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数字化时代的阅读:读什么,和怎么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4-8 08:25: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数字化时代的阅读:读什么,和怎么读

作者:郭英剑 



  谈“数字化时代的阅读:读什么,和怎么读”,是十年来我一直在观察和思考的一个问题,期望在国际阅读日(4月23日)到来之际,跟大家谈谈我的认识。
如今,我们已经完全进入了一个数字化阅读的时代,电子阅读、手机阅读等已逐步成为年轻一代的主要阅读方式。电子书供应商层出不穷,各种电子阅读器已经进入寻常百姓手中。随之而来的就是纸质书的大滑坡,继而书店举步维艰。为此,很多人对当今人们的阅读量下降,只追求数字化阅读而放弃传统纸质阅读而深感忧虑,甚至以“深阅读”和“浅阅读”来区分两者。为此,我想表述的一个观点是,以电子阅读、手机阅读为特征的数字化阅读,更多改变的是人们的阅读方式而不是阅读内容,所以,我认为以“深阅读”和“浅阅读”来划分传统阅读方式与数字化阅读方式是不准确的;而且,我也并不认为数字化阅读一定会导致肤浅化。以我们日常登录的各大门户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平台为例,人们经常会在上面看到很多非常精彩、非常深刻、甚至是振聋发聩的时评作品、文化随笔、原创文章乃至微博、微信短评。这一点,在人们谈论深浅阅读的时候,是不应该视而不见或者忽略不计的。阅读是否肤浅化,既取决于阅读者是否(愿意)思考以及思考的深度,也取决于作品本身是否能够引人深思,即作品本身是否肤浅。换句话说,不能用媒介载体的不同而只能根据作品的内容去界定阅读的“深”和“浅”。
我们现在所身处的语境,纸质书、书店在走下坡路,但这并不意味着阅读的衰落,而电子技术的高度发达,所带来的一个积极的巨大变化是:催生了数字化阅读,使得人们阅读的机会与时间都有所增加。这一点,无论如何,都值得我们欣慰,当然,也更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探讨阅读的深层次问题。因此,接下来,我想谈两个问题,读什么和怎么读。
今天,人们喜欢当下的作品,愿意阅读流行书籍。但是,在国际阅读日,当人们期待一项阅读推广活动时,我想,还是应该告诉人们:阅读时,不要忘记经典。
所谓“经典”,通常指的是“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它的特点或者说特征包括:第一经久不衰,第二具有典范性或者说权威性,第三经过了历史选择,是最有价值的书。我们通常意义上的经典阅读,读的大都是文史哲与艺术等,也就是文学、哲学、历史及艺术作品等。
我曾经说,人生太短,好书太多,我们只有去阅读经典。现在,人们往往对经典作品有疏离感、畏惧感,认为她们太过艰深,晦涩难懂,特别是与现实生活离得太远。其实,这实在是误解。经典作品微言大义,不仅能够使人从中悟出为人处事以及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大道理,也能对我们的现实生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特别对于青少年读者来说,经典阅读的重大意义和价值在于,她是在着眼未来地解决当下的问题。说白了,阅读经典关乎人的成长,包括未来成为什么样的人,怎样去应对未来的变化,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等。经典阅读往往能够引发人们宁静的感悟和睿智的思考,(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倡导人文学科时所说的一句话就是)更能使人学着去“明辨是非、甄别善恶,区分正义与非正义,并且教人从有用之中发现高贵与美”。
怎么读,同样是摆在我们当下的一大问题。在过去,知识可以用来装点一个人的门面,我们经常会说一个人很有学问,就是因为他/她看的书很多,记忆中的知识很多,这会让不读书或者读书少的人敬佩不已。但今天,这样的现象几乎可以说是一去不复返了。因为无论你如何的满腹经纶、学富五车、博闻强记,都抵不过一张硬盘,更比不过互联网,用小小的鼠标点击一下,就可以阅览所有你想知道的知识。那么,在这样一个知识如此近在咫尺、所有知识可以在瞬间获得的时代,阅读的意义和价值在哪里呢?在我看来,在于思考。
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在倡导阅读时,只见阅读而罕见思想,换句话说,在强调阅读的时候,往往忽视了思考。尤其是近年来,为了提高青少年乃至国民的阅读兴趣,“阅读”逐步变成了“悦读”。对此,我有过质疑和忧虑。提出这一转变的出发点或许无可指责,但我认为,若过分强调“悦读”,会严重忽略阅读与思考之间唇齿相依的紧密关系。因为阅读不仅仅带给人愉悦,更应该带给人思考,将阅读纯粹降低到一种使人感觉到愉悦的程度削弱了阅读的力量,更削弱了阅读能够带给人的那样一种思想的深刻。而思想的价值和魅力,才是支撑阅读的内在动力。
最后,我想谈谈阅读之后可以做什么的问题。我认为,在倡导阅读的时候,还要倡导写作。写作是表达,唯有表达,才更能体现深度的阅读与思考;唯有表达,才更能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有人可能会说,不是所有阅读的人都想成为作家。我想,这话或许可以稍稍纠正一下,不是所有阅读的人都想成为职业或者专业作家。事实上,今天,是一个全民皆可以成为作家的时代。无论是博客、微博、微信,已经为所有人提供了一个写作和表达的平台。这就为写作、表达这种深度的阅读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和操作性。历史上,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只要你愿意,就可以在自媒体上自由地表达你的所思所想,而你的所思所想,只要有价值,就可以通过网络,瞬间得以病毒般传播,从而为大多数人所知,甚至一个人可以因此而一夜爆红。因此,我们应该意识到:阅读是“基础”,写作是“重点”,而一切的主旨在于“交流”。对于青少年群体来说,尤其如此。
总结一下,我想表达的观点主要有三,可以用三个“勿忘”来总结:第一,在阅读当下作品的同时,“勿忘经典”;第二,在读书娱乐、获取知识、拓宽视野的同时,“勿忘思考”。第三,在强调阅读的同时,“勿忘写作”。
虽然纸质书在走下坡路,书店在倒闭,但令人欣慰的是,阅读将是永恒的。希望所有的阅读,都是有品质的阅读!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7 06:21 , Processed in 0.10783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