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语言学跨学科与跨文化研究新领域——第九届中国语言学研究方法与方法论问题学术研讨会召开 发布时间:2020/12/2 为深入探讨语言学在跨学科、跨文化研究方面的新课题,2020年11月14日至15日,第九届中国语言学研究方法与方法论问题学术研讨会在西安召开。
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主办,西安外国语大学承办。来自国内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30多名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以及西安外国语大学100余名师生参加此次研讨会。
此次会议的主题是“语言学的跨学科、跨文化研究”。与会学者围绕我国语言学研究如何坚持问题导向开展跨学科交叉研究,如何实现中国语言学理论体系创新,为建设学术中国、思想中国作出应有贡献展开研讨。在会议主题之下,设立了6个议题。
一是“语言学的本土化与跨文化研究”。魏晖在题为《国际中文教育工程化之路之选择》的报告中提出了流程规范化、功能模块化、技术先进化、方案最优化等的工程化国际中文教育理念。黄忠廉在题为《汉语姓名外译文化博弈机制》的报告中从英译正误辨、汉语姓名音译语义驱动机制、姓名音译概念义消隐机制等角度分析了雕像语言景观,指出中国文化要想“走出去”,“姓名”这张名片不可缺。
二是“语言学交叉研究的前沿话题与发展趋势”。杨亦鸣在题为《语言的前世今生未来:语言学交叉研究的使命与突围》的报告中提出语言学必须通过交叉研究实现突围。李德鹏在题为《语言学研究的跨学科发展进路》的报告中认为交叉学科将成为第14个学科门类,交叉学科就是运用一个学科的知识去研究另一个学科。司富珍在题为《语言与脑科学研究中的伽利略谜题》的报告中梳理了20世纪中叶以来语言学研究的几个重要走向,说明跨学科协作研究在方法论上有重大意义。李蓝在题为《现代汉语方言两种极限声调的生物学解释》的报告中提出现代汉语方言两种极限声调有共同的生物学原因。严实在题为《父语还是母语?类型学研究和语言分类》的报告中直接从词汇和语音的原始数据着手,讨论了语言的类型学特征以及横向传递,为研究混合语的形成提供了新思路。汪顺玉在题为《政治话语主题挖掘技术与应用》的报告中以不同国家的案例为基础,运用计算语言学方法,阐述了政治话语主题挖掘的技术与应用问题。
三是“经典诠释与古典学的现代演进”。党怀兴等在题为《六书学史研究的几条基本原则》的报告中提出了“以汉还汉、以宋还宋、以清还清”的唯物辩证的六书学史研究方法。胡安顺在题为《〈诗经〉节律简论》的报告中认为后世五言、六言、七言诗中的节奏格式在《诗经》时代已产生。吴长安在题为《深化汉语构式研究的思考》的报告中认为构式研究可在“不可预测性”的构式方面继续前进,跳出格式研究传统模式,在互动语境中研究构式,在意义相对或相反的系联中扩展构式。陈前瑞等题为《汉语方言动词变音的形义关系与形态地位》的报告在动词变音研究方面提出“多源多功能论”,认为动词同一来源内部的变韵具有普遍的多功能性,同时主张区分形态手段和形态地位,把变音视为形态手段,不采用内部屈折的说法,把屈折视为与派生相对的形态地位。
四是“语言与现代社会治理”。赵世举在题为《语言在国家治理中的功能角色、中外实践和当代使命》的报告中认为,语言具有社会建构、社群凝聚与国家认同、社会约束、国家治理成效等方面的功能,应推进语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以及服务社会公共治理等的现代化。张先亮在题为《从语言生态看语言与贫困的作用特点及路径》的报告中认为贫困与语言相交于语言生态的自为环境系统,相关于自在环境系统,语言生态不仅受外部环境影响,还能反作用于外部环境。
五是“‘一带一路’的语言分布和语言政策研究”。邢向东在题为《“扔”的白读音与“赎身”“曲连馍”分布地域之比较》的报告中结合方言与民俗在西北地区的分布,揭示了二者在地域分布上的一致性和差异性及其不同的历史层次。
六是“西北地区的语言关系与民族和谐”。莫超在题为《“多元一体、和而不同”之典型——白马藏人》的报告中认为白马藏人是甘肃陇南氐族的后裔,是各民族成分形成的“多元一体”的族群,白马藏人在汉人居住区留下了其语言文化的底层。
会上,其他代表也都报告了各自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具有创新性的学术观点。
此次会议突出展现了语言学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真正实现了跨学科、跨文化的思想碰撞,引领了当代语言学的发展方向。此次会议也充分践行了“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的要求,为语言学研究提供了良好范式。
(作者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
[url=]作者简介[/url]姓名:朱富林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