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课改深化,“大语文”大在何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1-12 00:06: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课改深化,“大语文”大在何处
  “大语文”在课程教学界成为一个专有名词已经有近40年。上世纪80年代初,河北省特级教师张孝纯提出要以语文课堂教学为轴心,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大语文”实验就此推行开来。但其实,“大语文”的观念一直伴随着语文教育的发生发展。中国古代的语文教育无所不包,而现代语文教育的发展,就是不断厘清“大语文”的过程。文白之争、文道之争,语言与文学的此消彼长、相谐相生,以及语文与“百科”内容的边界之争,这些语文课程教学论争的背后都有对“大语文”的理解。如何解决语文课程内部的多元矛盾,一直是语文课程建设中的难点问题。
  1.“大语文”是什么
  国家课程方案是教学的“法定”文件。理解“大语文”,首先要回到课程标准。新修订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倡导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本,推进语文课程深层次的改革。所谓语文的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是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从教育的目标来讲,既有语言知识的学习与语言能力的培养,更是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素养本位的语文观,改变了以往以知识、篇目、行为技能训练为纲的语文形态,而是通过知识、经典文章、典型语用现象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重要的思维工具;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相互依存,相辅相成。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文化获得的过程。
  从祖国语文的特点和高中生学习语文的规律出发,以语文核心素养为纲,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主线,课程标准设计了18个“语文学习任务群”,每个学习任务群都有自己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提示,为学生的语文学习精选学习内容。例如新增加的“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旨在引导学生学习跨媒介的信息获取、呈现与表达,观察、思考不同媒介语言文字运用的现象,梳理、探究其特点和规律,提高跨媒介分享与交流的能力,提高理解、辨析、评判媒介传播内容的水平,以正确的价值观审视信息的思想内涵,培养求真求实的态度。例如一直在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位置的论述文学习,这次设计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中,就不再只是文体的学习,而是思维模型的培养,即借助经典论述文的学习,发展学生实证、推理、批判与发现的能力,增强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认清事物的本质,辨别是非、善恶、美丑,提高理性思维水平。
  学习任务群所涉及的语言学习素材与运用范例、语文实践的话题与情境、语体与文体等,覆盖历来语文课程所包含的古今“实用类”“文学类”“论述类”等基本语篇类型。任务群的设计着眼于培养语言运用基础能力,充分顾及问题导向、跨文化、自主合作、个性化、创造性等因素,并关注语言文字运用的新现象和跨媒介运用的新特点。从课程角度,学习任务群将语文课程内部诸如语言、文学、文字、文章、文化等相互关联又相互影响的一些知识有机协调在一起,既注重知识技能的外显功能,更重视课程的隐性价值,还关注语文课程在社会信息化过程新的内涵变化,所以,其内涵是聚焦于语言文字运用的“小语文”,但也是外延丰富、打通了学校教育与生活世界的“大语文”。各个学习任务群具体的学习内容有所区别,彼此之间又渗透融合、衔接延伸,体现不同的学习要求,则为社会上流行的“大语文”提供了一个基本的知识框架。
  2.“大语文”,重在知识背后的能力素养
  比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要让学生去哪儿,以及学生应该怎样学。如果教学内容只是知识,不见语用、思维、审美、文化等素养,结果很可能只是培养“知道分子”;如果教学方式只是传授,学生缺乏多样化的实践运用途径,结果很可能是语用的知行分离。像语言的学习,其目的并不在于掌握系统的语法知识,而是要让学生广泛接触典型语言材料,丰富自己的语文积累,能在老师的帮助下主动梳理、探索语用规律,进而解决真实情境中的语用问题,例如能结合具体语境分辨语义的细微差别,凭借语感推断结构复杂语句的意思;能体味重要语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能根据具体语境和表达目的,文从字顺、清晰明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见解。像文学的学习,也不在于文学史知识点的多和深,而在于引导学生阅读经典作品,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进而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同时文学教育还要能“入乎其内,出外其乎”,作为学校教育培养出来的“文学阅读者”,要能够更好地去理解人与社会,这种共情之心与行动力,在任何时代都是不应忽略的。
  素养本位的教学理念使得语文教育由知识中心论转向重视语文实践,培养关键能力;由语言分析本位转向重视语感培养。语文课程标准重视对某一学段学生所应达到的基本能力标准的刻画,以学习任务群的方式对学什么、怎样学给出了基本框架。但是由于语文课程本身的复杂性,课标对实现目标的知识体系并没有做条分缕析的规定。这为教师教学的创造性、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空间与环境,但一定程度上也带来挑战。“大语文”的边界这一理论问题还有极大的研究空间。张孝纯老师的“大语文”,也是因其课外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相对难操作,且体系略庞大,实验并未能辐射到全国。要想在学校教育中顺利落实课标,需要理解课程标准的精神,整合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推动学生主动阅读、表达,引导他们面对真实语言情境,体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改变教师大量讲解、琐碎分析的教学模式,这是教学实施的关键。
  3.“大语文”给课程带来了什么
  “大语文”让课程内容更加丰富、可选择。守正创新的语文课程改革、教材教参及学习资源的科学化、教研培训系统的支持,让公立学校系统在十余年课改的基础上,已经出现了专题学习、整本书阅读、项目学习等富有成效的探索。相比之下,社会补习机构的“大语文”就显得参差不齐。一些机构的课程有明显的知识本位倾向,例如将语言、文字、文学、文史知识超纲超量提前渗透给学生,往好处说是一种文化积淀,然而这些知识,是否是教学的终极目的?学生获得这些知识之后,又将在能力、素养方面获得怎样的成长与提升?另有应试型课程的变种,初一阶段学生们就开始提前接触考试训练,忽略阅读内容直奔解题技巧,忽略思维培养与生活积淀,宿构写作,这种“大语文”其实忽略的是国家对语文教育的战略部署,以及对考试评价的总体要求,只是一种纯市场化行为并非合格的教育产品。
  “大语文”让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多样化。例如在双师课堂、技术辅助课堂等方面,公立教育与课外机构的大语文都作了不少有益的探索。双师课堂让一个学生享有两个老师的陪伴。主讲老师教学经验丰富,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授课;辅导老师则在现场或网上陪伴学生,督促学生认真进入学习状态,课后还会把所学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的参与感、成就感和存在感都超过传统课堂的体验。
  技术辅助课堂则是大多数课外机构都会尝试的。结合数据、科技手段提升教学效益,教师课件、视频在课堂中展示,学习管理系统记录学生学习数据和轨迹,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与语音评测系统,为学生推送练习与作业,帮助学生课外自主阅读、评测、提升。线上、线下两种路径融合的混合式学习,甚至能整合学生的非正式学习,让机构已经不只是补课的地方,更成为社交、分享心情的地方。随着社会发展,如果“互联网+教育”成为教学新常态,其经验很可能多来自于这些机构。当然,机构在线下教学所普遍采用的,还是运用名师IP来进行的大班教学。在续班率的驱动下,我们看到能脱颖而出的名师都是口才好、善于搞活课堂气氛的,这种表现效果学生和家长都特别看重,然而这种名师中心式的教学,对如何推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变革却是值得商榷的。
  毋庸置疑,“大语文”的倡导已经引起全社会对语文的关注,语文课程教学变革呈现出诸多有效的元素。正是因为这些新鲜元素的出现,“大语文”才受到广大学生和家长的追捧,但其体系化、科学化及大规模推广之复杂,也折射出公立教育创新不足、市场机构教育求新过度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语文教育面临巨大的机遇与挑战。怎样用教材来教“素养”而不只是知识记忆、课文分析;如何借助教材拓展阅读资源、打开学生的语言生活,“大语文”还需立足实际,精选学习内容,变革学习方式,才能确保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终身发展。这是公立学校系统和课外补习机构都要面对的问题。
  (作者:蔡可,系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22:35 , Processed in 0.06998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