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老年大学创新教学模式探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2-19 22:29: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老年大学创新教学模式探析

湖北省老年大学 梁雪

《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的出台为老年教育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老年大学作为老年人学习、活动的主阵地功能日益突出。因此,对于新形势下老年大学教学模式的探讨成为老年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

老年大学的教学模式作为在老年教学理论、理念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既要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又要突出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湖北省老年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在三十多年的办学实践中,立足老年人的学习需求和阶段性发展重心对教学模式进行了不断探索。下文将从办学理念、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三个板块着手进行剖析,为老年大学教学模式创新提供参考、借鉴:
一、紧扣发展目标,更新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是老年大学关于“办怎样的老年大学”和“如何办好老年大学”的理性认识,在老年教育观念体系中从属于老年教育观念、老年教育理念和老年大学理念。确立老年大学办学理念需要解决好老年大学的“定性”(本质、目的和功能)、“定向”(育人标准和办学特色)和“定方略”(实践办学理念的指导思想和行动原则)等关键问题。《规划》出台后既对今后老年教育发展进行了顶层设计,又对老年教育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其中,明确了“省、市两级老年大学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要在办学模式示范、教学业务指导、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对区域内老年教育发挥带动和引领作用”。结合“全国一流、中部领先、省内示范”的发展战略和办学实践,我校办学理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宏观层面:持续推进积极老龄化
“积极老龄化”是为应对21世纪人口老龄化问题而提出的老龄发展战略。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向第二届世界老龄大会正式提交“积极老龄化”书面建议书,会后出版的《积极老龄化:政策框架》一书中将“积极老龄化”定义为“人到老年时,为了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使健康、参与和保障的机会能够发挥最大效用和收益的过程。”


从积极老龄化政策框架“健康、参与、保障”三大支柱的角度,老年教育的基本思路和行为立点是在终身教育范畴中,以老年群体为教育对象,通过传授知识与技能,唤醒老年人的内在活力和潜能, 促进其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行使自身权利、实现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有机结合。老年大学作为老年教育的主要载体,角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我校将承担起、发挥好老年人与家庭、社区、社会相联系的桥梁功能确定为工作重心。
2、中观层面:坚持全面规范办学
全面规范办学,是老年大学发展到新阶段的必然要求。要建成规范化老年大学,应具备以下四个条件:一是教育、教学设施完善,办学条件良好;二是具有相当的办学规模,生源充足;三是管理规范,组织机构和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四是校风好,教学质量高。
由此观照我校从1985年建校至今的发展历程,始终坚持推进教学规范化。目前,校园建设已实现了新跨越,拥有设备齐全的教学场地和活动场馆,教学配套设施完善;教学管理也有了新起色,办学规模从几十个班、三千多人次发展6个系,23个专业、270个班、上万人次(详见图1、2)。学科系别从无到有,教学管理从纷杂到有序,形成了适应老年人需求的多形式、多学科的教学体系。师生对教学工作产生了新期待。因此,全面推进教学规范化成为办学理念的应有之义。

3、微观层面:着力打造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基于高效教学,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由于老年大学的课程安排通常为每周一次,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保证教学效果,以“纲”备“案”, “纲”“案”并举,通过统一教学计划、创新备课教案、选好教学案例构建高效课堂成为我校课堂教学理念的首选。
二、围绕教学中心,革新管理机制
随着学员学习需求的持续增长和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我校参考办学现状,借鉴其他省(市)老年大学的先进办学经验,形成了以“三统三分”教学模式、“三结合、三为主”师资管理模式和“一主三自”学员管理模式为载体,全面推进办学规范化的工作部署。
1“三统三分”优化教学管理
老年大学教学规范化是一个系统、全面的工程,涉及教学对象、教学大纲、学制、教材、教学方法和教学成果评价等六个方面,要解决老年大学教的是谁、教什么、教学节奏如何、怎么教和怎样检验教学成果的问题。为抓住教学规范化工作的重点,学校实行“三统三分”教学模式。所谓“三统三分”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统一教学大纲、统一学制、统一教材(讲义),分层次设班、分对象施教、分专业展示来实现课程功能多样,班级层次分明,学制时间科学,不断丰富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和教学内容多样性,完善教学管理。
宏观层面的“三统”旨在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为教学工作规范化提供前提条件。只有统一教学大纲、学制和教材(讲义),才能明确教学阶段、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学工作的规划和管理才能切实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通过“三统”,学员既可以明确学习内容、科学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涯,又能准确定位自己的学习阶段。
微观层面的“三分”则更多侧重于在引导学员科学规划学习生涯的前提下满足其学习需求,保留学科专业特色以及尊重教师教法风格。其中,分层次设班体现了教学要适应学员个体发展的阶段性规律,注意各阶段之间的“衔接”工作的要求;分对象施教满足了因材施教的需要;分专业展示则体现出教学适应学员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对激发学员自我发展的信心和积极性起到了推动作用。
目前,我校已经基本完成了“三统”工作,“三分”工作则结合各专业教学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从办学成果来看,“三统三分”教学模式正是对“丰富老年教育内容和形式……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开展多种形式的老年教育活动”的现实注解和有力印证。
2“三结合、三为主”升级教师梯队
要全面提升教学水平,推进教学规范化,关键在于教师。必须“加强队伍建设……加快培养一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素质优良,以专职人员为骨干、与兼职人员和志愿者相结合的教学和管理队伍”,以满足新形势下老年人多样化学习需求。由于老年大学师资普遍具有来源广泛、外聘比例高、流动快、职称结构不均衡、年龄结构偏大和职业归属感弱等特点。因此,我校在落实教师管理科学化的同时,致力于推进老年大学教师发展:
第一,充分提高认识,学校领导班子及成员带头尊师重教,将师资工作作为一项全局性的重要工作主动抓紧。全体工作人员也明确认识到教师发展是全校的工作重心,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第二,结合教师发展的需要,把师资管理工作做精、做实。通过培训和自身学习等进一步提高教师管理部门和工作人员在教师个人信息、教学工作、师德师风、教研教政、学习培训、聘任考核等多维度的管理服务水平,实现由控制型管理向服务型管理转变、由统一管理向差异性管理转变,促进其管理理念的科学化和手段现代化。
第三,建立较为完备的用人机制。把好“入门关”,聘用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熟悉老年人心理,具有良好的师德和尊老敬老意识,具备教学业务能力和专业特长,能胜任教学工作条件的教师。对于在任教师要建立相对完善的考核机制和滤出制度,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以促进学校师资队伍更具活力和更好发展。
第四,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在开展以学员参与为主的教师评价的同时,引进竞争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将精神鼓励同物质奖励相结合,促进教师合理流动,激发队伍活力。
通过以上措施,我校形成了“三结合,三为主”的师资模式:即专职老师与兼职老师相结合,以兼职老师为主;老中青老师相结合,以中青年老师为主;“学院派”老师与“实践派”专家相结合,以“学院派”老师为主。通过优化师资梯队,2016-2017学年,我校教师共计120人(师资年龄和职称结构见图3、4)中具有专业学历和教育背景的中青年教师比例不断提升,中青年教师的比例和老年教师基本持平,教学中承担教学任务的比重逐年向中青年教师倾斜,有效促进了教学理念的更新交流和教师职业生涯发展。

3“一主三自”发挥学员主体作用
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是老年大学尊重教育者主体地位的体现, 可启发我们更自觉地“以学员为中心”,对促进老年大学办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所谓“一主三自”是指创新老年大学管理方法, 激发学员主体性,注重发挥其继承光荣传统和弘扬时代精神的优势,实现学员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发展。
一是构建“校、系、班”三级联动的工作格局,充分发挥学委会、班委会在“一主三自”管理中的主导作用。以学委会、班委会为组织载体维护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协调师生关系,维护学员权益,组织学员活动、为校园建设献言献策,在增强学员主人翁意识、提高学员自主管理水平的同时为校园文化创新和校风、学风建设做出了贡献,推动了学校各项决策的实施。例如在2015、2016年度评优评学工作中,我校学委会和班委会协同教学管理处承担了组织264个教学班共同提名、推荐班风良好,政治立场坚定、思想觉悟高、模范作用强、学习认真、热心公益、尊重教师、团结同学、关心集体的班级和学员参加“先进集体、优秀学员和风范长者”评选活动,充分调动了班级和学员的创先争优热情。
二是依托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我校志愿服务队在学校领导班子的统一领导下进行活动,目前已成立志愿服务总队、8个系(团队)志愿服务队和23个专业设志愿服务分队。其宗旨是传承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对内有组织地为校内学员学习以及各类活动提供公益服务,监督教学秩序;对外为学校所在地附近区域社区、基层、公益事业单位提供所需的文艺、文化等服务。在我校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和多次大型活动中都有志愿服务者的身影,他们既是服务员也是组织员,既是参与者也是管理者,为各项工作的推进和保障发挥了重要作用。如由表演艺术专业志愿服务分队学员组成的校园广播站,注重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递老年教育和专业发展的最新动向,解读校规校纪,弘扬师生先进事迹,引发了学员的强烈共鸣,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成立临时党支部,抓好学员党建工作。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我校学员人数迅速增长。目前学员规模已达到7001人,10094人次。学员中,党员比例高达40%。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意见》、《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精神,突出政治立校,根据学校统一部署,在每个系成立临时党支部、每个教学班级成立临时党小组,并组织多批次学员党员轮训工作,切实发挥好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学员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对学员党建工作的要求、组织形式和操作方法进行了探索。
四是组建学员专业团队,持续推动“六进”活动。根据分层次教学的规划,专业学制完成后鼓励学员发挥所学特长,组建、参加专业团队。目前我校已建有18个团队,涵盖文艺、文学美术、体育健身等多个门类。团队建设坚持把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承党的光荣传统,活跃老年人文化生活,关心下一代成长作为办团宗旨和主要任务。先后创作和表演舞蹈、声乐、器乐、相声、朗诵等节目400余个,参加全国、省、市级各类比赛,获得金、银、铜等奖项30余个。团队成员充分发挥老干部的政治思想宣传作用、文化知识传播作用、爱心友情桥梁作用,坚持将优秀节目送进部队、送进学校、送进社区、送进农村、送进企业、送进监狱等。进行慰问演出600余场次,观众近百万人以上。
实践表明,“一主三自”既是“学”与“为”紧密结合的有力体现,也是提高学员学习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学员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发展的过程中把学与用、知与行充分结合,做到学以致用,既反映了教学质量,又促进了学校发展。
三、立足校本研究,创新教研思路
“教不研则浅”,教学属于创造性劳动,教学水平的提高要以研究为基础。我校在办学过程中始终强调教师不仅要认真教学,还要增强教研意识,要深入研究教学对象、教学形式、教学内容和老年教育心理学,掌握学员的心理特点,发挥师资队伍的团队优势,构建学习型教研组、学科组,通过骨干引领示范,创设校本教研氛围。
1、紧抓重心,关注解决校本问题
为解决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实际问题,我校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更多地考虑立足于本校教育教学实践和常规教学的探索,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为目的,把全面提升学校和教师自我的研究能力和解决教学实践问题的能力作为推进教学研究工作的重心。   
其一,开展同伴互助,营造教研氛围。组织教师通过观摩公开课、开展集体备课、参加听课评价等途径,共同分析教学情况,分享、研讨教学体会和课堂教学技巧,磋商教学改进策略。通过这种相互合作,共同反思的教学实践,不仅有助于加强教师对自我教学的关注和改进,更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互相合作和经验分享、交流,有助于教师深入研究教学和学员,提高教学效果,营造了良好的教学研究氛围。
其二,重视对外交流,开阔教研视野。一是坚持开放办学,组织教师和教学管理工作人员参加由我校承办的中国老年大学协会举办的校园文化建设经验交流会、老年教育理论研讨会、校长研习班等全国性会议并进行交流研讨;二是注重理论研讨,鼓励教师和教学管理工作人员总结工作经验、追踪教学动态、提炼理论成果,先后形成多篇学术论文和新闻报道通过《老年教育(老年大学)》、《湖北老年教育研究》、《湖北日报》等传统媒体和新华网、校园网和公众号和新媒体进行发表,开展多维度教学成果展示,受到同行一致好评和社会广泛关注;三是增强校际、国际交流,除了接待省内外各级老干部工作部门和老年大学领导及同仁来校参观交流外,还组织接待了日本静冈县访问团、澳门长者学院、德国罗斯托克大学和由弗朗索瓦·维拉斯教授率领的国际老年大学协会(AIUTA)考察团等来访、考察和交流。这些会议的举办和交流活动的开展既显示出业内对于我校教学工作的肯定,也使教师在交流中能够开拓视野、增长见识、深入研讨,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依托培训,助力教师专业发展
针对多数外聘教师在老年大学执教过程中会出现专业知识水平和能力达标,但教学方式、方法不符合老年教育的规律,无法得到学员认可的现象(即师资的学术性和师范性失衡现象),我校坚持教研制度化、常态化,创建教师学习共同体。将培训作为培养、巩固教师老年教育师范性的主要途径和教师发展的关键策略。这与《规划》提出的“建立老年教育教师岗位培训制度,支持老年教育机构教师、技术和管理人员的专业发展”的要求不谋而合。
为保障教师参加教研,有效促进其专业化发展,我校结合办学阶段特点和教学工作重点,每年确定相应的主题举办“教师培训班”,不断丰富教师培训内涵。如2014年、2015年主题都是围绕学校发展转型期办学的新形势、新要求,确定了 “以‘三统三分’为载体,全面推进教学规范化”和“推进‘三统三分’教学模式,全面规范教学管理”为培训主题;2016年,我校进一步丰富了教师培训内涵。通过组织教师参加爱岗敬业培训、业务培训、专题讲座和远程教育课程等,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教学和教研水平:一是通过组织教师代表在红安开展主题为“缅怀革命先烈、增强岗位自信、增进敬老之情”的爱岗敬业培训,突出政治立校、增强岗位自信,充分激发了任课教师从事老年教育工作的荣誉感和使命感;二是重视专业引领,组织以“遵循教学大纲,打造高效课堂”为主题的业务培训,强化教研支持。培训中,邀请了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郑晓边教授为全体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做了“教师生涯发展与幸福力”主题讲座,从心理学专业角度针对教师职业生涯中面临的压力、难题和职业倦怠提出了应对策略。通过引进校外支持网络开展教研的形式贴近工作实际,为教师开展教研工作提供了更加多维的视角。
3、多措并举,组织系列教研活动
根据教研必须深入教学、服务教学、指导教学与教学必须践行教研、支持教研、丰富教研的原则,我校坚持教研重心下移,教研阵地前移,紧紧围绕教学常规化、课程校本化、课堂高效化、教师专业化等内容,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通过较大范围的同课研讨活动谈认识、谈观感、谈问题、谈创新,进行示范交流,开阔视野和思路,立足于在研究中解决具体问题:一方面,通过组织公开课、专家讲座、经验交流、教案展览、鼓励教师发表教研成果等校内活动,搭建教师交流互动平台;另一方面,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校外教学研讨会、听课评课、专项培训、参观访问、专题研究等活动,开阔教研视野。例如我校在推进“三统三分”教学模式的进程中,充分尊重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积淀,以专业为基础组建学习共同体,参照外地老年大学制定大纲的经验,讨论、制定专业教学大纲、学制和教材(讲义),顺利完成了“三统三分”工作。
由上可知,老年大学教学模式的构建集成了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师发展、学员管理和教学研究等多个方面。在教学资源有限的前提下,通过优化教学模式来提升老年人的学习体验与教育效果,促进学员全面发展,打造一批以较高标准要求自己、与时俱进、再现自身价值的老年群体,并使其成为社会正能量的引领者,将是老年大学实现新形势下办学目标,保障社会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由之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03:52 , Processed in 0.06389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