学校建构的基本立场。那么,现代新型学校的特质是什么?花了10年时间,2004年我才在题为《世纪初中国基础教育学校“转型性变革”的理论与实践》[2]的文中提出现代新型学校的特质:价值提升、重心下移、结构开放、过程互动、动力内化。“价值提升”,不是只有知识,而是为人的多方面主动发展服务,为此需要更多人主动投入,需要重心下移。“重心下移”,原来习惯眼睛朝上看,现在要学会朝下看,重心下移。校长、中层、教师、学生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越来越走向合作、民主、共同研究的关系。这样的新型关系和重心下移密切相关。“结构开放”,学校任何活动、组织的结构都具有开放性。“过程互动”,教育过程是互动的,不是单向的,有了互动,才可生成,才有活力和主动性的呈现。“动力内化”,没有内在动力,外力怎么推都没有用。第三,提升学校的生命质感,是变革的内在核心。学校要从“无人”转化到“有人”、有生命感,学校的花草树木有生命;教科书也有生命,因为教科书是人类生命的创造、凝聚,是文明的积淀。生命的基本特征是不断与外界进行交换,有主动寻求发展的能力。我认为学校是个生命场,学校要有生命质感。现在学校比较多的是强调特色。最初是要有特点、强项,这比不做要好。但是停留在特点行吗?特点要对每个孩子具有教育价值,就需要研究特点内含的对每个孩子的发展价值,否则没有那些特点的孩子怎么办?所以进而提出特色,“色”是弥漫的整体状态,不是一点点相加,越往后走




2#
 楼主| 发表于 2016-6-29 15:50:07 | 只看该作者
我们越感到教育、学校应有的,不同于工厂、商店、文化产业的特质,它是有“生命质感”的,而且是几代人的生命质感。学生、老师、课堂、学校都是生命体,不断向外吸收,向内转化。现在,许多“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合作校,都在努力形成自己学校独特的生命质感,不是没个性的,而是富有个性的生命质感。对生命质感的敏感、追求,是学校的内在核心。所以我提出学校是个生命场,学校是师生交互作用、学习、生活的生命场。不忘学校是个生命场,才不会无视每个生命的重要,才不会忘记生命成长的重要。

   由此,我提出“教育是直面生命、通过生命、为了生命成长的人类伟大而特殊的事业”[3],基础教育的根本使命是为学生打好生命底色、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师生同乐共运动,既锻炼了孩子们的身体,又培养了师生间的友谊,让学校焕发出勃勃的生机和活力基。“为学生打好生命底色”,这是我从“新基础”基地校学来的。基础教育的使命是打好生命的底色,孩子的心灵底色是明朗还是灰暗?是欢乐但没有追求,还是欢乐同时迎接挑战,把克服困难当成最大的欢乐?打不好底色,是基础教育的罪过!为终身发展奠基不等于现在就规定好人生道路,而是培养学生具有自我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为此,教师必须明白:我为何而工作?这也是价值提升的具体表达。

   读懂教师,提升教师转型发展的自觉转型性变革,必须读懂教师。

   读懂教师,是我们20年来一直花力气做的事情。我们坚持进学校必进课堂,必与相关教师交流、座谈。我们不大开会,但是经常围绕课、围绕学校发展,与教研组老师、中层领导进行研讨,花力气真正读懂教师。只有真正读懂,才能真正知道该如何更好地促进、帮助教师与我们一起朝前走。读不懂教师,不改变教师,则一切都是空话。现在有人提“学生中心”、“先学后教”,其实先学的东西还是教师给的,如果教师不变,给的还是原来的,那么变的只是给的先后形式,本质并没有变。只有教师发生变化,真正把学生看作主动发展的主人,真正与学生共同投入教学,互动对话,才能促进学生生命成长,同时教师也获得智慧成长。我们从两个维度对教师角色进行重构。一个是“关系”维度(包括教师与变革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与学科的关系、教师与自我的关系),在关系的意义上读懂教师;一个是“不是”与“是”的区别维度,在“不是”与“是”的区别中读懂教师,这是有针对性的表达,不是绝对的表达。在教师与变革的关系上,首先,教师不是教师与变革的关系不是是上级制度规定的机械执行者;他人改革经验的照搬者;教育变革实践的操作者。有思想的实践者;有发现的研究者;有创生能力的变革者。上级制度规定的机械执行者,教师是人,是经过长期教育专业培养的人,是有思想的实践者。在很长的时间里,我们不把教师看作有思想的实践者,只当作执行者,带来的结果是教师思考需求的消退,对读书、学习没有热情。我们要让教师成为“有思想的实践者”,这是新的未来改革成功的关键。(见表一)

  

   第二,教师不是他人改革经验的照搬者,而是“有发现的研究者”。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有可能空间、特殊条件和具体情境,只要意识到这一点,并努力去做,就会有许多发现,教师本来就应该是能够不断有发现的研究者,不是他人经验的照搬者。他人好的经验,用来打开思路,明白他人好在哪里,反思我可以怎样做得更好,而不是照搬别人的做法。何况有些好经验是无法照搬的,因为在经验中有教师独特的个性、素养。

   第三,教师不是教育变革实践的操作者,而是“有创生能力的变革者”。“新基础”很长时间不搞操作手册,就是希望大家去研究,而不是去操作。“新基础”现有的经验,希望大家去深思,不是去照搬,因为转型是在研究变革实践的创生中完成的。转型变革的第一步,必须清楚,在变革中“教师是谁”。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首先,教师不是为学生燃尽生命的“蜡烛”,而是点亮学生心灯的“启蒙者”。现在有关教师形象的宣传,大都还沿着传统的“悲情路线”走:以优秀教师的忘我工作、辛劳甚至牺牲来感动人。凄苦文化带来一种不正常的心态。事实上,更多的教师是活着,在日常而出色、智慧的工作中创造着人的发展伟业。教师是人,非圣、非神。教师的价值不是仅仅为学生燃烧自己,而是要“点亮”学生的“心灯”,教师是点亮学生心灯的“启蒙者”。孩子们为什么来学校?是为了过一种和家庭、社会、日常生活不一样的新生活,教育需要发挥启蒙作用。(见表二)

   第二,教师不是放任学生自发生长的“牧羊人”,而是用人类文明使学生成人的“养正者”。近期我特别感受到一种“牧羊人”模式、一种“放任”的舆论,且因得到媒体认可、宣传放大而盛行。给孩子自由,使他们快乐成了教育中第一位的价值选择。当然,我们不该让孩子们承担过重的作业负担,剥夺他们成长中所必须有的其他一切,但是教育者要意识到:快乐是孩子的天性,让学校生活充满童趣,不等于孩子要的都对,不等于对学生没有要求。我说过,孩子既不是魔鬼,也不是天使,而是成长中的人。“成长”永远是教育所最关心的!教育要用人类文明“养其正”、成其人。孩子们为什么进学校?是为了看到人类文明的灿烂、丰富!没有教育者,孩子自己无法达到多方面更加完善的发展。所以我不主张过度放任孩子,不主张无度顺从学生的每一个要求。

   第三,教师不是学生成长路线与模式的“规定者”,而是学生才情、智慧、人格发展不可替代的“助成者”。原来的课程是每个年级统一模式、统一规定,现在有人、有些中小学校、有些地区则提出:让每个人有一个模式,以为每个人铺设人生轨道,我认为这虽是基于发展个性的好心,但做不到,也完全没必要。其实哪个人不是自己长成的?不是自己活出的?基础教育有那么大的本事,敢如此大言:为每个学生设定人生轨道?!也许我是个保守者,我认为教师是学生完整人格发展不可替代的“助成者”,但不能代替学生自己活,不能规定学生的未来。许多家长的失败就在于想让孩子按他的规定活,但是孩子并不如此。每个人的人生都会面临机遇、冲击、诱惑和选择,教育的关键是:经常和孩子沟通,让孩子知道如何为自己的选择负责,选择错了如何纠正,如何把自己认定的坚持到底,这是老师、家长要做的。真正长大、真正有力量的人,是自己会“找食吃”的人,不是等待你给他喂食吃的人。教育要培养孩子主动探索、寻找,而不是被动接受你给他的东西。基础教育的性质就是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基础”一要基本、必需;二要宽厚、扎实。能做到这两点,就足以为学生的未来提供多种发展的可能。教师为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发展而工作,教师天天和学生在一起,如何看待学生,如何看待自己和学生的关系,是决定教育、教学行为合理性的关键。在教师与学科的关系上,任何教师在学校中都不能离开学科而存在,学科知识是每个教师都应具备的,是教师发展的重要方面,但是教师不是学科知识的简单传递者,而是学科知识的重要激活者;不是学科技能的机械训练者,而是学科育人价值的开发者。教师的智慧就在于把学科知识激活,让学科内在的生命能量呈现出来。学科知识是充满生命能量的,须回到它创生时的原始状态,知识创生过程中的经历、曲折和智慧,都是有生命的,是活的。学科知识独特的逻辑、魅力,也是有生命的,是活的。教师的能力,就是让学生得到活的知识,看到知识创建的过程,懂得知识对于人类、个体的价值与意义,而不只是一个用符号表达的“死”的结论。(见表三)

   课程改革中有一句时髦的话:课程要综合,仿佛单一学科是造成当前应试教育等一系列教育问题的“罪魁祸首”。这个问题实在需要深思。我认为学科知识是人类千百年智慧创造的成果积淀,它使得我们不必像原始人一样,一切都要从头开始。通过学科知识的内在力量,浸润心灵、锻炼能力,我们可以让下一代较快地走到人类发展的前列。其实,任何综合都是以学科的存在为前提,都要以各学科内在价值的开发为前提。

   上世纪20年代前后,西方就盛行过“问题教学”、以“活动作业”组织教学、打破学科界限等一系列所谓“新教育”改革,结果因一代人的基础教育缺失基础,引起科技发展、人才匮乏等一系列问题,而改弦更张。故而,今天再用此类做法,也不算什么好的创新。

   今天,我认为,依然要尊重学科知识,尊重学科内在的规定性和独具的人类生命能量。经历过“文革”,我们应该知道尊重传统,尊重人类文明创造的学科知识,我们不能轻易忘记刚刚过去不久的历史教训!世界范围内也是这样。最近,我读到一位在美国生活、在联合国工作了10年的人士写的一篇文章,他认为美国教育有可借鉴之处,但全科教学是美国教育最大的失败,中国千万别学!小学应该培养全科教师,但是培养全科教师不等于在小学推行全科教学。如何面对学科教学,这是当前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一个轻率的创新、选择或决策,带来的后患是影响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生命成长,教育真是来不得半点冲动、图新而不顾后果的事。“新基础”花了大力气开发学科知识的育人价值。其实,每个学科本身就是综合的。学科知识的活化,是使学科内在的生命性呈现出来,使学科与其他学科产生开放式联系。课程综合,可以尝试,但不能未经论证,就轻易地将一种模式推广至全国。何况,课改已经设置了综合学科、思想品德、班级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等具有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的要求,为什么还要取消或者消解每一个学科的基本教学?我认为,真正的学科综合,首先要懂得不同学科的逻辑、符号、独特的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再上升、达到“通”,这才是高级的综合,而不是简单地做加法,许多学科老师都来参与一个活动。在孩子智力成长的重要阶段,只有通过系统化符号知识的学习、掌握与运用,孩子才能成为一个既能透视历史,又能探索未来,在学科基础上实现高级综合的人。最后,教师不是学科能力的反复宣讲者,而是教育教学实践的个性化创造者。教师首先需要转换观念,关注学生多方面发展,然后结合自己的实际和学科、学生的实际,才能进行个性化的创造,实现更好的发展。中小学教师在整个知识分子群体中,虽然数量庞大,但因其社会地位及在传统观念中的弱势定位,故容易感到自己是被动的生存者。

   我认为在教师与自我的关系上,首先要强调教师是自主选择职业的责任人,不是听任外部环境摆布的被动生存者。第二,教师不是只需要专业发展的局域人,而是要不断自觉提升德行才智的发展者,教师要在教育生活实践中,自觉、持续地从人的多方面发展自我完善。第三,教育是群体活动,孩子们在群体教育中成长,所以教师既要个性创造,又要善于主动地在群体合作中发挥、发展个性。(见表四)在对教师角色观念重构的基础上,教师发展有一些基本路径。“新基础”强调:对日常教育教学实践的持续研究,是教师发展的基本路径。我们认为日常是人人都拥有的研究资源,日常在朴素中蕴含丰富,在平实中呈现隽永,碎花细草无处不生长。变革的理念在日用常行中,才能悟道,养成新习惯、新基本功。思想与创造是照亮日常世界的阳光,只有坚持日常变革实践,学生才会有内在真实的成长,教师才能感受日常过程的发展伟力与魅力。只有坚持日常,才有真实、内在的成长,现在我们的“新基础教育”研究基地校、“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合作校都在讲:要用变教师与学科的关系不是是学科知识的简单传递者;学科技能的机械训练者;学科能力的反复宣讲者。学科知识的重要激活者;学科育人价值的开发者;教育教学实践个性化的创造者。


3#
 楼主| 发表于 2016-6-29 15:50:32 | 只看该作者
“把日子过成诗”。读懂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双方致力于建构新型关系的探究自觉理论与实践历来被认为是割裂、有鸿沟的两者关系,在基础教育改革中如何做到互动?

   第一,教育改革不能无视教育理论的价值。教育改革的理论,不是社会变革或经济变革理论简单演绎的产物。现在,在教育改革中,教育理论的话语基本被边缘化,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名流大腕都有关于教育问题的发言权,缺失的恰恰是教育基本理论研究者的话语。理论是教师自觉更新实践的认识基础,理论的可靠性,能够减少变革实践的纠错成本。梁启超之子、我国第一代火箭控制学家、中国导弹控制系统研制创始人、我国航天可靠性工程学的开创者和学术带头人之一梁思礼,在解决航天可靠性的问题上,提出了“10倍理论”,他认为:在概念设计阶段,花1元钱能解决的问题,拖到方案设计阶段,就要花10元钱才能解决;在方案设计阶段,花10元钱能解决的问题,到了出样阶段,则要花100元钱——每个阶段的纠错成本都是上一个阶段的10倍。“10倍理论”对我很有启发,火箭的运行要非常清晰、可靠,那么人的成长呢?生命对于每个人都只有一次,难道不需要概念的清晰?难道不需要理论的可靠?教育改革需要教育基本理论,需要清晰、可靠的教育理论。

   第二,怎样的教育理论才能对教育变革实践产生影响力?我们不断反思自己是如何一步步走出来的,我认为这样的理论才能对实践产生影响力:具有反思与批判针对性的理论;具有未来指向、内在开放性的理论;具有综合抽象、层级转化结构的理论;具有边界与尺度的理论;见真、见知、见诚,有温度的理论。“真”需要实践检验,有“知”才能对实践有启发,“诚”是自己体悟的,有温度,有人在里面。

   第三,共同参与变革实践,形成共生经验是“理论·实践”实现双向转化和渗透的基本保证。双方都要学会相互尊重与倾听,在碰撞与交流中逐渐形成共识;双方都要保持对自身缺失的敏感、学习、体验与完善;双方共同反思、总结、交流、分享,创生的新经验与新理论,才能实现交融。“新基础”的源头活水是“生命·实践”。2004年我撰写了“新基础教育”研究发展性阶段结题报告:《世纪初中国基础教育学校“转型性变革”的理论与实践》,2006年获得上海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当时我很感慨,在获奖感言中最想和大家说的是:教育是什么、教育学是什么,所以我讲了下面一段话:“在我的教育学研究生涯中,最能打动我的两个字是‘生命’,最让我感到力量的词是‘实践’。教育学说到底是研究造就人生命自觉的教育实践的学问,是一个充满希望、为了希望、创生希望的学问。”我希望大家一起成为教育学研究的同行者,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积极的创生者!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


   [1]叶澜:《时代精神与新教育理想的构建》,发表于《教育研究》1994年第10期,后辑入叶澜主编:《“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上海:三联书店,1999:178-191.

   [2]叶澜:《世纪初中国基础教育学校“转型性变革”的理论与实践——“新基础教育”理论及推广性、发展性研究结题报告》,叶澜主编:《“新基础教育”发展性研究报告集》,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2-73.

   [3]《为“生命·实践”学派的创建而努力——叶澜教授访谈录》,发表于《教育研究》2004年第2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2 20:30 , Processed in 0.06397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