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8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师匠心独运 教育自然花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7-4 21:42: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为师匠心独运  教育自然花开
安徽省阜阳市铁路学校 特级教师 武宏钧
    名师之所以称为名师,是因为他们都有一种精神——工匠精神。百科上说:“工匠精神(Craftsman’s spirit)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工匠们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工匠们对细节有很高要求,追求完美和极致,对精品有着执着的坚持和追求,把品质从99%提高到99.99%,其利虽微,却长久造福于世。”做教师就需要有工匠精神,将每一堂课,每一次教育活动都精益求精,将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传承下去,我们的教育才能迎来自己的春天。
一、新世纪呼唤匠人匠心
欲为良师,必具匠心。一般人听到“匠”字,就会想到“瓦匠”“木匠”“箍桶匠”“剃头匠”等手艺人,甚至脑海中还会浮现出工匠们固执、缓慢、埋头劳作的身影,更有甚者,耳边还会响起唐代大文学家韩愈极端鄙视工匠们的一句话:“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匠”者,本意是“木工也”。自古以来,百工皆称“工”,称“匠”。有手艺的匠人,往往凭借一身的技艺,受人尊敬,让人羡慕,从“能工巧匠、独具匠心”这些词汇中可见一斑。“教书”何以成了“匠”?笔者无从考证。但我知道,没有一点“匠”的技艺、“匠”的心思,却是难以做一个好教师的。所以,自从与师结缘,我就暗暗下定决心:不做“教书匠”,做一个专家型、学者型的匠心独运的教师。
《心经》云:“心”是最易变动的事物,“云在天空水在瓶”,透着自由、灵动、和无拘无束;“心”也是生发一切事物的源动力,“心生则种种相生”,“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那么,“心”的特征是什么?如何才能照顾到自己和别人的“心”?——个性化、个人化、感性、柔性、流变、连接、分享、共享、平等、开放、网络化,再加上科技条件的基本充裕、和创新创业环境的空前开放,就是“心想事成”了……
恩格斯说,“工具的使用是人脱离动物界的第一步,劳动使人真正成为人,并且推动人类文明不断演进”。这一观点,在东西方历史中同样得到了印证。
公元660年的一天,22岁的卢先生正在卖柴,听到有人诵读《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当下若有所悟。第二天就跑到曹溪,拜在五祖弘忍大师门下继续学习劈材做饭。卢先生就是后来承接了禅宗衣钵的六祖慧能。慧能写了一条可能是人类最有智慧的微博:“不是幡动,不是风动,仁者心动”。
希腊神话和荷马史诗中,有一个草根逆袭的典型:赫费斯特。作为天神宙斯和天后赫拉的儿子,他出生高贵,但却因为身体残疾、相貌丑陋而被扔下奥林匹斯山。但是赫费斯特并不屈从命运的打击,他通过努力,掌握了娴熟的手工技艺,成为著名的铁匠、锻治之神、工匠之神和火神,为众神建造了富丽堂皇的宫殿、以及各种各样的武器和器具,甚至连宙斯的权杖也是由他亲手打制。他最终位列奥林匹斯十二主神之一,并迎娶“爱和美”女神阿芙洛狄特为妻。这一传说,反映了工匠在希腊早期文明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人们对工匠的尊崇。
中国历史中同样不乏善于创造的能工巧匠。韩非子《五蠹》一文就提到了最早造房子的有巢氏,最早钻燧取火的燧人氏。“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这就是最早的“匠人治国”的案例。早期的工匠,不仅用自己的发明创造,解决了同时代人的生活需求,同时实现了自身价值、赢得了尊敬。
鲁班,姬姓(周天子姓),公输氏,名般。鲁国人,今山东滕州。“般”和“班”同音通用,故常称他为鲁班。大约生于周敬王33年(公元前507年),卒于周贞定王25年(公元前444年)。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出身于世代工匠的家庭,从小就跟随家里人参加过许多土木建筑工程劳动,逐渐掌握了生产劳动的技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木工师傅们用的手工工具,如钻、刨子、铲子、曲尺,划线用的墨斗,据说都是鲁班发明。而每一件工具的发明,都是鲁班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启发,反复研究、试验出来的。被尊奉为木匠的祖师。2400多年来,人们把古代劳动人民的集体创造和发明也都集中到他的身上。鲁班的名字实际上已经成为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
在长期的进化中,人类的祖先学会了使用工具,学会了使用火,进而学会了制造工具、改进工具。而工具的改进又推动人类文明的加速发展。人类学会使用石器花费了上百万年,从石器到铁器,又经历了几万年,从铁器时代到蒸汽时代也有几千年,而之后,人类文明就进入了迅速迭代时期,从蒸汽时代跨入电气时代仅用不到100年的时间,从电气时代到信息化时代用了几十年时间……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工匠史。先有工匠,后有人类文明。
深深痛惜的是,中国社会自身却出现了长期轻视工匠精神的文化传统。孔子和儒家是始作佣者,曰:“君子不器”;孔子虽然“少也贱,故多能鄙事”,但成年之后基本“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孔子的学生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
自隋朝至清朝的一千三百多年间,中国社会最精英的人群,毕生追求的事业就是通过科举制度“学而优则仕”。“读书做官”,成为了中国社会最重要的价值取向;“道德文章”,成为了没有约束、没有竞争、没有创新的中央集权体制下最大的社会“伪善”。随手举个例子:“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其实说的是“万般皆下品,唯有做官高”的伪善。桎梏思想、扼杀创新的八股文和科举进阶制度,吊诡地导致了全中国知识分子的知识能力、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冒险精神、创新精神全面消亡。“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一直到今天,政府的公务员考试,还被隆重地尊称为“国考”。因为所有人心知肚明:很多“公务员”根本不是所谓的“社会公众的服务员”,而依然是颐指气使、垄断公权力的“官员”。——中国社会创新能力的缺失,并非“知识败于实践”,其实质是“知识败于权力”!
相反地,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助推下,西方摆脱了中世纪的黑暗,追上并最终将东方文明远远地甩在后面。文艺复兴高扬人文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人文主义精神承认人性,肯定人的价值和创造性,承认人的基本需求和欲望,承认人通过努力创造幸福生活的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而科学精神则实现了工匠的经验主义与学者的理性主义的结合,使人类从自在阶段进入了自为阶段,推动人类文明大踏步前进。在西方,崇尚动手能力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都上升成为了哲学理论。近代,欧洲大陆哲学的主要流派是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在20世纪中期,剑桥大学著名的科学史家李约瑟曾经有一个世纪之问:“为什么中国没有诞生近代科学?”中国社会阶层的排位一直是“士农工商”,中世纪以来,工匠精神(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和商人精神(冒险精神和探索精神)在中国的缺乏,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然而,这些年来,我看到的教育现状却是“创新理论”满天飞,什么“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态教育”,可谓“三生”有幸,说实在的,我一直没搞清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还有“成功教育”“绿色教育”“本色教育”等等,我同样搞不清什么样的颜色与教育到底有什么必然联系;特别不敢苟同的是,教育的目的竟然就是上名校、找一个好工作即所谓的“成功”等等。们教育人为何不把眼光聚焦到《礼记》“教学相长”中,聚焦到《论语》“因材施教”“有教无类”中,聚焦到叶圣陶“教是为了不教”“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等等已被证明了是教育的精髓的原理上来,然后再虚心地学习借鉴一些外国的教育理论。无需照搬,否则会水土不服,特别不能像猴子掰玉米一样,掰一个扔一个,搞得既没有了传承,更谈不上创新。完全可以这样说,当今教育所表现出的浮躁、功利等诸多弊端,这些所谓的“创新理论”难辞其咎。
中国著名的互联网经济学家姜奇平,2009年就写就了《后现代经济学》。他在每一篇章的导语中都引用马克思的名言宣告:“一切坚固的东西,都已经烟消云散了……”如果说工业社会是“脑的经济”,那么今天开始的网络社会或知识社会就是“心的经济”。在21世纪激烈的竞争中,我们无处退缩。个人之间、企业之间、国家之间的竞争已经跨越国界,胜利者与失败者的区分变得更为清晰,唯有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兼备的专家,才能在全球化经济社会站稳脚跟。知识论的研究告诉我们:知识包括不到1%的、易传播的、写在书本上的显性知识,和99%的、不易传播的、存在于人类大脑里(+今天的网络上)的隐性知识——知识一定是个性化和个人化的;一定是动态演化的;一定是无边界的;一定网络生态化的。知识工作者通过这一平台,将迅速地成长为“互联网+知识”时代的“手艺人”,成为价值网络和知识网络中可交易的一个独一无二的节点、和创新源。“互联网+”时代,我们依然需要工匠精神,区别在于我们不仅需要传统手艺人的专注、精益求精、一以贯之,不仅需要现代的科学精神和人文主义,我们还需要开放、包容、协作与创新的互联网精神。
新世纪呼唤匠人匠心。
二、成功需要匠人匠心
成功需要匠人精神和匠心追求。匠人精神,无外乎三点要求: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一以贯之。工匠精神,是一份专注,一份坚持,一份严谨,一份细致,一份诚信,一份执着,是一种品质。工匠精神,是一个方向,一种积累,一种个性,一种修行,一种价值,一种商业,一种财富,一个帝国。“工匠精神”就是“精益求精。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不惜花费时间精力,孜孜不倦,反复改进产品,严谨,一丝不苟。”
无论哪一件事情,哪一种行业,只要从头到尾一直做,一直做,自然会行成一种动人之处、一种热情和一种坚持,这就是实战。匠人的消失,是工业时代替代农耕文明的必然现象。可是随着匠人的消失,那种温暖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温情,物品上都带有人的气息的那种美好,都消失了。一个国家最顶好的产品有一批高端人才去研究和生产,但是更大众化、更常用、进入家庭或者说我们经常使用的东西,则要靠更多的劳动者尤其是技能劳动者在日常生产中提高质量。没钱的时候,买东西我们图个“有”;有钱的时候,买东西图个“好”。
拥有匠人精神的人终究是少数,通常被称为怪人,这可能是因为人的精力有限,过于专注于某一事物就会忽略其他一些事情,如人情事故、物质追求……等。若非如此,谁能花费15年时间,一日不缀地收集整理数十万词条,再逐词编撰释义,最后五遍校对,完成一本辞典?耗时靡烦,却收入微薄,皓首穷经,却不与人闻。以匠人之精神编舟,这舟可以是《大渡海》辞典,以渡语言之海,也可以是做人,以渡人生之海。人生之海与语言之海何其相似,人生似有涯却又无限,常遇急风劲浪,时处浪峰谷底,有万千选择却只能择一端,遇万千之人却知己难求,已万千烦恼却明天更多。若不能找到渡海之舟则难免一生庸庸碌碌或彷徨无依,以匠人精神编舟的人,如松本编修,荒木编辑,马谛光也却不会如此。这舟虽不能载人到大海之极外,尽览无限之风光,却自有风采,更为后来人指明一条航路,他们一生不富不贵无名无利,却生活充实幸福,他们从中找到自己的人生意义,发现了人生之美。
工匠精神,实则古而有之。杜甫作诗的“语不惊人死不休”即是工匠精神。贾岛“苦吟”,“两句三年得,吟罢泪双流”也是工匠精神。《遥远的邻人》一书,讲日本的立食面。“摊位很小,没有座位,是让人站着吃的,因为让人站着吃,所以叫‘立食’。”书中说道:难能可贵的是立食面的小老板会“不断研究面汤要如何调配,才能煮出最美味的汤来。要用多少百分比的骨头,加多少柴鱼屑,加多少其他的东西,煮多久后,汤就是最好的。” 这也是工匠精神。英国小说家高尔斯华绥有一篇小说《品质》,讲两兄弟手工做靴子,即使是面对机械化的大生产的挤压,也坚持手工做靴子,而且一定要把靴子做到最好。这当然更是工匠精神。上个世纪中期,美国有一小说《天地一沙鸥》(译名),写的是一只海鸥的故事,其他海鸥忙于觅食,而他则全心全意地练习飞翔,最后进入天堂般的境界。小说写道:“天堂不是空间也不是时间,天堂就是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得尽善尽美。”这只海鸥也是具有工匠精神的。马克思写作,进度多是很慢。常常是没完没了地修改。以至于生前只出版了《资本论》的第一卷,二、三卷和第四卷《剩余价值学说史》都是恩格斯整理出版的。马克思对待自己著作的态度是对待新生儿的态度,不仅是生下来,还要把婴儿“舔光”。这也是工匠精神。
梁衡先生的《匠人与大师》文中有一段话值得品味:“匠人在实践层面……大师则站在理论的层面上,靠规律运作。面对一片瓜地,匠人忙着一个一个去摘瓜,大师只提起一根瓜藤:面对一大堆数字,匠人满头大汗,道接一道地去算,大师只需轻轻给出一个公式……”梁先生绘形剖理,形象作比,深刻地阐释了“精神到处文章老,学问深时意气平”的内涵,对我们语文教师有诸多启示。
“匠”字在汉语中,有时并非好词。“充其量是个‘匠人’!”“此作不好,有匠气!”大约与古代的社会分工有关,大凡称“匠”者,多是社会底层的手艺人,苦心经营,谋生而已。与匠人每每相对而出的,是大师——汪洋恣肆,其意在创造,是要开拓新境界出来的。工匠与大师作比,做大师,无疑是更有出息的立志,不想做大师的厨子不是好工匠,众人纷纷奔大师而去也。殊不知,大师多不可学也。论唐诗者说,杜可学,李不可学也。杜甫虽是大师,诗法却谨严,门径清晰,虽难至,但好歹可拾级而上;李白天纵奇才,不可羁勒,如朝霞满天,美则美矣,如何而至?所以愚见,在“大师”帽子满天的当下,倒是学学工匠精神,更为紧迫。大开大合,成就伟业,固然可羡;但世上也留一条路给普通人走,那就是以专注与累积,成其伟大。
做个工匠,却是不易。如何做工匠?首先要走心,活儿不在心上,做不成匠人,顶多算个“二道毛”。能想到带“匠”字却是褒义的词有俩:匠心与巨匠。可见,匠有心,方可成巨匠。从庖丁到卖油翁,古代典籍中有不少能工巧匠,技艺近乎神,得有心才行!关于走心,中国古人是最擅长这个的,有“日省”、有“坐忘”,也有“参禅”,功夫可谓深矣,将日常之用内化于心,所以才会胸中有丘壑、有成竹。而如今,这些功夫,我们倒是生疏了。大概是穷弱怕了,更习惯向外部世界开拓,从GDP崇拜便可见端倪;钱要多,房要大,车要豪,没有这些便无安全感;至于内心的荒芜,也只有寂寞时才有一点警觉。
“明确目标,把梦想当做信仰。”这句话很对,我们需要拥 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想在现实生活中就是目标。明确这个目标以后,我们就需要寻找方法,达成目标,实现梦想。不要找任何理由。只有你才能确定自己的价值观和优先顺序,只有你才能从中取舍,只有你才能弄清选择的后果,只有你才能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日程表和生活,安排工作和家庭,然后执行自己的选择。享受属于自己的生活。一个人对她所选择的事业,爱之至深,干之极致。带着“工作是一种修行”的工作观,每天享受通过努力获得的成长,取得的成绩,达成的结果。也正是带着修行的心去工作,我们的心灵财富,精神财富,物质财富也的到了成长。这不正是我们的所求吗?
三、语文教师应具有匠心
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开宗明义: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样的表述,突出了语文课的实践特性。语文课堂,不能只完成课文解读的任务,还要关注表达,着意运用,让学生得言、得意、得法,致力于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建设言语作品,语文课程的实践特色才可能有效落实。为着这个目标,语文教师应该有“工匠精神”。说语文教师要有“工匠精神”,还在于语文教师非常需要工程师的实践特色,动手能力和作品意识。不肯动手实践的工程师不是真正的工程师。拿不出作品的工程师不是真正的工程师。同样地,语文教师要有自己的言语作品,要有创作言语作品的实践,只有这样才能深刻地理解言语作品,才能以自己的实践引导学生的实践。
像工程师一样,语文教师要有解析作品的能力。面对一件作品,普通人只注意外表的光鲜,业内的工程师却能知晓内部的机关、结构的奥妙。语文教师作为言语作品的工程师,解读言语作品,不仅要能读懂其中的思想内容,更要能透视它的内在结构、逻辑思维。歌德说过这样的话:内容人人看得见,含义只给有心人得知,形式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一个秘密。读懂课文的内容是一种能力,知道课文内在的结构秘密更见功夫。这样的老师,方可以引导学生在课文里走一个来回。从内容到形式,从形式到内容,把课文弄个一清如水。在一次大型教研活动上,余老师执教《孤独之旅》,课文的作者曹文轩教授就在现场观课。课后评议交流,曹文轩教授感叹:余映潮老师把他的《孤独之旅》看穿了。也就是说,课文结构上的、思想上的种种玄妙与难解已经被余映潮老师透视干净,一览无余。能够“看穿”文本,并且把文本内在结构的奥妙一一揭示给学生看,不正像一个高级工程师那样吗?
像工程师一样,语文教师要有建设作品的能力。一个好的语文教师,不但要知道什么是好作品,而且要知道怎样创作出好作品,有自己的好身手。梁实秋读书时,遇到一位姓徐的语文老师。徐先生喜欢用“大墨杠子”大勾大抹学生作文。洋洋千余言的文章,经他勾抹,所剩无几。梁实秋终身记得徐先生的“大墨杠子”,觉得自己写文章能少说废话,能有一点硬朗之气,知道“割爱”的道理,完全归功于徐先生的教诲。徐先生不愧为一个好的语文教师。他的功夫不在于口头上指点江山,而在于躬身实践悉心传授。
教育不是工业,而是农业,需要教师花费时间与精力深入学生的心灵,翻土、施肥、浇水、除草、间苗。虽然我们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开花,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结果,甚至我们也不敢肯定,每一株幼苗都能开出美丽的花,都能结出硕大的果。但我们依然执着、依然努力,教育需要在和煦的阳光中,春风化雨,潜滋暗长,需要灵魂的安静,需要耐心的等待。做教师真的需要有“匠心”。
四、语文教师的匠心特征
“匠心”的背后隐含着的是专注、技艺和对完美的追求。在教学中,“匠心”可以让孩子们莞尔一笑,学习瞬间变得幸福而快乐;能够使枯燥的知识立刻展现神奇,终身难忘;更会令师生的交流,欢快顺畅,水乳交融。在教学中追求“匠心”应该是每位教师的职业意识。教育是农业,那么教师就是农民,且必须是一个有诗人气质的农民,做着有诗意的事业,就会有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自然与恬淡。学生就似教师田头的作物,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教师付出了多少,会得到相应的回报。想丰收,就多出点力。成功总是倾向于有准备的人。看到学生在不断努力,教师就会很高兴,教师就是这样一种简单的人,梦想着自己的每个学生都成为佼佼者,苦点,累点,不算什么;教师就是这么一种纯真的人,只要学生能多学点知识,教师就心满意足,自得其乐了。其实,农民也是老师,他们每天都在用心侍弄心爱的作品,庄稼是他们心中的一幅画,一首诗,哪里该添,哪里该补,每一个动作都凝聚着他们的经验和智慧。身为农民儿子的我相信自己的双手,相信脚下的泥土,相信自己的选择和承诺,教师内心若简单了就会快乐而专注,就不会受复杂社会的影响,这是生活的哲学,也是生命的辩证法。“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当然,简单绝不是单调,更不是乏味,而是怀着沉静的敬畏之心去关心、影响、塑造活生生的学生的心灵。真正的教育应该是纯手工的,那是一种依靠积累、源于传承的工匠精神,这种精神无法瞬间获得、想要就有。杏坛之上,弦歌不辍,教师们耳提面命,一张嘴,一块黑板,三尺讲台,一支粉笔写春秋,一个好的教师应该要有“匠心”的执着--专注而简单。
欲为名师,必先具匠心。做一个教书匠,首先应该有从容的心态。做教师,就得像个手艺人一样沉浸其中,心无旁骛,在激情飞扬和挥汗如雨之中,享受教育本身所带来的痛苦和幸福。有句古语,叫“山定泉,树定根,人定心”。心态之于教师,就如同树根之于树叶,源泉之于河流,基础之于大厦,血脉之于躯体,灵魂之于生命。莫言曾说过:“心变了,世界就变了”。人生很多事情急不得,凡事都得有个“先来、后到”,都得有个“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许多事情“欲速则不达”。要有意识让生活多一些减法,“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让树上的每片叶子都能争取到阳光,慢慢地陪伴,静静地等待,悄悄地聆听,不浮躁,不显摆。
欲为名师,必匠心独运。做一个教书匠要有研究的精神。教育和其他行业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教师每天面对的都是鲜活的、生动的、独特的、不断发展的生命,作为教师只有深入地了解学生,了解成长中的学生,才能有目的地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等。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说过:“不写教研论文的教师只不过是经验型的,而经常写的教师则有可能是创造型的,写得多、写得好的人,未必是名师、大师,但不写者则一定不是名师、大师。”“匠心”需要教师融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思想情怀,聚精会神,潜心钻研,认真打磨,反复研究。留心处处有学问,细心时时有发现,上心事事长见识,专心必定有收获。
欲为名师,应有匠心。做一个教书匠要有一颗简单的心。“匠心”就是用简单的心做单纯的事。法国思想家蒙田曾说过:“教育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自己内心的丰富。”如果教师都能始终潜心教育,那么就能摒弃浮躁、功利,回归教育本真。人的一生,需要选定一把椅子,意大利歌唱家帕瓦罗蒂年轻时读过师范,毕业时他问父亲自己该干什么?父亲告诉他,如当教师,就好好当,不要做歌唱家的梦;若是想当歌唱家,那么你就去做歌唱家的梦,不要在两把椅子中间彷徨!他的歌声,至美,至纯,他的一生,至简,至定。生活中的确有许多把诱人的“椅子”,但不是每一把“椅子”都适合每一个人,我们只有根据自己的条件与特点,摒弃浮躁,抵御诱惑,坚守定律,坚持只坐那一把适合自己的椅子,才会有希望获得成功,它或许不是最美的,却是承载你最多喜怒哀乐的物品。人的一生要处理好三种关系,即人与物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自己内心的关系。人的内心简单了就会快乐,专一了就会强大。内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著名作家王蒙曾说过:“人的一生要做许多事情,但最重要的不是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而是清醒地知道自己不应该做什么。”因此,教育工作不能太复杂、太繁琐、太神秘,应当多一点“留白”,让学生轻松一点,多一点自主选择,让学生有兴趣一点,多一点宽容悦纳,让学生自信一点。
面对一件作品,普通人只注意外表的光鲜,业内的工程师却能知晓内部的机关、结构的奥妙。作为言语作品的工程师,文本解读能力是语文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也是其专业知识、言语技能、伦理情操和审美价值等方面素养的综合外显。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要想上好语文课,必须要学会解读文本,走进文本,要深入挖掘教材,不能片面地停留在文本的表面,要挖出文字背后蕴藏的东西,只有钻研出语文的味道来,才能上出带有语文味道的课来”。这就需要教师博采广纳,系统了解语文教育教学理论;广泛涉猎文学名著,及时跟进文艺理论研究的最新动态;放眼哲学、艺术、自然科学等领域,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丰厚自己的学养,建立自觉的文化视野,形成多元的思维方式。唯有这样,语文教师在自我面对文本时,方能既立足于文本,围绕文本思考问题,又能跳出文本。从更高的层次来审视文本,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较有深度和厚度的教学设计,方能够在阅读教学中既引导学生思维发散,又不束缚学生思想的翅膀。
语文教师还非常需要工程师的动手能力和作品意识。一个好的语文教师不但要知道什么是好作品,而且要知道怎样才能创作出好作品,并且有自己的好身手。不肯动手实践的工程师不是好工程师,拿不出作品的工程师不是好工程师。同样,语文教师要有自己的言语作品,要有创作言语作品的实践,只有这样才能深刻理解言语作品,才能以自己的实践引导学生的实践。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位语文教师不会写文章,怎能评析他人文字、指导青少年写作?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道路,除了要练“讲功”“读功”之外,还要练“笔功”,因为只有经常动笔,与汉字朝亲暮近、耳鬓厮磨,才能使自己对母语永葆敏锐的感觉,在教学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五,语文教师的匠心境界
语文教育应努力弘扬“工匠精神”,语文教师应争做教书“匠人”。笔者认为,语文教师的“工匠精神”当有三种境界:
第一境界:潜心钻研。且看匠人工作,往往心无旁骛,一头扎进工作里,心里只装着作品的成败,有的甚至一辈子专注于一件事。做好组织工作,也少不了这种潜心钻研的态度。“潜心”就是要组工干部远离浮躁,把心沉下来。在教育系统工作,往往被人高看一眼、厚爱三分,作为语文教师自己,一定要认清这种高看与厚爱,不能因为“进了校园”就等着“裹足不前”,校园不是任何人“弯道超车”的“捷径”,更不是“小步快跑”的“垫脚石”,高看与厚爱理应是语文教师鞭策自己的力量,“天天有进步”也并非庸俗地单指职务上的升迁,而是党性修养、个人素养、专业能力多方面的进步。独具匠心地“钻研”就是要语文教师肯下一股拙劲儿去干工作,《中庸》里有句话说得好,“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老话也说“勤刷锅的媳妇碎碗多”,试问哪一个技艺精湛的工匠不是从千万件失败的作品中磨练出来的?组工干部当有这种毅力,把工作当成作品、视为事业,不能抱着“怕打碎碗干脆不刷碗”的心理,把自己当成语文教学工作中的“过路人”,只有肯花心思钻研政策、钻研业务,不断增强正确把握方向、分析大局大势、知人善任、把握规律的能力,才能争当教学工作的“路路通”、“多面手”,才能让语文教学的一小步前进推动教书育人事业的一大步提升。
第二境界:精益求精。对于工匠而言,最怕的莫过于“砸了招牌”、“丢了祖师爷的脸”,因此,对待作品,他们往往小心翼翼,反复校验,力求最优。《史记》里也曾讲,孔子学琴时,反复练习一首曲子,仔细揣摩其中的形、神、意、境,终有所成。“语文教育无小事”,无论是字词句短篇的分析还是探究体验引导感悟,也都应在“精”字上下功夫。语文教师的精益求精,就需要像工匠对待作品一样“好个脸面”,这个脸面,就是不能丢了语文教学工作的脸,就是不能因为自己的失误给语文教学工作抹黑;语文教师精益求精,还要抱定干就干最好、争就争一流的信念和决心,自扛起语文教育工作的那一刻起,就负责到底、敬终如始,把严、细、慎、实的工作作风体现在语文教学的每一次备课、教研活动的每一次组织、公开课的每一次磨课上,用自己的最高水平保证工作的“零差池”;语文教师的精益求精,还需要在工作中时刻跟自己较劲,在每一个细节上“吹毛求疵”、精雕细琢,力争每一节课都能出精品、出亮点、出特色、出成效。
第三境界:青出于蓝。匠人带徒传艺,往往希望后辈能在继承衣钵的同时,把看家本领发扬光大。由此可见,工匠精神并非是故步自封、墨守陈规的,“创新”也是工匠精神的核心之一。对待语文教学工作,语文教师也应像工匠们那样在传承中与时俱进,学会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找准自己的位置,给语文教育带来新的突破。俗话常讲“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干语文教学工作也一样,亦步亦趋走着老路,纵然不会“出格”,但也难以“出彩”。尤其是在语文课改工作面临更多新课题的挑战之下,语文教师要敢于涉足前人未曾涉足的“盲区”,在前所未有的领域中趟出一条新路,从观念创新、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上下功夫,让“盲区”成为语文教师成长的“新土壤”,结出许多“新果实”;要敢于在重难点问题上谋突破,越是重难点问题,创新的成本就越高、压力就越大,越需要创新者的勇气与担当、智慧与审慎;要树立“大组工”观念,善于站在发展全局的高度,审视谋划推进语文教研课改工作,把那些与语文课改工作关系密切的工作作为创新的着力点,让创新拥有更广泛的平台,推动语文教育工作的创新从“盆景”变成“风景”。
综上所述,“工匠精神”本就是中华文化、中华精神和民族创造力的一种本然体现。比如庄子就说过“技进乎道”,“技”就是今天的“工匠精神”,就是对所做事情有近乎强迫的专注。我们的美妙绝伦的陶瓷、丝绸、青铜器等生活用品,震惊世界的故宫、天坛、长城、都江堰等伟大工程,就是最好的明证。还有善于解牛的“庖丁”,木匠的“祖师爷”鲁班等能工巧匠等。更多优秀人才、技术从业者,将工匠精神为我所用,本就是对传统精神的忠实继承。“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人人都有不同于他人的强势智慧和能力。修齐治平的儒生精英,谋划出登高望远、经国济世的社会大略,是一种价值成功和卓越智能,默默无闻、波澜不惊的技术人员、勤杂人员等,通过劳动让社会完美有序、健康整洁,同样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积极价值、优秀能力。他们的平凡美、力量美、技术美,同样是对劳动精神、职业精神的坚韧的推动。
21世纪最稀缺的还是人才,同样,要实现“十三五”规划,实现跨越发展,更离不开人才,而工匠就是这个时代所稀缺的人才。借助于李克强总理的“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让我们摒弃“君子不器”的落伍观念,摒弃“精致的物质主义倾向”方面:躲开喧闹,回归宁静;拒绝追风,坚守内在;避免盲从,坚守独立,在技术方面默默坚守,苦心探索,让工匠精神得到时代传承,让中国制造水平不断提升。进入“十三五”,经济发展的重点早已不在扩张总量,而在于提高质量,这就需要通过传承工匠精神,为人们提供更加丰富、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各种需求,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级工匠、超级工匠,培养工匠团队,这也是实现“十三五”规划的制胜关键。语文教师应着力提高自身素质,担当起“母鸡”的责任,为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今天的中国从未如此接近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不仅需要大量优秀的人才更需要成千上万富有高尚爱国情操的仁人志士。决胜十三五,我们更应从自身做起,热爱自己的祖国,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担当情怀,以“工匠精神”将一项一项教书育人的工作干到底、做到位,既不辜负祖国和人民的期望,也不辜负所处的这个伟大时代。为师匠心独运,教育自然花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9 03:50 , Processed in 0.11824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