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固学术之本 浚新思之源——学者陈平原谈“中国近代文学文献丛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10-18 13:52: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固学术之本 浚新思之源——学者陈平原谈“中国近代文学文献丛刊”

《中国近代文学文献丛刊·汉译文学卷》 执行主编 陈平原 商务印书馆
  【新书访谈录】  
五百卷文献,尽可能“稀见”
  光明悦读:近日,《中国近代文学文献丛刊·汉译文学卷》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此前,它的戏剧、小说、散文等卷也已出版。作为整套丛刊的主编,您能否介绍,是一套怎样的书,它的编辑缘起是什么?据您了解,当前我国近代文献的保存与分布,大致呈现一种怎样的状态?
  陈平原:“中国近代文学文献丛刊”是一套旨在收录与影印出版中国近代文学文献的丛书,拟用十年时间,推出数千种晚清至新中国成立前的文学图书,含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文学研究、外国文学译作六大类。
  相较中国古籍有系统的整理与出版规划,中国近代文献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中国近代文献,被收藏在国内各大图书馆,也有大量散落在海外,目前还没有一部相对系统完整的丛刊予以收录。考虑到大部分图书的纸张已十分脆弱,经不起再三翻阅,很多图书馆已不再出借。这个时候,采取必要的手段,以出版的方式,让更多作品能面世并长期保存且传承下去,就显得较为紧迫。
  晚清以降出版的书籍,近二十年虽也有不少整理与重印,但像“中国近代文学文献丛刊”这样网罗八方、规模宏大的计划,尚属首见。若能顺利完成,则能嘉惠学界,让更多人得以看见近代文献的原貌。
  光明悦读:目前业已推出的诗歌100卷含260余部诗集,戏剧100卷含260余部戏剧,小说第一辑100卷含210余种作品,散文100卷含190余部散文集,汉译文学100卷含170余部小说或作品集,它们是从多少部文学作品中遴选出来的?选择的标准是什么?为读者展现了一幅怎样的文学图景?
  陈平原:已出版和拟出版的文学文献,是从约5万种文学书籍中选出来的。选择的主要标准是稀见性。当前已刊出的500卷,加上三联书店马上推出的文学研究40卷,共计有1000余部各类文学作品,约80%从上世纪70年代起就再没印刷出版过。
  梳理已出版的作品目录,读者不难发现,其中既有鲁迅、沈从文、冰心、郁达夫等名家的作品,更多的是今天大家已不太熟悉的作家的作品。名家作品,其相关文集已有系统整理,并不稀见,只有较为珍贵的版本,如鲁迅《呐喊》的首版,我们会选进来。关于其余的作家及作品,我们的辑录思路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趣味,今人的选择不一定准确,不妨把眼光放远、门槛降低,让更多图书入围,尽可能扩大“保护圈层”。至于呈现了一幅怎样的文学图景,我认为是尽可能全面反映一个时期文学的整体面貌。
存一代史料,赓续“五四”以来的新文化传统
  光明悦读:您在丛刊总序里写道,中国人说“传统”,往往指的是遥远的过去,比如辛亥革命以前的中国文化,尤其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其实,晚清以降的中国文化、思想、学术,早就构成了一个新传统。可以这么说,以孔夫子为代表的中国文化,是一个伟大的传统;以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为代表的“五四”新文化,也是一个伟大的传统,且更为切近当下国人的习惯。那么,这是一个怎样的传统?
  陈平原:人类历史上,有过许多关键时刻,其巨大的辐射力量,对后世产生了决定性影响。对于20世纪中国思想文化进程来说,“五四”便扮演了这样的重要角色。我不主张将“五四”局限于1919年的学生运动,而希望兼及1915至1922年间,在神州大地渐次展开的文学革命、思想革命与政治革命。
  那么,什么是“五四”新文化呢?我倾向于将其认定为一种成功的“文化断裂”。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文化断裂”并非贬义。不仅“五四”,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全民族抗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等,都呈现某种对此前历史、文化的“中断”状态。近年来被隆重纪念的已逾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同样也是如此。
  为何它是一种成功的“文化断裂”呢?第一,它并不局限于文化层面,而是牵涉甚广,尤其是在制度性变化层面。第二,它实绩突出,无论是文学创作、学术研究还是制度建设,新文化运动同人的贡献全都可圈可点。第三,它的断裂,包含着某种连续性,既不是全然的新,也不是纯粹的旧。第四,它既非全盘西化,也不是固守传统。第五,它兼及突破的勇气及弥合裂缝的自觉。第六,“五四”新文化人掌握了话语权,能实现自我经典化。第七,它从未被世人遗忘,而是引来不断的言说,成为一代代人精神史上必不可少的对话目标。
  茅盾曾用“尼罗河的大泛滥”来比喻“五四”新文学,我觉得这个比喻也适用于“五四”新文化。尼罗河泛滥,自然是泥沙俱下,当时很不好看,但给下游送去了广袤的沃土,是日后丰收的保证。
  光明悦读:怎么评价“五四”新文化对今天中国的影响?
  陈平原:今人很容易根据自己的专长,挑剔前辈的天真,甚至认为他们浅薄,其实,“五四”新文化人那种“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志向,以及文采飞扬、思想深邃、行动果敢的能力,是后世的我们很难企及的。将“五四”确定为“青年节”而不是“文艺节”,正是看重其青春勃发、上下求索的刚毅与雄健。“五四”是一个重要的精神标杆——时代早已变迁,但其生气淋漓的生命形态,依旧值得今人驰想与纪念。
  光明悦读:那么,“中国近代文学文献丛刊”,怎样体现“五四”新文化的传统?
  陈平原:丛刊只是史料,晚清以降产生的文学文本,我们尽量收录其中,还没做太多整理和研究。其内在的叙事逻辑、精神指向、审美情趣,外在的文本特征以及一段时期以来的发展路径等,还有待研究者发掘与阐扬。
  光明悦读:那么,这套丛书编辑的目的,其实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史料。您认为,史料之于学术,有着怎样的价值?
  陈平原:一个时代的学术发展跟一个时代史料的发掘是互为因果的。有了新的史料就会有新的眼光,有了新的眼光才会有新的论述。在各个学科中,尤其是人文社科领域,这一规律有各种各样的呈现。比如说,我们想了解古代中国,会特别关注考古。考古史料的发现,会打开一个我们所不熟悉的新世界。在现代文学研究领域,我们会特别关注报刊,报刊作为一种史料,其文本的采纳和研究思路的引进,会让我们对现代文学的整体论述产生大的变化。
  归根结底,史料乃学术之本。没有相对完善的资料积累,学界很难展开深入研究。在此意义上,存一代文献,乃学者及出版人的共同责任。
本固之后,新思方能涵育
  光明悦读:您在小说与散文研究领域深耕多年,以小说为例,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如何逐步建立起自己的范式?这条努力的路径,如何通过这套丛书体现出来?
  陈平原:如果范式建立是指叙事模式的转变,那么这个转变,基本上是由以梁启超、林纾、吴趼人为代表的与以鲁迅、郁达夫、叶圣陶为代表的两代作家共同完成的。前者以1902年《新小说》的创刊为标志,正式实践“小说界革命”主张,创作出一大批既不同于中国古代小说,又不同于“五四”以后的现代小说,时人称其为“新小说”。后者没有小说革命之类的代表性宣言,但以1918年《狂人日记》的发表为标志,在主题、文体、叙事方式等层面全面突破传统小说的樊篱,正式开创了延续至今的中国现代小说。
  我曾经提出过一个论断,提出20世纪是小说的世纪。这么说,一方面是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学里,中心文体是诗、词、曲、赋、文章等,但到了20世纪,小说被提到了空前重要的位置。另一方面,20世纪的小说,尤其是近代小说,被寄予了改良社会的厚望。要新一国之民,首先要新一国之小说。从这个角度来看,这套丛书的整理,就有了关照社会变革进程的意味。
  至于构建自身现当代文学创作范式的路径,如何通过这套丛书体现出来,我不敢下定论,我们目前所做的工作只是收录,文本特征还有待研究。
  光明悦读:去年是北京大学中文系建系110周年,您曾在《光明日报》上撰文,提倡我们应该建立起自己的学术自信。那么,如何建立学术自信?
  陈平原:目前我们正在逐步建立对自身文化和学术的信心。这个信心,包含了对中国道路、中国命运的信心,也包含对中国学术信誉的构建。这需要一步一个脚印,甚至几代学者的不懈努力。我们能做的,就是不忘本来、放眼未来,强基固本、涵育新思。
  (本报记者 韩寒)(本文图片均选自“中国近代文学文献丛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12:10 , Processed in 0.06211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