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乘着心灵的翅膀采摘“作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7-8 11:18: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转)今日的小学语文已经走入了死胡同,今日的作文已经憋死在牛角尖里作者: 松针

即使中文是我们的母语,但家里的交流通常都很日常。如果孩子不读经典,也写不出准确优美的文字。思想则是另一方面,埋在重复性知识点操练式的作业堆里的孩子早早丢失了想象力的翅膀和自己思考的动力。

北京的小学越加重视阅读。也许,语文课本淡出课堂,不是那么不可能的事情。

乘着心灵的翅膀采摘“作文”
管建刚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2008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著有《魔法作文营》、《不做教书匠》和《一线教师》等。现为江苏省吴江市实验小学教师。
给孩子指一条通往幸福的道路,但是需要让他们自由地发展。 佚名/绘
主持发言
  最近,一本《向台湾小孩学作文》的书和一篇6岁日本小孩写的《我和爸爸的便当盒》很是热传,热传的理由不外乎一个“真”字,这也是我们孩子的作文里最缺的字。倒不是说我们的孩子从娘胎里下来就是说假话的料,台湾孩子到大陆念3年书,作文里也爱说假话、大话、空话、套话,这是土壤问题。说皇帝没穿衣服的孩子,他不害怕,忠言逆耳,真言刺耳。怕的是老师和家长,他们缺少接纳孩子说真话的勇气和胸怀,大人图省事:这不能写,那不能说。孩子只好丢掉骨子里的“我”,两三年,外套底下,长出一个应对大人世界的“我”,作文里,一团和气,一团正气,一团美气,一团臭气,都臭在肚子里,烂到骨子里,那就糟了。
  作文教学的问题很多,我常戏言,很多老师干的叫“三无”牌作文教学,没有作文知识系统、没有作文训练系统,也没有作文实践系统——语文老师很少写作,不会游泳的教练能教出游泳冠军,作为新闻,我信;作为真理,我一定抽那人的嘴巴。然而,这都可以原谅,都可以缓一缓,不能缓的,第一要紧的,要让孩子用自己的话,说自己的事。理解儿童,宽容儿童,支持儿童,不用花啥本钱,却是作文教育最厚重的基石。言为心声,缺少对儿童真情真言的理解、宽容和尊重,作文教学只能在“文字”上玩点小技巧,真话教育才是直指“文心”的大事情。
  作文教学跟阅读教学有着拉不开、扯不断的关联。老师说,作文嘛,多读点,自然会写。专家言,读上1000万,不会作文也难。遥想当年,废寝忘食,挑灯夜战,读金庸、梁羽生;稍长,读琼瑶、岑凯伦,加起来,早过了千万字,很多人,至今写不出啥来。一个经常写作的人,一定会读书;一个经常读书的人,不一定会写作。这不是道理,而是身边的鲜活例子。我不是“反阅读派”,然而,你若说,阅读教学能治“语文百病”,那我得给你顶“帽子”——“唯阅读派”。很多孩子读了一篇篇课文,以为课文那样子才叫作文,自己的话丢掉了,自己的事丢掉了,自己的天性丢掉了,学着课文腔,半生不熟,洋泾浜得很,痛苦得很。罪莫大也。
  学母语,不只读书;也非上了学才学。日本孩子的作文,你上网看,六七百字,才6岁的孩子能读多少书?人家怎么写出来的?那里面真有讲究,真有嚼头。
  一线教师
  创意:开启写作之门的“魔法”钥匙
  ■周其星
  有一套很好玩的图画书叫《阿罗有支彩色笔》,书中的阿罗用一支彩色笔,随手就可以描画出一个天马行空、随心所欲的世界,阿罗就在自己的梦想世界里涂涂抹抹,游历神奇。给很多孩子读过这本书,他们都盼望拥有这样一支生花的妙笔,轻轻松松就能带你到任何地方。
  其实你大可不必这么去羡慕图画书中的阿罗,图画固然可以描绘出一个世界,文字也同样可以搭建一个世界。如果你拥有一支神奇的铅笔,一样可以写出动人的文字来。对于一个正在学习中的孩子来说,这一定是很吸引人的梦想。
  我们先看看下面这段文字:有只丹顶鹤名叫乌鸦,它看见一根旗杆,是一个姓陈的人插的。旗子转啊转,丹顶鹤眨眨眼,走了。
  它想去学艺,但没人要它。因为它总说自己是乌鸦,别人都说它骗人。它说:我是乌鸦,我真是乌鸦!但别人总是不理解这是个名字。忽然一阵冷风,它旁边的小河突然波涛汹涌,飘下几滴斜斜的雨丝。于是它回去了,给它的孩子讲了这个故事。
  你相信吗,这些无拘无束充满灵性的文字竟出自一位二年级小女生之手?这样的写作练习被我们称作“生字故事”,片段中加粗的字就是某一篇课文后面的生字,孩子们可以像堆积木一样,将这些毫无关联的字词巧妙地拼接在一起,让笔下的文字拥有不可思议的魔力。小小的约束禁锢不了活跃的思维,反而能让孩子们放任不拘的想象,这种神奇的“生字故事”游戏需要一个开放的教室、一个宽容的空间。
  我们无需感叹别人的孩子多么出众,只要有好的点子、耐心的引导、大胆的尝试,每一个孩子都会写出令人惊艳的作品。可是,我们都很清楚,事情未必都如前面举例那般美妙,你总能在埋头前进时,听到这样的声音:写作真的很难啊!作文不好教也没法教啊!只要平时多读、多看、多写、多积累就可以写好作文的!
  果真如此吗?仔细想想,这些问题的产生其实很容易理解。一个从不写作的老师,不会对写作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就像一个从不阅读的老师带不出一班爱阅读的孩子一样。作文怎么写,到底难不难,没有真实而长久的写作经验,是很难诉诸孩子的,文章怎么构思、如何结构、怎样起承转合,教师都毫无心得,他如何去引导孩子呢?所以,“多读、多看、多写、多积累”只是一句空洞的说辞,对需要指引的孩子来说,并不能带来多大指导价值,至少,见效的周期太长了,很多孩子等不起。
  长期以来,我们的写作教学陷入一个误区,我们并不清楚某个年龄段的孩子该写些什么,更无从去引导他们。我们依旧喜欢从孩子的文章里去寻找好词好句,为了应试甚至鼓励孩子背诵作文集。我们偏好甜腻的优美散文,一堆华丽的词藻下面看不到孩子真实的面孔。
  意大利著名作家贾尼·罗大里在一首诗里说:“做一张桌子,需要花一朵。”要让孩子心里开出一朵真实而具体的花来,然后才有成为一张桌子的可能。花的盛开需要释放,释放他的想象,不要约束了他的才情。这些不是空洞的说法,需要具体的实践,需要很多稀奇古怪的点子,需要执教者的灵感。
  如果担心自己没有什么创意也没有什么招数,别着急,你可以去山姆·史沃普的课堂上寻找,去《我是一支爱写作的铅笔》里寻找。史沃普是美国的一位童书作家,他在3年时间里,跟一班移民学校的孩子相处在一起,指导他们创意写作。在他的记录里,你能看到老师和孩子真实的写作过程,他们在跌跌撞撞地学创作,就在这样的跌跌撞撞里,你能学到技巧,看到热情,更能感受到突破障碍的勇气以及温暖的力量。三年级是盒子计划,四年级是小岛计划,五年级是大树计划,每一个主题有一年的跨度,主题下是无穷的创意和一系列的写作活动,每一个创意都那么神奇,似乎充满着某种魔力,能勾出孩子无穷尽的灵思妙想来。
  在史沃普的创意写作课程里,第一次,他让孩子们“写一个故事,任何故事都可以,只要是自己创作出来的都可以,不可以抄袭电视或书里的故事,写点大家想不到的东西、让我吓一跳的故事。开心地写吧!”等孩子们的故事交上来后,他又让小作者在全班朗读他创作的故事,然后去选择同学扮演自己作品中的人物,将自己的故事表演出来。
  我阅读着、模仿着,直接在班上实践起来。孩子们自由编写充满创意的词语故事,写得精彩的可以读给大家听,然后遴选演员上台表演。有趣的表演直接激发了孩子们的创作欲望,大家都想写出更好的故事,让别人来表演。史沃普鼓励孩子和他一起写故事,你可以看到“有些孩子知道怎么做,充满自信地走进森林,凭着直觉就知道要到哪里去找好点子。有些孩子比较鲁莽,他们会盲目乱闯,常常会迷失方向;还有些孩子一开始怯懦,需要有人牵着他们的手,带着他们走……”合作写故事的经验有时令人愉快,看得我心驰神往,可是有些旅程却格外辛苦,一个叫法蒂玛的女孩从不和史沃普一起合作,一个叫淑永的韩国女孩也总是用沉默逼得史沃普几乎发狂,每次读到这个女孩的故事,巨大的无力感紧紧地包裹着书里的史沃普和书外的我。
  读得最让人畅快的,莫过于书中层出不穷的写作创意了。当我还在为自己设计的生字故事沾沾自喜时,却猛然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巨大的宝藏前,如果说这里全是写作指导的秘密攻略也不为过,你尽管照着史沃普的套路出拳好了——
  “拿出一张画有横线的活页纸,在最上面一行写下:我的外在。然后在下面的地方写出别人眼中的你是什么样子。然后把纸翻面,在最上面一行写下:我的内在,然后在下面写出别人所不知道的你……”类似这样新奇的点子非常多,很显然,孩子愿意参与这样的活动,提起笔来也不会那么为难,因为这些话题给了他充分经历的极大可能,就像一道迷人的点心,总在诱惑着你把它吃下去。他爱着这些家庭复杂的贫穷的移民孩子,他教给孩子们的其实不止是写作的秘密,更多的是对生命的真切关怀。这本书里携带了太多信息,让身为语文老师的我被深深吸引,甚至让我不厌其烦地做起了批注。我在史沃普的教学里看到了我类似的尝试和一些共通的想法,这本书因此让我格外亲近,它让我更能汲取源源不断的灵感。
  让孩子爱上写作,真实地表达自己,释放灵性和才华,清清楚楚地说话。这是一支铅笔所要做的,不也正是我们一直梦寐以求的吗?
  (作者系中央教科所南山附属学校教师)
  我与写作
  一篇给我带来快感的考场作文
  ■吴巍
  说起作文,我首先想到的是一本封皮上印着漂亮布偶的精美笔记本。似乎在很小的年纪、在老师还不曾布置摘抄任务的时候,我就会自觉地把看到的优美词句摘录进去。那时刚好是学习怎样遣词造句的年纪,记得多了也会在作文里时不时引用一二,然后满足地看着它们被老师划上红色波浪线。我也颇受鼓舞,吵着闹着要父母订各种杂志。
  初中的时候,学校组织作文竞赛,进入复赛的同学被集中到一起开小灶,由老师讲讲开头怎么点题、怎么选材、结尾怎么呼应之类的技巧,之后,老师布置作文题目,同学们练笔……集训了个把月,我的作文似乎也没有多少长进。
  上高中以后,虽然老师们天天拿高考倒计时来警醒我们,但同学之间还是会偷偷传阅明晓溪、韩寒、郭敬明、沧月等人的书。相比于老师为备考而精心搜罗的作文素材,同学们更愿意接触那些充满青春气息的故事。如果碰到自己喜欢的书,往往午饭都来不及吃,晚上熄灯了还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也是那时,我迷上了三毛的书,把图书馆能借到的关于三毛的书都借来看。
  记得有一次考试考了一篇话题作文,命题人只给出了一段关于水的3种状态的提示语。我不知怎的,灵光一闪,很快就把三毛的经历与这3种状态联系起来了,将她年少时的自我封闭称为“生命的凝固”,后来习画、留学、遇上荷西、去撒哈拉的经历称为“生命的沸腾”,与读者分享故事称为“生命的升华”。没想到竟得了“优秀”,我真正欣慰的是不用再费尽心思写“漂亮”的排比句,也不用绞尽脑汁搜罗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只不过是之前我被三毛的故事所感动,然后由衷地写下了自己对她的热爱和钦佩。这是唯一一篇给我带来快感的考场作文,相比于平时那种为赋新词的“啊”式抒情,相比于平时按照“开头点题、结尾咏叹”等套路去写,我头一次感觉到这篇作文是我的,情感也是我的,就像被阻塞的情感之河总算寻到了一条小径,可以唱着歌自然地流淌出去了,原来用自己的真情实感来润色文字是一件这样美妙的事情。
  不过真正高考的时候,我还是来不及思索,看了眼题目就迅速地立意,迅速地组织材料,生怕写不完。进大学后,第一堂写作学课,老师问,你们觉得今年《意气》这个作文题好写吗?大家在下面唉声叹气,抱怨连连。不料,老师竟说:“这个题目是我命的,怎么不好写啊?你看,‘砰的一声,门关上了,哎,我又对妈妈意气用事了。’这不就很好嘛。”我听了,脑袋轰轰作响,我知道我引用的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也好,荆轲告别太子丹时吟诵“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场景描写也好,都报废了,难怪语文才考那么点分。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生)
  作家观点

  准确是最优美的文字

  ■叶开

  一个孩子长大后成为作家,可能只是偶然,跟他的少年经验,跟他的人生际遇,跟他对少年时代的记忆是否深刻,跟他表达的意愿是否强烈,都很有关系。我不知道自己是怎样变成一名作家的,只记得小时候,每当吃完晚饭,我们几个孩子就搬来小板凳,坐在枝繁叶茂的番石榴树下,静候父亲端着水烟筒过来给我们讲故事。他先用稻草编一根大腿粗的草棒,点燃,用来驱蚊,接着往水烟筒烟嘴上敷一撮熟烟丝,从稻草棒上抽一根燃着的草梗点着烟丝,咕隆隆吸上一口。然后,一股猛烈的水烟就从他两个鼻孔处喷出来,好像一列微型火车正在行驶。他问我们:“上回讲到哪里了?”“讲到薛平贵被樊梨花一枪挑起,摔到地上……”

  我父亲讲故事全凭记忆,常常混淆了各种历史人物、通俗演义,让关公战秦琼、薛平贵恶斗樊梨花。我后来才知道,在寒江关和樊梨花打架的是薛丁山。童年记忆栩栩如生,这是很多作家的想象力源泉。很多作家来自乡村、农庄,写《彼得兔经典故事集》的比阿特丽克斯·波特一生住在湖畔,写《夏洛的网》的E.B.怀特一直住在农庄里,他们少年时代记忆中的山川、湖泊、飞鸟、树木都是文学作品中的重要元素。这种记忆,必须通过孩子们自由自在的探索才能累积起来,成为记忆中独一无二的宝藏。

  现在的中小学生,每天被上课和作业耗尽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除此之外,还要奔忙于复习班、提高班、天才班等各种课外辅导班,他们的人生可谓毫无乐趣:没有时间玩,没有时间探索,没有时间思考,没有时间和家人一起旅游和放松身心。这样两点一线的简单生活,简单到了贫乏的程度。对生活毫无经验,对世界毫无观察,对人生毫无感悟,内心只能是空的。在这样严酷的情况下,语文教师却一天到晚地迫使他们写作文,这才是最大的精神折磨。很多小学生从写作文开始学会撒谎、懂得应付、被迫造假,更多小学生在语文教师的“唆使”下,用某一篇“模板文”去套用各种情形。空洞和苍白的表达,勉强写成了文章也只能是无趣无味。《红楼梦》里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对人生、对社会、对世界的感悟,对家人、对朋友的真情实感,才是写文章的坚实基础。而表达能力的形成,一方面需要词句训练,另一方面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来学习。

  以我之浅见,小学阶段阅读要紧,做人最要紧,作文等而下之。人生有涯学也无涯,从我们的祖先结绳记事起几千年发展到现在的网络时代,几经沧桑变幻,有一点始终不变,即古代文化典籍所承载的文明信息,在历经千年兵燹火焚持续毁坏后,仍得不断浴火重生,代代授受而薪火相传,绵绵不绝。一般小学生在阅读尚且空白时,难道不该向古人学习,向先贤取经,通过阅读而思考、感悟吗?在人生和经验几近白纸,在阅读积累还贫乏的阶段,教师不应该强迫学生频繁作文,发空洞之感慨,抒无名之情愫。一个人腹中空空,却要出口成章,岂不是强人所难吗?阅读贫乏会导致精神孱弱,这样孱弱的心智只懂得出口成脏。

  电视上有位母亲说,她儿子曾用一个模板去套用了16篇作文题,居然大多都得优秀。这样的学校,这样的教师,不是心昧目盲,就是神志不清。在一个上瞒下骗的环境里,这种教唆只会对社会起破坏性作用。这样的作文,就算被语文教师评为优秀,又有什么意义呢?

  其实判断一篇文章写得好不好,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有没有真情实感。这种真情实感只能从日常的生活、探索、游玩、阅读中积累而来。有了真情实感之后,再学会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意大利文学大师伊塔洛·卡尔维诺说:“准确是最优美的文字。”我曾用这句话跟很多作家分享,现在我也愿意跟小孩子一起来体会这句话的深意。

  在目前的教育体系下,小学语文和作文已经被“小语界”自我封闭而形成一个特种行业了。长此以往,他们甚至可能以为自己的“作文行业”属于某种“超高压输变电技术”,像我这样的“外行”不小心会触电晕倒。去年曾有一位自称是济南作文教师的胡老师在我博客留言说:“你一个外行不懂得作文,就不要来指手画脚了。”

  我在网上书店看到上百种作文书——《小学生作文好词好句好段大全》、《小学生优秀作文学练大全》、《冲击高考满分作文》……其中有本作文书叫《作文,多大点事儿》,介绍上说该作者精通作文的“结构对称”、“六根六尘”和“作文八法”,这法那法,神神叨叨如神汉,迷倒追随妈妈无数。这本书近千留言,我看了其中的一部分,确实有不少家长对他感恩戴德,以为找到了作文大救星。但以为看作文书就能写出好文章,无异于缘木求鱼。一个孩子如果不爱读书、缺乏积累、腹中空空,如果他没有时间去生活、玩耍、探索,毫无真情实感,就是学会了一千种“作文大法”,也永远不可能写出真正的好文章——这些“指点作文江山”的教师大多数写不出好文章。而对生活有感悟、有真情实感、有阅读积累的孩子,就算这样的“作文大法”一条不知,只要稍加训练,就能写出更好的作品。

  语文教师可以如此这般吹拉弹唱,孩子却总要长大的,总要升入大学和走向社会的。他们要直到进入大学之后才知道自己一直被谎言所包围,他们要大学毕业工作后才知道自己连基本意图的清楚表达都欠缺。这才是真正的悲哀,也是整个家庭的悲剧,更是整个国家的惨痛。

  今日的小学语文已经走入了死胡同,今日的作文已经憋死在牛角尖里。

(作者系《收获》杂志副编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20:32 , Processed in 0.09357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