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杨电波:与散步有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1-19 11:06: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与散步有关

来源: 京山市作协    发布时间: 2022-08-08    作者: 杨电波



  我写过几次与散步有关的文字,因为我是一个散步者。我喜欢在傍晚散步,天宇幽暗,而不是黑暗,有隐约的光色。这个时候,是心灵与天地最为无间的时刻。这种心灵的状态,是一种融合的状态,而不是宾主历然。
  一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散步是化解抑郁的最佳方式。屈原行吟泽畔是一种散步,苏东坡贬谪黄州,曳杖而行是另一种散步,陶渊明呢?我想象不出。古代的人,他们隐匿得太多,只有生命中那几根最鲜明的线条留了下来,我们便利用这些线条,对他们进行反复勾勒、验证和传承。
  那些鲜活的故事,活在后人的生活里,人们会对自己热爱的人物形象,重新进行虚构和再创作。但时空无法用来弥合一切距离,生命作为一个醒目的存在,其长度摆在那儿,谁也无法超越。
  如果能自主选择,我更愿意与一个人、一种信念或理想地老天荒,生死相守。可是时间是多么可怕啊,再刻骨的人和事,终有一天都会变伤痕。就这样,曾经的意气风发,而今的渐染鬓雪,在这快到站班列的悸动一刻,时间定格在你我的眼中,丝丝缕缕,难以割舍。
     我们这一代人哪,也还算是幸运的。向往温暖,阅尽铅华,殊路同行。在狭缝中追求,让厚重迂回于浅淡之间,酿成一条弧线,努力锻造出我们生命的柔性,然后从容地面对悠长的日子,在生存的搏击之中百炼成钢。
  因此,懂得担当,懂得感恩,更懂得自己究竟是谁。每一份阳光晒过,雨水淋过,都不会忘记,会一点点积存在种子内心,蕴含着生长的全部秘密。有时只关注收成,忽视了微弱的花开、根系的延展和每一丝卑微的绿意。日出日落,涛走云飞,枯萎凋零,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无一不与人的心绪息息相关,照应着梦想、喜悦、失落一系列的情感。始终如牛一样,默默地耕耘着、承担着,也守望着,直到某一天的渐近,才终于明白,那过去了的岁月,早已流逝于尘埃之中,永远一去不复返。
  二
  我对人生的理解,仿佛是在认识我的另一个自己,一个不会为自己辩解的我,静默无语或者是一种禅,是一种生活的重要方式。但无论如何,内心里是不会容纳对自己的虚伪和矫情,必须对自己的真心和坦诚。
  屈指我是一个已过知天命之人。一圈又一圈的年轮,就像是对我的一种暗示:用什么对逝去的岁月作答?检点自己时,总有些忐忑不安。人流如织,要“实现自我价值”,必得先弄清楚何为“自我”,究竟有多少个体弄清楚了这个自我?我们总是把目光伸向庞杂的外部世界,何时才能抽离出来反观自身呢?
  每次在散步时,都在自我反观、检点。三十多年通信工作年华的我,伴随着通信业的发展至今,从县城到地市又到省城,爬过坡,越过坎,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通信发展的每一个时期,在我与通信同发展的过程中,穷尽所能。做过财务,懂得世上的万事万物都与数字相关而要精细;做过市场,懂得做企业就是做市场、做市场就是做人脉;做过党务,懂得与人沟通的妙用;做过县公司的领班,懂得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做过小综合与大综合,更是懂得主次分明、方圆相济、内外结合的深意。在工作后的静思慎独中笔耕多年,留下了在报刊发表过二十多万字的墨迹。也就难怪了,难怪我们的相拥是那样的热烈,难怪我们的热泪是那样的滚烫,难怪我们的相视是那样的深情,因为我们早已无奢望谁为我们买单,仍然只能靠自己。
  虽然每天的资讯如潮起潮落,但我们已习惯了删减、清除、打扫,好在懂得了面对,无论有过怎样不堪的过往,对未来还是心向往之,传播着积极的正能量。并将曾经的痛苦化作咖啡的味道,这个言情的苦,便回味无穷了。任凭结局在某一处等待,也不做任何调整和改动,规律难为,一切挣扎和奔突都将消失于无形。
  人在职场,也许你会觉得很难很累,但肯定也会觉得自己过得很充实。与自己较劲的人,首先,必须具备一种昂扬、奋发、百折不挠的精神。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与命运抗争,与生活拌手。胜与输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努力的过程。人生在世,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想做事,能做事,做成事,不出事。当回头看时,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留下些什么?只想证明还算活得真实。
  三
  或许是我昔日的努力铺垫了过去的作为,但并不意味着今天必将会更有所为,在今天的继续赶路中,又是另外一种风景。所有的今天都来自昨天,也只有真正跨越个人的精神童年,再次成为父母时,才会体悟胜败俱泯的遗憾与欣慰。那么,何以忍心让活泼而鲜艳的今天,在自己手里淡然失色,如一溪泛不起浪花的流水?
  心无杂念,干净自在。在散步缓行中,见孤云出岫,可以静静地缭绕,也可以默默地逍遥,一派安然与舒适,皆来源于内心的自然。与其与别人盲目地攀比,不如像《菜根谭》中所说的那样:昼闲人寂,听数声鸟语悠扬,不觉耳根尽彻;夜静天高,看一片云光舒卷,顿觉眼界俱空。
  正如杨绛先生所说:“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人生的加减法如斯,有加便有减,结果都一样,是一个大大的零。一切归零,这便是人生。佛让人知道这一点,许多人也知道这样的结果,却总是在人生的过程中忘却并忽略了。佛指向了人生的终极意义,这种终极意义就是:放下。什么都不要执着,因为一切无常,物无恒久,世事难料,这便是生活的基本逻辑。
  那么,苍茫天地间,我作为一个存在物,究竟有何意义?生长、发育、求学、成家、立业,所有奋斗的结果,最终成为时间长河中不起眼的一滴水珠。每每想到这些,就很容易陷入虚无,感觉世界就是一个无边无际的黑洞,人世的悲喜浮沉均为烟云。只有佛的慧眼,一个“空”字道破万物存在的真谛。是啊,一个“空”字原本无须确证,但有人偏要与时间争锋,试图挣脱它的镣铐,执拗地通过造像、册页、史书、传说……试图展示曾经的存在,不放过任何一个使自己不朽的机会,生前留下再多痕迹总归有一天会被人遗忘。我常常在恒心与无常之间徘徊,想穷尽一生做完一件事情,又觉得人生本难免支离破碎,活到如今,倒也无所谓了,只是在失眠的时候总想念起这件事情:生活像个漏勺,以为它能盛满,使我欣喜,然而不遂人愿常有,苦痛是难免的。可是,久远的人和事并不能一一还原,须臾间都将成为历史,谁也无法获知历史的细微真相。
  四
  在独享人生的过程中,我搬过几次家,现居金银湖畔。在此地,又在彼处。此地具象地承载着一个人的身体,目光、鼻息、呼吸、听觉,在具象里打开:更深沉的心灵去了远方,童年,青春,爱情,阅读,写作,信仰,指标,经营,管理等等。具象至意象,个体与共体的思绪,像一条清澈的溪流,漫漫流淌着。过往的经验、经历的事情、见过的风景、感觉的温暖、冰冷的话语、异性的抚慰、陌生的善意、阅读的书籍……所有的这些,一并沉入记忆。面对纷繁如织的世俗欲望,居住城郊,是内心的流放地,是精神的度牒。
  沿湖漫步,一个黄昏,一轮落日,一朵云絮,一道鸟影,一阵风声,一片落叶,都会成为感动与遐思的契机。和大地恋爱,和动植物相契,形同前世的情人。那外面的世界磨损了我的一切,使容颜变老,脸上开始出现褶皱,器宇轩昂的风度化为风中迟缓的身影。
  当然,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也会理智和宽容地对待一些事情。如工会经常组织一些活动,要交书法作品,我一时兴起,购买了笔墨纸砚,随心率性地写起字来。本来人生几个节点的要事都已完成,加上工作之余有些时间,定定性写写字,不算什么坏事情。但缘于一时兴起,往往难以持续,果然,字写上一段时间,便搁在一边不理不睬了,字落满了灰尘。
  我当初临帖的时候,有过羡慕,有过惊叹,继而晦然,美是一种不可恒久的事物。百般譬解,故作旷达。在历史的烟雨里,总还是有某种积郁难舒的东西,像王体的随意和淡泊让我着迷,魏书让我感觉字的骨感和刻意,草书就会更使人思变。一种书体总是匆匆而现,然后多半湮没于历史的尘埃中,只有专业研究者才会从尘埃堆里重新找出这些字迹来,书经者不朽,是因为佛经的流传,是宗教的强大活力,让书经者的字永垂青史,在无穷无尽的历史岁月里,依然没有消退而启迪后人。上帝给了你小麦,但做成面包却要靠自己。
  相对来说,我是一个无恒心的家伙,做事随心率性,兴尽而止,往往半途而废。不但是写字,读书也是,一本书读上好久,才翻上一小半,然后搁在一边,床边枕边都是书,其实没几本是天天翻看的,因此时时惭愧,而惭愧过后,动辄忘得一干二净了。内人就奚落说我是属猪的,忘性大。写字是太磨人了,因此成为我无恒心的借口。现在忽悟,也许还不算太晚。
  五
  每每当我在小路上行走,无意间看到一朵新开的小花,仿佛人生又可以重新有一个美好的开始。一首抒情的老歌,在黄昏的街头无意间听到,整个喧嚣的世界,会一下子静下来,只剩下一种美好的声音和旋律,又得遐想一番。我走着、看着、想着,无暇顾及身后的脚印是深是浅。旅程的遥远,这都不能阻挡我行走的步履。我或许行进在试图探求真相的途中,或许永远也不能抵达那个原点。以致内心的思绪却盛开着一朵思想与文字之花,筑造了一座幽深曲折的艺术宫殿。这一刻,我仿佛明白,成长生理年龄,离开工作年龄,进入社会年龄,反而能让精神世界得到更有效的延伸和拓展。
  回顾这些年的写作,已经用去了我二十多年的时间,把自己的诸多晚间生活都改造成了阅读和写作的模式,大多用以排遣心中残余的焦虑,到了真正的深夜降临,那点微弱的灵感才正式启幕,时而又纠结于这些时刻,打碎了写作之外的所有空壳。但是,写作自带的喜悦、荣誉之感在这小空间里不起作用,发觉自己常常困在怀疑的泥潭里,但这种真实之感却告诉我,有些人生之阻隔是不可逾越的。
  笔耕多年,时常沉陷于没有新意的复制的圈圈,在胡乱地作弄文字中打圈圈。我想,要走出来,必须在广泛的深度阅读中,构建新的文字城堡,构建新的思想观念,破除虚无的唯一办法是在另一个维度上重启一种新的心绪,一种新的思考,让灵魂之翼得以最大限度的伸展,去打开一个缤纷的世界,去浓缩迷一样的人生。
  其实,一路走来,我扪心自问:如苹果的芬芳大家都比较熟悉,蜂蜜的芬芳就较为微妙了,而“秋凉的芬芳”呢?则实在难以言传。世界永远充满缺憾,人应该在缺憾中享受美好、享受种种意外的芬芳。在工作之余,耗心尽力笔耕的深夜里,我的灵魂之翼,得以最大限度的伸展。让青春的回忆,幻化成璀璨的玛瑙,铺在自己不再年轻的脚下,让我再一次扬起理想的风帆,让激情燃烧新的梦想。
  也许,这就是我在“芬芳自赏”中快乐的真实意义,在散步中领悟的人生真谛。

  作者简介:杨电波,湖北京山人,中国散文网“高级诗人”,供职于中国移动湖北公司,利用工作之余笔耕30多年,在国家、省、市级报刊发表诗歌、散文、随笔、长篇通讯和报告文学等20多万字,曾获得2019年第六届“相约北京”征文比赛第一名、2021年“三亚杯”全国文学(散文)大赛金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2 20:08 , Processed in 0.05903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