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文科怎么建?学科跨出去,文理融起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7-14 11:34: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走近新文科(下篇):新文科怎么建?学科跨出去,文理融起来

本期嘉宾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校长 张政文
  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长助理、创新创业学院院长 董纪昌
  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天津外国语大学原副校长 王铭玉
  哈尔滨师范大学科研处处长、黑龙江省新媒体与意识形态安全智库首席专家 郝文斌
1、走向新文科,这些“拦路虎”需清除
  光明智库:新文科要求打破专业壁垒,为大学探索通识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造前提。这个过程势必会有学科的交叉、重组与退出,有可能在统筹协调方面出现“梗阻”。请问“堵点”有哪些,如何从制度层面突破?
    王铭玉:当前,我国新文科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整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清除一些制约其发展的“拦路虎”。
  观念壁垒需警惕。大学中,由于不同学科、研究方向之间天然存在区分,很容易形成以学科为中心的“学术堡垒”,进而滋生“同行相轻”“门户之见”等封闭性观念,使不同学科乃至同一学科不同方向之间的合作遇到困难。
  组织壁垒待突破。我国大学二级学院(系)的设置通常是以单一或个别学科为基础。这些院系彼此界限分明、缺少沟通,使学科资源共享和跨学科合作面临诸多障碍。
  制度壁垒待清除。从我国大学现行管理体制看,学校资源配置、人事聘任、考核评价等通常都以院系为单位,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加剧了学科之间的隔阂。学科是申报项目、申请经费、培养人才、授予学位的基础和依据,一些交叉研究领域由于未获得学科地位而处于边缘化境地。交叉学科研究具有研究周期长、资金投入多、阶段性成效不明显等特征,与现行的科研考核周期、个人考评标准等存在难以兼容之处,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从事相关研究的积极性。
  郝文斌:新文科对教师多学科贯通的知识结构要求较高,而现有教师总体上学科素养相对单一,难以适应新要求;新文科强调综合性研究,与传统文科偏向基础研究之间存在差异;新文科凸显知识更新的动态性,传统文科的知识供给相对固化;新文科对教师评价更为多元,传统文科则侧重学术成果的量化评价,评价标准与指标体系需要改进。
  新文科建设必须有科学系统的制度体系提供支撑。在具体制度设计上,要着眼于专业发展与学生成长意愿相结合,专业素养与行业需求相结合,尽量避免频繁的检查评估和业绩考评。要从制度上鼓励教师,尤其是让青年教师提升自我、敢于突破,力争在新文科建设上发挥生力军作用。
2、推动新科技与文科有机相融
  光明智库:将新科技融入哲学、文学、史学等传统文科的教、学、研之中,不仅会带来研究方式方法的革新,也将拓宽师生的学术视野。但也有人担心,新文科会不会成为“新技术+文科”两张皮。怎样才能让两者有机相融?
  张政文: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把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基因工程等新技术,有机融于中国特色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构建,促进多学科交叉;建设跨学科课程体系、组建跨学科教学团队,构建文理交叉、文医交叉、文工交叉的新文科专业体系。
  改造升级传统学科。比如,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对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学科进行整合与升级,从多领域进行综合交叉研究,形成高校新文科建设的新格局。
  董纪昌:不同于以往的文理交叉,新文科建设是将新技术趋势纳入文科的专业学习与训练。在课程设置中,应考虑增设一批文理结合的新专业,通过学科交叉与融合逐渐创造新的知识体系。学校应突出学科专业的特色与优势,以提升学生认识社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全面素养与健全人格为目标进行学科建设和专业布局。更为关键的是,建设新文科需要突破“小学科”思维,构建“大学科”视野。
  郝文斌:要树立大科研观,形成科研与教学的良性互动,建立健全大科研、大学科和大教学“三位一体”的融入方式:融入教师的学术研究,鼓励教师深入研究前沿问题,服务并反馈教学环节;融入专业建设资源,以多元适用的专业课程为基础,做好同一学科内不同专业课程之间的衔接。
  王铭玉:新文科建设需要实现“三个打通”,即人文科学内部打通,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打通,文科与理科、工科、医科等其他学科打通。具体而言,通过调整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设计出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课程,让理科、工科、医科等教师走上新文科讲台,向学生教授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的方法和理论,使新文科始终处于“新”的状态。人文学科要与其他学科在教学理念、方法和工具等方面互相借鉴,使文科生具有其他学科的基本素养。
3、提升能力、科学考评,强化新文科教师队伍
  光明智库:如何弥补当前文科师资在综合素养方面的不足?同时,如何改进教师评价体系,让广大教师既跟得上、担得起,又能放心、定心?
    张政文:新文科能否建设好,教师很关键。一方面,要加强现有文科师资的教育培训。通过骨干研修、在职攻读学位、国内外考察研修等多种途径,推动教师观念、知识和能力全面提升。同时,增强文科内部及与理工科的师资融合,形成专兼结合、结构合理、文理交叉的新文科教师队伍体系。另一方面,为新文科教育培养后备人才。聚焦新文科的综合性、跨学科和融通性,动态调整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构建适应新时代、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教学质量标准体系、监控体系、评估体系和反馈体系;坚持“拓宽专业口径、强化学科基础、注重创造创新”的原则,建设跨学科的新文科课程群;推行开放式教学模式,通过科教融合、校企联合等,构建新文科教育协同育人大格局。
  新文科建设要把好评价导向“方向盘”。着力构建以教学投入为引导的激励体系,探索建立符合新文科建设需要的职务职称评聘制度,鼓励教师把更多精力放在研究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实效上。着力构建高水平科研服务教学体系,把支撑教学作为学术评价的重要指标,引导教师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着力构建符合新文科学科建设和培养方向的科研评价体系。注重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影响,解决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带来的简单量化弊端。
    郝文斌:强化师资水平要抓住三个要点:提高教师教学能力。通过重组教研室等组织形式,搭建不同学科教师交流、帮扶平台,深入开展教师培训、教学咨询服务、教学改革研究、教学质量评估等工作,推动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强化教师研究能力、服务意识等全面素质培养。对教师从事基础研究、科学创新给予褒奖和认可,对教师发明专利等应用技术成果给予一定激励;积极探索“人才特区”管理模式。切实加强学科团队建设,鼓励多学科间团队协同,促进跨团队、跨校、跨区域人才流动。
  在对教师做出评价时,应充分考虑文科教师职业劳动间接性、长期性、非线性、难以量化的特点,激发教师的职业发展意愿。坚持教师评价的客观性,实现目的和手段的统一。对于教学成果突出的教师可申请免成果评价,重点考察其对教学效果、学科发展、团队建设等方面的贡献;坚持教师评价的周期性,实现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统一。教师评价应从三年一周期转变为五年一周期,甚至更长,并根据新文科建设情况,灵活调整评价周期。
  董纪昌:新文科要求教师了解新兴技术发展特征,灵活运用基于“互联网+”和AI技术、大数据可视化技术等的新型教学模式,将教学、智能教学和网络教学有机结合。
  衡量新文科建设效果不能简单套用理工科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不能指望短期内就见成效,要用新的评价体系代替传统唯论文、唯奖项、唯职称、唯帽子的评价体系,建立面向教书育人质量、面向解决现实问题、面向理论和实践创新等新的评价体系。
4、为大学生带来一场“学习革命”
  光明智库:暑假一结束,就会有很多新生走进大学校园,和新文科“面对面”。大学生们很关心:新文科建设为他们释放了哪些红利?为适应这种新专业要求,学生们应如何做好准备?
  董纪昌:新文科的意义在于更强调文科专业基础的融通性,帮助学生打牢基础、扩展能力,培养专业素养高、综合实力强、有创新视野的新型人才。
  在新文科建设的推动下,心理学、哲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新闻传播学等专业或将率先进行教学改革,在师资队伍、软硬件设施等方面进行创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与教育资源。无论是近年出现的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还是人社部等三部门发布的13个新职业,均能与新文科找到契合点。可以预见,未来5至10年内,新文科建设将托举起一批新的热门专业。
  新文科要求学生掌握编程、新媒体技术、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GIS建模等方法,要具备理科的科学分析思维,习惯并擅长运用新技术对人文社科类问题进行再发现、再解析,真正实现文理交叉、多学科交融。
  张政文:教学改革是新文科建设的“主打歌”。各学校将积极推动教学模式改革,推进科教深度融合,特别是鼓励文科专业本科生参与科研,通过课题研究、学术竞赛、研究小组等,提升学术逻辑思维能力、学术分析思考能力和学术语言表达能力;将创新推动教学内容改革,重构新文科课程体系,避免各类课程简单“大拼盘”“大杂烩”;将推动文理交叉融通,用人文社会科学回应新技术出现的新问题,用新技术推进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将全面推动教学方法改革,积极推广小班化教学、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形成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支撑的新文科教学体系,打造新文科“金课”;将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发展,加强网络学习空间应用广度和深度,等等。而这些,既是为大学生学习成长创造的新环境、好条件,也是对大学生提升自我提出的高标准、新要求。
    王铭玉:面对新文科带来的新机遇、新变化,大学生要展开一场“学习革命”,让新型、科学的混合学习、智能学习、网络学习发挥更大作用。此时的大学学习不仅要在课堂上、图书馆、实验室中进行,也要通过慕课、网络课程、智能交流、一线实践等形式开展,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根本转变。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晓、张胜、王斯敏、蒋新军、周梦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21:41 , Processed in 0.05647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